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懒得理你们,好好与参谋部拟个计划报朕!”乐小风表情怪异的离开了军机处。
乐小风同志换成便装又悄悄视察了内阁、军事科学院,又跑到立法院楼上偷偷的听了会别人扯皮,忽然间发现,大家都在忙的不亦乐呼,就他一个人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的,再次找到当大老板感觉的他,终于哼着小调向后宫而去!
刚到后宫,立刻便遇到了那蒙古皇妃利娜,“皇上!”利娜跑过来对乐小风道:“皇上陪娜娜去骑马好不好?求你了!”
看着利娜期艾的模样,乐小风道:“好吧!干脆朕带你去御马场,唉,谁叫朕心软呢!”
两人来到京效皇庄的御马场,看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利娜立刻如同找到了亲人一般,高兴的咯咯笑起来,两人各自选了一匹骏马,刚刚牵出马监,那利娜到底是自小便在草原上长大,翻身上马,一声轻叱,竟然一溜烟便跑出了老远,嘴里还在喊:“皇上,来追我啊!”
看着利娜那如鱼得水的样子,乐小风的雄心也被激发,他也是翻身上马,立刻策马追去,看着皇上与皇妃转眼便已到天边,一干卫士们这才反应过来纷纷上马追去。
眼看乐小风便要追上了,那利娜回头看了乐小风一眼,竟然慢慢的停了下来,最后竟然滚下马去,乐小风心中一惊,“怎么摔下来了、莫不是生病了?”他勒住马,下马走到了利娜身边,那利娜双眼紧闭,一动不动的躺在草地上,乐小风坐下来,用手去摸她的额头,没想到那利娜竟然伸手便搂住了他的脖子,他的嘴,几乎在同时也被红唇堵住了,乐小风同志还是头一回遇到女人主动,又在这荒野之地,略为愣了下,一张口,一条调皮的小鱼便游进了他的口中,剩下的事,傻子也明白该怎么做了,随即两人便搂抱在一起,两人只觉得身体越来越热……良久良久,乐小风缓缓直起身来,他身下,利娜娇颜酡红如醉,双眸紧闭,长长的眼睫毛眨动着,小巧的鼻翅微微地翕动,娇艳的红唇,就像一个小巧的樱桃,嫣红欲滴……
乐小风与她一翻云雨之后,回到御书房,拿出哪本《棋王圣谱》,取出哪本秘籍,慢慢修炼起来,没想到了,到了第二天早上,居然已经突破了第二层境界,这不由得让乐小风喜出望外。
乐小风名海九公明日安排去苏州一次,听探子说,哪里有很多的修士。
春雨如丝,乐小风正站在寒山寺的枫江楼中看那绵绵细雨洗涤尘世,而思想却是已经飞到九霄云外了。
苏州已经不是他以前印象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了,除了长满荒草的城郭,以及进入城中所见到的破败景象。
还能从前来迎接他们的苏州知府高升身上就可以明显看出来,高升是陕西人,国子监出身,居然而立之年就被委以苏州知府,开始乐小风还以为他有过人之处。
但是回答问题时,感觉虽然中规中矩,也未见有什么出色表现。反而显得有些淡漠。身为其同窗的铁铉在事后才解开乐小风的疑惑。原来,高升这人,虽然不错,不过为人古板,为老师同窗不喜,后来苏州知府空缺,因为高升没有背景,再则为人古板孤僻,所以就将他举荐过来了。
当乐小风奇怪,苏州知府从他知道的历史上看,无论那个角度都是一个肥缺,为什么会没有人愿意过来呢?戴德身为江南士子,很快的就为他解答了这个问题,原因有三个。
其一,苏州赋税之重,在大明屈一指。户部曾经做过统计,天下税粮,共二千九百四十三万余石,浙江二百七十五万二千余石,苏州二百八十万九千余石,松江府一百二十万九千余石。浙江当天下九分之一,苏州却是比浙江一省还多,以一府视一省,可见苏州的负担有多大了。
当然,松江府虽然只有苏州的一半,但是苏州一州七县,松江府才两县,只有苏州农田的四分处一,虽然天下最重的赋税是松江府,但是苏州还是有其二。
其二,就是这个就源于苏浙一带原来对张诚的维护。朱元璋不仅对江南的民风和士风心存不满,对江南人士还充满了强烈的不信任。在攻下苏州数月之后,朱元璋下令强迫大批苏州富民迁徙至临濠(今安徽凤阳),这些人甚至被禁止回乡扫祭祖墓,违者受到严惩。这样一来,将苏州的经济文化破坏的很严重,豪门大户几乎消失殆尽,虽是满城园林大宅,但是十室九空,反而成了藏污纳垢之所,治安极坏。
其三,现在是正德年间,这高升却是前朝第二十八任知府。前面二十七人,遭到“左谪”、“坐事去”、“被逮”、“坐赃黥面”、“坐法死”等严厉惩罚者就有十三个。尤其是洪武七年生的苏州知府魏观被诬谋反冤案,更牵连大批江南名士掉了脑袋。
从这三点就可以看出,在苏州当知府是一个多么危险的工作。也难怪高升那副郁郁寡欢的模样。
得知真相的乐小风只能苦笑,在他脑海中徘徊了一路的微服私访记,也只能拖延一些时日,面对着满城的苍凉、破旧不堪的园林。还有建设到一半的苏州知府衙门。
