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只是一个劲的点头认错,可能是打累了,也可能是更关心战局,放了句狠话:“等打完了再找你算账。”就急匆匆的去查看战况了。原来是这人向林下报告了有敌人在对岸防守,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导致了这次偷渡没有成功,为减少不必要的牺牲而退回来了。
不论是什么原因使对面的人突然出现在那个位置,都对林下的计划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是不可原谅的事情,既然已经被发现,那么偷偷摸摸的进攻就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突破对面的防御,达到抢占有利地势的目的,从而让原计划顺利发展。
于是就有了那一顿报复式的炮击,这是他们打击敌人信心百试不爽的法子,当然,凡事都有例外,经过李克闲这么奇葩的刺激之后,反而形成了更坚决的抵抗意识。
再一次有备而来的鬼子,在火炮的掩护下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李克闲的防区,登上了期盼已久的河对面,而站在河边注视着这一切发生的林下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毕竟计划已经被打乱,稍有不慎,他的行动就会夭折,还好,川军的抵抗在大炮面前仍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他显然高兴的太早,柜子一上岸就遭打了经炮击过后仅剩下的那五十多只“完好无损”步枪的反击,虽然打死十来个鬼子。但很快就被其他鬼子反击打死了不少向他们发起冲锋的士兵,还好埋伏在左右两侧的士兵们也纷纷露出身形,举着大刀或刺刀向鬼子发起攻击。
三面合围的形式下,和鬼子拼刺刀的川军们并不占优势,不仅仅因为是新兵,更重要的是对鬼子刺刀战术的不了解,虽然从形式上包围了鬼子,但攻击的时候并没有形成有效地包围,相反还容易被鬼子反包围,而火气上来的士兵们越是愤怒,就越容易犯下致命的错误。
李克闲看的也是头疼不已,当然,按四川人的性子,那肯定是不愿意吃亏的,于是就开始有人拼死当鬼子一刺刀,让另一人也给鬼子一刀。虽然效果好使,鬼子的人数也在锐减,但川军的损失也是直线上升,根本就没有达到李克闲预期的目的,正但他伤神的想对策时。
林下已经带着第二批鬼子志得意满的对涧头集进行强渡,李克闲这边发生的战斗早已惊动了其他地方的守卫部队,再加上那一顿炮击,很多部队都加强了防御纵宽,而前排的主要以哨探为主,人数稀少,等确定有鬼子大批渡河而来,才会快速进入预设的阻击阵地。
担心李克闲安全的二垂还是带着一批五十来人的队伍过来,找到了李克闲的时候,他正在给新兵们示范川军的“优良作风”,只见他对旁边一些人说完话之后就走向了一个落单的鬼子,拿着同样的武器和那鬼子拼刺刀,结果被鬼子弄得险象环生,看的二垂心惊肉跳。
当他实在看不下去,准备给那鬼子一枪,解决这个对李克闲造成重大威胁的鬼子时。李克闲做出了一件让所有人跌破眼镜的事情,只见他后退一步,并大喝一声,作出一副拼命的姿势,那鬼子见状也是精神高度集中,紧了紧手中带刺刀的步枪,准备防御即将到来的攻击。
李克闲的远远地用步枪正对着鬼子的胸口,瞄了一瞄,而鬼子也跟着他的动作盯着步枪上泛着寒光的刺刀,意料当中凶狠的一刀没有刺过去,只见李克闲贼笑了一下,忽然就把手伸到了扳机上面,“碰”的一声,随着枪口飞溅出的火化,鬼子应声中枪,瞪大了双眼,艰难的伸长着手,想要说什么,估计也就是骂他不讲规矩之类的,致死都不瞑目的倒在了地上。
紧接着李克闲就回过头来对他们说:“看见了吧,跟鬼子拼命,不用讲规矩,不管你怎么弄,弄死了才算这个。”(比了个大拇指向上的手势)二垂也在这个时候走了过来,并说:“少爷,你怎么又使诈,欺负人家鬼子老实,我早就说过了,你的练才行,就这么点力气,可打不了多长时间,刚才又把手弄酸了吧,我这带了五十个人来支援你,你们打得可不怎么样啊,都把鬼子围了还磨蹭了这么久,还没解决掉,小四,带些个人去帮帮忙。”
