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收服人心(下)
王凡和姚广孝刚跑到奉天殿大门口,就听到朱棣的咆哮声了,“汝不顾九族乎?”王凡一听正好,可不能让方孝孺说出那句“便十族奈我何!”那事情就大了,于是,王凡高喊一句,“酸儒,你闭嘴”。
殿内众人都一惊,这谁这么大的胆子,这可是开朝会呢,而且燕王殿下正在气头上,这人不得被剐了呀。可出乎大家预料的是,暴怒的朱棣见到外面闯来的人不仅没生气,反而向来人深鞠一躬,口中还恭敬的说道,“不知道仙长到来,未曾远迎,请恕罪”。王凡扶起朱棣,不说别的,先来了一句,纪纲何在?朱棣不明所以,看王凡绷着个脸,只好说,纪指挥出列,左边的武将中走出一人,看来人,三十岁左右的年纪,身材高挑,面白如玉,一张笑脸惹人喜爱,只是在那双笑眼中总露出几分阴冷。王凡也不多话,从布包中拿出电棍打开开关,一下就刺到纪纲的身上,纪纲是一点防备都没有,一声惨叫倒在地上浑身抽成一团。朱棣和众人都是惊诧莫名,王凡也不解释,让人将纪纲绑了,送到天牢看管,然后对朱棣说道,事情紧急,请陛下封闭奉天殿。朱棣也不多话,叫锦衣卫严守奉天殿,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入内。
王凡来到方孝孺面前阴冷的说道,你是方孝孺?方孝孺见王凡面色不善,也没好气地说道,正是,你又是何人?
王凡不接他的话头,突然来了一句,你刚才是不是要说“便十族奈我何!”方孝孺一惊,你又如何知道?
王凡还是不回答,接着问,你读书是为了什么?方孝孺一笑说道,读书当然是为了明理。
明理是为了什么?
为知善恶、明是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好,那我问你,你如果死了,上面那些抱负还能实现吗?
方孝孺一笑,你想当说客?想我方孝孺束发就学以来,苦读几十载,为的就是上报国家,下安黎民,幸得两代明君爱护,尊师以礼,授予高官厚禄,然,燕王叛逆,吾不能解陛下忧虑,现唯一死尔。
呵,死有轻重之分,王凡笑道。
我本建文忠臣,不食周粟。
错,大错,特错,王凡突然变脸。
方孝孺大笑道,我错从何来?孺子不要框我。
王凡没理方孝孺,拿出一根烟用打火机点着,深深地吸了口烟,不说话,在大殿中踱来踱去,众人看他口中吞云吐雾,一时都很惊奇,朱棣在旁边看得更是两眼发光,暗道,不知道刚才王仙长又施展的什么仙法,一个小铁块一按就发出火来,莫非又是什么仙家宝贝?
一错,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不为你大富大贵,也想你平平安安,尽孝于膝前,你为自己的名声,宁可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何谈一个孝字?
二错,建文授你重职,可你文不能兴邦,武不能定国,能字又在哪里?
三错,满朝文武都已向燕王臣服,为的难道只是一已之私利?不,是为了尽快安定时局,使黎民不受刀兵之苦,而你不顾大局,以一死而博千古之忠名,却置昔日同袍朋友于尴尬之地,何来义?
四错,值此千年未遇之劫难到来之际,华夏民族传承即将断绝之时,你不把有用之身用在这千古伟业之上,只求一死得一薄名,何来忠?
有些四条,枉你读书几十年,明理何在?
方孝孺哈哈大笑,孺子焉敢欺我?我只看到燕王叛逆,何来什么千古未遇之劫难?华夏传承之断绝?
