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中州四乱
决名子2015-10-25 09:432,845

  三方的为了利益,相争不下,直到鸡鸣打破黑夜,才总算达成协议,而至于各方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却是一桩隐秘,直到时隔多年,中州合为一体之后,后世的太史根据蛛丝马迹推出了一点理由,但也只是推测。

  不日之后,两封假意结盟的盟书分别从武国和余国的宫城内飞出,向着结盟的封、姜两国而去,与此同时,连国与正国也在厉兵秣马,整军备战,而正国这是对善氏南境发起了初步攻击,种种迹象在封姜两国的眼内,无疑都是正国即将落入圈套的表现,而两国君主看到结盟信之后,更加坚信了心中的想法。

  自古世人皆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实则非也,先人筚路蓝缕,后世只能从典籍上的只言片语窥得皮毛鳞甲,却是无法体味其中艰辛,每一个王朝帝国的建立,必定要经过一段铁与血的征伐才能铸就的,中州烽烟将起,也就不得不追溯一下那久远的历史了。

  脚下这片土地的由来没人知道,或许只有居于九天之上的神明才依稀有这段回忆。而当文明兴起的时候,苍生无所依凭,只好寄托于神明的信仰,传说第一批人是源自于九天上受罚的神灵,降自人间,居北者即是北蛮,而南疆的则是异民,漂于瀚海海岛之上的扶方人,中州的明族,即为今世各国除连国之外的远祖,不过现在连国已经完全脱去当初蛮族之气,与中州人无异了。

  有人就有一段久远的历史传说,而中州的传说就要从北蛮说起,北蛮因为游牧北荒,天生天养,因而嗜武好斗,中州初兴之时,北蛮便数次将他们的草场扩充到澜江北岸,称霸中州,奴役中州之民,中州之民虽然体力个体逊于北蛮,但是性格坚韧,百折不挠,中州纪年前六百年,距今两千年左右,中州异民明族开始崛起,历经四百年的苦战,终于将北蛮驱赶至柏之原,之后北蛮虽然也曾南下,但已无法动摇中州统治的根基。

  在这一场大战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番外一族——扶方,扶方源自瀚海之上,传说他们先祖乃是出自瀚海之眼——寂墟,而寂墟亦被中州乃至整个大陆上的人认为是魂归之所,安息之地,因此扶方又称鬼方,扶方之民居于瀚海之上,受尽天灾和海灾的欺凌,于是当中州之乱的时候,渡水而来,占据沿海一带,并渐趋繁盛,然而蛮族眼高一切,对于所有种族都下重兵镇压打击,扶方不堪迫压,遂与明族联手驱逐了北蛮。

  原以为中州就此大定,但是天不予人愿,扶方在驱逐了北蛮之后,渐渐将欲望之手伸向了中州腹地,他们的目的是霸占整个天下,且扶方用了十年的时间来积蓄力量,中州第二次动乱拉开幕布,这一段岁月虽然比北蛮统治的时间要短,但对于中州来说却是最大的一次创伤,百业凋零,路有遗骨,甚至比北蛮统治之时更要破败。

  这次动乱直到中州纪年前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时候,双方百姓不堪战火之苦,且经过如此长久的动乱,双方兵员物资无以为继,最后集结了所有的力量于现正国国都百里处的越野郡决战,这一战事关中州之主的统治,所以战况空前激烈,至于伤亡多少人,没有人数的清,只知道第二年越野郡的植被空前繁茂,夜闻鬼哭也是家常便饭之事。

  双方鏖战十日僵持不下,赤地千里,流血漂橹,不堪睹视,甚至连主帅都负了重伤,原以为这一战又是无功而返,却不料天象骤变,狂降了一日的暴雨,顿时澜江暴涨溢出河堤,水灾泛滥,而明族军驻扎处恰好处于地势较低处,立受其患,局势顿时瓦解,明族大败且无力回天,扶方成为这一战的胜利者,亦成为了中州新的主人。

  扶方占据中州之地以后,遂建立了第一个王朝——定,号为上定王朝,王朝统治者由扶方族三氏之一的青氏登位,而其余两氏则称王,虽有尊卑,但王朝实权却是被无形的分割在三氏手里,这无形中为后世的统治紊乱留下了隐患。

