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九年,夏四月庚戌朔(初一),吕颐浩,逝世。享年69岁。
赵构、吴央,双双为此,专设祭案,禁食一日,深表哀悼!
吕颐浩,南宋第五任宰相。南宋中兴时期,名臣中的一颗巨星!
巨星陨落,赵构、吴央,哀不自胜。
吕颐浩(约1071一1939),字元直,其先乐陵(德州区域)人,徙齐州(济南)。
北宋,进士出身,累官,密州司户参军、邠州教授、宗子博士、太府少卿、直龙图阁、河北转运副使、待制徽猷阁、都转运使。
南宋,两度为相——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从建炎元年到绍兴八年,中兴名相李纲、吕颐浩、赵鼎,为南宋初年的经济复苏,作出过重要贡献。为朝廷财政困境的逐步缓解,使之逐步走向政局的基本稳定,以及为宋金对峙的物质基础,施行了行之有效的办法与对策。
赵构、吴央,与吕颐浩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与深厚交情。双双对吕前辈,等同自家长辈看待。
如果,从具体史实出发,选取靖康之变、苗刘之变,浮海避狄中、定都杭州时,以及正在演绎的,岳飞被被算计、秦桧专横等几个特定历史时期,赵构的作为,尤其是其与吕颐浩的关系,来分析解读赵构,就能够,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赵构了。人们,也就能够认识到,学界对赵构的评价,多有偏颇,有失公允了。
足见,吕颐浩的人生演绎,其存在与作用,对南宋,对赵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吕颐浩逝世,赵构哀痛之余,封其秦国公,谥忠穆。
吕颐浩逝世,吴央哀痛之余,主持刊印,《秦国公忠穆文集》(《宋史艺文志》)十五卷,传行于世。
南宋一代名臣——吕颐浩!
书写了生前的历史感叹号!划上了死后的历史句号。
——吕公忠穆,安息吧!
———————————————
人们说,绍兴八年,真是宋、金两国,不平凡的年头。
定都临安、秦桧为相、首定和议、天眷发威,闹的沸沸扬扬。
绍兴九年,依然扬扬沸沸。金国演绎,金太宗一脉,退出历史舞台。
宋,大年初一,皇帝以金国通和,大赦。凡河南新复,州、军的官吏,并不易置;蠲免其民租税三年,徭役五年。
同日,以王伦同签书枢密院事,充奉护梓宫、迎请皇太后、交割地界使。接而,以王伦为东京留守、郭仲荀为副。
接下来的几个月,人事更动不少,朝事也不少。值得一提的是:赐刘光世,号“和众辅国”功臣。张俊加少傅、号“安民靖难”功臣。
韩世忠为少师,李纲为湖南路安抚大使。以翰林学士楼照,签书枢密院事。
张浚复左宣奉大夫、知福州。接而,复资政殿大学士、福建路安抚大使。
加岳飞、吴玠并开府仪同三司,吴玠为四川宣抚使。
杨沂中为太尉,江西统制官李贵,以其军归杨沂中。
改,发运经制司,为经制司。户部侍郎梁汝嘉,兼江、淮、荆、浙、闽、广路经制使。
以和州防御使赵璩,为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
春末,交割地界使王伦,受地于金,收回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商丘),寿春、宿、亳、曹、单州及陕西、京西之地。朝廷,下旨更正,伪齐所改的州县名。夏(西夏)人,陷宋几处府州。
其中,二月,日中有黑子(日偏食),月余乃没——罕见天象!
