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
若望默示录2015-10-27 12:134,282

  二十多个小时以后,言灵带着艾莉婕和卓韵走出了潜艇。

  潜艇停靠在中心冰层的边缘,距离组织的基地还有大段距离。在这个距离上,言灵有把握自己不会被元首发现。

  言灵最终也没有真个吃掉艾莉婕和卓韵,虽然确实心痒难耐,但奈何距离行动时间真的是太近了,若是让两少女破瓜,必然会对她们的行动能力和战斗力造成很大影响。虽然她俩的任务基本上就是在后方支援言灵,但是必要的行动力和战斗力,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这三人穿得都很厚,厚厚的全身防护装,外观有点类似于宇航员的行头,但比宇航服还是要轻便很多的。这身装备的好处在于极强的保暖性和防水性。除此以外,他们也都戴着全封闭的头盔,这也是为了防止吸入有毒气体什么的。

  所以接下来,他们三人间的通话,就是借助特定频率的电波来传达了。

  言灵率先跃入冰冷的水中。他选择这种装备,就是为了让艾莉婕和卓韵能够长时间隐藏在北冰洋的浮冰海水之间。而且就算是言灵自己,也不能长时间的侵泡在冷水里,否则的话,体力流失的速度会非常吓人的。

  在言灵身后,艾莉婕和卓韵也都跳入水里。

  他们身上都携带有水肺,依然是言灵前不久才用过的封闭式循环水肺。这样,他们的身体和冰冷的海水完全隔开,才能保证体温不快速流失。

  而且,言灵在艾莉婕和卓韵的身上贴了一层膜,那层特殊的膜会在接下来的24小时以内慢慢消解。而在消解的过程中,它会放出热量,成为少女们的贴身暖气。

  他们都带着水下推进器。开动了推进器之后,他们毫不费力的朝着目标地点游去。

  前行了许久之后,卓韵突然说道:“就是这里,我已经能感受到那座基地了!就在差不多十公里之外。”

  言灵回道:“再往前一些,基地很大,你需要将整座基地纳入你的掌控范围。”

  卓韵很听话。在前进了将近一公里之后,卓韵忍不住惊叹道:“这基地好大!在有了信号中转点之后,我的感知范围已经扩大了,可还是找不到那一边的边界在哪里!”

  对于卓韵来说,每一个能够发射电波的电子设备,都是一个中转点,能让卓韵借助这个节点延伸自己的异能范围。而如今的卓韵时刻都随身携带者几个专业信号中继器,这个效果最好。

  “那就在这里停下。”言灵说完,上浮了几米,摸到了冰层,然后拿出匕首在冰层上凿了一个小洞。他再接再厉,凿得冰洞越来越大。

  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压力会使这个冰洞里的海水水面上升。但是因为冰层里含有不少气泡,所以,这里反而形成了一个空洞,洞里充满了空气。

  “你们两个,就在这里等着。小韵,仔细探查敌人的基地,等我的命令。艾莉婕,你保护好小韵。你们两个,在行动开始之后,立即撤离,但是要记得留一个信号中继器在这里。小韵,在撤离之后,你也要通过中继器控制敌人的基地。”下达了命令之后,言灵在这里留下了一个球形不明物体,就扶着水下推进器,原路返回了。

  他当然不是临阵脱逃。他要在冰层上面,闯入基地!

  不过在开始闯入之前,还有一个东西需要拿。

  言灵到了冰层边缘的某座冰山旁。冰山非常滑,他不想费力爬上去,但他别无选择。

  言灵双手拿着匕首,在光滑的冰山壁上凿出了攀援点,然后借助这些攀援点,一点一点的爬了上去。

  这座冰山很大,言灵费了好些时间才爬到顶端。

  顶端的冰块是新冰,与周围的万年不化的老冰有一些区别,靠近了细看很容易看出来。看到这些新冰,言灵确定了,就在这座冰山里,藏着自己需要的东西。

  言灵开始凿那一块新冰。新冰的硬度远不如老冰,而且那个东西埋藏得比较浅,所以没过多久,言灵就抱起了那个东西。

  这个东西很重,非常重,足有50公斤,言灵抱着它起来,也觉得有些吃力。

  这是一个形状有点类似于炮弹,但整体却显得粗短得多的东西。如果按照同比例来比对形状的话,相比于炮弹,这玩意就像个肥硕的胖子。

  言灵拿的是一枚原子弹,小型原子弹,当量差不多是一千吨的紧凑型原子弹。如今的核武器,当量最猛的有超过五千万吨的氢弹,不过那个言灵别说难以拿到,就算拿到了也带不走。

  当年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当量都是以万吨为单位的,但重量也是以吨位单位的。而言灵的行动本身就限制了他可以携带的炸弹的重量,那就是,要能徒手拿得动才行。

  这枚原子弹的爆炸当量和一般的中子弹差不多,但是爆炸威力的体现点有所不同。中子弹的威力主要在于中子辐射,但言灵估计,元首很可能已经把自己改造得不怕中子辐射了——贝塔都说过了,千万不要把元首当敌人,因为元首已经不是人了,至少,躯体已经不属于人类的范畴了。