叫小四的士兵招呼了一大半的人冲了过去,有这些老兵的参与,再加上鬼子本来也就所剩无几,没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而那些参观了李克闲杀鬼子“教程”的人,则是集体发着呆,都在为李克闲的厚脸皮而汗颜,这可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不过渐渐还是有人开始顿悟了,毕竟,这鬼子来到中国烧杀奴掠,无恶不作,也没必要跟他讲规矩。
与此同时,林下的大规模渡河也开始展开,开始还是猛烈地炮击对着运河的沿岸一顿猛炸,大部分部队派出去的哨探也是十不存一,炸的重长官们是急红了眼,炮击一停就派出士兵进入阵地,并命令只要敌人进入有效射击范围,就狠狠地还击,替牺牲的哨探们报仇。
林下的运势不是一般的背,他选择渡河的地段正好是仁哥负责的地方,之间仁哥老神在在的抽着烟,像是来旅游似的,一旁还有专人捶背,要是不知情的看见了,还以为是谁家的老太爷呢。这幅画面和硝烟四起的战场格格不入,却又实实在在的出现在了一起。
一个士兵跑了过来:“仁哥,鬼子快靠岸了,是现在打,还是放他们上了岸再打。”
仁哥睁开眯着的眼睛,抖了抖烟斗的烟灰,伸头出去看了看,才说:“在等等,现在打浪费子弹,上了岸的鬼子可不好对付,我们在他们要上岸的时候打,叫大家尽量打准一点。”
于是又过了几分钟,李克闲那边也迎来了一波鬼子,不过人数却很少,不是鬼子不想多派点人,只是他们人手已经不足,林下有带走了大部分的人去大范围渡河,已经无人可派。
在鬼子进入仁哥预算的最佳距离时,带头一枪打掉了一个鬼子,然后独立营的士兵们也纷纷开枪,一个个打的似模似样,准确度比李克闲带的新兵们高的不是一点点,基本上没一身枪响就会带走一条柜子的性命,特别是仁哥旗子带队训练的那一个排的士兵,没一人放空枪,加上独立营的武器还有那么一些压箱底的好东西,所以鬼子在这边的战斗减员非常快。
以至于跟在一边的林下临时抽调了一些正在渡河的鬼子跟随他一起过来帮忙,林下听着节奏缓慢的枪声响起,总是会心里一抽一抽的,难受的不行。但他也在想为什么一个局部防御地段会有如此多犀利的枪手集中在一起,最终把结论确定为可能有高级长官存在。
于是两眼发光的,心里火热的带着队伍前来支援,俗话说得好,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这销尖了脑袋要往枪眼上撞的举动还是勇气可嘉的。正好给仁哥的枪下添一个够分量的角色。他带人加入本已颓势的鬼子,元军的到来和长官的亲临,重振了鬼子们的信心。
突然间爆发除了强大的攻击势头,打的刚有点扬眉吐气那种感觉的独立营士兵们,立即把这个念头收了回去。一些得意忘形的家伙付出了代价,死了十来个不说,受伤的更是大有人在,好在仁哥的“心肝宝贝”们只有几个受轻伤的,问题都不大,能够坚持战斗。
再怎么说这次鬼子突然像发疯一样的连机枪都用上了,的确很少见,不过仁哥一样不想给他们好果子吃,吩咐大家尽量保护好自己才开枪,不用惊慌,即使鬼子上了岸,他也有办法全歼来敌。在仔细观察那两挺机枪所在的位置之后,仁哥就和小陈一人注视着一个。
士兵们不知道仁哥哪来的信心,不过既然他敢说全歼来敌,不管这是有多么玄乎,不管别人信是不信,反正独立营的士兵们是信了,而且深信不疑,坚决的执行他下达的命令。这样一来,抵抗的势头就势必减弱,正好让林下以为自己带来的两挺机枪起了大作用。
于是他更加骄狂的下令,让鬼子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划水,争取更快上岸,兴许在敌方高级长官还没来得及逃跑的时候抓住或者击毙他。抱着这种美好的愿望,林下所在的那有机枪小木板船进入了仁哥的射击范围,不过在仁哥准备卡枪的时候,发现了林下的存在。
小陈正要开枪,仁哥连忙叫住他:“不要忙,先等等,你盯的那破木板上有几个人?”
