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蒋宇的声音有些颤抖。
“蒋宇。”戴若先开口道:“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真巧呵。”脸上刻意装作一副从容的样子,可她的内心又怎能平静地下来呢?
“戴老师。”蒋宇终于吐出那三个字,蒋宇感觉到戴若的身子明显地颤抖了一下。
“你们是来旅游的吗?这位是你女朋友?”戴若笑着问着蒋宇。
“…她是我大学同学,蓝虹。蓝虹,这位是…我的老师,戴老师。”蒋宇介绍道,蓝虹有点小失落地听着蒋宇的介绍。
“现在已经不是咯,我叫戴若,不嫌弃的话,叫我戴姐就好了。”戴若说。
“你好,戴姐。”蓝虹伸出了手,两人握了握手。
“老师。”一堆同学围了过来,围着戴若欢笑着。
“他们是我的学生。”戴若笑了笑,似乎很自豪。
虽然不是教高中,当还是一位职业神圣的教师。
“他们很可爱。”蒋宇说道。
“恩。”戴若点了点头。
蒋宇突然不知如何与戴若交谈,这个昔日的老师。
蓝虹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微妙变化,心中揣摩着两人的关系。
“留在村里吃晚饭吗?村长很好客的。”戴若问道,已经领着一群同学进了村。
“好。”蒋宇答应了下来。
村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一生都在林间干活,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村务可干。
今年九月的时候,突然听说有老师愿意来这个偏远的小乡村支教,一村子人由村长带头迎接来了一位年轻女教师。
戴若刚来到这座小村庄的时候就受到一大村子的村民的热烈欢迎、热情款待,让戴若有些受之不起。
村长给戴若安排了一间屋子,时常会给她送一些猪羊鸡鸭之类的牲畜,戴若知道这已经是村子里能接待她的只好的食物了。
在村子里的第一个月是最难熬的一个月,没有先进的科技设备,所有的生活起居都要靠劳务。
没有空调、没有洗衣机,没有自动化的设备,就连屋子里那架电风扇也是破旧不堪,一启动就发出嗡嗡的声音,一切都要靠自己打理。
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没有消遣娱乐的东西,生活变得单调无趣。
没有报纸、杂志,甚至没有漂亮衣服和化妆品,甚至连驱蚊喷雾都没有,一到晚上,就有许许多多的蚊子侵扰着自己。
戴若几次想要放弃,但望见那天真的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憧憬,村民们的期待眼神,戴若又于心不忍,坚持了下来。
转眼间,三个月的时间悄悄过去,戴若已经基本习惯了贫穷落后的乡村生活。
像这种偏远的山区小村几乎少有教师肯来支教,而戴若的到来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为了留住戴若,村长把村子里最好的吃的穿的都留给戴若。
村长也好几次下山到县城里买一些现代工具送给戴若,就比如戴若屋子里的那架小小的收音机,虽然收不到几个台,还带着杂音。
“你们先坐一下吧。”戴若拉了两条凳子给两人坐,自己去厨房煮东西了。
“戴姐,我来帮你。”蓝虹跑到厨房去帮忙。
两女人在厨房里叽叽喳喳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此时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从外面走了进来。
“戴老师。”老头喊道。
“怎么了?村长。”戴若从厨房里跑了出来,用撩裙擦了擦油腻的手。
“听说你家里来客人了,村民特地送了两只鸡过来。”村长笑呵呵地说。
“不用这些的,您太客气了,村长。”戴若推搡地说。
“诶,没关系,不能冷待了客人。”村长把两只母鸡硬往戴若的怀里塞。
戴若拗不过村长,只好接纳了下来:“不如村长留下来一起吃吧?”
“也好。”村长在小木屋里坐了下来。
“村长好,我是戴老师的学生,蒋宇。”蒋宇打招呼。
“蒋宇同学这次是来特地看望戴老师的吗?”村长紧张兮兮地问。
“碰巧遇上的,我原本是来旅游的。呵呵。”蒋宇笑了笑,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楚。
“哦。”村长似乎微微放心了下来。
蒋宇望着村长变化的表情,心里觉得好笑。他以为自己是来劝说戴若回去的吧?所以才会如此紧张,知道自己只是来旅游之时,才放心了下来。
戴若和蓝虹从厨房里端了几盘菜,一大碗鸡汤放在中央。
村长从怀里掏出一瓶陈年老酒放到桌面上,说:“好酒陪好菜哈。蒋宇小兄弟会喝酒吗?”
