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
王越带领着英雄楼的得力助手回来了……
天雷三步并做一步的走了出去,看到王越出去这些日子有些消瘦了……
天雷说道:“王剑士真是有劳你了,辛苦了,赶紧回亭中,已给你们备好餐物。
王越看着天雷如此关系自己和自己的下属,心中一阵暖暖的!说道:“我等愿意为主公效力,主公您客气了!
说罢便一起回到了厅中……
荀攸等人和王越等行礼后,都劝王越及弟子赶紧用些餐和水,来补充一下。
王越说道:“谢谢,便吩咐弟子们到饭堂去用膳。王越及各个英雄楼的主要负责人留了下来。
王越没有吃,只是说道:“主公,你要我打听的我都打听的差不多了,且听我说来?
天雷笑了笑,王剑士真不愧是能人,不急,你慢慢说来!
王越喝了一口茶便说道:“主公,现在纵横于大汉乱世之中的汉室宗亲中,刘焉算是老一辈的人物了。乱世开始时,他差不多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已经不能像小伙子一样靠勇气和力气打天下了。他是靠着自身老练的谋略在乱世中争到一席之地的。这次的密信也是和这些有关联。
天雷听完王越这么一说,想了想,是这么回事,在生前的《三国志》中得到过这些信息。
天雷问道:“那你可知道这其中的细节吗?
荀攸笑了笑说道:”主公,王剑士这么累,还是让老夫说说吧!说说这细节吧,也好让主公知道这对手的前前后后,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天雷一想,也是,便点头道:“那有劳荀公了”。
荀攸笑了笑说道:“这要追溯到老夫那个年轻的时代,汉末天下大乱,国势衰微。针对这种情况,刘焉于公元188年建议灵帝废除刺史,改任州牧,任命清廉有威信的大臣到各地坐镇一方,维护汉朝统治,挽回朝廷声誉。
天雷听着荀攸这么说,说道:“难道这刘焉是忠于汉室的吗?
荀攸看着天雷说道:“主公心思缜密,便看出这其中的想法,刘焉此举看似是为朝廷考虑,实际却是为自己谋个出路:身为太常的他想趁此机会离开洛阳,到偏远的交州避祸去。他的这个建议对整个汉室引发了更加深远的影响,那些被朝廷派到各地的重臣们纷纷拥兵自重,对朝廷的调遣阳奉阴违,使分裂割据的局面更加严重了。这时郭嘉说道:“主公,这个时候就是你在黄巾军的时候了吧?那时的你就是在张角的割据中……
天雷笑了笑,如果没有黄巾军,那来我范天雷,各位不看我出身,跟随我一路走来,真的是我的福分啊!
几人便没有再说话。荀攸继续说道:“汉代儒学盛行,刘焉年轻时能够因为老师去世而辞官,显然是比较具备儒家提倡的美德的。但是不论从提倡忠君的道德标准上看,还是从加强集权的政治思想上看,刘焉建议朝廷分封牧伯的行为都不符合儒家的要求。
这大概是因眼前乱世的情景和体内流淌的皇族血液激起了他的野心,使他不甘心再受知识分子身份的约束吧。何况就算刘焉对东汉王朝没什么好感,也是情有可原的。
天雷好奇的问道:“那刘焉的家族是刘姓中的哪个后裔?”这时,程昱看着荀攸笑了笑,便说道:“荀公您歇息一下,呆老朽说来,刘焉是鲁恭王刘馀的后代,这个家族在王莽时期全被贬成庶民。后来光武刘秀重建汉朝,却把鲁王的封号赐给了自己的亲侄子,从那以后刘焉的家族除了宗室的名望以外,可说是一无所有了。
天雷和郭嘉对着这些也没有太多的研究,只好俩人认真的听着这些。
王越听着这些,自愧不如,自己收集的东西在荀攸这些人看来就不算什么了,就只有实际的一点细节还是值得自己提出的。程昱看着王越脸上的表情,笑了笑说道:“从刘焉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绝对是个智谋深远的人物。朝廷采纳他的建议之后,天下的局势反而会更加纷乱,这样的结果他恐怕早已想到了,而且他似乎是很希望看到这种结果出现的:刘秀建立起的国家是兴是衰无关紧要,只要能使自己的家族复兴就行了。地处偏远的交州远离战争和朝廷,是个很理想的振兴家业的地方。