王凡不理方孝孺,吩咐郑和,关门,闭窗。随即拿出平板电脑和投影机,刚要播放,顿了顿对殿内众人说道,我叫王凡,本是天界一小仙,为破解劫难而下界,一会大家将看到我说的千古未遇之劫难,此为我华夏族之大秘密,出了这个奉天殿,不许让闲人得知。否则,杀无赦,斩立决。
播放开始了,王凡这回是从清兵入关开始放的,随着音乐的响起,整个大殿内一般惊呼、吸气之声。朱棣高叫一声,止言,大殿才安静下来。
清兵入关、扬州三日,嘉定三屠、甲午海战、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辛丑条约、北京条约,一幕幕的画面播放着,殿内众人看到的是:入关后满清把近两亿汉人屠杀到了四千万。在以后的近三百年来,大规模的屠杀更是一起接着一起,受害者比以往两千年历次屠杀加起来都要多。
明朝有着辉煌的音乐艺术成就,比如十二平均律就在明朝被提出,直到王凡的时代,这还是现在音乐的奠基石——但在它却不能生存在它出现的母国大地上,因为它被满清禁毁了。
明朝的医学正在努力发展,比如中医也第一次提出人是用脑而不是用心在思考——不过它失去了进一步发展地机会,因为这些新地理论被满清禁毁了。
明朝翻译了几何原本……明朝的「妇」女都知道地球可能会是圆地并为此展开争论、还为此写下笔记……明朝有人准备写下技术书籍,介绍如何炼钢炼铁——这些书籍都被满清禁毁了。
奴酋福临平均每年发动一次文字狱。他儿子平均每五年一次,他孙子平均每两年一次,而他重孙子弘历,竟然平均每年发动两次文字狱!
奴酋弘历还编写四库全书,宣布华夏只有三千本书是可以存在的,禁毁而留书名则有近七千本,至于禁毁而不留书名的更是不计其数——天啊,不要说煌煌两千年华夏。仅在明朝、仅天启皇帝批准刊行的书籍就有两万余本。
翻开满清的历史,除了“屠杀”外能看见的就只有两个词:愚昧、卖国——从满清开始。直到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前,世界史上再也没有一个中国籍科学名人、没有哪怕一项属于中国的技术发明;这个政权在二百多年的统治期间,竟然签了一千一百个卖国条约,平均每年要签三个!(以上数据借鉴《窃明》一书,我在此深表谢意,不看过那本书,我也没写目前小说的冲动)
咚、咚、咚,大殿内全乱了,方孝孺晕倒了,朱棣晕倒了,姚广孝、解缙晕倒了,张辅、朱能眼睛出血,抽出宝剑乱砍,嘴里胡乱喊着,杀光他们这些畜生,杀光他们。王凡把速效救心丸逐个喂入晕倒人的嘴里,待这些人清醒后高喊一声,都TMD给我闭嘴,这样就受不了了?后面还有。王凡心道,我也挺狠的呀,不过,重症用猛药,现在不一下把这些人打疼打醒,自己的拯救大业如何完成呢?
抗日战争开始了,南京大屠杀开始了、、、、、、(这段历史笔者实在不愿意再写,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去度娘去查,我不想在这里高喊口号,但就算你不是什么愤青,只要你还算是个中国人,这些历史就不应该忘记)
整个殿内已经没有人叫喊了,所人包括王凡都已经麻木了,杀人、QIANJIAN、轰炸、朱棣、方孝孺等人已经晕倒三次以上,殿内所有文臣和武将全不吱声,只是双眼圆睁,怒发冲冠。
王凡关上了投影机,走到方孝孺面前,轻声地问了一句,你错了吗?还想死吗?
方孝孺眼神空洞,嘴角在打着哆嗦。
王凡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大殿里的所有人,然后大声喊到,你们看到了,这就是千年未遇之劫难,还有谁希望这比“五胡乱华”“崖山之役”惨烈千百倍劫难再次发生?
朱棣走到王凡面前跪了下来,大殿内所有的人跪了下来,朱棣哽咽地说道,求上仙教我们破解这千年未遇之劫难的方法,我朱棣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方孝孺也直直地跪在了王凡面前,这位仙人,我虽然方孝孺驽钝,但也知道轻重,刚才您说我那四错,我承认自己是真的错了,现在,我在此铭誓,只要燕王殿下全心全力破解这劫难,我必全力辅佐,有违此誓,天地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