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与妓院,都是何晓军两世为人,在今天才接触的两个行业。因为在他的前世时,这两大现在一明一暗的行业,已经被和谐了。
何晓军现在开出的摊档,以后就多会与这两个行业打交道,不是吗?妓院就在隔一条街处,码头、车站离他的生意也不远,所以,以后不管是妓院的妓女、嫖客,还是码头的苦力、船主,都会成为他的常客,他还不是与这两大行业打交道?
让何晓军意想不到的是,他那白天基本就没有做过的生意,竟在晚上好了起来。
妓院是在晚上的七点开业,七点过后,何晓军听到了对面的“醉香院”里,传出了留声机的靡靡之音,接着,就开始有男人从四面八方陆续走向那靡靡之音传出的地方。
虽然,可能是小城的客源有限,出现在“醉香院”前的男人并不算人流如潮,但在“醉香院”开业后的一个小时内,它门前的男人就没有停过。
那些进入“醉香院”的男人,形态各有各态。
有的男人,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地昂首进入“醉香院”,好像他才是“醉香院”的主人一样。
有的男人,则与第一类的刚好相反,就好像做贼心虚似,弯腰缩颈,甚至大热天也戴一件帽子,生怕被人看见真容。
还有一部分介乎于两者之间,行动闪缩,却也不是太掩饰。
更有极少的一部分,比第二类怕人知道的男人更甚,这一类的男人也比第二类更狼狈些,他们不停地打量着四周与身后,好像生怕突然冒出什么让他惊恐的东西来似。
何晓军的饮食摊档的生意,是在晚上近半夜的时候好起来的。
本来,已经劳累了几天的何晓军,准备收摊休息时,开始有嫖客与妓女,成双成对地从“醉香院”出来,到他的摊档里吃东西。
开出了摊档就是为了做生意,生意来了,又哪有不做之理?所以,何晓军与大牛不顾疲劳,连忙拉开了架子,忙碌了起来。
摊档做嫖客与妓女的生意,一直做到了凌晨。
虽然,这些嫖客、妓女,来吃东西也不过是个形式,他们吃的东西并不多,但由于人数不少,半晚下来,也把何晓军的食材储备给耗光了。
何晓军心中知道,这些嫖客、妓女的生意,与红姨的功劳分不开,他暗中感激那才是一面之缘的红姨。并暗里决定,以后要给这个义气的老鸨,回报她今日的捧场。
给最后的一对嫖客妓女做完生意,已经是凌晨的两点多。
打坐练了一趟内功之后,何晓军也没有睡觉,直接开始了第二天的生意准备。
先做好了明天的粥底,然后做好了明天汤底的准备,已经是凌晨的四点钟。
再打坐练了一趟内功,就到县城平日宰猪的时间了,何晓军忙赶到了早市的屠宰店里,等着收购猪杂。
当何晓军把收购的猪杂处理好,天已经开始放亮。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开市的市场时,选购、补充饮食摊档的食材。
饮食店开张的第二天早上,终于有了人到来买早餐了。
南方天气湿热,以致让人的肠胃平常都会呈温热状态,所以,大多数的南方人都喜欢吃早粥,以清肠胃。
经过了昨天傍晚和晚上的生意之后,饮食店附近的居民,不少人已经嗅到了饮食店那独特的香味,而且,也见到了已经有人吃了第一个螃蟹,就从心里开始接受何晓军他们这突然冒出的生意,贪近路的方便,到他的摊档里买粥吃。
南方人对粥很讲究,不像北方人那样,随便拿个过夜的冷饭,也用来熬粥。
南方人的粥,一定要米好,熬得烂,汤要清而鲜甜,粥不能太稠。
何晓军那用猪头骨为底,用小火熬了大半夜的粥,当然就达到汤清且鲜甜、熬得烂的标准。
当天开始的几位顾客,尝过了何晓军那“猪下水”滚粥之后,都不禁脱口称好。
当然啦,粥不稠不稀,本已够鲜的汤底,再加上了新鲜的猪杂后,就鲜上加鲜,而且,猪杂适口、味道独特,这些的因素加在了一起,还不是一碗好粥?
尝过了粥好的顾客,都追问何晓军,这粥可有名堂?可有来历?
何晓军对顾客的答复说,这粥来自省城,名叫及第粥。
确实,省城有一种叫及第粥的名粥,而且,省城离宁城也不过是不到百多公里的路程。但由于那时的交通状况,要走这过几条大江、翻几座大山才能到达省城,所以,那时的人去省城比登天还要难上几分,又哪有多少的宁城人上过省城?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及第名粥”?
趁顾客不多的当口,何晓军给今天光顾他饮食店的几位顾客,说起了这个及第粥的典故来。
能傍上“名牌”对自己的商品销路有好处嘛,何晓军当然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啦。
及第粥有多种民间的传说,其中两种与广东籍的状元有关,说到的人是明代的鬼才伦文叙和清代的状元林召棠。
何晓军考虑到了伦文叙的大名更响,他的故事更是传说到了民间的四乡,于是,他就清了一下嗓子,把那个与伦文叙有关的“及第粥”典故,煞有介事地说出:话说,伦文叙幼时家中甚贫,以卖菜为生。隔壁粥贩怜其幼、惜其才,每天中午便以买菜为名,着伦文叙送一担菜至其家。
每天送完菜后,粥贩便以猪肝、粉肠等猪杂滚粥招待之,权当伦文叙的午餐。
后来伦氏高中,心念粥贩赠粥之恩,重回故地食了一碗当年老板给他熬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伦氏为其题名“及第”,并书一匾,还说,幸亏有此粥,他才有今日的高中。
从此“及第粥”之名,便由之传遍了省城。
虽然是头一次客串说书,但由于下面的听众听得入神的鼓舞,何晓军也说得甚是流利,有声有色。
故事说完,竟还博得了一阵的掌声。由此,见证了何晓军这次广告活动的成功。
其实,何晓军做的这粥,虽然借鉴了“及第粥”的做法,但并没有按足“及第粥”的原料来做。只因,“及第粥”的原料中,只能用规定的三种猪杂,而何晓军却灵活变动,看自己的货下粥。唉,小本生意嘛,又哪有可能做到那么精细?
不过,虽然是“山寨版”,但何晓军的粥却是用料十足,而且,也深得“及第名粥”的精髓,所以,他并不认为自己冒牌。
因为有昨晚那醉人的食品香味为基础,第一批的顾客回去向街坊一宣传后,马上就有街坊前来尝试那既不贵、又好吃的省城名粥。
这个早上,络绎不绝的街坊,一时让何晓军与大牛这两个初入此行的人,忙个手忙脚乱。
到了早上九点左右,何晓军昨晚熬了大半宿的、有百多碗量的那个粥底,眼看已经卖出了大半,而且,今天进货的猪杂,也已经卖了个七七八八。
见到了此情形的何晓军,连忙抽个了空档,趁市场还没有散,赶紧进了批货。
那年代的人毕竟不富有,所以,出外吃饭的人凤毛麟角,特别是在中午饭的时候,整个城里的人,几乎都回到了家中吃“住家饭”,所以,这个时候,是何晓军他们的淡市。
趁这个空闲的时间,处理好了早上进的第二批货中的猪杂后,何晓军又拿出了也是早上进的第二批货中的猪头,把猪头骨剔了出来,做今天第二煲的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