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一的手有些颤抖,当捧过这本有些古朴之意的书,因为能让自己的大哥张天启都这么郑而重之的交到自己的手里,那肯定是了不得的一本书。
翻开第一页,只见微黄的书页上笔走龙蛇的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顿时一种特别的感觉在张天一的心里蔓延开来,让他的心绪波荡起伏起来,久久不能平复。
君子处事,就应该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不断披荆斩棘,不畏险阻,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止。
饱受别人蔑视的他自然从中感悟到一种极强大的不息之意,仿佛混沌时期,远古的生民那样日生而作,日落而息,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的顽强不息的大胸怀,这也符合着一直以来他的坚持,他内心的那份不屈,不屈于天命,不屈于世人的目光。
他略微整理了下思绪,继续的看了下去,只见上面的文字都是用一种极古老的文字书写而成,如果不是这些字下有着大量详尽的注解,张凡一还真是有些看不明白。
这句话之后又接着有一段话:养国子以道,乃教之乾元九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七曰五禽,八曰列阵,九曰治世。
修身之法有四,一曰强身,二曰养性,三曰明天道,四曰知人事。
强身养性之法,强体健魄,肉躯养神,神滋骨血,则神强而体健,体健而神自壮,故有强身炼体之法以壮身躯,修身养性之法以强魂魄,身强魂壮方为人之大道。
天道人事之法,乃明天意,知人事,以顺天应命,教化方民。
此中之法,不可轻言。
今以五射、五驭、五禽之法以强身,五礼、六乐以养性,至于六书、九数乃天道也,列阵、治世乃人道也,非机缘之人不得传习之。
懵懵懂懂看完上面这些仿佛上古时期的文字,张凡一大致的了解了一下乾元九艺法,看着上边的文字让他隐隐想起梦中金海里的那些文字,虽然不一样,但是都透漏着一些古朴深邃之意。
然而他不明白这策不是很厚的书怎么记载了这么多,然而当他再翻一页便明白过来,也不由得有些丧气。
只见上面落落大方的写有六枚大字:九艺之五禽势。
等随意翻看了两下,他不由得苦笑起来,这种五禽法再厉害能有什么用,不过是一些奇怪的姿势,想来也不能打破自己的桎梏,让自己学的修行的方法。
张天启刚才看张凡一翻开书时,并没有打扰他,当看到张凡一露出苦笑,便多半知道他心中所想不由得皱起眉,略带斥责之意地说道:“九艺是书院的镇院之术,得一便能纵横于这个世间,先不说它的功效作用,但是这百张书稿就不知道耗费几千年来前贤的多少心血,是世人争相夺之的东西!”
听着大哥略带训斥意味的话,张凡一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愧疚,要是没有大哥,这辈子大概都接触不到这类至上的典籍,自己还真是有些贪心不足了。
看着张凡一露出愧疚之色,张天启目光也柔和了些,他并不是怕这本书院的至上典籍让他心生狂躁,他只是怕他的心性渐渐消沉,没有半点激昂的少年心性。
于是他便不再训斥他,转而介绍这本书院的镇院之术:“五禽势又被称作五禽戏,是一种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动作的健体之术,正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只有大量的体力锻炼修行,才能让一个人的体魄更加强健,甚至达到摧金断石的地步。”
仿佛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话,张凡一走到一处常年经水冲刷的花岗岩巨石前,吐气开声,一拳击打在石头上,只见石头最初只有浅浅的几条缝,随之缝隙越裂越大。
轰隆——在张凡一和徐小剩吃惊的目光里,两丈高的巨石轰然四散开来,有一块人头大的碎石甚至滚落到他们的脚边。
随后张天启拍了拍手,只见其上并没有咒力包裹,只以肉体便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如果其他咒术师看到一定会大为吃惊,因为这种身体强度已经无限接近咒君级强者的身体强度。
不理会他们的震惊目光,张天启继续介绍五禽势:“这套由书院医圣元化先生所创的五禽势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相生、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炼体之术,据说与一处地方的太极无相劲相似。修行此术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做到外形和神气都要像虎、鹿、熊、猿、鹤五种兽禽,以达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内外兼备的效果。”
然后张天启轻轻地拍了一下张凡一的头,拿过他手中的五禽势:“当然以你目前还做不到那种程度,你只是模仿就好,而且模仿时要专注于其中的其中一种物象,慢慢研习,不要贪功冒失,那样反倒会得不偿失。”
“好了,我也不多说了,这本书里有前贤的一些注释,也有我的一些注释见解,你按上面的做就行,再说凡一你这么聪明,想来也不用费太多功夫就会融会贯通,只是这套体术要有坚韧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
“此书你要好好保管,这本书的价值不是你能想象得到的,甚至整个明南国都找不到东西与其媲美。”
诚然,这本书的价值极大,用价值连城,连国也不为过,是书院屹立于世的根基之一,也是让书院强大的原因,也正是那名昆仑境女子此行的目标。
张天启不再说话,而是走到山洞里将一块兽肉放到火上熏烤,让张凡一自己领悟刚才的那些话。
而徐小剩见状也进洞帮忙,洞外的树下只剩下张凡一一人在那里发呆。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从张天启的话里回过神来。
翻开引言后边的部分,只见上面画着一幅幅生动的人,在那里或蹲或站,或屈膝或抱头,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竟都是模仿者兽类的姿势,总共五套十式,二十种动作体位,一百五十三页注释详解。
乍一看起来,虽然浅显易懂,但是随着张凡一地不断地研习,便越觉得深奥,越让人赞叹创出这套强体之术的人,想来著作这本书的人必是才智超凡,风华绝代之辈。
于是他不再大致的浏览,而是专心致志的演习观摩第一幅图,只见第一幅图上用正楷写道:五禽势第一势第一法虎式之虎举左式。
只见下方画有一人,只见其两腿屈膝下蹲,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的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注释里写道两腿屈膝下蹲后,身体的重心移至右腿,以保持身体的姿势。
虽然看起来不难,但是认真看起来却又发现,有的地方要刻意舒缓如流水,有的地方要挺拔如雪松,单单一个姿势就有几十种要求,即便是天资聪颖的额张凡一也不由得一阵头大,只是第一幅图就看得就很是吃力。
大道至简而不简,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张凡一想道。
然而随即他便痛苦的躺到了浓密的树下,看一下就这么吃力,那做起来岂不是更难,难怪是镇院之术,张凡一在心里叹了一口气道。
然而他的眸子却越发的亮,像是天空的两颗寒星。
有方法总比没有强,以前自己都熬了过来,如今有了机会,自己当然要去搏上一搏了,他的目光不由得落到书皮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几个苍劲的大字映入他的眼脸,让他的心一下子滚烫起来。
PS: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清明,虽说放假,但是我们也不应该一副轻松愉悦的心情,而是应该心怀敬畏,祭悼先人。
此为第一更,第二更应在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