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泥马渡康王
静好居2015-10-25 09:415,618

  靖康巨变——女人之祸,子民之灾,将士之难,臣子之哀。

  靖康巨灾——皇宫告罄,皇家囚囿,文明舔血,北宋国殇。

  金人回师北撤,汴京陆续来人。不断有人陈述汴京被围期间的所见所闻。尤其汴梁府官员,抱着《汴梁府状》一摞实录文案,呈报康王。也有辗转而报的,北迁路上见闻。

  《汴梁府状》上,详细记录着,皇家三千余人被虏后,死伤的、受辱的、北上的……

  王爷,只留下吴央,一起翻阅这些记录。

  当这一列列亲人的名单,一串串瞋目的数字,陆续被展现于康王面前时,王爷每每握拳,捶打自己心脏位置,不断发出“啊……啊……”声,怆然而涕下。吴央感同身受,一边落泪潸然,一边握住王爷的手,不让他继续捶打自己。

  当然,《汴梁府状》毕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仓促奉命而写成的公文。除了人数,因为金人检核甚严,不会有误外。其它如年龄等,未必皆准确。例如粘罕曾造秽书,诬蔑韦贤妃等,宋人即驳之曰:“韦妃北狩,年近五十,再嫁虏酋,宁有此理……”

  《汴梁府状》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是赵宋宫室、宗族的年谱,而在于它是靖康亡国的见证。也足证录汇地,保存了罕见的史料。王爷要吴央,好生保管,暂不示人。言之待以后收集完备些,再命儒臣,将其泐(勒声,凝合)为一书,为后世子孙戒。

  那些个一幕幕耻辱而血腥的不堪场面,系当时在场的当地雇佣,耳听目见,应当属实。须知出卖帝姬、嫔妃等,并非子虚乌有,而是确有其事。后来,金人随地雇用的不少男女佣人,随着金人的一路北上,一路淘汰,一路更换,而幸存下来。

  了解实情的当地人,辗转禀报了赵构。王爷无不因而伤怀,无不因而疼痛。

  每每此时,吴央无不悉心照顾、耐心抚慰。这些惨痛的汴京与北上之残酷现实,令她义愤填膺、百感交集。对金人透露的金军“实录”,啼笑皆非。

  尤其王成棣,说什么“宣和帝好色,不日御处女,该当亡国。靖康帝贤勉,不迩声色。郓王性懦体弱,康王目光如炬,好色如父,侍婢多死者。”

  这不瞎掰嘛!就算宣和帝强性,也与亡国关系不大。郓王赵楷,风流倜傥、能文能武,宣和帝最爱,怎么就“性懦体弱”了?说靖康帝性懦体弱,还沾点边。而她的康王,眼睛是大些、亮些,那也不至于“如炬”。传说中的龙眼,才目光如炬呢。再说“好色如父,侍婢多死者。”简直无稽之谈。自她随侍康王,蓝珪总说,王爷基本不近女色呢。当然,她随王爷后,恰逢多事之秋。康王无心女色,也在情理之中。

  首批率部到达安阳大帅府的赵子崧,为大元帅府第一个参议官。他具体负责济州大帅府的人员登记、统计,并造册汇报等事宜。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每三日一报。张浚、朱胜非、刘锜、杨政、洪皓等都陆续来了,原洛阳令赵鼎也到了。

  大家纷纷打听“河冰接龙说”“出生红光说”“靖康预兆说”等等,说是民间纷纷扬扬,传说这些故事,尤其对“泥马渡康王”之说,有好多版本。大帅府原来人员,都被打听个遍,尤其对“近身侍卫”吴央,更是昼夜围追堵截,要她证实这些传说故事。她知道难以推辞,便一概言之,待翌日晚膳后,于帅府接待室,开个现场答辩会,一并尽量解答之。

  吴央对此考虑再三,想着如何才能既满足大家好奇心,又能不致太离谱。

  ————————————————————

  翌日晚,她还没到,接待室早已经里外堆满了好奇的人们。她只好要人帮忙,搬张桌椅,横在门口,这样,里外都基本能够听见。

  对于“靖康预兆说”,她当桌铺纸,写下一个大大的“靖”字,而且左“立”右“青”稍稍分开些。然后双手提起,让大家看看,接着先说了一通开场白后,道:

