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有名慧根2015-10-25 07:473,024

  既然有人遗芳千载,那就一定会有人遗臭万年。

  原本赞赏的话语,仍然留在原位的诸侯们,听起来却感到异常的刺耳。

  “袁公,豫州没有什么存粮,但秋收以后,我也将修书一封,让手下将收缴的粮食运到大营,请袁公恩准。”

  “公绪不愧是我大汉的忠臣,有公绪相助,此次出兵的胜算又增加了几分。”看着起身来到帐中,对自己行礼的孔伷,袁绍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紧跟着孔伷,东郡太守桥瑁,山阳郡太守袁遗,济北国相鲍信,甚至包括兖州牧刘岱,冀州牧韩馥,也都依次站起,全都请求要在秋收以后提供粮草。

  冀州一地,户口千万,富庶殷实,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兖州一地,虽然不及冀州,可也是国内大郡,十余万大军,在各郡秋收之前,依靠两郡供给,足以维持。

  帐外的狂风突然停了,营帐门口的布帘回到了原位。

  营帐内的烛火不再摇曳,昏黄的灯光下,八位诸侯站在联军盟主袁绍的面前,弯腰行礼。

  内心中原本的不安此时终于散去,袁绍脸上的笑意也越发地浓郁起来。

  双手手掌撑在桌几上,脸上的笑容不变,袁绍站起身来。

  涂了金漆的鱼鳞甲上,细如柳叶的甲片,微微抖动起来,相互碰撞间,发出了清脆的鸣响。

  ”诸公,愿为王师尽力,我焉有不从之理。”右手伸出,手臂微微弯曲,摊开的手掌紧紧攥在了一起。

  “董卓,就是一屠夫,只要我们同心协力,灭之易于翻手之间,诸位不用多礼,都请入座。”攥在一起右手,放在了桌几上,袁绍的左手摊开,做了个请的手势。

  等八位诸侯都重新跪坐回了自己的位置,面上微漏轻松之色的袁绍才大声的喊道:“拿进来!“

  闻言,站在营帐外,门口的旁边,等候了许久,一身蓝色汉服的许攸,掀开了门口的布帘,走进了营帐。

  在他身后,跟着三个佩刀的士卒。

  两个士卒抬着一扇屏风,一个士卒捧着一卷羊皮。

  带着三个士卒,沿着营帐中红色丝毯快速的走着,在临近曹*位置时,许攸行进中的身子,微微一顿。

  拿起桌几上盛满酒液的青铜酒杯,曹*垂眸低头,浅浅的品尝起来。

  许攸目不斜视,大步超出了曹*的座位,然后停下了脚步。

  在袁绍的面前,弯下腰,拱起手,恭敬地行了一礼。

  ”主公,东西拿来了。“

  ”子远,将地图挂起来。“脸上轻松的神色一闪而逝,袁绍站起身,走下了主位的高台。

  ”喏。”许攸挺起腰杆,指挥着身后的士卒,将屏风安置在了丝毯上,挂好了地图。

  白色的地图上,沾墨的毛笔,勾勒出了一道道乌黑的线条,朱砂的赤红,点缀其上。

  徒步来到了地图前,袁绍伸出右手,食指指向了地图。

  ”我军在敖仓中驻扎的部队,不能动,不然若是董军突然袭击河东郡,我军就会腹背受敌。“说道这里,袁绍的双眸深处闪过了一丝懊悔的神色。

  ”盟主英明,围攻虎牢关,凭我们手下的士卒足矣,留下敖仓的部队可随时援助河东,也可以作为我军的后援。“闻言,刘岱脸上漏出了喜色,从座位上站起身,拱起手,大声的说道。

  ”是啊,盟主英明啊。“帐内一片附和之声,除了低头饮酒的曹*以外,所有人对袁绍的话都表示了赞同。

  ”我军从酸枣出发,至虎牢关大概需半日,虎牢关东不远处有一处山谷,两面环山,一面绕水,地势平坦低洼,我军在此扎营,诸公可有异议?“右手的食指在地图上移动着,在写有虎牢关的位置上停了下来,不管帐内诸侯们的附和声,袁绍自顾自的说道。

  “禀明公,孟德无异议,只是不知明公打算何时出兵?”将手中空了的酒杯,放置到桌几上,曹*站起了身,向着袁绍弯下腰,拱起手,一边行礼一边大声地问道。

  闻言,帐内所有的诸侯立刻闭了口,安静的注视着站在屏风前的袁绍,等待着他的回答。

  ”我军奉诏征讨董贼,军中事物虽然繁多,但征讨大事宜快不宜迟,不可耽搁,今日上午先整齐军备,午饭后就出发,诸公认为如何?“

  ”明公此为,再好不过,军中事物繁多,孟德这就回去准备,先行告退,请明公恕孟德无礼。”

  “军请紧急,孟德欲去且去,我不会阻拦,更加不会怪罪。”袁绍面色微诧的看着站在面前,低头请命的曹*,指着地图的右手也放到了身侧。

  “喏!”

