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同盟会的陈天华
腾格里2015-10-25 08:132,342

  再次遇到苏炯这位人近中年的传统知识分子,秦政感到很高兴。两人虽然只有很短一段时间的交流,但却谈得很开心。在秦政的认知中,苏炯是一位很有思想和手段的传统士人,精熟史书、政治,谈到治民之术,更是很有心得。当然,碍于时代局限,此人对欧美近代政治文明了解有限,不过也知晓一点议会民主和君宪政治,颇为推崇英式的内阁民主制。

  “昭玄兄,想不到真的在上海遇到了你,人生真是奇妙啊!你现在住在哪里,最近有什么活动安排吗?”秦政边走边说,笑得很开心。

  苏炯整整衣衫,扫除满脸的郁气,平复心情道:“正己,我们确实有缘,不过每次都是麻烦你们帮我解围,愚兄真是不好意思的很!哎,最近时运不济,处处碰壁。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出门了,我打算访问一位故友,然后回乡隐居,从此再也不问俗事,潜心造学,把平生所学传给下一代!”

  秦政哑然失笑,想不到上次自己劝了苏炯一番,他还真的入了心。奔波多年,未能实现抱负,现在竟然要归隐田园,啸聚林下。

  “昭玄兄,不再慎重考虑一番吗?这天下眼看要大变了,值此风云聚会、龙蛇起陆的年代,你真的甘心隐居田园,深藏名姓?”

  苏炯苦涩地笑笑,目光游离地看着远处,重重叹息一声:“不甘心又如何,愚兄放荡十余载,一事无成,害苦了父母高堂还有妻子儿女,安能一错再错!这天下英雄豪杰虽多,却无一入我法眼,值得我辅佐效命。罢了罢了,不如归去,我意已决,此番回乡后,东门牵犬逐狡兔,纵情享受天伦之乐吧,就当过去的一切追求全是黄粱美梦!”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圣人之教,大抵是每一个中国士大夫最后的心理归属。命运多舛,不如意者终归十之八九,这时士人还有一片安宁的精神家园。

  “昭玄兄既然已有决断,兄弟也就不多言了。日后兄长若有闲暇,不妨去贵州普安游玩,愚弟负责招待,管酒管肉,哈哈哈!”

  两人洒然大笑起来,阴郁一扫而空。

  几日后,在胡成亮的撺掇下,秦政又参加了一次上海各校进步青年们的集会。在这次集会上,秦政的大名已经如雷贯耳。经过平刚刻意的宣传,大家都知道了秦政得到严复和蔡元培两位先生的青睐,而且三人成为忘年交,正在共同著书立说。于是,当秦政进入集会场所,立即就成了中心人物。

  青年们纷纷上前与之交谈,或是请教,或是交流,或是为难,不足而论。对任何一个人,秦政都微笑的与之交谈,不拿架子,不作争执,只是简单的阐述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正是这样的朴实,反倒让很多人觉得他名副其实,赢得了一片交口称赞。

  “各位朋友,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在刚才,正己兄弟向我允诺,将拿出五万元成立一个学会,用以资助同学们进行交流。也就是说,以后我们不用担心经费受限而无法定期集会,共同探讨学问了!”闫华辉站到讲台上,高兴地向众人说道。

  话音刚落,室内就响起一片热烈的欢呼声,青年们纷纷向秦政致以谢意。

  侧室中,闫华辉和胡成亮,与另外三位青年聚在一起小声交谈着。

  “诚庵,确定可行吗?这人可靠不可靠,真的倾向革命吗?”一名年长些的青年面带疑虑地问道。

  闫华辉还没说话,胡成亮就插嘴道:“星台兄,你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我可以用脑袋保证,正己他们那群人都是革命分子!那个平刚平少璜,谈起革命来滔滔不绝,还说他的观点都是秦政的理论,什么枪杆子里头出政权、革命根据地、武装割据啊。至于秦政的跟班,你也看到了,个个人高马大,精悍地很,浑身的军人作风,比租界的洋兵们还有军人样子!秦政这家伙有钱得很,我听少璜说光捐给复旦公学就有30多万元。只要他入会了,革命还怕缺少经费吗!”

  “星台,我也认为秦政是个革命党,不过此人心机深沉,城府很深,恐怕不易被说服。他很有主见,那篇《华夏自有道统》不知你认真阅读过没有?我觉得此人虽然倾向革命,不过他不赞同美利坚式的民主共和国,倒很推崇德意志体制。”闫华辉蹙眉说道。

  被称作星台的大龄青年笑了笑,不以为然地摆手道:“这个不怕,只要倾向革命,我们不必管其他。当前革命的敌人是满清虏廷,驱逐鞑虏是所有革命者的共同目标。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这次同盟会成立不就是各派革命者的大团结吗?你们要把眼光放宽放长远,只要是反清的革命者,就是我们的兄弟,就必须笼络联合!既然你们确定他是革命者,我就见见他,跟他好好谈谈,争取使之赞助革命!”

  胡成亮笑眯眯地凑到秦政身侧,圆乎乎的脸庞几乎要贴上来,吓得秦政赶紧起身敬而远之:“显明兄,你这是干啥?有话快说,别离恁近,我有点不习惯!”

  “正己,快跟我去见一个人,嘿嘿,先生刚从日本归来,他是海外进步青年的领头雁!”

  秦政一听怔住了,脑海中突然闪出一个人,顿时呼吸有些急促起来。

  “好,快走!”

  一进屋,秦政的目光就落在了身着浅灰色日式学生服的青年身上,环视一圈,却没看到他所以为的那个人,不由感到沮丧。

  “正己,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兄长是留日学生界的青年领袖陈天华,他字星台,你所推崇的《猛回头》、《警世钟》就是星台兄的力作。星台,这位就是秦政,字正己,最近上海学界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一篇《华夏自有道统》使得租界洛阳纸贵。”胡成亮介绍两人。

  陈天华炯炯有神地眸子从秦政出现在视线中就在认真打量,这时笑着站起来道:“正己贤弟,久仰大名!好一个华夏道统,好一个中体西用,好一个人权、公义和仁爱!家国天下主义,正己大才也!”

  秦政傻傻地看着面前这位神色冷峻的青年,几乎难以置信。陈天华和邹容,这两个死于1905年的青年革命家之名,秦政如雷贯耳。惜乎邹容已亡,而陈天华年底在日本蹈海自尽。最近秦政还在考虑要不要派人赴日挽救这位革命家的性命,不料竟然在上海遇到了。瞬间,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星台兄,我也久仰你的大名!今日得见,必须要好好交流一下!请坐,我们慢慢谈!”

继续阅读:第64章 洗劫日俄银行 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开国元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