一般地,“日蚀则朔,月蚀则望。”所以,苏轼有诗曰:“望日蚀月月光灭,朔月掩日日光缺。”讲述的就是,月食发生于望日,日食发生于朔日的道理。整整月余日偏食,这是天文学中的“异象”。人们,少不得又议论纷纷……
当王伦获悉,完颜亶的谋划时,大惊失色。当即上报赵构和秦桧,并建议赵构,立即命张俊守东京开封府,韩世忠守南京应天府,岳飞守西京河南府,吴玠守长安,张浚重开都督府统筹指挥,以防范于未然。
赵构要王伦,且安心,先收回失地再说。
不久,金国政局风云突变,很快就传到了南宋。沉寂已久的主战派,再度活跃了起来,南宋主和派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朝局变得诡异无比。
六月初,南宋皇后邢氏秉懿,崩于五国城。当然,金人又是暂时保密,封锁这一消息。
邢秉懿(1106—1139),开封祥符人,父亲邢焕。可怜的邢皇后,空领皇后头衔13年,却为奴、为囚,客死异邦,享年34岁。
没过几日,报,西夏国主乾顺逝世。接着报,一路大将吴玠逝世。再报,李纲病重,将不久人世……
吴玠逝世后,朝廷以其弟吴璘,为秦凤经略使,接着,赐吴玠家钱三万缗,再进其弟吴璘,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转眼,进入绍兴十年(1140年)。开年,就报丧,李纲逝世。享年58岁。
李纲(1083~1140),字伯纪,福建邵武人。宋徽宗政和年间,进士及第。南宋首任宰相,抗金名臣。逝世后,赠少师,谥忠定。
吴央暗自哀叹,皇后、名臣、名将,一个个死去,真是流年不利啊!
——————————————————
绍兴十年,五月三日,完颜亶,撕毁和议。
同时,勒令都元帅完颜宗弼。兀术,带兵收回河南、陕西之地。
出兵前,兀术前往探望病中的长兄,完颜宗干。翰本,对他说道“大哥,不是我恋战,实在是无奈。大哥你病重,无法再打理朝政,万一有个好歹,权谋于朝廷的担子,就要落到我肩上了。我若此时,忤逆完颜亶,那我们家族,以后该怎么办?至于,吴央委托你我的事情,我已经派心腹,前往五国城了。估计来不了这么快,等此战打完返回,我再安排人,将少凤灵柩,老凤太后送往南国。好不好?”
翰本,吃力地坐起来,握住兀术的手,嘱咐道:“兀术,四弟,大哥这病,恐怕来日不多了。你说的没错,我们家族,以后要靠你了。所以,完颜昌被除后,我将都元帅的位置,再次给你争取到了。既然你清楚,自己是顶梁柱,就要记住,不可恋战,平安归来。不然,你连见我最后一面的机会,也没有了。当然,这不重要,但我担心,你会因此心里难受。另外,我拜托你,吴央的事情,一定不能耽误。再就是,我死后,你要亲手,将吴央赠予我的墨宝,随我安葬。这是她,留给我的唯一念想……”
翰本说到这,双目盈满泪水,哽咽得,再也说不下去。
兀术,见自己大哥,病到这种地步,还对她如此挂怀,真是感慨万端。心里诅咒上天的不公,“既生瑜,何生亮?”但大哥一生,能够有爱的对象,能够这么深刻地爱一回,也值了。总比,不知爱为何物,要好吧!
“大哥,你好生养病,一定要等着我回来……”
兀术,也说不下去了。抬袖揩去泪水,告辞,一步三回头……
——————————————————
被扣押在金国的王伦,获报金人叛盟,兀术等金军将领,将分四路南下。
宋金战争,不可遏止地,即将再一次爆发。
王伦一边设法急报朝廷,一边回忆,自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变故。
九年十月,使者王伦、蓝公佐,到达金国,见到了完颜亶。然而,完颜亶一言不发,拂袖而去,只留下翰林侍制,耶律绍文,“招呼”南宋使者。
耶律绍文,不怀好意地问“你知道完颜昌。挞懒的罪行吗?”
