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漱玉集问世
静好居2015-10-25 09:425,455

  女真金朝廷,自从皇储完颜杲。斜也,谙班勃极烈逝世后,储位一直空悬。经过几年的较量,又逢完颜晟。吴乞买,病重,为求各方平衡,终于议定了接班人。

  即,宋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1132年)四月,完颜亶(胆声)。合刺,正式定为皇储,谙班勃极烈。

  完颜亶。合刺,完颜旻。阿骨打嫡长孙,完颜宗峻的嫡长子,母蒲察氏。幼年丧父后,为伯父完颜宗干。翰本,收为养子。翰本崇尚汉文化,延请著名儒生张用直,教授其读书。少年的完颜亶,聪颖慧达,贯综经史,喜文辞,尽交文墨之士,又受学于昭文馆直学士,汉人韩昉。虽然才十四岁,怀有大志,深受养父翰本,所钟爱。

  完颜亶的叔祖,皇帝完颜晟。吴乞买,也很欣赏他。反正想立自己长子为皇储,多次运筹都无法成功,也就同意了“勃极烈”领导班子的最后决定。

  这样,金国真正的皇太子,算是板上钉钉了。

  ——————————————————

  消息传到宋廷,吴央很欣慰。

  金廷宰相完颜翰本,最有友善邻邦思想,尤其反对年年侵宋,将两国都拖入战事,不利国家的建设发展。他抚养的侄儿,养子完颜亶,自然深受其熏陶。一旦继位,就可以给南宋,带来几年的喘息与安宁时机,以利南宋的稳定与复苏。

  那边,邻邦给了她好消息。这边,她抓紧筹备印刷出版事宜。

  赵构称帝前夕,她承诺过会为宗泽刊印个人文集传世。那是宗泽付诸一生心血的结晶,她必须付诸兑现,以告慰宗泽的在天之灵。

  赵构称帝后,曾经下旨,要刊印《李忠愍公集》。由于连年战火,连年逃亡,尚未兑现。无论是为了李若水的英魂,还是为了答谢李母,李老夫人的厚爱,她都要去完成。

  眼前,易安备受打击,她也要为易安刊印诗词集子。易安居士,活到这种身心俱伤的地步,她怎么的也要设法予以抚慰。而最能够安慰易安的,莫过于让《漱玉集》问世。“漱玉”集子名,是易安居士在飘泊东海时,定下的。

  如今,刊印不是什么难事。早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布衣读书人毕升,就完成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毕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明,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技术性大改革。

  如今,已经后来居上,不再是胶泥活字,已经进步到木刻活字了。

  临安,不缺各方面人才。大多中原人才,尤其汴京人才,就如同易安居士一样,几乎是跟着皇帝赵构南下脚步的。赵构前脚驻跸哪里,他们便陆续跟到哪里。

  为了在临安繁荣印刷刊行之业,不仅红玉领头的造纸作坊,成功付诸生产,吴府路,集印刷与书店、画廊为一体的“东泠书社”即将开张。其中,李若水、宗泽、李清照的集子,便是东泠书社,开张印刷刊行的第一批书集。

  首批书集,已经安排用泡桐木薄板与绒缎贴面,制作轻便而精美的五面、一空的包装书盒。书盒分三册、四册、五册装。空的一面,正好书脊并列外露,方便取用。

  易安居士,出生于1084年3月13日。绍兴三年,便是易安居士五十大寿。吴央就想赶在易安生日前,完成刊印发行。

  《宗忠简公集》分八卷六册。请了宗泽之子宗颖,亲自校对付印。

  《李忠愍公集》,其中包括《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二卷,以及《捕盗偶成》等,分卷八册合集。请辛永宗,派几个人校对付印。

  《漱玉集》,安排易安弟子,吴盖校对付印。

  《漱玉集》包括,诗词五六十首,词论《同论》,以及一些对子,还有当年,即49岁(绍兴二年)三月新作《添字采桑子》,对联作“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最新做,刚刚出炉的新作《摊破浣溪沙》(病起)。

  其中,下列代表作,全部以李清照笔迹付印,以彰其书法。即:17岁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21岁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35岁词作《声声慢-寻寻觅觅》45岁诗作《乌江-生当为人杰》这些,另外刻板,以作者笔墨原迹付印。

  ——————————————

  吴央于是忙得不可开交。

  一方面准备刊印发行,一方面派人暗中过问,易安居士官司案子审理进展。

  话说,李清照,以一纸“同进士”张汝舟“妄增举数”,状告丈夫弄虚作假、欺君罔上。

  即,李清照以张汝舟“妄增举数”为由,告他欺君。

  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什么叫“妄增举数”呢?宋朝有规定,举子考到一定次数,取得相应的资格,就可以给你官做。但是,张汝舟说了谎话,谎报了考试的次数,“填表”弄虚作假。

  状子投到临安府,皇上命刑部尚书亲自过问此案的审理。

  由于尚未定都,自然也没有专事诉讼的大理寺,刑部很少大案,一般案子自然都由临安府处置。刑部直接过问,临安府哪敢造次。调阅刑部提供的方便,查阅了宣和、靖康朝的所有科考卷宗。果然,张汝舟,不仅虚报举子报考会试次数,之前还虚报了秀才考举次数。

  证据确凿,临安府尹亲自升堂审理。

  张汝舟,当堂供认不讳,利索画押。完了,大言不惭说,“虚报报考次数而得官位算什么?我是有才虚报,比那些无才中举、进甲的庸才得官位,要好得多吧?”

