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雨横风狂打暮 黄昏车夫好辛苦
山高知寒2015-10-27 13:403,990

  第十五章大雨横风狂打暮黄昏车夫好辛苦

  大雨横风狂打暮,黄昏车夫好辛苦。

  三财不合贫贱命,残阳不照无语哭。

  这一天俩人闲话家常,到下午天气突变,西南风吹来,大树在风中巨烈地摇晃,树枝在狂舞,发出“唔、唔”的响声,闷热的天气骤然降温了,让人感到了凉爽。

  这会范二毛与老人无意离开,坐在树下正好乘凉。

  范二毛仰头望天空,只见天空中乌云翻滚,黑压压地汹涌着奔腾着自西南而来,很快满过头顶,雷鸣与闪电交替而至,眼看着雨要下来,范二毛说道“大爷,要下雨了,咱还是回屋去吧。”

  老人见说,搬起凳子与二毛回堂屋去了,刚进得屋门,身后暴雨“哗哗”地下了下来,这范二毛笑道:“大爷,兴亏咱爷俩回屋回得急,不然成落汤鸡了。”

  两人进得屋里,各自坐下,说了会闲话。

  大爷道:“我回里屋歇息会,你待会也回去休息吧。”说罢回里屋了。

  “是,是,大爷您歇会吧。”范二毛应着向门外望去,但见大雨滂沱,轰隆隆的滚雷一阵阵地响着,闪电像火龙一样划过天空,天色阴暗,白花花的雨点噼里啪啦地向院中砸来,溅起无数水珠,雨骤然不停地倾泻,让二毛的心不由得焦虑起来。

  这夜大雨不住的下,没有停止。

  到了第三天上午,雨仍然下个不停,这范二毛在屋里转了两圈想找个雨伞,没找到,于是找了板子遮在头顶,经小门到后院来,此时两位老人已起床了,范二毛进厨房帮大娘烧锅做饭,老人也过来与范二毛拉闲话,两人坐在火塘前说起话来。

  就听老人慢条斯理地讲了起来。

  原来命理学出自中医学家之手,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之中。生辰八字原本是中医学家们拿来推算人体病变的,后来中医学家们发现这种方法过于宏观,难以涉猎到具体的人体机能中去,于是中医学家们放弃了对八字研究与应用,后被命理学们发现可以用来作命运预测,于是命理学们拿来作为一门预测学应用到算命术中去了,但命理学还是包含了很多中医学的知识层面,就拿心肝脾胃肾来说,命理学与中医学都认为肺是肾之母,肾是肝之母,肝是心之母,心是脾之母,脾是肺之母,肺是肾之母,循环生益,相得益彰。不过正如中医学们认为的那样,八字学只是一种宏观理论,不能具体到病症细节中去,于是就出现命理师治死人命的事件,这种情况自古就有,用宏观的五行推理来推断一个人的身体疾病,自然缺乏科学性,对病人而言也是不负责任的,这也是八字被中医学家抛弃的根本原因。

  人的机体是受自然、遗传、偶发等等因素影响的,不是宏观的五行逻辑思维能定论的。命理师的言论与心理学是有关系,命理师的不妥言论,会误导病人延误接受正确治疗的时机,而使本当就医的病人延误治疗时间,给病人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与损失。因此,对于命理学中的有关疾病理论,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学习而已,而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现代发达的医学,病人不去求医而求宏观逻辑推理的命理师是愚昩的,不科学的。

  命理学只是一套宏观的逻辑推理学而已,不能作为诊断病人的理论依据,不然八字医理学也不会消失在滚滚红尘中了。

  中医学与命理学都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易经》,所以这两门学问都包含着中国传统理学的思想主张,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有法理的,自然是有既定规律的,用现代哲学名词就是世界是唯物的。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理学不同的是中医学认同精神与灵魂存在,中国传统理学不认同精神、灵魂的存在,这是中国传统理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本质问题。

  在中国传统理学的思想主张中是不认同精神与灵魂存在,但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这样的描述,人体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不要小看了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的知识量非常重,说明中国传统医学在二千年前就已经超越了中国传统理学的知识结构,认同世界不单纯是二元世界,世界是三分天下的客观唯心世界,一切物种皆有“灵魂”存在,说明中国传统医学二千年前已经在理论基础上超越了中国传统理学。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气”是一切物种存在的基础物质,这个世界没有“气”就没有物种存活,动物把“气”经鼻腔吸入至脾,形成脾气动力来激活生命机能,动物由于有“气”得以存活,以气化“形”,形成万千物种,“形”定“神”在,“神”在命存,这是中医学的核心认识。

  现在看来,中国传统医学在理论框架上已经接近现化西方哲学原理,与三位一体的西方哲学有同轨而行的迹象,但是由于中国传统理学操控着整个封建主义的思想结构,以至这一先进理论无法跨越二元理性直观思维结构的鸿沟,致使中国人的思想无法进入三元人性客观思维的空间,造成中国人在思想方法上不能进步,也使中国传统医学无法形成更为先进的医学理论,惠及广大中华儿女。

  由于中国传统理学的固步自封,以至十三世纪后逐步形成的资本主义思想无法在中国扎根,致使古中国错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为近代中国人埋下无尽的苦果。

  老人讲到此处长长地叹了一气,看看天差不多中午了,外面天仍然在下雨,这时就见大娘从厨房拿个勺子走过来,站在堂屋大门的门东沿,对着西南的天空,挥动住勺子口中念道:“勺子,勺子挖挖天,云彩跑到西南山,西南山上下大雨,咱这落个好晴天。”大娘口中连念三遍,念三遍后又朝西南连做三揖,然后也不言语,又回灶屋去了。

  这范二毛心中好奇,待到老人转回,这范二毛问道:“大娘,您刚才是弄什么啊?”

