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有些不屑的看着帐下的众人,他自诩是四世三公,而除了皇甫嵩,其他人都不是出自什么名门。特别是朱儁,就一个孤儿,是其母以贩缯为业将其拉扯大。刘宏这样的安排,完全是在辱没自己四世三公的门面。
“今番吾奉皇上之命讨伐高阳,现以至巴郡郡城,不知众位有何计策啊?”袁绍摆弄着自己的指甲,有些傲慢的说道。
帐下的所有人都是有胆有识,且统兵之才的人,他们早就听闻了袁绍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为人,所以也是颇为不满,干脆就不言不语。袁绍见众人都不发话,心中只是想到这些人都是属于不同的势力,不会为自己而出谋划策,于是就只有眼巴巴的望着坐在自己左侧的田丰。
田丰作为一名出色的谋士,当然也明白了袁绍的尴尬。这次出征,袁绍只带了文丑、颜良和自己,那二人只是有勇无谋之辈,自己要是不说话,恐怕袁绍那猪脑子就会把事情搞砸,弄不好还会得罪说有人。
“启禀主公,我冀州兵马总计一万,其中步兵五千,骑兵五千;以探马回复的消息来看,高阳已是知道了朝廷大军将至,所以坚守阳城不出!如此一来,我冀州则可出五千步兵与众位将军一同攻城;而骑兵则在阳城附近机动行事,防止高阳逃脱!”田丰只有硬着头皮说话,他现在对高阳的情况完全是两眼一抹黑,根本没有什么好的计策。
袁绍听罢,不做任何评论。他很清楚,攻城就是拿将士的命去堆,自己所带的骑兵明显不可能去攻城,而步兵又只有五千,还是自己的心头肉,也有些舍不得。再一看众人,谁又会舍得?
“这、、、强攻只是下下策,并非明智的选择啊!”袁绍想明白了其中的厉害,看着众人说道。
皇甫嵩等辈也不是傻子,知道袁绍是在等自己这些人的回答。但心里又都是一百个不情愿,这讨伐高阳的战争说到底,打赢了,最大的功劳是袁绍的,因为他是总指挥;打输了,自己等人受的惩罚肯定不必袁绍轻松。换了谁,都会感到为难。
丁原为人要正义一些,他看到众人都在肉疼自己的士兵,有些鄙夷的道:“将军,当务之急乃是探清这高阳的底细;行军打仗,知己知彼方能克敌制胜;一旦得知了高阳的情况,我等可轮番攻城,势必将会痛打高阳这落水狗!”
袁绍一听到丁原的话,心里有些不舒服。自己乃是四世三公之后,这丁原居然来教自己行军打仗的事情。但听到丁原说出了轮番攻城的计策,心里也稍微好受了一些,才故作大气道:“唔!丁将军所言甚是。月前吾曾派人去阳城探视,得知这阳城虽小,但易守难攻!若是以车轮战术攻之,不仅能减少士卒的伤亡,还能使高阳疲惫不堪。等气竭力衰之时,可一举成事啊!”
一直有些怨气的公孙瓒听到这话有些不满了,自己所带的白马义从全是骑兵,要是拿去攻城,自己得把祖坟都赔进去。也不管袁绍的想法,怒气冲冲的厉声道:“袁将军,此计不妥!我辽东将士,尽数骑兵,如何攻城?”
“这、、、公孙将军且先稍安勿躁,攻城之事,你且不参与便是!”袁绍想到自己手底下还有着五千骑兵,所以也就借坡下驴,放了公孙瓒一马。
“如此一来,大军岂不是又少了一股力量?”朱儁也有些不满,讨伐高阳若是大胜,公孙瓒怎么也会分一杯羹,但若是不出站,就有些不公平。
“诸位将军且放宽心,我袁本初一定会如实上奏陛下,论功行赏!”袁绍见众人都纷纷开口,也有些得意起来,见到都在为功劳的事情担忧,这才解释说道。
公孙瓒此时却阴红着脸,有些不对路的道:“按这般说法,我辽东将士便可早日班师回朝了?”
朱儁看了看公孙瓒,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袁绍见公孙瓒有些丧气,便强装微笑的道:“伯珪且勿慌,如今大计未定,这般却是何苦?”
公孙瓒没好气的瞥了瞥袁绍和朱儁,便扭头不再言语。
沉思已久的田丰见好好的一场军事会议被袁绍这猪头搞成一锅粥,气不打一处来。现在还没有开始攻打高阳,朝廷大军的内部都开始各自计较,一旦动起手来,那还打个屁啊!