  府尹拍响惊堂木“来呀,扒了他的官服!”

  衙役一拥而上,三两下,就扒了张某的官服,竟然露出了青楼女人,才会穿的轻薄肚兜,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张某恼羞成怒,咆啸道:“好你个昏官,我要告御状。我已经是朝廷吏部在册命官,凭你小小府尹,能够把我怎么样?我的职务,是吏部报批圣上,上,批复准奏的。难道,皇上还能够朝令夕改,出尔反尔?”

  微服的刑部尚书拍案而起“好你个不知羞耻的狂背之徒!我来问你,你为什么娶大才女李清照?为什么娶了又不知珍惜,拳脚相加,大打出手?简直有辱斯文、猪狗不如!”

  “你是谁?有什么权力质问我?不过,告诉你也无妨。那个老货,老干巴,你当我真看上她吗?我就与几个朋友打赌了,我要是能够让清高孤傲的李清照,做了我浑家,他们就输我千两银子。另外,我听说她家财万贯,结果就给我几个唐三彩,还不够我上青楼一个月的花费。弄得我是财产没捞到,还卖了青春抱老货……”

  简直不堪入耳!府尹再次拍响惊堂木“来呀,叫这个禽兽给我跪下!”

  衙役又一拥而上,其中一个从后面当腿就是一脚,张某不跪也跪了。

  张某气急败坏,狂暴道:“我要告你们,我一定要告你们!连朝堂之上,也不跪皇帝,你个府尹,竟敢要我朝廷命官跪你,岂有此理?!”

  府尹嗤之以鼻,“哈哈,你已经画押,欺君重罪成立,已经是罪犯了。罪犯、俘虏,都应当跪下听候处置,你不知道吗?”

  府尹压声问刑部尚书:“流放岭南?”答:“上,有口谕,罪立,窜海岛。”

  府尹三拍惊堂木“罪犯张汝舟,听判:张汝舟妄增举数、欺君罔上、殴打妻室罪成立,数罪并罚,流徙海岛,永不登陆。”

  张汝舟,听完宣判,一屁股坐地上,呆了……

  府尹怒道:“来呀,押下去!”

  两个衙役,象拖死狗一样,将张汝舟拖下堂去。府尹又问刑部上司,李氏怎么判?

  “上,有口谕:李氏名门之后,我朝宝贵人才。从轻,意到即可。”

  府尹轻轻拍了一下惊堂木“堂下李清照代理人听判:原告李氏清照,状告其夫张如舟‘妄增举数’一案,经查核审理,证据确凿,被告张如舟罪名成立。依律判被告张汝舟流徙海岛,永不登陆。原告,依宋律,状告丈夫者,当下狱二年。然,李氏清照,知书达礼,举罪不避亲,又才华盖世、爱国悯民,尤其无辜遭受被告殴打、折磨,重病缠身,故从轻发落,判两月牢狱,可取保监外执行。”

  原告代理人,李清照的粗使丫鬟,听到宣判,泪落涟涟。一个劲地,无声连连鞠躬,每个方向都鞠拜。吴盖为师傅李清照,租赁房屋后,也同时为之雇了识文端字的女使。亲身目睹与服侍了被打得遍体鳞伤,身体十分羸弱的李清照,对姓张的这个男人,简直恨透了。

  府尹见此,看向上司,见点头,便对堂下道:“李氏代理人,可有不服?”

  “服,完全服。皇恩浩荡,谢谢!我代我家主人,谢谢各位青天大人!”

  又是,泪落涟涟,带着哭腔,一个劲地一边言谢,一边连连鞠躬,每个方向都鞠拜。

  门外,观审的人们议论纷纷,有赞判案公道的,有诅咒张某不是人的,有赞李大师就是高尚,连个女使(宋,被雇的下人,女的称:女使,男的称:厮儿)都调教的很有教养……

  反正,五花八门,什么说头都有。

  这时,辛永宗派去的两人,向刑部尚书、临安府尹,出示具保书。落款:具保人,少师、开府仪同三司、枢密院御营司监军、御前带刀侍卫,吴央。

  刑部尚书、临安府尹,立马呆了……

  这个案子,连吴大人都惊动了。难怪皇上会亲自过问,原来是身边红人要关注!心中暗自庆幸,还好从轻,再从轻发落。否则,得吃不了兜着走。吴监军的能耐,那不是盖的。真悬……

  刑部尚书发话“唉呀,有吴监军具保,那就不用李氏清照本人,到牢房画押地走一趟了,可免,可免。”

  辛都统部下道:“吴监军说了,该有的程序不能免。再说,李大师的弟子吴盖,早已陪同大师,带着入狱的行囊,在牢房外候等了。”

  刑部尚书,对府尹道:“你还不快快传典狱长,在牢房外,将手续办齐了?还真让李大师走进牢房?”