王伦机械回答“不知道。”
接着,王伦与耶律绍文,少不得唇枪舌剑一番。耶律绍文见争不过王伦,干脆不说话。
完颜亶更干脆,直接扣押了王伦,放蓝公佐回南宋,要他告诉赵构,要议和也可以,不过金国有三个条件:
其一,取消南宋国号,奉金正朔。(意思是要取消绍兴国号,用金国的天眷年号。)
其二,南宋每年,必须向金国进贡三千两黄金。
其三,南宋必须,将从北方逃亡到江南的人,全部遣返北方。
只要答应了这些条件,金国的和平大门,永远向南宋敞开着。
完颜亶,心里清楚,赵构是不可能答应的,但他还是这样说了。目的很简单,就是为发动战争,找一个借口。
什么三个狗屁条件——强盗逻辑!
王伦心里诅咒!如今的他,再不是北宋末年的混混,而是南宋堂堂一路名臣。毕竟,自己怎么也是,北宋宰相的子孙,绝对不能给祖宗丢脸、抹黑。
人质又如何,软禁又如何,我王伦,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
————————————————
金国的三个条件,在南宋引起了轩然大波。
右正言(台鉴官)陈渊,趁机对赵构进言道:“我听说金国主战派,尽数诛灭主和派,而且推翻了此前与我们的和议,我觉得是和是战,当重先估量,不可偏执于一策。”
赵构很冷静地回答道:“今天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我南宋当战则战。”
睿智的赵构很清醒。他知道完颜昌一死,宋金大战不可避免。与其委曲求全,还不如轰轰烈烈地,跟金国打一场,也好检验一下我南宋,究竟能不能跟你金国直接对抗。
赵构与陈渊的对话,很快就传了出去。
宰相秦桧,突然感到刺骨的寒冷。南宋,又要变天了!暗暗思忖:自己,实在是太了解赵构了。
赵构为帝,最喜隐藏于幕后,将国家大事全权交与宰相,自己只在背后Cao纵局势。一旦朝局有变,一般在前面挡枪弹的都是宰相,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为了宋金和议,赵构不惜亲自出马抵挡,为自己扫除一切障碍,扶持秦桧我上马。
如今,金国主战派得势,主和派全军覆没,战争一触即发。一旦宋金两国战争再起,第一个倒霉蛋,肯定是专主和议的宰相,秦桧我。
历任宰相,李纲、黄潜善、汪伯彦、朱胜非、吕颐浩、范宗尹、赵鼎、张浚。这其中,哪一个不是前车之鉴?
——真是废话!难不成,你让皇帝自己下马,脱下皇袍?
秦桧,自顾自地骂了自己一句。顺手轻轻地,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子。
面对如此危局,强如秦桧也无可奈何。
一筹莫展之余,一个名叫张镍的家伙,给秦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说《尚书》中有一段话:“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相公你,不妨借以斟酌。
《尚书》中的这段话,意思是:德没有不变之法,只要能达到善治,就是可行之法;善没有不变之准则,只要能协调于和谐统一,就是可行之准则。
秦桧一听,觉得有点道理,便要他具体说说。
张镍心领神会,说出了自己的计策:“天下之事,随形势而定,不可拘泥。之前秦公与金人讲和,是因为形势有利于讲和;如今,金人既然撕毁和议,那应当跟金人血战到底。”
一言惊醒梦中人!谁说我秦桧,只能主和呢?