  终于上定王朝没有活过两百载,扶方三族由于不满青氏乾纲独断,于是互相倾轧,栖于南境,西域等境的明族卷土从来,一路横扫,重创上定国军,扶方人再次失去了中州,被驱逐至东陆沿海,中州重归明族之手,为了巩固好不容易得来的江山基业,明族中七大宗氏解出军权与财权,建立了明晟帝国,不置帝上,军政大事交由七氏议论裁决,不再各自为政。

  明晟王朝建立,中州纪年启元,百废俱兴,国业日益昌盛。

  但是自古古语也道:历鉴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明晟王朝立国以后,百余年百业昌盛,国泰民安,奢华娇*之风渐渐兴起,权贵竞相攀比,追求华靡成为一种风气,帝国统治上层贪腐成风,朽败不堪,中州纪年一百一十年左右扶方乘机再次兴兵,自延津而进,一路势如破竹,直*帝都,明晟王朝掌权者们既怒更惊,形势危急,权贵惶惶。

  就在这帝国政权岌岌可危的危难之时,一个人站了出来,一统军部,进而废去了七氏的参政权,大权独揽,此人便是明晟的第一个铁血帝上——折惟信,此人其实原本是七氏之内一个底层子弟,但却从小性格坚忍,得一时机进入军部,受尽磨砺,终成大器,其中细节略去不言。

  折惟信掌控王朝之后,以狠厉的手段摒除军队颓懒之风,且不拘选材,短短一月之间,王朝军风气立改,不久后扶方与明晟主力决战,折惟信亲自指挥,为了鼓舞士气,他甚至连甲胄都未披,结果被一流矢击中,好在无伤大碍,此举虽然冒险,但是却极大的振奋了军心,明晟王朝军分为八部,以铁流之势,重溃扶方军。

  击退扶方以后,折惟信并未急于称帝,而是励精图治,倾五年举国之力,大兴明晟王朝,而后举兵,决定对扶方斩草除根,这一战也注定了将是惊天大战,战况惨烈不提也罢,最后明晟与扶方关键三战皆胜,扶方三族迫于长远,只得重新乘舟,归于瀚海之上。

  中州彻底归明族所有,明晟王朝声威日盛,折惟信于中州纪年一百二十年,明晟历一百二十年称帝,号武烈,君临天下,明晟帝国取明晟王朝而代之。

  明晟帝国及折惟信的称帝,将整个中州推向了一个空前的盛世,后世史家称武烈帝折惟信在位期间为乱后盛世,因为折惟信将扶方驱逐于瀚海上那一年,就意味着中州第三次动乱已经结束。

  明晟帝国持续到中州纪年五百二十年,期间扶方数次想重归中州陆地,均被明晟帝国反击而回,而在这一年,整个帝国统治层对于黎明百般盘剥,百姓不堪其苦,而此时宗阀势力重新死灰复燃,借助黎明之怒,各路豪强竞起,一举掀翻了这个绵延数百年的帝国。

  中州第三次动乱再次开启,但这次动乱却是源自明族内部,而奇怪的是,则此动乱中,扶方并趁机再次发兵浑水摸鱼,但是就是明族各路豪强互相征伐,中州也再次饱受战火之扰,岁月再过八十年,中州一片疮痍,明晟帝国数百年铸就的伟业全部付之一炬。

  再后来就是风傲宇一举平定天下,建立了中州第二个帝国——苍胤帝国,苍胤帝国为防止重蹈明晟帝国覆辙,于是将天下封于诸侯,诸侯再下封,为了防止诸侯拥兵自重,所有的诸侯必须进入帝都,封国之内国事由代诸侯奉令行事,这一制度原本严密,不过持续两百年之后,帝威渐失,代诸侯反而独揽封候国军政,无视傀儡诸侯,有的甚至是以下犯上取而代之。

  帝都里帝上失却了对诸侯的掌控,也就失却了对于帝国的掌控,也慢慢变成一个傀儡,苍胤帝国名存实亡,而经过了百年,诸侯重新壮大,诸侯互相吞并,只留下了这眼下的六国和善氏,善朝全的死则是完完全全葬送了苍胤帝国,中州第四次动乱开始。

继续阅读:第95章 扶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问天遗录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