  所以要消灭元首的肉体,还是要用简单粗暴一些的手段。原子弹造成的高温和冲击波,就是个极好的选择。

  言灵是不敢抱着这枚小型原子弹直接往海里跳的。因为原子弹里面装的是核裂变物质,密度高得吓人。而原子弹里密度小一些的东西,也都是钢铁之类的,绝对不可能在水里飘起来的东西。直接抱着原子弹往海里跳,那是跳海自杀——它不会爆炸,但它会拉着你往海底沉下去。

  原子弹(nuclearweapon)是核武器之一。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的总称。其中主要利用铀235(厬U)或钚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重氢(daoH,氘)或超重氢(chuanH,氚)等轻原子核的热核反应原理制成的热核武器或聚变武器,通常称为氢弹。

  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来自碳、氢、氧的化合反应。一般化学炸药如梯恩梯(TNT)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来自化合物的分解反应。在这些化学反应里,碳、氢、氧、氮等原子核都没有变化,只是各个原子之间的组合状态有了变化。核反应与化学反应则不一样。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里,参与反应的原子核都转变成其他原子核,原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人们习惯上称这类武器为原子武器。但实质上是原子核的反应与转变,所以称核武器更为确切。

  核武器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1013焦耳,比1千克梯恩梯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梯恩梯炸药量来表示,称为梯恩梯当量。美、苏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梯恩梯当量,小的仅1000吨,甚至更低;大的达1000万吨,甚至更高。

  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原子弹主要是利用核裂变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来起杀伤作用的一种武器。它与核反应堆一样,依据的同样是核裂变链式反应。

  按理,反应堆既然能实现链式反应,那么只要使它的中子增殖系数k大于1,不加控制,链式反应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则最终会发生爆炸。也就是说,反应堆也可以成为一颗“原子弹”。实际上也是这样,若增殖系数k大于1而不加控制的话,反应堆确实会发生爆炸,所谓反应堆超临界事故就是属于这样一种情况。

  但是,反应堆重达几百吨、几千吨,无法作为武器使用。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裂变物质的利用率很低,爆炸威力也不大。因此,要制造原子弹,首先要减小临界质量,同时要提高爆炸威力。这就要求原子弹必须利用快中子裂变体系,装药必须是高浓度的裂变物质,同时要求装药量大大超过临界质量,以使增殖系数k远远大于1。

  在讲述原子弹的结构原理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原子弹的装药。到目前为止,能大量得到、并可以用作原子弹装药的还只限于铀235、钚239和铀233三种裂变物质。

  铀235是原子弹的主要装药。要获得高加浓度的铀235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是因为,天然铀235的含量很小,大约140个铀原子中只含有1个铀235原子,而其余139个都是铀238原子;尤其是铀235和铀238是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没有差别,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对质量差也很小。因此,用普通的化学方法无法将它们分离;采用分离轻元素同位素的方法也无济于事。

  为了获得高加浓度的铀235,早期,科学家们曾用多种方法来攻此难关。最后“气体扩散法”终于获得了成功。

  我们知道,铀235原子约比铀238原子轻1.3%,所以,如果让这两种原子处于气体状态,铀235原子就会比铀238原子运动得稍快一点,这两种原子就可稍稍得到分离。气体扩散法所依据的,就是铀235原子和铀238原子之间这一微小的质量差异。

  这种方法首先要求将铀转变为气体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六氟化铀是唯一合适的一种气体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是固体,但很容易挥发,在56.4℃即升华成气体。铀235的六氟化铀分子与铀238的六氟化铀分子相比,两者质量相差不到百分之一,但事实证明,这个差异已足以使它们分离了。

  六氟化铀气体在加压下被迫通过一个多孔隔膜。含有铀235的分子通过多孔隔膜稍快一点,所以每通过一个多孔隔膜,油235的含量就会稍增加一点,但是增加的程度是十分微小的。因此,要获得几乎纯的铀235,就需要让六氟化铀气体数千次地通过多孔隔膜。

  气体扩散法投资很高,耗电量很大,虽然如此,这种方法目前仍是实现工业应用的唯一方法。为了寻找更好的铀同位素分离方法,许多国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目前离心法已向工业生产过渡,喷嘴法等已处于中间工厂试验阶段,而新兴的冠醚化学分离法和激光分离法等则更有吸引力。可以相信,今后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分离铀同位素的方法付诸实用,气体扩散法的垄断地位必将结束。

  原子弹的另一种重要装药是钚239。钚239是通过反应堆生产的。在反应堆内,铀238吸收一个中子,不发生裂变而变成铀239,铀239衰变成镎239,镎239衰变成钚239。由于钚与铀是不同的元素,因此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铀转变成了钚,但钚与铀之间的分离,比起铀同位素间的分离来却要容易得多,因而可以比较方便地用化学方法提取纯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失忆恶魔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