于是,大发主战言论,以逃过一劫。
摇身一变的秦桧,成了主战派宰相。倒是很老实,卖力地干起了应有的主战言行。趁金国还没打来,赶紧派人去抢占地盘,能占多少是多少。
——————————————————
报金人叛盟,兀术等金军将领,将分四路南下。
五月,以吴璘,同节制陕西诸路军马。
六月初一,以韩世忠太保,张俊少师,岳飞少保,并兼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
完颜亶,不顾一切撕毁了和议,挑起了对南宋的战争,但他心中却没有必胜的把握,尤其是亲自出马的完颜兀术。
完颜兀术,也许是金国内部,对天下局势,认识最深刻的人。这一点,久居深宫的完颜亶,无法与之相比。
其实,完颜兀术对南宋的认识,走了一个极端。
当年,完颜兀术,视南宋如无物,率偏师杀入江南腹地,追杀赵构,结果在黄天荡一战中,受到沉重打击,这对南宋的认识逐渐改观。而后,他的部下在四川,又遭受吴玠的打击,打了四年多,愣是没杀进四川。最终,完颜兀术,彻底认识到南宋的厉害。
这一次,他公诸于世地说道:“南宋若是有心争战,只要任用贤才,大举北伐,趁势收中原百姓之心,收复故土易如反掌。”
被誉为金军化身的完颜兀术,这样予以南宋,至高无上的评价。这是宋军,难以致信的。就连赵构和岳飞,也不敢吹这个牛。
然而,这确实是完颜兀术,真实的想法,真实的话语,被记录金国纪实的。
此时的金国四面起火,太宗派残余势力占据要地,官府欲弹压而不能。抗金义军,四处出击,金军屡战屡败,力不能制。
据说,乌陵思谋,听闻金国内乱,抗金义军四起。每天夜里,总是披衣起坐,摇头叹息道:“宗翰,历尽艰辛取得天下,而今被数小子坏事,我都不知道自己,将会死在哪里。”
完颜兀术,手下悍将韩常,与防御判官,官茵,在一起喝酒时,说到了天下局势。官茵觉得,大金铁骑天下无敌,收拾敌国南宋如探囊取物。韩常无言,只是一直喝闷酒。官茵追问,韩常才无奈说道:“兄弟你不知道情况,今天的宋军就是当年的金军,其勇悍程度,比之我军,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的金军,就是当年一触即溃的宋军。幸运的是,南宋并不知道。”
完颜兀术,知道大金国,再也没有办法,支持起连年的战争了,灭南宋更是天方夜谭。
因此,完颜兀术,想走一招险棋,那就是学当年辽代的萧太后,对付宋真宗的老路子:
―——以战bi和!
举全国之力进攻南宋,把南宋再度拉回谈判桌上来,用谈判代替战争,迫使南宋放弃收复中原,就如同当年,萧太后让北宋,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
完颜兀术,对南宋的认识,绝对不是自己吓自己,从他这次的出兵,就能看出端倪。
这次集全国之力,却发现自己这边,除了混迹陕西多年的完颜撒离喝,算是开国名将之外,说得过去的就是,完顏雍。乌禄。开国之初人才济济的情况,早已被风吹雨打去。
再看看自己直系麾下,更是不值一提。孔彦舟、李成、郦琼……连这些人都派上了用场,足以知晓金国已经油尽灯枯、无人可用了。
正是这种局势,使得兀术不得不狠下心来,集全国之力来收复失地,再与南宋议和,为金国解决后顾之忧。
由于天眷和议之后,南宋跑马占地过于明显,惹毛了金使张通古。在张通古的呵斥和威胁下,南宋被迫放弃了在河南等地的布防。因此,南宋新收复的失地,基本上是等于不设防的状态。
这倒是便宜了完颜兀术,当金军杀来,南宋的守将几乎是望风而降。南宋新收复的河南、陕西之地,重新落入金人的手中。
到了此刻,完颜亶,在诏书中收复失地的目标早已达到,但完颜兀术,依旧没有消停,他太了解天下局势了。战争虽然打了几个月,但是南宋实力最强大的军队,始终没有出现,甚至连出兵的消息都没有传来,这不得不让完颜兀术,疑神疑鬼,南宋究竟意欲何为?
为了增加谈判桌上的砝码,完颜兀术,决定继续南侵,占据南宋淮河边的战略要地顺昌(安徽阜阳),好在谈判桌上,吓唬吓唬南宋,为金国争取更多的利益。
于是,完颜兀术,命令完颜乌禄、龙虎大王、韩常三大将,先率领三万步骑,赶赴顺昌,争取早日拿下顺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