经过商议,乐小风暂时移居城外的寒山寺,待到行宫修缮后再回城处理事务,因为当务之急,是水军的整顿。
经过铁铉的统计,大明水军现在包括洞庭湖水军、鄱阳湖水军、扬州水军和太湖水军四系。成分十分复杂,且久未经过战争, 所以大明上下,就没有将水军再重视起来,只是作为一个编制,甚至朱元璋还下令收编许多水军加入诸卫作为步卒使用,要不是当初和陈友谅等人交战时缴获的战船和水军很多,朝廷不放心这些人流入民间的话,可能大明水军这个编制已经不存在了。
虽然连年以来,倭寇侵犯江南沿海诸地,大明为了全力对付北方蒙元残余势力,接二连三下达禁海令。
“寸板不许下海”这个是朱元璋亲笔御批的。另外,大明律明确规定:“擅造三桅以上大船,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按照海贼同谋论处,枭示众,全家边卫充军。”
要是你将所造之船卖于国外的话,就按照叛国出卖军情之罪处斩。连日来,乐小风在孜孜不倦的学习着他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问,同时,也在努力回想对照着记忆默写一些穿越前的东西,随着时间的过去,他真的怕把有些知识忘记,所以还是先记下来比较好些。
天下水军汇集太湖,这哪里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四大系水军,分别驻扎在全国大概三十余处地方,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根本不可能全部赶到,就这样,每当乐小风站在姑苏台上看着太湖中五颜六色的船帆遮天蔽日,也不由的感到一阵心寒。
这才想起来,他应该想办法将傅友德和冯胜调过来帮忙了。 想起了李玉,不由的又想起那次去诏狱时的情景来。过了近一个月,而此刻的李玉应该也是四分五裂了吧。但是乐小风的心里每当想起还是一个劲的冷。
此时,高升过来报说,倭寇杀了过来,乐小风吓了一跳,这倭寇也太猖獗了吧,居然杀到了苏州来了。
乐小风急忙了见了苏州的守将唐枫,唐枫分析了人数的优势,但是现在苏州四周没有救兵,而倭寇有近十万之众,估计形势不乐观。
听他这么一说,乐小风也没了主意,他只得安慰地一拍唐枫的肩膀道:“天无绝人之路,我们一心为国,苍天必然不会待薄我们,看着我们困守孤城饥饿而死的。”
以前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乐小风是不信鬼神的,可经过灵魂穿越转世之后,他却知道这些说法还是有的。但是进士出身的唐枫对此却是将信将疑,为了不惹起城中军民的慌乱,他才没有再说什么。可他的心里却已经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了,毕竟数万人的生死系于他一身,可不是光凭一句为国守边就能遮掩过去的。
其实唐枫之所以强自守在宁远是为了救那些还来不及逃走的百姓,或许当时的他也没有多加考虑。可现在的情形终究是有些不同了,他们尚有时间撤走,虽然对高第的这个决定很是不以为然,可在无奈的现实面前他也无法一意孤行。
两人在城中各处巡查了一番后,唐枫便单独走开了,他必须静上一静,仔细想想历史上的宁远城是靠着什么守下来的。这么一面想着,一面信步而走,唐枫不自觉地就来到了宁远城的城南,看着城墙后面浩瀚的海面时,大半年前自己与高升的对话跃入了他的脑海:
“那若敌人不打而是围困呢?要知道这城池在此地可是孤城啊,若倭寇铁了心只是围城,将我城中军民困死其中,你又待怎么办?这城里的军粮可并不充足啊。”这是高升当时所问的话。
“大人你忘了下官之前提到过这苏州城的靠着海吗?这便是这苏州城得天独厚的所在了,也是可以坚守的保障。倭寇的骑兵虽然厉害,但是他们总不能跑到了海面上去,到时我辽东的人马只须通过船只,便能将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送到城里来,即便是敌人围城再久,也无法让我守城的将士心慌的。”这是自己当时的回答。
几个月过去了,唐枫因为要与倭寇斗,要坚持守城,所以便将之前所说的话给忘记了,但当看到城外的海面时,他却记起了自己之前就有的打算。“对,就是从海面上将粮食运了过来!到那时,便是金兵围城一年,我们也不必担心了!”想到这里,唐枫皱了多时的眉头终于松了开来,他立刻转身,就往城中走去,去将这个对策告诉乐小风。
“你是说通过海运将粮食从他处运来?”乐小风在听了唐枫的话后也是精神为之一振,眼看着已经没有了办法,却又多了这么一条对策,如何能使他不喜。
唐枫点头道:“不错,只要能说动朝廷,从他处调粮由海上运来,我们苏州城便不会缺粮了。即便倭寇将我们困在这里,也无法派兵去到海上进行拦截!”