“诸位将军切莫急躁!如今这高阳虽然龟缩不出,但我等可用计诱使高阳弃城而走;到那时,诸位将军则围追堵截,必能生擒之。如此这般,何愁大事不成,功劳失手?”田丰为了缓和各势力的矛盾,只好安慰道。
袁绍与众人听罢,觉得田丰的说辞还算不错,也就纷纷点头。但一直没有发话的皇甫嵩却急了,皇甫嵩也算是颇有谋略的智将,从田丰的话里听出了破绽。
“田军师,这高阳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发展如此巨大,敢问其是否是寻常之辈?且那阳城所建之处,只有一面可攻,高阳岂会傻到弃城而逃?再者,我等若是将其围困,他如何能逃?恐怕只有死战,别无他法!”皇甫嵩发表了自己的军事建议,他不想再跟这些人争权夺利。
田丰刚才的话本就是为了消除各方势力的成见,不过是权宜之计,没想到皇甫嵩却当真。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情,田丰红着老脸说道:“这高阳却也有些才略,但如若我等强攻,势必会有较大伤亡;如今大军初到巴郡,还须探得高阳动静,再作打算!”
“打算?什么打算?如今蔡瑁领军已到永安,就等我大军与之会合,一同围歼高阳,尔等却在此互相倾轧,是和道理?”丁原身后一位手持方天画戟、头戴金冠,双目炯炯有神、身长九尺有余,虎背熊腰的偏将突然怒气道。
“奉先不得放肆,且退下!”丁原厉声喝道。
原来那人便是丁原的义子吕布,此次丁原出征,也将其带了出来。吕布是丁原身边的偏将,本不该发言,但看到袁绍与众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丝毫没有把即将到来的战事放在心上,所以才十分的愤懑。
吕布听到丁原的喝止,无奈的转身离去,众人虽有些怒气,但却也十分欣赏的望着吕布的背影。
袁绍本欲说话,但却被吕布一口打断,心中十分的窝火。但一想到自己乃是四世三公之后,便故作大度的道:“真乃一员虎将也,哈哈!”
“袁将军,我等商议多时,却还未有对策,不知该当如何?”皇甫嵩见到袁绍那丑陋的嘴脸,有些不耐烦了。自己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表演的。
“唔!皇甫将军所虑甚是!”袁绍收了收心神,这才对田丰正色道:“元皓,你意如何?”
田丰见袁绍这猪头搞了半天终于回到了正轨,也不做作,单刀直入道:“主公,我等为讨伐高阳,已筹备多日,想必那高阳已经得以喘息;如若再有耽搁,恐怕夜长梦多。所以我意明日即刻赶往阳城,同时差人告知蔡瑁于阳城会师,共同围困高阳。先以大军震慑高阳,*迫其不战而降;若其执迷不悟,再做打算!”
“诸位可有异议?”袁绍其实没有更好的策略,但为了作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还是假意的询问帐下的所有人。
众人胸中也是没有计策,又想到高阳不过是瓮中之鳖,所以也忍着袁绍的丑陋嘴脸,纷纷赞同。
“既如此,明日便兵发阳城!散帐!”袁绍得色的厉声道,随即便离去。
第二日一大早,朝廷大军在袁绍的带领下,急行军向着阳城赶去,准备与蔡瑁回合。
古代行军都是以旌旗的数量来表示军队的人数,所以才有了虚张声势的说法。比如说原本只有20万的军队,为了迷惑敌人,就会多数旌旗,甚至会虚称到一百万。
但袁绍自诩为四世三公,所以根本不听取田丰和皇甫嵩的劝告,有多少军队就树立多少旌旗。
袁绍的自大妄为,当然落在了被清风派去打探敌情的王朝、马汉的眼中。
“马汉,你目力好,看看朝廷大军的人数!”王朝此刻正和马汉趴在一个小山坡上,对身边的马汉小声的说道。
马汉定睛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又伸出食指数了数,才肯定道:“王朝,看着旌旗数量,这朝廷大军人数当在三万左右啊!”
王朝一听到有三万,吓得是瞠目结舌:“我的乖乖,这死皇帝还真是看得起主公,居然派了这么多人!”
“可不是,你看,还有骑兵呢!看人数,不下五千啊!”马汉撅了撅嘴,有些担忧道。
“咦,那是什么部队?”王朝突然看到了公孙瓒所带的白马义从,所以疑惑的问道。
马汉定神仔细的看了看,这才缓缓道:“好像也是骑兵,不过都披着白色披风,没什么特别的嘛!”
“主公曾说行军打仗就要善于隐藏实力和行踪,这伙朝廷的军队怎么还大摇大摆的?就TM还差敲锣打鼓了!”王朝一阵嘀咕。
“也许这领军的将军就是个幺鸡!”马汉开玩笑的说着。
“哈哈哈,我说马汉,你能别提死幺鸡了么?想笑死我啊?”王朝捂住笑得生疼的肚子。
马汉拍了拍王朝,正色道:“行了,正事要紧!刚才我发现大军有传令兵离队出发,我带人去抓;你继续跟踪,一有情况便马上报告给科长!”
王朝看着马汉的背影,暗自发笑道:“放心吧,我也喜欢糊幺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