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该去看看杨立志了。人都说关系靠走动,再好的朋友,走动少了也会渐渐疏远的。
精神上孤独有益,社交上孤僻有害。每个人都是从人际关系的土壤中生长出的一株植物,单株植物很难长成参天大树,只有在成片的森林中,才有机会抱着团的成长。
刘东生还得做做准备,想想自己应该以什么方式去看杨立志。如果仅仅是去了吃顿饭,喝杯茶,那好像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刘东生能想象到其他的故交去看望杨立志一定是带着礼物,或是一副字画,写着什么大公无私,或者是奔马图,预示快马加鞭,一马向前的意思,也或许是办公桌上的摆件。然后一起吃个饭,说些恭贺的话,再然后醉醺醺的散场。
这些都是东州市官场上最常见的,刘东生不想这样做。太过平常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之所以迟迟没有去杨立志那儿表示祝贺,也是这个原因。
礼物是要带的,但是礼物和礼物不同,刘东生要考虑的是杨立志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送礼可是一门学问,送礼品作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早在周朝时,外出访友拜客就必须带着礼品。礼品不算多,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是一只雏鸟;大夫是一直雁鸟,卿是一直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级而定。礼品是象征性的,也讲究礼尚往来,只有臣民献给国君、卑下者献给国君、卑下者献给尊长者的礼物是不用奉还的。
目前,送礼品作为社交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受到人们的普遍肯定。庆典送礼、办事送礼、过节送礼、见面送礼、开会送礼、促销送礼、喜事送礼、丧事也送礼。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通过这一方式把你需所表达的感情送到对方的心坎里,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从而达到增进友谊,互相关怀,生活愉快,事业顺利的目的。
送礼品看似很简单,其实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其中包含了很多道理和知识。
所谓送礼送到心坎里,讲究的就是给什么人送什么礼品,送什么样的礼品有什么样的品味,以及什么时候送、如何送,等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由于不懂送礼的学问而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无效地浪费在这方面,更有许多人常常为送不送、送什么、怎么送等具体问题而费尽心思、深感烦恼。
客观上讲,送礼品受时机、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制约;主观上讲,送礼品因对象、目的而不同。送礼品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遭遇难堪和尴尬,甚至生出事端、牵扯麻烦。
杨立志现在需要的肯定不是那些字画,那些办公室的摆件,甚至贵重的礼物和金钱,再说了,代县长的代字还没去掉,县长的位子还没有坐热,杨立志也没有那个胆量大肆的收受礼物。
更何况杨立志还是比较清廉的干部,也是一个想做成事的干部。新官上任最需要的恐怕都是业绩,那怎么去送这个政绩呢?
这才是刘东生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刚升任县长,还是一个代县长,最需要的当然是政绩,需要的是拉动本地的GDP。各地都在疯狂的招商引资,相信杨立志也需要投资的。奈何自己的资金还是太少,不能构成一个强大的投资阵容,但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帮杨立志。
刘东生了解燕赵县政府急于改变城市的面貌,市容市貌得到改善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同时当然是一大政绩了。
能不能在这些方面做做文章,那就需要更加仔细的研究一下,要看看有没有可行性。
刘东生可是燕赵县人,对燕赵县的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自己的大多数同学也是生于此地,长于此地,有几个也在政府的相关部门里工作。其中,当年的高中同桌王志国就在燕赵县规划局工作,他应该更清楚燕赵县城市建设的规划蓝图,要想做点什么,还是要从王志国这里入手,先做出一份方案,在去见杨立志会更好。
当然,不指望这样的方案立刻收效,但是至少表明一个姿态,你要政绩我可以帮你做别人不愿意做的投资,刘东生相信杨立志不会让自己公司吃亏的。
刘东生不打没有把握之仗,要想送给杨立志一份绝佳的礼物,那就要做一番深入细致的调查了。
刘东生拿出手机,开始翻找王志国的电话。结果没有找到,很多年没有联系,手机号还不清楚。当然,这点小事难不住刘东生,如果,连个电话也没法找到的话,那什么工作也别做了。
刘东生开始拨打查号台,查询燕赵县规划局的办公电话。查到以后,刘东生开始拨打规划局的办公电话。
你好,燕赵县规划局,请问你找谁?看来规划局办公室人员的素质不低,现在政府机关的电话一是很难接通,即便是接通了,语气都是生冷硬。
你好,我想找一下王志国,他在么?刘东生不太清楚王志国在规划局里任何职务,也就没有挂上官衔。
你找王局长啊?那你打他办公室电话,好么?对方说完报出一个电话号码,然后说,王局长在办公室,你现在打电话就可以找到的。
刘东生按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电话立刻接通了。
喂,王局长么?刘东生想试试王志国记不记得自己。
我是,你是哪位?王志国的声音有些低沉。
呵呵,王局,忘记老同学了吧?刘东生听着王志国的声音,觉得王志国可能心情不好,于是不再开玩笑,直接说明自己的身份。
东生?你在哪里?回燕赵县了么?这么些年也不联系我,晚上一起聚聚吧?王志国知道是刘东生,显得异常热情起来。
你省省吧,我还在东洲呢。行啊,治国,当局长了啊?刘东生说。
嗨,你别提了,还说什么局长呢,这不刚挨了县长一顿批。王志国沮丧的说。
怎么了?杨县长为什么批评你啊?刘东生想,难道杨立志和王志国尿不到一个壶里?
唉,都是工作上的事情。不说了,对了,你打电话有事么?王志国在官场混迹这么多年,当然知道多年没有联系的老同学突然打电话,那肯定是有事。
事么?是有点,也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想知道最近咱们燕赵县在市政建设上有什么大规划没有?你看看有哪些项目没人愿意投资的,我来投。既然王志国问到这里了,刘东生也就不再遮遮掩掩。
你的意思是想帮政府垫资搞市政建设么?王志国问。
对,还是你了解我。你看有什么可以做的?刘东生说。
对面的王志国停顿了一会儿,然后说,燕赵公园你倒是可以试试,这个因为政府暂时财力不够,一直想建设,但是苦于没有资金,暂时只能搁置着,杨县长上任后想做,也是因为这个问题做不下去。
你能把具体的情况发给我么?我考虑一下,看看有没有能力做。刘东生一听政府财力不够,说明这个公园投资可能比较大,自己单独做,也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刘东生又和王志国随意聊了一会,然后互相留下了手机号码,让王志国把燕赵公园的详细规划发到自己邮箱里,他要仔细的看看,分析一下这个项目的可能性有多大?自己能不能做好?还有这个项目到底要如何运作,里面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