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非道的一番话,对于孤丹甚有感触,有的修道方面更是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而对于道非道专门讲解的独孤来说,更是别有一番受益,这是在道非道看到独孤眼中闪现熠熠生辉的目光时就知道了,毕竟相对于孤丹,独孤的资质和领悟能力都胜上的不止一筹。
道非道离开房间,孤丹紧随其后,他,资质寻常,但现在有了《改体诀》,又另当别论。本来就想就此度过此生,可他的修道路上多了一扇门,如何不叫他欣喜?如今看到独孤转危为安,在这里也就没有他的事,倒不如去钻研修道经书,说不定真的有一日能够像大逆一样,移山填海,投鞭断流,挥手之间,星辰就能够如驱使臂,任自炼化抽魂。
待得二人离去,独孤迷迷惑惑的开着头顶,眼睛仿佛穿透了天花板,看到了无际璀璨的星空,灵魂肆意飘荡,寻找回家之路。
眼神不断逡巡交错,他又看到了养父母,看到了地球的一切,就在他想要张开手臂回到他们的身边,忽然,他的脑海又浮现出张新岳,白虎王,道非道,冷星云,九华子等等对自己有恩有情义的人。他,又犹豫了。
天空浮着一块黑色的言字玉佩,发出黑蒙蒙的氤氲光芒,四散而出,将自己笼罩。独孤忽然才记起,是原本的紫玉将自己和张新岳带到天演大陆,这谜团还未曾解开,难道自己就要离开吗?
不,不,独孤摇摇头,灵魂倏地回到身体,眼光泛出清明之色。眼前的一切都已不再,内室仍然是茶几分明的内室,没有丝毫改变。
“看来自己就算想要回去,也先得修炼好道法,横渡星空,跨越宇宙,并不只是一句话就能够说到做到”,独孤叹了口气,慢慢的坐起身来。
独孤运起道力,透视五脏六腑,最后看到丹田里面的丹器“风清”之时,独孤心里甚不是滋味,却原来是在与尸诈斗法之时,因功力悬殊,独孤一个小小汲源三重天哪里能够是他对手?独孤开启“风清”后,不敌尸诈,使得一击之下,独孤的第一件丹器有了点点裂痕。
不过,丹器不同于丹和器,何况器有了伤痕可以修补,而独孤的丹器只需放在丹田,慢慢温养,一样可以绽放昔日光彩,甚至超越也是必然,不过,“风清”还未能发挥它的功效,第一次就死于腹中。
“天道漫漫,何为我道?”独孤仰望着头,透过窗棂,看着外面的青天白日。
一股忧伤袭上心头,仿佛有什么东西将要失去,泰山压顶般,忽然之间压在自己心头。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何时去,越压越紧,不能喘息,不能呼吸,所幸的是现在他从伤害中醒转过来,又运转功法,肚脐呼吸,否则他又得重伤一次了。
独孤深吸一口气,顿时一条淡淡的灵源之气分化黑白,从肚脐处进入身体,他才稍微感到好受一点。
“师傅刚才所说种种,于我而论,天图难画,天路难走。伤势好转以后,我就得离开此地,周游天演,待得修为大进时,天道之谜,天道星也得走上一遭”,独孤温声细语的说道。
翌日,独孤纷纷拜访了一些在青龙城的好友,并且去了城主府一趟,不过,听说城主近日来在闭关修炼,参悟天道,没有时间出来见客,相当于独孤吃了闭门羹。
但是,就这一事令独孤思虑了很久。一则因为城主竟然也是个修道者,看来修为也绝不会低下,甚至还有可能是个大逆。二则,既然堂堂城主都在修炼,那么整个修道界也可见一斑,即使只是冰山一角,但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氛。
接着,独孤又走访了洛笃信,方宇恒,米朋妃等七兄弟,并带去了不少雪茄等,此举无异于离开青龙城以后使得自己出任九华外事长老一职能够顺利(外事长老令牌没有,但独孤仍然具有实权)。
独孤回到住处,又摆出笔墨纸砚,在娟娟白纸上写下一封信,这封信,是,给予姬无艳的,但信中只写了一些感谢的话语,命人当他走后方才交予她。
最后,独孤叫来其师兄孤丹,又是一夜的触膝长谈,说了一些修道界闲话轶事以及着重了以后回来对某些门派和家族采取的大致行动,直到天刚蒙蒙发亮,独孤才在孤丹退出后打坐。
感悟了一番天地道法,灵源之气在周身不断运转,身体内的淤血全部被排除,黑污点点,恶臭异常,直欲作呕。但是灵源之气在身体内跑了几圈以后,独孤只觉浑身精气澎湃,即使一晚没有入睡,仍然神采奕奕,两眼精光,却原来是在不知不觉间,独孤经过道非道的灵源之气灌顶,受损的身体因祸得福,功力稍有增进,达到了汲源四重天,这也给即将远行的独孤一个始料不及的惊喜。
而后,独孤施展了阴阳诀,将精气神度融合,开启丹器“清风”,登天九纵,凡人功夫,肚脐呼吸法等一一演练,室内人影憧憧,劲气霸露,时而灰蒙蒙,时而明光大展,轻轻一掌就将墙壁切割等,独孤终于明晓,现在的道法进步,并不是梦幻一场。
直到快到午时,独孤焚香沐浴,洗漱完毕,换上新衣,到大厅看了看人山人海的顾客,再折身回到内室,将一把黝黑色古朴阔刀缠上背部,一双丹凤眼射出一道橙色精芒,灼灼撩人。
再写下一封孤丹的树心,从后门出去,跃上在九华骑来的骏马,纵马骏驰,一路向北。
阳光明媚,清风怡人,林木在耳边呼啸而过,这一去,不知凶险,生死未卜,独孤,到底会怎么样应付接下来,修道界的诸般危机呢?
请看第三卷《生死共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