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京畿灾祸起
司九2015-10-27 11:443,400

  没有外人在场,秦羽眉也没了那么多顾忌,直接将太子的衣袖拉上去,在他手背上扎了一针。

  床头的雕花向外伸出了一道弧,正好将药瓶挂了上去。

  秦羽眉又拿出听诊器在太子胸口按了按,听着他微弱缓慢的心跳,轻轻摇了摇头。

  先天性心脏病,就连在现代也不容易治好,太子能活这么多年,还不是皇宫里最好最贵的补品药材流水一样堆出来的?

  若是那些生在穷困之家又得了先天心脏病的人,只怕早早就去了。

  此时体检结果也出来了,秦羽眉飞快扫了几眼,神情越发凝重。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太子的心脏病,根本就不是她现有条件下能治愈的。而最有希望的办法就是心脏移植,这话她却不能告诉夏帝。

  且不说他是否会接受这种匪夷所思的换心手术,一旦术中或术后出了什么差错,秦羽眉担待得起吗?

  给孙远黛的姨娘做手术,那是因为她有把握,所以才敢让永平侯签下手术同意书。

  可让夏帝签?她还真是嫌自己命长了。

  秦羽眉虽然是医学院难得的天才,可一毕业就进了部队,对各种外伤和内脏伤最为熟悉,但心脏移植术她还真没什么把握。

  况且这种精密复杂高难度的手术,让她连手术助理都没有,要怎么做?

  秦羽眉唉声叹气地坐到一边等待输液结束,思忖着一会儿该如何应答夏帝。

  她在药液中加了镇定成分,倒是不怕太子会突然醒来。

  突然秦羽眉感到一阵凉意,抬头望去,是从窗外吹来的风,还挟着细密的雨丝。

  殿内浓郁的熏香气息已经散了不少,秦羽眉走上前关好窗子。

  通风做好了,保暖也不能忘。

  隔窗听着越来越大的雨声,秦羽眉心里突然涌起一阵异常的感觉,却说不上来那是什么。就像是一张轻飘飘的蛛网,拂过面颊又随风而去,让人抓了个空。

  她摇了摇头,又走回去坐下。

  ***

  秦羽眉一声不响地在内殿给太子治病,夏帝等人在外殿等得越发心焦。

  “怎么还没出来?”夏帝着实挂念这个儿子,这一会儿已经念叨了好几遍了。

  夏侯熙的目光也时不时扫向那扇紧闭的门,紧绷的面容一刻也没有松懈过。

  秦羽眉,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

  太后半眯着眼睛靠坐在榻上,手上还转着小叶紫檀的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半晌,她掀开眼皮瞧了一眼儿子和曾孙,慢悠悠的道:“皇帝,就算儿子生了病,你可还是个皇帝,就这么干着急,有什么用?”

  太后这是暗示夏帝还不如她一个老婆子沉得住气了。

  夏帝来回踱动的脚步一停,立刻恭恭敬敬朝太后一躬身:“母后教训的是,儿子慌乱了。只是眼看珏儿受这般罪,儿子心里实在不忍……”

  “太子为大夏江山鞠躬尽瘁,皇帝却只会在这里唉声叹气,岂不是让太子的苦心都白费了?”太后清清嗓子,吩咐夏帝身边的总管太监:“胡公公,去把今天的奏折都抱来。”又朝夏侯熙招了招手,“你父亲身子不好,东宫就靠你撑着了,更要帮你皇爷爷分忧才是。”

  夏侯熙连忙点头应下:“谢皇曾祖母教诲。”

  他站到夏帝身旁开始替他磨墨,思绪却悄然飘远。

  今天父亲这一病,倒将宫中各人的心思都露了出来。

  皇祖母……她倒是真的关心儿子的身体,可这关心似乎却抵不上她对镇国公主一家的恨意。

  她刚才说皇爷爷被迷得神魂颠倒,还说什么“她已经嫁了人”,字字句句都可算作以下犯上。

  若不是皇曾祖母及时让人把她带回坤泰宫,只怕还不定要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夏侯熙总算明白,为什么皇后会一再刁难秦羽眉了,不过是怀璧其罪,因为她那张脸罢了。

  胡公公很快就将奏折都挪到了明德殿,夏帝收敛心神,飞快批阅起来。

  夏侯熙正出着神,突然听见一声重响,抬头一看,却是夏帝将一本奏折重重掼在案上。

  “京兆尹好大的胆子!”他怒吼,“京畿发了洪灾,他没能及时带人抢险筑堤,害得百姓死伤流离不说,如今居然还瞒着疟疾不报!难不成要等到疟疾发到帝京才告诉朕吗?”