  府尹赶紧接口:“大人言之有理,谢谢大人提醒。我这就亲自去办,亲自去办。”

  府尹走了,刑部尚书对辛都统部下道:“请你们在吴监军面前,说说我的难处,多多美言几句。我也不能,无视律令哪。”

  “大人放心,辛都统说过,吴大人只请求监外执行。因为,李大师被张汝舟那个混蛋,折磨得病倒了。是大师的弟子吴盖,也就是吴大人的弟弟,背到马车上,来到牢房门口候等的。整个审理过程,我们两个亲眼目睹了。尚书大人,已经尽力了,我们会如实禀报的。”

  刑部尚书听完,心想,李氏原来是吴家师傅,那就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了。于是,一抱拳,表示谢过,也匆匆走了。他得抓紧时间,向皇上禀报去。

  临安府尹与典狱长,一人拿着判决书,一人拿着牢房收押单,疾步向牢房外的马车走去。

  易安居士急切道:“盖哥儿,快快扶我下车!”

  “师傅,我背你。”言罢,弯下腰。

  府尹一步上前,“不需要,就在车上莫下来。”

  又对典狱长“你还不快快拿来,请大师签字画押?”

  待手续办完,府尹道:“李大师,你受苦了。这就回去养伤、养病吧。这是判决书,牢房你不用进去,吴监军大人为你具保了。”

  李清照拿着判决书,只出声“吴央……”二字,就泣不成声了。

  吴盖道“我代我师傅,谢过二位大人,谢谢,谢谢!”

  吴盖,一谢一鞠躬。驾车,直接将师傅接回吴府。

  ———————————————

  易安打官司,落下帷幕,已经进入腊月。

  大才女李清照,状告丈夫一案,成了当时轰动临安城的大事件。

  凡是有赶去临安府衙观审的市民,回去后,无不添油加醋、绘声绘色,述说这件事。尤其酒馆、茶馆,更是很长时间以此为话题,展开激烈争论。但凡有谴责、数落李氏不守妇道的,一定会遭到唾沫星子的围攻。

  民众的心里,自有杆秤。同情弱者,贬斥无耻,从来不会吝啬自己言语的。

  皇上、吴家、刑部、临安府,也因此获得好名声。

  吴央抓住机遇,吩咐昼夜赶工,将《漱玉集》先行印刷头版万册。

  《漱玉集》面世前日,临安城大街小巷张贴告示,言明,售书时间、地点,排队前面百人,可以得到李大师本人,当场签名的殊遇。

  翌日,吴府巷,东泠书社门前,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天还没有亮,整个吴府巷,已经水泄不通。吴府家丁,配合便装的御林军将士五十人,一同维持秩序。

  辰时过半(早上8点),易安居士羽扇纶巾,笑吟吟地走到书社门前,临案坐下,为等了一夜的排前购书者,一一签名、盖印“易安居士”。

  当然,易安签字,吴盖代为用印,以加快速度。

  百名满,群情沸腾,纷纷请求,再为后面的签名留念。纷纷表示,一定会视如珍宝,认真拜读,小心收藏云云。

  易安见此,激动不已,然而手实在写酸了。便看向便装立身旁的辛永宗,与公子哥儿模样的吴盖。两个商量了一下,易安点头。吴盖便大声喊道:“敬爱李大师的临安父老乡亲们,师傅体弱,实在写不动了。我代表我师傅,为接下来的二百名,加盖易安居士的印章,以作纪念。同时,也表达李大师对大家的诚谢之情。”

  吴盖言罢,永宗扶起易安。大师无语,但向众人,三鞠躬后,被搀扶着,走进书社里面,歇息去了。

  后面的二百人,自然心里高兴。因为,这是意外的收获。后面的人,知道指望不上了,这才纷纷排队到门前两侧,其他十摊售书台前。每摊都是流水作业,收银钱的、交割书本的。皆被吩咐,买完就离开。因为如果不照办,便会有家丁走过来,带离现场。

  不到半天,万册一空。后面买不到的,强烈请求再刊印。吴盖,再次大声喊话,表示会为大家,请求李大师。要大家先回去,开春后再来看看。若有再刊印,自然店内书架上,就会有了。

  万册一空,当然事先被留下了百册。已经提前签字、用印,还加盖了“赠”字印章。

  百册,除了易安留下三十册,将来慢慢送人。其余,按照吴央事先列好的清单,经易安本人在清单上签字后,皆由辛永宗派人分送。自然,刑部尚书、临安知府、典狱长等,也在获赠名单之列。按吴央的话说,这是任何礼物,不可替代的最佳谢礼。

  售书结束,易安、永宗、吴盖,书社掌柜、二柜、三柜,及其所有店员,看着一筐筐满满当当的银钱,无不感叹吴大人的售书企划,真是经营高人也!

  当然,不过抓住满城热议李清照的机遇,事先大四张贴告示,宣传做足的效果。

  然而,谁都清楚,事后诸葛亮,谁都会。事先诸葛亮,那才叫本事。

继续阅读:90、精忠岳飞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萼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