  弟兄们,关于“靖康”预兆之传说,应当是“靖康”测字说。你们想啊,将“靖”字拆开,青,十二月也。靖,十二月立也。靖康,十二月立康也。就是说,“靖康”二字,暗藏着天机,预示着“十二月立康”。也就是说,靖康帝登基时选这两个字为年号,怎么能够想到,在他继位十二个月后,会出问题呢?你们再想想看,靖康帝不是靖康元年十二月初二,到青城向金人奉上投降国书的么?投降者,表示停止抵抗,向金人屈服也。故,投降也就意味着丧权辱国、任人宰割,从而失国也。

  赶巧,12月25日,康王赵构,接蜡丸诏书,开大元帅府。传檄文,昭告天下。

  因而,喜欢钻研测字术的人们,就自然会把“靖康”二字,拿来研究一番。无巧不成书,偏偏宣和、靖康两代皇家,就康王一人幸免被俘之难。因而,“立康”之康,就唯独只有康王,别无他指了。

  那么,“靖康”之玄机,是否意味着“立康”呢?也就是说,“立康”是否意味着,康王赵构会匡复赵宋大统,立为皇帝呢?

  ——嗯,这个,我可不好说。你们自己分析吧。

  “哎呀,还真是呢,这么一解,就通了,果然有道理。”

  “那么说,康王理应,顺应天命,才是正办。”

  “对呀,看来我等首要的,就是拼死也要,保护好康王,才能匡复大宋社稷。”

  ……

  “好了,咱们先别七嘴八舌,还是听吴骑卫,解说其他的要紧。”

  吴央被层层围着,也分不清谁说了什么。在大家的一再催促下,只好接着说:

  ————————————————————

  关于“红光降生说”,我还算有发言权的。由于我生长汴京,曾经听家父说,康王出生日,即大观元年,丁亥年五月乙巳日(二十一日)。皇宫传出消息,说宣和帝之嫔妃韦氏,所居住的宫殿,殿顶红光辄降,一片通红。红光直通内室时刻,一男婴出生,乃赵佶帝第九子。说是当年、当时,皇宫大内很多人亲眼目睹,汴京也就沸沸扬扬传说。

  当年八月丁丑日,这位身披红光而降生的男孩,其父皇赵佶赐其名“构”。

  由于赵佶帝九子之神奇出生说,汴京的人们,也就特别关注其成长故事。据说,王爷自幼“资性朗悟、博学强记。”文能“日诵千余言”,武能“挽弓一石五斗”。

  王爷15岁,即赵佶帝宣和三年(1121年)就获得封为康王,同时获赐字“德基”。自立门户在外。

  是故,自康王诞生,到封王为臣,辅佐皇帝的岁月里,凡汴京大街小巷,只要一听说谁看见康王了,皆相拥打听其见闻。

  是以,康王在赵佶帝众皇子中,一直是个风云人物。

  嗯,经过就是这样,我也仅仅,儿时听家父如是说。

  然而,我倒是可以为大家,说说属相猪之男子,大约运数。

  王爷丁亥年生,肖猪,且肖五月猪。即,五月肖猪之男子,一般会,才华横溢、卓越睿智,行事踏实严谨,样貌风度翩翩。其人早年较多坎坷,中年艰苦创业,能成大事。尤其晚年,会幸福昌隆。而且,此月生的属猪人,有艺术方面的天份,能够使自己的才华发扬光大。不仅会受到世人的好评,还会流传后世。另外,此月生的属猪人,一般也会有一位聪慧貌美、温和热忱、平易近人、与人为善之好夫人,与之恩爱偕老。

  当然,不是所有此月生的属猪人,皆能够有如此命数。属相,还要结合八字、骨相,外加先天遗传基因,后天成长环境,个人努力取向等等而形成。

  ——嗯,关于这个传说,我只能说到这。

  “吴骑卫,接龙说,河冰接龙说。”

