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支书和村长说起了村里一些人家的情况,最可怜的是一家三姐弟,父亲是个长年酗酒的酒鬼,家里农活不做也不出去打工,随时都要喝酒,喝醉就往死里打老婆,后来他老婆不堪忍受他的烂酒和暴力丢下3个孩子跑了。
那家人最大的女孩才11岁,已经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家里连张床都没了,三个孩子就睡在阁楼的草堆上,一起盖着一条已经完全发黑的棉被,连个被套都没有,这床裸露发黑的棉絮就是三姐弟冬季御寒的唯一依靠。
听完介绍,卫一嘉忍不住问支书,“那他们今天来了没有?”
“来了,拿到那些东西高兴得什么似的,欢天喜地的回去了。”两位老人想起上午的场景仍然感慨不已,好多孩子都是第一次用上新书包得到新衣服!
“那我们以后还应该准备些生活用品给孩子们才好,你说是吧?”卫一嘉的心思全部扑在了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们身上,自然地转过头去问穆言,征求着他的意见,已然忘记了两人之间的那些纠缠暧昧。
穆言看着卫一嘉微微挑眉,随即微笑着承诺,“嗯,没问题听你的,看看还需要些什么记下来,下次一起带过来。”
支书放下碗看着穆言直笑,“穆先生可真好福气,你对象和你这些朋友,都是善心人哪,孩子们真是积德了,有你们这样的贵人帮衬。”,村长也在一旁附和。
“谁是他对象?我们不是的“,卫一嘉顿时红了脸,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自己无意中和穆言的对话让人家误会了。
老支书和村长大笑起来,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来,“都说城里的姑娘大方,这卫姑娘还不好意思呢!你们就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呢!一定有用不完的好福气的!”
有了昨天晚上的“经验”,当下午又有孩子来找易小榕的时候,卫一嘉拦住了她,提议易小榕把孩子们集中到学校去,大家有问题的都可以来问,现场解答,省得一家一家跑,而且主动提出自己也要加入,易小榕一心记挂着孩子们的功课,没有多想一口答应下来,让一个大些的孩子去通知大家,一边和卫一嘉往学校走去。
穆言和孙羽立留在支书家里商量事情,卫一嘉怕他们回来的时候老易还在给孩子们讲课,孙羽立必然会跟着去,到时又是自己和穆言独处,加上心疼这些孩子,所以就主动提出一起去帮着解答问题。
当孙羽立和穆言回到村长家时,不见两个女孩子,村长老婆说两个姑娘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课去了,穆言心里一动,对孙羽立说,“这样吧,你先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我处理点事情马上也过来。”
孙羽立没有多问,喝点水就朝学校走去。穆言从旅行包里拎出一个黑色的袋子,朝和孙羽立相反的方向走去,来到村外一片林子里,打开袋子拿出一个貌不惊人的手机样的东西,在手里掂了掂,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海事卫星电话才是王道。
“总管,情况怎么样?”穆言神色有些冷峻,不希望听到不好的消息。
“一切正常,公司和酒店里已经放出风声说你们去d市出差了,那可是容兴勇犯事儿的地方,他不敢去,那小子现在还在c市猫着,留在j市的两个临时的喽啰是废柴,不足为患。”电话那边路宗贯轻松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那就好!莱莱抓住机会过二人世界去了,等她回来你也出去放松一下吧”,想到金达莱和赵永林正你侬我侬,穆言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怎么自己想谈个恋爱就那么难呢?
“你们回来再说吧,你呢,情况怎么样,攻下堡垒没有?”,看来家里确实风平浪静,路宗贯都有心情八卦。
“我为你们支付几美元一分钟的通讯费,不是让你来八卦的,不许问,就这样,挂了。”穆言看似蛮横地结束了通话,收好电话回去村长家,把黑袋子放回旅行包,也往学校方向走去,这个路宗贯太可恶,哪壶不开提哪壶,回去一定要拖延一下他的假期才解恨。
在j市的蔚蓝大厦里,路宗贯坐在副总裁办公室,盯着突然没了声音的卫星电话愣了几秒钟,才爆发出难以抑制的笑声,看来穆少又吃瘪了,估计心里郁闷的不轻吧,竟然这么幼稚地挂了电话,实在太好笑了,不行,要赶紧和莱莱以及她的赵分享一下这条难得一见的笑话。
穆言走到学校的时候放慢了脚步,悄悄来到一间相对像样一点的教室门口,双手插进裤袋站在墙边看里面的人耐心地给孩子们讲着课本上的内容。