天雷听完这些,说道:“这对手的过去还是有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但程老,这刘焉还有什么软点吗?这所谓要知敌,好坏都得知,您且再说说吧!程昱恩了一声又说道:“刘焉虽然有枭雄的智略,可是思维模式还是知识分子的。东汉时期谶纬迷信的风气十分流行,一些有野心的枭雄们,例如张角、袁术等人都是利用愚民大众的迷信,捏造和利用图谶、纬书、经义,以证明自己改朝换代的合理性,他们自己是不相信这些东西的;和他们不同,大概是因为刘焉任太常时和那些卜官、祝官接触得太久了,他对谶纬之类的东西很感兴趣。当他去交州时,一听人说“益州分野有天子气”,马上就改变了主意,千方百计地谋求益州牧的职位。接下来刘焉的事业进行得十分顺利,他和他的一班幕僚没费什么力气就在叛军、豪族势力横行的益州站稳了脚。因为太顺利了,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毕竟益州曾经是秦始皇和汉高祖君临天下的霸业崛起的地方,仅仅用来养家糊口确实是有点太浪费了。刘焉很清楚,他不能像其他诸侯一样明目张胆地图谋不轨:分封牧伯本来就是自己建议的,如果再趁机利用州牧的地位割据扩张、不服朝廷的话,非得成为众矢之的不可,整个家族都会被冠上逆臣贼子的罪名。
益州又不像交州那么偏远,尤其在190年之后,汉廷从洛阳迁到长安,离益州更近了,他的一举一动很难逃过朝廷使节的眼睛。针对这种不利的情况,智谋高超的刘焉早就想好对策了。
他入蜀时只带了小儿子刘瑁在身边,另外三个儿子刘范、刘诞、刘璋都留在洛阳为官,既可以做人质表明自己没有贰心,又可以随时监视朝廷的情况;控制益州之后,他于191年授予五斗米教第三代传人张鲁正式的官位,让张鲁占据汉中,“断绝谷阁,杀害汉使”,从而断绝了朝廷和益州的往来联系。张鲁的母亲因为会养生,懂得“鬼道”,成为刘焉府上的常客,张鲁是通过其母得到刘焉赏识的。从这点来说,张鲁和刘焉之间的关系倒有点像何晏与曹*,只不过刘焉不是好色,而是迷信。在刘焉看来,五斗米教是有特殊的“优点”的:有太平教起义在先,与之类似的五斗米教一定会受到朝廷的怀疑。另一方面张鲁也是心怀鬼胎,他借刘焉的兵将占据了汉中之后,杀了刘焉的官员,将军队据为己有。刘焉却一点也不怨恨张鲁,因为只要把朝廷的目光都吸引到五斗米教身上,刘焉就可以在益州放手活动,以后也不用再向朝廷进贡了。这就是张鲁存在的价值。利用张鲁的策略十分成功,当时把持朝廷的是骄横残暴的董卓,他几次三番征调刘焉到新都城长安,甚至以将刘范三兄弟下狱相*,结果都无效。刘焉大可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不是我不愿意上京,而是通向京畿的道路不太平啊。反正权势熏天的董卓正面临着关东群雄的挑战,根本没法剿灭在汉中迅速崛起的张鲁。没过多久董卓被杀,长安局势混乱,朝廷自顾不暇。
天雷一直没有打断程昱的谈话……
之到他说完……
天雷想了想,回头问道王越,说,王剑士,你这般打探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实际消息么?
王越一听主公问他了,马上回答道:“前面刘焉的家世各位儒都说得比我查的还详细,但有一点就是现在,各路诸侯在加紧训练兵马,也在收买粮食,这刘焉虽说动静小了一些,但也在干同样的事情……
天雷听到这里…结合荀攸话中的时间,这难道就是各路诸侯起兵讨董卓的历史时刻……
想到这里,天雷说道:“王剑士,再交给你一个任务。”
………………………………
期待大家继续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