林凡虽已将梁王心迹委婉地说与太子,但太子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虽已放心些许,仍不足以解除对梁王意欲谋夺其太子之位的担忧。
此乃人之常情。历朝历代,帝王之位,储君之位均是皇家兄弟相残,叔侄反目的主要因素。
林凡心中虽然非常清楚,太子刘启就是将来的汉景帝。但于此时,林凡能体会到刘启对太子地位的重视。
在刘启心中绝对会意识到,若其太子地位不保,失去的不仅仅是储君之位,连能否保住性命也是个极大的问题。
如此,刘启对太子地位的忧患意识,自然时时谨记。对唯一可以夺走自己太子地位的弟弟梁王刘武,太子无时不密切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今见梁王与耿新平相伴而去,自然会在太子心中,形成弟弟梁王与林凡等人因走得近,而结成一党的担忧。因此,太子才会问及耿新平与梁王外出之事,一方面了解弟弟梁王的动态,另一方面也算是给林凡等人一个提醒。
想到太子刘启肯定会有这样的心思,林凡想了想,含笑问太子:“太子可想知道,在我们那个时代的史书中,关于太子的记述是什么样了?”
太子刘启完全没有想到,林凡会问如此敏感的问题。可林凡既然问出口了,太子刘启也就不能不回话。于是,太子轻摇着头说:“眼下,父皇春秋正盛,龙体康健,本太子只思想着如何学习治国方略,寻思相助父皇一丝半缕的事宜,哪里曾想过此等之事?”
林凡笑嘻嘻地说:“我们自幼便读史书,熟知大汉史上有个‘文景之治’的美好时代,也知道汉景帝之后的汉武帝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帝王。此‘文景之治’指的便是太子的父皇和太子执政时期的繁荣景象。而汉武大帝指的就是太子将来的太子刘彻。我之所以如此说出仍未发生之事,只为了能让太子一心向陈相学习治国之道,将来好做一个名载史册的好皇帝。”
太子刘启听说自己将和父皇并称为“文景之治”时期的名君而载入史册,内心里非常高兴。这意味着自己的太子之位无人可以夺走,那自己的性命也就无虞了。
想到这,太子微笑着说:“举凡为君,皆应似父皇这般勤政爱民,宽仁厚德,方能恩泽天下,造福子民。本太子成就若及父皇之万一,便得上敬天下谢地,中谢陈老相国的教诲了。倘若能有幸得到神仙们的指点,更是我大汉列祖列宗爱民积阴所至,亦乃本太子前生勤修福业之果。”
林凡见点过了未来的史实,心想太子就会从此一心学政,再也不会怀疑梁王刘武对其太子地位的威胁了。
林凡面带微笑望着太子说:“太子勤修苦学,满朝文武大臣皆知。我等能有幸襄助皇帝、太子成就一番大业,乃我等之荣光,亦是我等之夙愿。以大汉目前状况而言,虽有匈奴虎视于北,大忧乃诸侯王势之大甚于朝廷。此等情势若未能有效扼制之,定非大汉之福,天下万民之幸!”
林凡故意将话题移往大汉朝政上,意在以自己的真心话语,逐渐化去太子心中对太子地位的忧患意识,将心力用在学习上。
果不其然,林凡刚讲到诸侯王势问题,太子和陈平均不由一叹。太子无语地望向陈平,一缕轻微的苦笑浮现在其嘴角。
陈平微叹一下,说:“朝廷、诸侯,实乃一家血脉。当然高祖分封诸侯,意在自家至亲分守四方,对长安形成拱卫之势。此策,初时确收奇效,长安从此得以安宁。然星移斗转之下,血亲渐远,亲情渐疏,以至成今日尾大不掉之势。神仙所言,大汉之大忧确为中的。不知神仙对此有何良策?”
林凡并未直接回答陈平的问题,而是从侧面开始讲起:“我等在学之时,对大汉强力削藩之后果所知甚详。我们史书上记载的七王之乱,指的便是此时朝中的七位王爷,终在朝廷强力削藩之下,以清君侧之名,行叛乱之实的过程。因之,我等详思之下,切以为强力削藩不如先强朝廷,待朝廷强势之时再行削藩之策,彼时诸王爷与朝廷相较,处势弱一方,则削藩策实施之,自是水到渠成之事。如此,一则不伤刘氏血亲各脉,二则不损大汉国力,三则天下黎民不受战乱之苦,四则国强则民富,必成安居乐业之太平盛世,则‘文景之治’盛名载史,必将更隆于我等所学史书之记载。太子、陈相爷以为如何?”
陈平皱眉思之良久,忽抚掌赞说:“神仙一语中的。真乃十年寒窗,不及神仙一语啊!此类于釜底抽薪,皆视朝廷、诸侯强弱变换而后定。若欲胜强敌,必身自强之。自身不强,纵巧使计略,终不恒久长远。太子,神仙之语,老朽还请太子谨记在心,他日有幸,太子定要视神仙们如良师,若益友,切不可一日可紫离离之!”
太子一直在倾听林凡和陈平的论政。听了陈平的叮嘱,太子立即起身应说:“本太子谨记老相爷之叮嘱,一时半刻不敢或忘,本太子在此拜过众神仙。自此,本太子即为众神仙之徒,定洗耳恭听神仙之教诲!”
林凡等人见太子起身施礼,俱站起身来,正欲还礼,却听陈平摇手阻止说:“众神仙,此乃太子行拜师礼,定当要的。太子尚属年轻,仍需能者护匡之。老朽年迈,来日无多,请众神仙受老朽一拜,老朽便将太子托付与各位神仙了!”说着,陈平便朝众人深鞠一躬。
陈平乃一代名相,史册赞誉一片。林凡等人见了,急忙还礼。
林凡虚扶起陈平,说:“老相爷名载史册,清誉垂史,乃受万世后辈景仰之名相,切不可如此施礼于我等后生末学。相爷所托,我等终生谨记,定当襄助皇帝太子削藩平北收百越,西征南伐定番邦,扬大汉龙旗于四海之滨,传大汉威仪令万邦折服!”
陈平情绪激动地连连点着头,老泪禁不住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