  夏侯熙瞄了一眼,递上这本奏折的竟是钦天监的五官灵台郎凌萧飞,封皮上还有天师道的徽记。

  五官灵台郎不过是个从七品小官,可凌萧飞却不一般,他是龙虎山天师道门人,是奉师命下山入世历练的,据说还是天师道下一任掌教的热门人选。

  雨季刚开始的时候,凌萧飞就几次向钦天监监正进言,说他连夜观天象,这场大雨来势汹汹,实乃近二十年来前所未有之大,再加上四面山莫名其妙失火烧尽山上树木,造成大规模山体滑坡,十有八九要引发洪灾,应该上报朝廷,早作准备才是。

  可钦天监监正却把他的进言几次压了下去。一是不愿意出这个头去得罪京兆尹和主管京畿水利工程的工部官员,二是不愿触夏帝的眉头。

  眼看着下月就是夏帝寿辰了,谁愿意在这个时候捅出事来?

  没想到一切都如凌萧飞预料,这场大雨已经连绵了半个多月,帝京外三十里的苍南河大段溃堤,河滩上的数百亩良田都化作菏泽一片。

  凌萧飞是天师道现任掌教最宠爱的小弟子,自小在龙虎山上也是熟读百家经史杂文,知道这般大的洪灾过后多半会有疫病横行,几次冒险出城往受灾最严重的几个村镇去探访,果然被他发现了疑似得了疟疾的灾民。

  一气之下,他干脆绕过顶头上司钦天监监正,以天师道门人的身份直接向夏帝上奏,请求他立刻派太医出京平疟。

  太后闻言也睁开眼,眉目一动:“居然闹了疟疾?现下情况如何?”

  夏帝被亲娘问得面上一红,他要怎么答,说自己也刚刚才得到消息,眼下还两眼一抹黑?

  “马上去找京兆尹,传朕旨意,让他赶紧把疟疾爆发的情况去查个清清楚楚,再敢隐瞒,朕就摘了他的官帽和脑袋!”

  胡公公得了旨意,忙不迭退了出去。

  夏帝心虚地对太后道:“母后切莫挂心,都是这群混账欺上瞒下,儿子一定查个明明白白。”

  太后叹了口气,面带忧色:“疟疾哪是那么好治的?哀家小的时候,家乡就发过一次水灾,水退了之后,几个村子的人都打了摆子,哀家还是跟着家人早早躲去亲戚家才逃过一劫……”

  她加快了转佛珠的速度,“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夏帝也无心再看别的奏折了,立刻派人去召孙阁老和几位重臣,来明德殿议事。

  夏帝要在此议政,太后便先行回了福寿宫。

  直到日暮西垂,朝臣们还在推推嚷嚷,谁也拿不出个具体方案,更说不出要将平疟一事交由何人负责。

  除了太子之外,夏帝还有五个成年皇子,眼看太子越发病重不起,就有人打起了别的念头。

  这些朝臣各有各的派系,谁都知道这平疟不是个轻松差事,谁都不想让自己这一派的人去,都想着法子地推对头往前上。

  夏帝听了一会儿,也知道他们心里存的是什么心思,干脆就不说话了,坐在上面听他们打嘴仗。

  就在众人为派谁去而吵得不可开交时,内殿的门突然开了,秦羽眉冷着脸走出来,习惯性地训斥了一句:“吵什么吵,病人需要休息!”

  就像是有人按下了静音键,殿内一瞬变得极安静,落针可闻。

  “你、你……”有人似乎认出了秦羽眉的身份,支吾着半天说不上话来。

  今日夏帝召他们来明德殿议事,众人也明白是太子又一次发病了。可为什么秦羽眉会从里面走出来?

  夏帝看见她却是眼神一亮:“秦羽眉,太子怎么样了?”

  秦羽眉这才朝他施了一礼:“羽眉幸不辱命,太子殿下已经转危为安。”

  “好!”夏帝悬了一整天的心才放下来,如释重负地出了一口气。

  “你们先回去吧,平疟一事,明日再议。”夏帝有心想再问问太子的情况,赶紧先将几位大臣都打发了出去。

  秦羽眉就知道夏帝有话要问,静静站在那里。

  朝臣都想打探太子的身体状况,可夏帝已经发了话,也只能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唯有一人,在退出明德殿前,用仇恨阴狠的目光瞪了秦羽眉一眼,随即唇边露出一丝冷笑。

  秦羽眉敏锐地感觉到一丝针刺般的目光,可待她抬头往门口望去时,众臣已经走远了。

  “秦羽眉,太子可醒了?”夏帝忍不住要进内殿去看。

  秦羽眉摇头:“太子殿下用了药,还要睡上几个时辰才能醒。”

  夏帝脚步一顿,吩咐明德殿内宫人:“好生伺候着太子,谁敢偷懒,朕必定严惩!”

  宫人连忙跪地听旨。

  “朕问你,”夏帝又看向秦羽眉,她垂手站在那里,面容平静,却自有一股别样气度,让他一时忘了她竟没有跟着跪下。“你可有办法彻底治好太子的心疾?”

  夏帝眼神中略带期盼,那一瞬流露出的慈父模样差一点就打动了秦羽眉。

  可她还是缓缓摇了摇头:“陛下,羽眉无法彻底治好太子病症,只能尽力替太子殿下维持性命罢了。”

  夏帝一怔,没想到秦羽眉会说出这种话。

继续阅读:第120章 各派系争斗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医凰妃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