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赵云,许褚比武已两月有余,山阳各项事宜在程昱等人的治理下,逐步走向正规。山阳的军队在李典,赵云,许褚的训练下,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称的上是精兵。唯一缺乏的则是实战经验。
这天韩天正在园中检查寇封的剑法,看见寇封的剑法经过这两个月的领悟已有所小成,心中很是欣慰,但也有一些失望。韩天心想这个计划看来还得推迟实行啊。
原来韩天一直希望寇封能够快点将剑法练成,这样出去行走江湖他也能放心。韩天叫住寇封说:“封儿,你的剑法已有小成,在这么练下去也难有所提高了。就算能够提高,也需几年时间。”
寇封闻听大急,一脸急切地问道:“老师,那我该怎么做才能提高?”
“想要快点提高,就需悟性和实战。”
寇封迷茫道:“悟性和实战?”
韩天嗯了一声,说:“没错,就是悟性和实战。悟性是什么相信你懂,寒风剑的入门就是如此。实战则是要你走出山阳,去与江湖上的游侠剑客进行切磋,增加实战经验,在对战中获得提升。”
“本来我是希望你能够早些练好剑法在派你出去行走江湖,为我招揽一些江湖游侠组成一支直属于我的军队,而且想要招揽这些江湖游侠首先一点就是你能在武功,为人上折服他们,这样他们才会为你办事。”
“然而你现在剑法直是小成,对付一些武功平庸的人倒还可以,可要是遇上高手,就是性命难保,再加上你年纪还太小,实在不适合出去,所以为师有些担心。毕竟江湖险恶,不是你现在能够承受的了的。”
“但你能在短短两月的时间里就将剑法练得如此地步,也足以见你天赋惊人。今日为师跟你说这些,是希望你能够好好领悟寒风剑的真髓,等你长大些,我希望你能帮为师完成这个计划。”
寇封听了,脸色不停地变化,牙齿一咬说道:“老师,你现在就派我出去吧。您不说了吗,想要提高快点提高就要靠实战取得。既然如此,老师就让我去吧。”
“可是,江湖险恶,你行吗?”韩天担心地说。
“老师,我如果不出去,就算长大了,一样不知江湖险恶。与其如此,还不如让我出去走走,也好见见外面的世界。老师你就不要顾虑了,就让我出去吧。封儿也想建功立业,为老师分忧啊。”寇封一脸坚定地望着韩天,言辞恳切。
韩天见此,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既然如此,那一切小心啊。”
“嗯,老师你就放心吧。”寇封向着老师磕了三个响头,就去收拾行李。
韩天见此背过身去,没让寇封看见他伤心的样子。
此时,正是初平元年刚经过冬天,万物正值复苏时节,确实韩天与寇封分别的时候,此情此景让韩天想起月儿的离开也正是这个时候,韩天心中百感交集。
初平元年春,曹*广发檄文,邀请天下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各路诸侯纷纷响应。消息同样传到了山阳。
韩天在书房中看到曹*的檄文,心中激动,心想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韩天这几个月里不断*练兵马,就是为了这次的讨董之行,韩天也就是想借此名扬天下,这样以后行事也会方便许多。
韩天叫来杨丰,让他去请程昱三人前来议事。
不一会,程昱三人联袂而来,向韩天做了一揖,便各自找了位子坐下。韩天将曹*的檄文给了程昱。
程昱飞快地看了一眼,就传给荀攸。荀攸看完,有递给郭嘉。等到三人看完后,韩天开口发问道:“曹*要我起兵伐董,三位有何看法?”
程昱起身说道:“主公,起兵伐董这对主公来说是个机遇。主公现在可以说是籍籍无名,根本招不到大才。而主公想要成大事就必须要有大才能的人,要想拥有大才之人,主公就必须扬名。而此次就是主公扬名的好机会!昱建议主公起兵讨董。”说完,程昱向韩天鞠了一躬,复又坐下。
韩天赞许的点点头,目光看向荀攸,荀攸准备起身回答。韩天见了立即阻止了荀攸的举动说:“不必起身了,就这么说吧。以后在书房议事时,大家都随意些,无须拘谨。公达请讲。”
荀攸先拜谢了韩天,说:“攸以为这是检验主公山阳士兵的一个好机会。山阳的士兵已训练两月有余,战斗力可以说是大幅度上升,然而要想真正打造一支精兵,就必须通过战争来磨练,同样将领的才华也可以通过战争来体现。所以这是检验主公麾下将领与士兵的大好机会。故攸的建议与仲德相同,起兵讨董。”
韩天又转向郭嘉,郭嘉笑嘻嘻地说道:“公达,仲德都说了,嘉没什么好补充的。总之这次主公起兵讨董对主公是利大于弊。主公麾下的将领都是大有才干之人,此次讨伐董卓,绝对是主公扬名的时机,不可放弃。”
“不过主公还是小心点袁绍和袁术,毕竟主公杀了他们的堂兄。当然这点阻拦对主公整体的事情无什么大碍。”
韩天听了郭嘉三人的分析,心中有了决定,起身说道:“好,就依三位之言,起兵伐董!”
“主公英明。”
韩天说道:“公达,你立刻召集众将,商议起兵之事。”
“诺。”荀攸揖了一礼,就前往军营。
韩天对着程昱,郭嘉说道:“仲德,奉孝,我们走。”
韩天来到军营的将台上对着众将说道:“曹*广发檄文,邀请各路诸侯起兵讨董。董贼无道,祸乱朝纲。故本太守决定响应曹*,起兵伐董。现在我来分配一下各自的任务。”
“仲德公。我起兵离去的时候,山阳就交给你了。”
“诺。”
“奉孝,公达,与我一起随军出征。”
“诺。”
“子龙,仲康,你们二人率领麾下精兵随我出征。”
“诺。”
“吴桧,你带领一万山阳兵也和我一块出征。”
“诺。”吴桧兴奋的回答到。吴桧在后来也奉命组建了一支山阳军,可以说山阳军是由吴桧和李典一起组建的。如今吴桧可以单独上阵杀敌,心里当的是兴奋无比。吴桧知道他没有跟错人。
“曼成,你和仲德一起看好山阳。山阳是我们的根,不能有失,你责任重大,明白吗?”韩天见李典有些落寞,怕他心生不满,解释道。
“主公放心。李典虽也想上阵杀敌,但也知道山阳的重要。”李典见韩天顾及到他的感受,心下激动,大声说道。
“恩,曼成稳重,果敢,有你在山阳配合仲德,我放心。”
李典见韩天如此信任他,眼中闪过一丝感动。
韩天见事情安排完毕,目光掠过下面的士兵和将领,拔出腰间宝剑,剑尖朝天,大喊道:“山阳的男儿们,你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这次讨董,你们要打出山阳的威风,让董卓因为我们山阳军颤栗!山阳威武!”
“山阳威武!”
“山阳威武!”
“山阳威武!”
···整座军营的士兵跟着韩天一起大吼,声音响彻云霄,传遍了山阳,传遍了兖州。在后来的日子里,这支山阳军队便诸侯闻风丧胆,谈山阳而色变。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次的出兵却是让他们元气大伤。
韩天收起宝剑,说道:“子龙,仲康,吴桧,集合好军队,擦亮武器,大军准备出发!”
“诺。”
山阳门外,李典,程昱目送着韩天率领着一万两千人浩浩荡荡地离去后才返回山阳。然而就在他们转身离开的时候,一群身穿麻布衣服的人,手持钢刀,悄悄的跟上了韩天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