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今日我们几人便回杭州去了,待新年之后我们便把兄弟们带到京师来,那时便按大哥说的做!”林子皓几人大早前来便是与周文斌告辞的,虽然在一起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众人都佩服周文斌。
“你们也一路小心,我已与张妈商量好了,银两方面会让兄弟们过个热闹的新年的。”周文斌拍了拍几人的肩膀,周文斌将众人送到大门外也转身回去吃早餐去了。
新年与往年一般,一家人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的过了,虽然平淡但却温暖。新年里绵紫薰除了去给太上皇皇上和几位亲王拜年以外,整日都与柳如云一起腻在周文斌身边。纪芙也与他们打成了一片,几个人没事儿便就捉弄周文斌,这时周文斌才明白何谓三个女人一台戏。
朝廷因为新年的关系还没有上早朝,有事便上折子。闲来无事的纪晓岚便邀周文斌一起去拜访刘墉,远远刘墉府前除了春联和福字灯笼以外便没有其他新年喜庆之物。纪晓岚不禁好笑,这个刘墉还是那么节俭。
“刘驼子,老朽来了怎不出门迎接啊?”纪晓岚见穿着稍显旧的棉衣,也摇摇头。
“难道今年朝廷没给你饷银还是没给你寒供啊?老朽给你拜年来了,你还不准备一番招待老朽啊?”纪晓岚自顾自的说着,见刘墉没理他也不生气,两人已是多年好友,早就习惯了彼此。
“纪老头儿,你来所为何事啊?老夫可没有好酒招待于你!”刘墉拍下身上的雪花,淡淡的说着。纪晓岚也径直走进刘墉的堂屋,喝着下人拿来的茶。
“今日老朽前来,是托你办件事儿!文斌要考科举,不久便是恩科了,你做推荐人吧!”纪晓岚也没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的说来的原因。
“你不也可以推荐吗?为何要老夫推荐,老夫可没闲情管你的闲事!”刘墉也端起茶杯,茶盖轻轻杯口将茶叶推到一边后,小喝了一口。
“文斌可是老朽的干孙子,老朽要不是为了避嫌,会来找你这驼子!”纪晓岚觉得有周文斌这个干孙子很高兴,故意说来让刘墉羡慕一般。
“干孙子?你还有这等福气收干孙子?行行……这事交给老夫便是。不过先让老夫验验这干孙子的文采如何?”刘墉见周文斌想要考科举,自己乃举荐之人,自当考察一二,不能鱼目混珠。
“老夫便以科举为题出一上联,你便以朝廷为题对出下联,鱼跃龙门莫不八股?”刘墉捋了捋胡须淡淡的说出下联,纪晓岚狡猾的一笑,仿佛对周文斌信心十足。
“治国安邦勿缺文斌,大人觉得是否妥当?”周文斌淡淡一笑,士别三日应当刮目相看,周文斌好歹与纪芙学了那么之久,耳濡目染也不会太差。
“不错,那何谓仁?何谓礼?”见周文斌雄心壮志刘墉也较为满意,微笑着的刘墉便开始下一题。
“仁者推己及人之谓也,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者天地万物本来之序,不可乱,礼乱小则家乱,大则国乱!”周文斌以高考精神来学四书五经,刘墉所提不值一提。
“虽小试牛刀,但见晚生略有不凡,既然如此今日我们用点出茶淡饭,老夫与你聊上一聊!”
一番午饭过后,周文斌便与纪晓岚回阅微草堂,纪晓岚本是准备再与周文斌小酌一杯,但见科举将近也没勉强而是在考试方法上提醒了一番。
嘉庆二年三月初,嘉庆皇帝开举恩科考试,终于迎来科举了,周文斌早就摩拳擦掌等的不来烦了。不过让周文斌纠结的是主考官竟然是纪晓岚,幸好不是阅卷官,不过最后还是纪晓岚亲阅。
周文斌见一群群摇头晃脑的书生不禁好笑,不过书生都是各自有各自的群,穿绫罗绸缎的书生在一起,寒酸布衣的又是一群,周文斌不得不感叹,贫富差距自古如此啊!
在柳如云和绵紫薰的叮嘱下,周文斌走近了考场的墙围,纪芙也投来一个鼓励的眼神。周文斌提着柳如云绵紫薰给他准备的食物和笔墨纸砚。在学政大人的点名下走进了院试考场,经过一番解发脱袜的检查下,走到院中,学政一番训话后又讲明考试规则,周文斌终于到了自己的考场场地。
除了考试需相互监督实行五连坐,考试之前还需加试古经一场。最让周文斌纠结的是除了填写考试者籍贯以外还需写出三代以及身高相貌特点。几番周折之后,周文斌终于填写好了需填写的。第一场考‘四书’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五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几天下来周文斌也是伤神动脑。
考试完了出门的周文斌,便看见柳如云和绵紫薰早早的等着周文斌,见自信满满的洒脱走出的周文斌,两人心中便安心不少。
“考试如何?这么镇定自若是否十拿九稳啊?”柳如云倾城一笑,关心了一番。
“呵呵,这倒不是,只是自己感觉不错!”周文斌轻轻一笑,几人也悠哉悠哉的回家去了。
嘉庆二年四月初便是发榜之日,周文斌毫无悬念的成了贡生,因为纪晓岚的关系,本是贱民的周文斌参加了科举如今成了贡生,周文斌也不得不感叹命运无常,但一切皆靠自己把握。
四月二十一日,复试便开始了,众贡生便早早的来到了保和殿,大学士们也早早备好考题,周文斌一众考生也在保和殿开始了考试,最终周文斌仅仅以三甲最后一名入闱。
定亲王绵恩本准备从中阻拦周文斌的,但见周文斌是纪晓岚与刘墉所举荐之人,便没用手段,完全凭周文斌自己的造化。不过最终并没辜负纪晓岚和绵紫薰,周文斌成为嘉庆二年的恩科前三甲,绵恩便有点欢喜周文斌若日后自己的女婿若是状元郎,自己不仅能风光一番且日后在朝堂之上也是一助力。
不过尽管周文斌考取了前三甲但事情并未完,最后关键的皇帝钦点乃是重头,不知此时的嘉庆是否会钦点周文斌为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