易小榕去年就来当过接近两个月老师,应对小孩们经验丰富的多,卫一嘉和孙羽立有心想帮助孩子们,却发现要清晰准确地表述出这些内容,和自己去理解这些知识完全是两回事,忙了半天效果也没有多好,孩子们一脸茫然,两个人自己也急得抓耳挠腮。
穆言看的好笑,信步走进去,在卫一嘉和孙羽立旁边坐下,接过他们手上孩子的已经卷边的书本,仔细看了看,从桌上拿过一只今天分发的新铅笔指点着,为孩子们娓娓讲起了功课。
20多分钟以后,孩子们恍然大悟地点点头,一脸崇拜地看着穆言,“穆叔叔,没想到你讲课也这么好啊,比我们原来的老师讲的还好!”,穆言摸摸身边一个孩子的头,笑着说,“我可没那么厉害啊,只是刚好这个问题我比较清楚,然后最关键呢,是你们聪明理解的快,才能很快弄懂的。”
听到穆言表扬自己聪明,几个孩子都涨红了脸,眼里有着受到鼓励的兴奋和骄傲。
孙羽立也对穆言说,“穆总,没看出你还有两把刷子啊!”卫一嘉别过脸没有说话,转身去关心别的孩子了,看着卫一嘉的样子,孙羽立似乎猜到些什么,转过头看到穆言的视线一直追随着卫一嘉,孙羽立悄悄摇摇头,真是一对冤家。
晚上回到村长家吃过饭,白天已经和孩子们约好继续讲课,因此四个人没有耽误就赶到了学校,孩子们则更早就到了,整整齐齐地坐着等待着他们。
山里的电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断了,为了节省电费学校里装的也都是昏黄的低瓦数白炽灯,昏暗的教室里没有人埋怨条件不好,孩子们对知识有着如饥似渴的需求,面对他们一双双饱含期待和希望的眼睛,谁都会自觉抓紧每一分钟时间尽量为孩子们多做些事情。
到9点过的时候,没有预兆地停电了,村里的大人们为了省钱晚上往往很少开灯,孩子们早就习惯没有电的生活,却因为今晚有人讲课的机会被停电打断,而难过的快要哭出来。
穆言让易小榕和他一起把孩子们集中到教室外的操场上,借着明亮的月光甚至可以看到孩子们眼里的泪光,穆言看看淳朴的孩子们,斟酌了一下才开口说到,“孩子们别难过,穆叔叔保证,很快就会有老师来的,而且还有好多老师会来,他们会给你们讲好多好多的知识,比穆叔叔和易老师还厉害的,好不好?”
孩子们沉默着没有回答,会有好多厉害的老师要来,这已经超出他们的期望太多,多得让人不敢相信,因此没敢回答穆言,生怕这只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
易小榕也在旁边安慰着孩子们,“穆叔叔说的是真的哦,我们回去以后,就会有好多老师会来,到时候你们要好好上课、认真做作业,以后我和穆叔叔要来检查的哦,孩子们有没有信心拿好成绩给我们检查?”
孩子们有些激动起来,今天是太幸福的一天,有了新的文具书包和衣服,还被告知会有老师来上课,而且是好多厉害的老师,这可是原先想也不敢想的事,村里太穷,没有人愿意留下,可现在是穆叔叔和易老师说的,他们都已经来了两次了,那就一定是真的!
让孩子们排好队,四个人护送着孩子们一一回了家,其实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孩子们对地形了如指掌,大人们似乎也很放心他们晚上独自回家,可卫一嘉他们却始终放心不下,让孩子们一路上都一起走,一个一个送回去才算安心。
等所有的孩子们都回去了,穆言一行回到村长家时已经快11点,村长夫妻俩早就睡了,替他们烧好的热水都已经放成了凉水,四个人将就着胡乱洗漱了一下,轻手轻脚地进屋上床躺下。
今天累了一天大家都有些困了,很快屋里就安静下来,突然卫一嘉说了一句话让大家都有些惊愕,“我不想在这里呆了,我们能不能提前回去?”
易小榕最先有反应,“啊?小卫子,你?什么意思啊?这么快就打退堂鼓了?”
那边穆言和孙羽立也有着相同的疑问,卫一嘉不是那种娇生惯养眼高于顶的人啊,而且这两天下来她也表现出这些孩子们真心的疼惜,难道说是这里太过艰苦的条件让她退缩了?
卫一嘉用手肘推了易小榕一下,“乱想什么啊,我是觉得吧,这里太难了,连我们几个住在这里,都是在浪费他们的口粮,现在正事已经办完了,明天大不了再讲一整天课,可也是杯水车薪啊,如果我们先回去早些联系后续的工作,你们不是说还要有老师来么,这些都得准备,可能比再多呆一天更有意义一些。”
易小榕和孙羽立都没有马上说话,在心里他们也同意卫一嘉的意见,多住一天就多占他们的口粮,早一天准备孩子们就可以早一天复课,不过这个事情的出资人和主导者是穆言,还是先听听他怎么说。
“嗯,准备工作不用我们操心,我已经交给专人负责了,不过小嘉说的也有道理,那就都早些睡,明天早上我们一早就班师回朝!”
穆言一锤定音,大家都没有异议,枕着月光逐渐沉沉睡去。
当穆言带着大家下了山间的客车进入l市一家宾馆登记的时候,大家面面相觑,难道不是马上回j市而是要在这里住下??不过卫一嘉对这样的安排倒很是受用,从场镇回到l市这一路颠簸,自己又晕车了,能马上找个地方躺一躺洗个热水澡实在是舒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