  “对呀,吴骑卫,河冰接龙说,可是你在场的,更有发言权哪。”

  “吴骑卫,接龙说!”“吴骑卫,接龙说!”……

  大家起哄,也有人为她端来茶水“吴大人,先喝水再说。”然后对大家说“我说,大家先安静,吴大人定然会说的。”

  接着,果然安静下来,一片期待目光。

  ——————————————————

  吴央无奈地摇摇头,道“这个嘛,当时在场的,可不止我一个人,有好多人的。既然大家好奇,那就说说。”她微笑地看向大家一眼,接着道:大家知道,澶州一线黄河结冰期,一般时间最短的,为12月下旬至来年二月下旬。今年二月20日,我们随王爷,从须城来济州的路上,抵达黄河北岸时,宗泽副元帅,命人先踏马过河,看看河面结冰情况如何,是否冰厚而结实。结果回报说,河面大多结冰,差一线能够看见河水,而且一线两边冰薄易碎。大家闻报,都很紧张,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但见王爷双目阖睑,举双手合掌向天,嘴里念叨着什么。

  当时,由于王爷乃小声嘀咕,连靠他最近的我,也听不见他说了什么。

  然后,只见王爷睁开眼睛道:“过河!不是只差一线吗,大不了纵马越过薄冰处。”言罢,王爷翻身上马,踏冰而去。我赶紧上马,紧紧跟上。大家见我与王爷都走了,自然全部尾随而来。奇怪,我们并不见薄冰处,而是顺利过了冰河。

  我想,也许探马走的线路,与王爷走的线路,有所偏差,也说不定。

  ——嗯,经过就是这样。是否“河冰接龙”,或“龙王接龙”,这很玄,我也回答不了。

  “这,还不是河冰接龙,或者说龙王接龙啊!不然,为何前脚探察有薄冰处,后脚就没有了?定然是上天听到了王爷的祷告,命龙王以冰接龙了。”

  “神哉!如此说来,康王必然乃真命天子,故而每每遇难,自有天助也!”

  “我看也是,如果一次是偶然,而那么多的偶然,就是必然了。”

  “康王赵构,真命天子!”不知谁,振臂高呼。

  然后一片“康王赵构,真命天子!”声,震耳欲聋。

  有人站到高处喊“大家安静,还有,泥马渡康王之说!这个传说,可是传得最凶,最广泛的。大家快求求吴大人,再给我们说说。”

  “吴大人,泥马渡康王!”“吴骑卫,泥马渡康王!”……

  ——————————————————

  吴央心呼,天!如何是好?!王爷对她说过,“一梦而已!”

  她思忖,玄道之说,乃宋人最普遍笃信之也!何不就传以传,似是而非,即可。想到这,她对大家表示,可以为之一说。然后她清清嗓子,道:泥马渡康王,这个故事,去年春在汴京城,是被风传过的。我成了王爷侍卫后,也因好奇而问过王爷的。事情经过是这样……

  她讲述了康王出使成功,金人见他能够力挽强弓,怀疑他不是亲王,放走他,同时要求靖康帝派遣肃王前往为质的经过。然后,接着道:

  就这样,完颜斡离不,前脚放走康王,后脚就感觉哪不对头,便立即派兵马追踪。王爷见此,便立刻放弃骑马改步行,因而避过追兵。可是,一路步行,自然疲劳难当。正走不动时,抬头见“崔府君神庙”几个烫金大字,便进庙休息。由于太疲倦,一会就睡着了。然后,做了一个神奇的的梦。梦中有人大声喊,追兵来了,快上马。他一看,果然庙中泥马,突然有了灵性,立于身边,便赶紧上马。感觉骑了很远,很远,终于甩开了追兵。

  当王爷醒来,发现自己不在崔府君神庙,而在一个村庄前,又渴又饿。正想进庄子讨碗水喝,就有一老妪出来接他进去。给他备下吃喝后,临走时还给他盘缠。王爷好奇,这位老夫人怎么对自己这么好,便问老夫人姓氏。老夫人回答说,她是朝廷命官,李若水的母亲。王爷于是感叹,自己真好运也!

