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几日朔州的艰难的战况便传入了溧阳,冯郎听了心里很说不上是忧是喜,“此次云翼西去取朔州虽然面临最强大的敌人,可是铮萧的功夫相比小战神已经超越了许多他完全可以应付得过来,而且像御风这样强大的敌手却不在此处,因此朔州不久被收回也不是什么难事吧。”
明抑笑道,“将军不必羡慕,朔州也不是说轻而易举就能够收回的,他们必然还有浩战。相反将军应该庆贺自己,如今,该是将军功成名就的时候了。”冯郎有些不解,明抑又道:“方才海陵那边来报,说米良与东夷将领王叔平在海陵一战,双方势均力敌,因此米良与之鏖战多日,久攻不下损失惨重。将军可以即刻亲自出兵以援助米良为由,先占领南郡,再发兵攻打海陵。”
冯郎依了明抑所言,亲自带领五万人马前往南郡。明抑道:“将军现在不必急于前去支应海陵先只管在南郡休整一番,等那米良再与东夷再战一场。”明抑看了一番地图,又道:“东取海陵、高港,进而取浙东、大丰,如此东夷便被彻底平定,这东面尽归于将军。将军再凭借东面丰富的物资,富饶的土地先秣马厉兵一年左右,同时招贤纳士,最后寻定时机西进,一举平定天下,那时将军自然成为这片天地的王者,而天下人都将俯首称臣。”
又过了数日,海陵传来消息道米良与东夷一战身负重伤,只得先往南郡撤回。明抑闻此笑道:“这是个好机会,”一面又向冯郎耳语了一番。
冯郎便亲自带领两万人马前往海陵,另三万留在南郡由他的手下张渠、龙炎、车婴带领着。大军走在路上恰好遇到米良率军归来,冯郎上前相叙了一番,又道:“此去我必然替将军攻下海陵,若不下,则甘当军法处置。”米良笑道:“我三万多人马都没有攻下海陵,还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你两万人马能做什么?”
冯郎闻此应道:“正如将军所言,虽然我只有两万人马,但是我拼死也要攻下海陵,若不攻下我宁可战死!”
米良闻此思索着,“我三万多人马都未攻下海陵,他如果两万就攻下了,那岂不是让世人笑话我!倒不如把我的兵借他一万,攻下了是我的功劳,攻不下军法处置他。”于是让冯郎写了军令状,再交付给他一万兵马。
冯郎见状心里暗喜了一番,接着就带着自己的两万人马和米良付与他的一万人马直驱海陵。第二日即到海陵,明抑遥观海陵城防,“原来这城防倒不算高险,而且城外全是开阔的平地,只要站在城上便可以把整个战场尽收眼底。”
冯郎见明抑面带微笑地走了回来便问道:“先生此去有何收获?”明抑应道:“将军明日尽管大排阵法即可。”冯郎诧异道:“先生也知道我的阵法?”明抑应道,“将军的易阵变化玄妙,天下扬名,我岂能不知?”
冯郎不解地问道,“天下扬名?如何说来?”明抑笑道,“三十多年前冯阮大将军用易阵大破西羌,留下震摄世人的威名。”“先生这也知道?”明抑点点头,“那时我还年幼!”
次日,冯郎率军在海陵城下摆开易阵,王叔平亲自站在城楼上看了一番笑道:“这阵法有何稀奇之处,这敌将也只是个庸才而已,摆出这等阵势来愚弄我等,等我亲自率领两万人马冲杀过去定然将他这破阵踏平。”
明抑在中军看着看着突然笑道:“那王叔平自己来冲阵了。”冯郎笑道,“想必是与米良交战胜了几场便不把我等放在眼里了。”明抑又道,“既然如此那就先如他所愿,将军假装这兵阵被破,然后引兵撤退,那王叔平肯定会带兵来捉你,然后我令左右两翼收拢,把他围困起来。”
冯郎便依着明抑所言,等敌将来冲阵时故意扰乱兵阵,让他来捉自己,那王叔平果然驱兵来追赶,结果被左右两翼断了退路。明抑又道,“将军可以斩了此人,城中敌军必然一时大乱,然后将军让人强攻便是。”
按照明抑的计划冯郎一战便拿下了海陵。明抑想了想又道,“如果得知海陵一战失守那驻守高港的焦影这时刻恐怕已经寝食不安了吧。”冯郎道:“高港与海陵最近,两处本来相互照应着,这刻海陵被我们攻下,他们定然惶恐不已。”明抑又道:“高港的城防坚固,那儿是不能硬攻的。”“那先生有何策略?”明抑道:“那只能把他们引出城来。”
又过了数日,明抑站在海陵的城墙上看着南郡的方向,说道,“南郡那边该来消息了。”不久,果然便有人来报说道米良将军因身受重伤,又不幸染上恶疾结果身亡了。
明抑又道:“这样重要的消息焦影也该很快就知道了。”冯郎道,“那先生有何打算?”明抑道:“撤军。”“撤军?”冯郎不解其意,“因为那米良身亡所以我们撤军?”