“会一点。”
“来,今天我们干几杯。”村长热情好客的脾性袒露了出来。
蒋宇不自觉地望向戴若。
“村长,蒋宇不能多喝的,他晚上还要回酒店里去。”戴若说。
“那来几杯也是可以的吧?”村长笑嘻地说:“实在醉了,就留在这里睡一晚也无妨嘛。”
“你瞧我这脑袋,怎么能让你们屈在这小破屋子里,呵呵。”村长傻里傻气地笑着,更给人一份老实厚道的感觉。
“村长言重了,这村子宁静祥和,不像外面的世界一般喧闹,若是能在此居留一晚,定会忘了平日的庸道忙碌,再也舍不得离开这个世外桃源了。
“我想戴老师便是看上此点才留在这桃源小村的吧?”蒋宇笑了笑说,十分委婉地缓解了尴尬,村长听得心花怒放。
“来,蒋宇小兄弟,我们干一杯。”村长举起了酒杯说。
“干。”蒋宇也入乡随俗,和村长喝着烈性的青稞酒。
一席饭,蒋宇一直在和村长聊着,村长几次试探地问蒋宇,蒋宇的回答都让他很满意。
饭后,村长离开了小木屋。
戴若和蓝虹在收拾着碗筷,蒋宇本想帮忙,却被蓝虹推了出来。蒋宇只好坐在屋前的,享受这难得静谧的黄昏时光。
远山一片绿油油的树丛,青葱翠玉,田园诗人的最爱。
斜阳染幽草,黄昏缀青山,霞光照林间,一切都是那么地静谧,时间在此处变得缓慢,整个人都慵懒下来。
戴若和蓝虹已经收拾好东西,两人边说边笑地走了出来。
“村长说,带你们去果林里摘点新鲜果实,让你们带回去吃。”戴若笑着说。
“好哇,正宗的鲜果,我都快要垂涎三把直尺了。”蒋宇站起身来说。
“呵,乱用成语,小心老师扣你分。”戴若和蓝虹聊了一个多小时,心情似乎舒畅了很多。
“不是吧?老师,这么狠。”蒋宇一副哭嚎的样子。
“走,戴姐,别理他。”蓝虹看见蒋宇那憋屈的样子就心里舒坦。
若是被蒋宇知道,定会感叹最毒妇人心,这尼玛什么虐人心态啊?
子曾经日过:三人行,必有电灯泡。
小石:现在的情况下,到底谁是电灯泡呢?
三人进了果林里,每人都提了一个篮子,摘着树上的果实。
“虹,你怎么老是摘黄瓜啊?”蒋宇在蓝虹耳边悄悄地说。
“黄瓜清热去火,还能美容养颜……怎么了?”蓝虹细数着黄瓜的功效。
“找抽是吧?”蓝虹摇晃了下粉拳。
“没有。”蒋宇立刻抱头鼠窜。
“你们在干嘛呢?”戴若跑了过来,望见蒋宇那莫名巧妙的动作问。
“没啥,他说他不知道怎么摘黄瓜,我教他呢。”蓝虹笑了笑。
戴若又体现出了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
“知道了,知道了,老师。”蒋宇像个小学生一样点着头。
蓝虹在一旁偷笑着,想不到蒋宇也有如此小孩子的一面。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一般。
“把《密州出猎》背一遍。”戴若的职业病又犯了,仿佛回到了几个月之前,督导着蒋宇背诵古诗古文。
“‘西门子’密州出猎……
“谁教你这么背的?”戴若一副严肃的样子,旁边的蓝虹则是捧腹大笑了起来,太恶搞了吧。
“嘿嘿,老师,这不忘了嘛。”蒋宇抓耳挠腮地说着。
“那也不能随便篡改,知道吗?算你韵调还对得挺准,挺有新意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蒋宇嘿嘿一笑。
“啊?”蒋宇整张脸跟苦瓜一样,“老师,能不能……”
“不能,你是不是还想要多加几遍?”戴若说,要是多一把教鞭在手上,就更完美了。
“不用了。老师。”蒋宇哈拉着脑袋说。
蓝虹笑得花枝乱颤,蒋宇白了她一眼,继续摘鲜果。
“老师,这是什么果子啊?”三人走着走着便来到了果林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