  关于李老夫人,资助过王爷,乃千真万确。因为去年底,我可随同王爷,亲自登门拜谢过李老夫人。今年二月11日,即王爷离开安阳前夕,李老夫人还随宗泽将军,专程到安阳为王爷送行的。

  就这样,王爷被留质、被追逐,却神奇而顺利地,返回了汴京。当时,汴京人皆叹王爷乃英雄豪杰。于是豪门大户人家未婚女子,纷纷巴不得成为康王女人呢,呵呵……

  当我问王爷,泥马渡康王,到底是真是假。王爷说,他自己也闹不清。说是,只是的确做过如是之梦。说不是,自己莫名其妙地,一觉醒来,不在原地,而遇李老夫人援助。

  ——嗯,泥马渡康王之说,我也只知道那么多。我想,重要的不是此传说真假与否,而是王爷真的经历过此事,而且结果的确是有惊无险、平安无虞。这,就够了。不是么?

  说罢,她赶紧乘机溜走。不管大家,如何热闹非凡地议论去。

  ————————————————

  刚刚回房不到半个小时,正想歇息的吴央,又被王爷派人叫去。刚刚坐下,王爷道:“我说诸葛央、吴半仙,吴骑卫大人,这位五月生的肖猪人,会有一位聪慧貌美、温和热忱、平易近人、与人为善之好夫人,与之恩爱偕老。这位好夫人,说的是你吗?”

  吴央见他一脸诙谐之笑,心想,这么大动静,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说不定早安排人为他打听,也或者,自己躲避什么地方侧耳静听来着。唉,做人好累。顾了前,顾不了后。这下如何回答是好。只好反问“君上,这位五月生的肖猪人,他希望是我吗?”

  他又十分宠溺地注视着她,好一会,转移话题道:“我之前吩咐你,关注一下大家对张邦昌,都是怎么看的,有什么说法没有。你归纳一下,扼要说。不要有什么忌讳,如实说。可以吗?”

  她点点头,道“关于人们对张邦昌的看法,尤其汴京来的,大家的说辞与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她注视着王爷,简介了一番张邦昌的所作所为,最后提要道:

  当然,张邦昌与徐秉哲之流,听金人号令,以“令坊巷五家为保”之法,让金人得以“尽取皇家与宗室”,只怕是无法洗脱“辱节卖主”之罪论。而邦昌与楚廷,乃外邦强加宋人,自然难除“伪”之定性。

  是故,张邦昌,于靖康之难中,应当可以算功过相抵。起码好过那几个,身在朝廷,实为金人帮凶与走狗之徒。

  结论,张邦昌与那些刚正不阿的忠烈之臣相比,最多算“小人”,算不得“叛臣”。

  ——以上,是我对大家说辞之归纳说法。既然经我归纳,自然含我本人对张邦昌的态度与看法。如若不妥,望君上宽恕。

  “很好!我就知道,你能够很好完成此项任务。因为这很重要,关系到以后,我们该如何对待张邦昌等。”

  言罢,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道:“本王何其幸也,有知音如你。我曾经说过,你我心有灵犀也!无论吩咐或商议与否,无论何时何地,你之言行,都能够设身处地,为本王着想。其实我心里,早就谢你千百遍了。”说到这,他松开手,站起来,边踱步边说:

  “日前,我对你说过,张邦昌派他的外甥吴何,与我舅父韦渊来了,其手书你也看了。今傍晚时分,我大母(伯母),即我伯皇宋哲宗之元祐皇后孟氏,也派遣她的侄儿孟忠厚,持我大母手书来,还带来门下侍郎吕好问之蜡书。一会,你都看看。看来,如你所言,恐怕难辞大任矣!”言罢,又坐下,指指茶具,表示要先喝茶。

  于是,又开始他们俩最多的相处方式:喝茶、闲侃、议事。

继续阅读:34、闪亮紫薇星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