  曹*转过身,大步的向着营帐的门口走去,一身铁札甲的曹洪,亦步亦趋的跟随着。

  掀开门口的布帘,迎着和煦而又温暖的阳光,曹*的双眼眯成了两条细缝,嘴角大幅度的向上翘起。

  离开了营帐,曹*径直走到了放马的地方,让曹洪牵出了置放在那里的坐骑。

  两人骑上马匹,向着袁军大营的门口,快速的奔去。

  而营帐中,续曹*的离去,袁绍也突然没有了再说下去的兴趣。

  “诸公,如果没有什么疑问,就下去准备吧。”

  闻言,其余的诸侯相互议论了一阵后。

  陆续站起身,对着袁绍弯腰行礼后,诸侯们纷纷离开了营帐。

  ”子远,让人将屏风撤了。“等诸侯们都离开了营帐后,袁绍才重新回到了主位的高台上。

  端正的跪坐在跪榻上,英俊的脸上显现出了一丝忧色。

  等士卒们撤下了屏风和地图时,叫住了留在营帐中的许攸。

  ”子远,觉得今日此事,如何?“

  ”臣不知主公,所谓何事?“拱起手,看着身前的主公,许攸的双眸中,漏出了疑惑的神色。

  ”今日,我召集诸侯们出兵,你觉得他们的表现,是不是有些可疑?“

  ”回主公,臣一直守候在帐外,对帐中的情景,只能耳闻,却无法目视,但从文远听到的话来推断,主公的计策应该已经成功实施了。”脸上疑惑的神色越发的深刻,许攸拱起手,直视着跪坐在主位上的袁绍,面带不解的道。

  “其他诸侯倒也没什么,唯独孟德的反应,有些异于平常啊。”

  “今日,曹孟德的所为确实有些反常,但观其言谈,都在全力的附和主公,就算其看出了什么,也应与主公无碍。”脸上的疑虑之色,迅速敛去,许攸垂下了头,将脸庞隐藏在了臂弯间。

  “呵呵,孟德是我至交,我从不怀疑他会对我起二心”袁绍微微一笑,脸上的忧色却不减反增。

  “但是子远,你说孟德是否已经得到了消息,其他诸侯呢?”

  “主公,宛县的轻骑昨日才到,各个诸侯现在,绝对得不到消息!”

  “但愿如此吧。”垂下头发出了一声叹息,袁绍脸上的忧色,仍然没有褪去。

  梁县,孙军大营。

  金色而又带着绚丽色彩的阳光,照射进了大营中。

  而连绵的营帐之中,却是一片死寂。

  大量废置的帐篷,被士卒们所拆卸,拆卸下来的木料以及布帛,都被运到了大营的门口。

  充分利用这些木料和布帛,一座简陋的木门被搭建了起来。

  大营中唯一一座五米余高的瞭望台上,四个手拿弩箭的弓卒,站立在瞭望台的边缘。

  依着木制的栏杆,四人全都一脸紧张地向着远方眺望。

  孙军两千余的士卒们,正用铁锤固定着大营周边的木桩。

  孙军其它的士卒,全都呆在大营门口,简陋木门的背后。

  因为大门上,布帛的遮挡,孙军的士卒包括带领着他们的韩当和程普都无法看到营帐外的情景。

  但他们却清楚的知道,大营外,除了涂上春绿,生机盎然的景色外,还有董卓的大军。

  董军集结了六处军阵,整齐的列在孙军大营的四周。

  凭依着复杂的地形,硬是将孙军的大营围的水泄不通。

  紧蹙着眉头,程普的面色略显苍白。

  紧握着缰绳的右手,指节因大力而发白,韩当转头看着身边面色苍白的程普:“军师,我军已经坚守了数个时辰,很多兵士都已经漏出疲态,董军却还没有动作,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是不是先让我军兵士轮流休息下?”

  “我军士卒逐渐疲惫,董军却可以轮番休整,董军士卒的数量又远胜于我军,所以,他将我军围住,不久后就可能直接攻向我军。”脸上的神色越趋苍白,程普低头沉思了一会。

  “正门已经搭好,西凉军应该发现不了我军的调动,可以让士卒们轮番休息,并且饮水进食,不过必须叫士卒们食用干粮,千万不能生火。”

  “知道了,军师放心。”韩当拱起手,对着程普行了一礼后,迅速的拉起了缰绳,指挥着自己的坐骑,来到了身后的大军之中。

  阳光越发的炽烈,围住孙军大营的董军中,正对着孙军大营门口的位置,威严的军阵中,紫缎镶边的华字大旗,在大风中徐徐展开。

继续阅读:第39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汉末群雄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