“三个,怎么了?”小陈没有停顿的接着他的话说。
仁哥点了点头:“那就对了,我这上面可能有条鱼,不管大还是小,肯定是尉官,运气好还能是大尉,那我可就赚大发了,你先不要开枪,免得惊动了这家伙,我得看准了才打。”
小陈一脸羡慕的望着仁哥的那目标,语气幽怨的说:“我这破手,二分之一的机会也能擦手而过,怎么就选了没彩头那艘船呢,要不是还要靠你开枪打鬼子,我非把你剁了不可。”
仁哥瞟了一眼正对着自己手喋喋不休的抱怨的小陈,笑着说:“你这小子,不怪自己脑壳不好使,怪你那只手干什么,要不是你往那边想,你这手能往那边指?要砍也是砍脑壳撒。”
小陈顿时缩了缩头:“算啦,这买卖不划算,砍手还有活头,砍脑壳?我又不是死囚犯。”
仁哥没有搭他的话,因为他发现了林下正在指手画脚的命令这个、命令那个,很有派头。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了他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军官。深吸一口气,缓缓放平枪身,闭着一只眼瞄准对方的脑袋,平稳沉着的扣动扳机,后坐力被他巧妙地化解,枪身没有任何抖动。
在你来我往的枪声中,仁哥这一枪没有引起任何关注,但影响却至关重大,林下掉入水中,马上让他那个船上的士兵们察觉,不过仁哥可不是吃素的,接着一枪就打死了一个填弹手,与此同时,小陈也击中了他目标船上的鬼子机枪手。仁哥先打填弹手还是为了让鬼子军官死亡的消息慢一点扩散出去,虽然另一个填弹手已经开始大呼小叫,不过持续时间也很短。
因为仁哥的第三颗子弹赏给了他,只来得及让机枪手惊觉,就跟随前两位的步伐,“噗通”一声掉进了河里。当这个机枪手发现船上的其他人员已经不见踪影,吓的四处找掩体,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怎么也逃不脱人过的锁定,不过仁哥的笑容很快就僵住了。
因为那鬼子承受不了这种巨大的心里压力,也跳水了,他这一跳到是捡回了一条性命,不过仁哥脸上就挂不住了,刚好又听见小陈在旁边欢呼:“轻飘飘地,又是三个鬼子入账。”
小陈一脸笑容的转头,看仁哥笑得那么勉强和做作,于是不太确定的问:“耶,不会是那龟儿叫你放跑了嘛?仁哥,我听得清楚你可是放了三枪哦,今天不在状态?还是怎么了。”
仁哥给他头上重重的敲了一下:“你龟儿娃,不想些好的,老子再怎么不在状态也不可能沦落到李克闲那惨不忍睹地步嘛,开玩笑,我这弹无虚发能使吹出来的?我是在想问题。”
小陈好奇的问:“什么问题,说来听听,能让你都想的入神,肯定很劲爆。”
仁哥这才悠悠道来:“我正在想该怎么解决这最后一个鬼子,是打脑壳呢,还是打心脏,打脖子不错,于是就在这三个想法中纠结,谁知这煮熟的鸭子居然飞走了,不,是游走了。”
小陈大张着嘴,望了望那只剩下一挺机枪孤零零立在水面的“木船”,很是感慨的火:“这人的潜力还真是无限的呀,早就有这么一句话叫做狗急跳墙,今天算是见识了更高级的了,人急了跳河。仁哥,您硬生生的造出了新的成语,也算是功德无量了,就别想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