“如果撤兵,那焦影是不是该出兵海陵呢?如果这样我们岂不可以趁机强攻高港呢?”
“就算如此那我们也未必能够攻下高港,不仅如此肯定还会损失惨重。”冯郎道。
“将军所言甚是,不妨我们来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吧!”明抑又向冯郎耳语了一番。
这日,冯郎便率大军离开了海陵,城中只留下数千人马,明抑道:“此时我们率军离开海陵西去南郡的消息焦影该是知道了。我们已经行了半日距离,就先在此扎营休息一下吧。”第二日冯郎又领兵行了半日歇了半日。”次日便兵分两路,一路绕回海陵的方向去,一路绕往高港的方向去。
那焦影闻说冯郎领兵西回了南郡已经走了两天,海陵城中只剩下些许兵马,于是便有人建议道攻下海陵。焦影道:“南郡那边米良身受重伤因染疾而亡,只怕是军中不安定。如此对我们甚是有利。”于是他便发兵一万攻打海陵。
过了一日,冯郎便率兵前往到高港十里开外的山群中等候着。原来向海陵的那一路早在海陵城外二十多里处等候着,待探得焦影所遣人马到海陵时便突然冲杀上去。那焦影见自己被两路人马夹击而来顿时就慌了,还未等站好阵脚便率军回撤高港,方撤至半路便接到消息道昨夜冯郎率兵偷袭高港,他心里一阵怒火便破口愤愤骂着。正骂间又听到身后杀声一片,便愈发马不停蹄仓皇地逃向高港。
到高港时正是夜里,左右道:“若现在冯郎率军袭来该如何是好?”焦影喝道:“他冯郎也不是傻子,如果现在还来袭高港岂不是遭城内城外夹击。”
焦影带着兵走向城门,突然听到四面杀声喊起,焦影闻此心中忐忑不安,再看身后将士都乱成了一片,“此时若开城门,那冯郎若趁乱攻入城去该如何是好,若关城门那我又岂不得战死于此。”情急间他一咬牙,喝道:“快开城门,跟我出城迎战,只见城墙上有人喝道:“你这厮还在这乱喊,看我乱箭射死你们。”说罢城上乱箭齐发,焦影大喝道:“反了反了,竟然攻杀起我来!”只听得城楼上传来阵阵笑声,左右道:“莫非城已经被攻破,现在是冯郎在城中等着我们。”
焦影领兵退了半里,道:“城墙高险,不易攻破,想必是冯郎故意利用晚上,浑水摸鱼,他是要让我们跟自家杀起来。”
此时身后喊声又起,焦影不得不再*近城门,左右喝道:“将军回城,你等赶紧开门!”城上守城那里肯信,只顾让人用箭射住。此时身后已经刀剑相加,乱作一团,焦影见此情形,愤怒不堪,咆哮起来,那守城有些半信半疑,“若真个是将军回城,我不开城门的话,那他岂不活剐了我。”仔细看了一看,“那还真的像是将军,”心里一阵惊慌于是大喝道:“开城门,快开城门。”
接着焦影带兵冲回城中,早已经紧跟其后的冯郎部下率数百将士挥刀斩了门卫,冯郎令部下带领着大军长驱直入,一场血战直到天明,那焦影的反抗力量渐渐地被缩小到了一个角落,最后不得不放弃抵抗。
冯郎见此战大胜对明抑越发佩服,“都是先生的安排巧妙,让人深深的折服啊。”明抑笑道,“倒不是我,只是那焦影如此胆小,我们一万多人的一支军队便驱赶着他一万人马跑了几十里路,竟也没有来跟我们战过一回合。”
“那是因为他以为我们三万人马都返回了海陵,所以不敢应战!”冯郎大笑道,“这也是先生安排的巧妙之处啊,一支三万的军队,分为两支,每一支还是三万人,所以高港也不敢应战,海陵也不敢应战。不过我想现在焦影最想不通的事情是我们行了两日的路程怎么可以半日就折回来了。”
海陵与高港两战让冯郎扬名东南,这捷报也很快发往了鞍山和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