  老人慈祥地笑道:“你大娘赶雨呢,你看这天,不住点的下,再下不发水啊。”

  “啊,大娘,用勺子还能赶雨,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灵吗?”

  “这是老辈传下来的,你大娘也不知灵不灵。”老人说着进里屋去了。

  吃过午饭,老人与范二毛两人说住话,外面的大雨仍旧不停地下。

  “看来今年要发大水了,这秋季庄稼确定是要减产了。”老人道。这爷俩正说着话,刚才还是阴暗半明的天突然又风驰电掣起来,雷电交加之声不绝于耳。这范二毛不觉心中好惊,伸出头向门外的天空张望,但见一大片黑云排山倒海而来,压得低低的,就像在头顶。这二毛赶快回屋,看着老人说道:“看来又要下一阵大暴雨了。”

  “是啊,天气无常,人事也是如此。”

  说着话大雨又下了下来,天色昏暗,如同黑夜,这时风声雷声皆息,只有哗哗的暴雨声。

  “二毛,今晚睡觉可醒着点。”

  “嗯,我知道了,大爷。”

  这时,就听大娘叫道:“该烧汤了,烧汤去。”

  范二毛见说,赶快起身去了厨房,帮大娘烧锅。

  吃罢晚汤,范二毛回到前屋,与老人聊了一天,又看大雨如注,无心看书,倒头便睡。

  睡到后半夜,就听有水声,这范二毛心中一惊,赶快起身,摸着火柴点上灯,往地上看去,水来了,发水了,就见水从前后两个门缝中向屋内涌来,形成两股水流,汇集到一起,范二毛的鞋还没湿透,像小船在水中盘旋。

  范二毛一看慌忙穿上衣服,光着脚跳到水里,开开后门向内院跑去。

  这范二毛进得后院见大爷大娘已经起床,点着油灯昏暗中用盆从门口向外舀水。范二毛上前抢过脸盆就往外舀水,就听老人道:“二毛,快去东面把墙头扒了,拿砖来堵门口。”

  “好。”二毛见说,冲出去向东面墙头而来,来到跟前一看连着几天的大雨已把墙冲刷得不成样子,范二毛哪顾得上那么多,上前就扒墙头取砖,也是心急,使的力气过大把墙头扒下一大块,砸在了这范二毛脚上,把个范二毛痛得直跳高,这也顾不得疼了,弯下腰搬砖就往堂屋跑,把砖递给老人自已赶快返回又去搬砖,如此往返四五次,算是把门口加高了,不过不行,水从砖缝中往里流。

  这时屋里像泉池,从墙缝、鼠洞、地裂处冒出水花,像泉眼。

  这范二毛站在屋外,水不断上涨,已到小腿部位。用盆往外舀水已没有多大作用,屋内四外是水泉,只有看着让水往屋里溢。

  这时范二毛道:“大爷这怎么办?”这范二毛一脸的无奈。

  “二毛,我看这里不要管了,快进屋,把屋里收拾一下。”老人说着前面走,转身往里屋而来,这范二毛赶快跟上去进了里屋,在小油灯下,里屋昏暗不明,老人道:“快把粮食往高处放,不能让水泡了。”

  “是,大娘你用灯照着,我与大爷抬。”两人说着话,趟着水走上前去把下面的东西一一抬到高处。

  眼看着水涨,又无可奈何,两人东屋里搬了西屋里抬,紧张地干了一大阵,看看无什么可弄的了,回至堂屋。

  这时水已涨到大腿处,这时范二毛说道:“大爷,屋里不能常留,我看还是出去吧。”

  “是,二毛,你把方桌弄出去,放在院子里,先让你大娘出去。”

  “是。”这范二毛应着上前就去搬方桌,二毛把桌上的东西移至条几上,弯腰把方桌搬起,走向屋外。

  这时外面仍下着小雨,夏天里小雨打在身上感觉很凉爽,这范二毛也顾不得那么多,把方桌放到院中的空旷地,回身又去拿来椅子与小凳,把小凳放在方桌上,回头进屋去背大娘。

  范二毛把老人放到方桌之上,找来把雨伞递给老人道:“大娘你先坐这,我让大爷也来坐上,屋里是不能呆了,危险。”说罢转回堂屋。

  这时天已朦朦亮。

  这范二毛刚把二位老人安顿好,水已至腰深,就听有人敲门叫道:“大爷,开门。”

  这范二毛去开门,大门打开,从外面游水过来三个壮年人,进院就急切地说:“快把大娘大爷转移到村北的庙台上去。”说着三人就上前背人。

  “不行,背着无法游过村中的两坑中间那小路,那里水流大,背着人无法过。”这时一个人道。

  “那怎么办?”

  “找东西做个筏子,摆渡过去。”于是几个人在院内游着水找来木棍,让两位老人下来,把桌子翻过来,又找来绳子把几个木棍捆绑结实,筏子浮在水面像个小船。

  几个人拉着看能不能过大门,大家试了一下可以出去,赶快返回,让老太太坐上,老人回去锁了堂屋门,然后跟在后面,抓着筏子出了大门,回身锁上大门,随大家向村西北的庙台而去。

  水已经到胸脯了,几个人半游半走推着筏子游走在大街道上。

  真是:

  水漫漫,浪急急;

  天有不测云,人行水依依;

  天虽无情人有情,

  小筏渡过灾难去。

继续阅读:第16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湿了龙王黄金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八字人生 第一部:八字奇缘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