“这倒确是一个能解缺粮危机的好办法,只是朝廷如何能快速知道呢?”乐小风在喜悦之后,却又想到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这一点就不是通过某些历史事件就能解决的了,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有些变化了。但是唐枫却已经有了应对之法,他一笑道:“那就得借助海公公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了。我们只要着人赶去京城,将苏州的局势和难题转告首辅大人,让他在京中为我们筹谋,我想以首辅大人在朝中的威信以及皇上向来对他的信任,此事大有可为。”
乐小风却还是心有疑虑:“大帅他如今只能保得自身,如何能劝到皇上?”
唐枫一笑道:“这我已有打算,只要皇上兄你肯信我,我就一定能使粮草在半月之后运来我苏州城。你可肯信我这一次?”乐小风看着唐枫自信满满的笑容,不知为什么对他很是放心,在半晌后便一点头道:“好,我便信你之言!反正如今再想撤出城去也有一定的风险了。只是你打算派什么人去见大帅呢?”
唐枫一笑道:“这个我早已有了打算,不过现在我却还得卖个关子。”
在将乐小风说服之后,唐枫便将吕岸叫到了自己的跟前,看着他道:“现在我有一件要事命你去办,希望你莫要让我失望!”吕岸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唐枫便将两封信取了出来道:“你将这两封信通过我锦衣卫的途径送去京城我的家中,可能在三日内传到吗?”吕岸在看了唐枫一眼后才一点头,接过了那两封书信。
唐枫见他既不问自己什么,也没有一丝犹豫,反倒有些好奇了,问道:“你怎的不问我此信有何用意,还有……”
“我懂得大人你的心思!”吕岸终于开口说话了,他的原来严肃的脸上露出了崇敬之色:“这段时日里卑职已经将一切都看在了眼中,知道大人是想守在苏州抵抗倭寇。大人如今身为监军,又是我锦衣千户依旧能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实在让我佩服。从今日起,大人但有吩咐,卑职就是粉身碎骨也会帮着大人完成的!”
看着他郑重的表情,听着他发自肺腑的话,唐枫知道对方已经视自己为主人了,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郑重地一拍吕岸的肩膀。
或许这个时候想将书信递到京城去对常人来说很是困难,但是对锦衣卫这样一个以搜集情报和传递消息为主要工作的机构来说却并非什么难事。所以在数个时辰后,吕岸就来对唐枫禀报,说是那两封信都已经交由锦衣卫的人送去了京城。对此唐枫很是满意,也没有一丝的怀疑,既然自己要用吕岸,本着用人不疑这一点,他是不会再盘问吕岸的,这让吕岸的心里对唐枫更为敬服。
当乐小风听了唐枫信心满满的话后,也终于放下了心头的大石。现在城中的余粮尚可支持个二十多天,已经足够等到其他地方将粮食运来了。放下了这个难题后,乐小风便展现出了他就守城方面的天赋,不断地命人在城中各处进行着加固,每一个他提到的所在都是容易被敌人攻击的所在了。
对这些防御的手段,唐枫所知就很是有限,他在旁帮不上忙心里也感到有些不安。所以他只能来到城头之上鼓励军士。突然,他看到了那剩下的八尊红夷火炮,便心里一动,想到了之前高第跟自己说过的话。于是他便找来了城中看守物资的军官,向他询问起了城中配备的火器的情况。那人立刻就将一本本的帐本拿了出来,上面详细地记录着城中火药和武器的进出情况。他一面翻着那些帐本,一面说道:“如今我宁远城除了那八门红夷火炮之外,尚有大将军炮二十五门,火铳两百三十余支,地雷三百余个,另外还有……”
“等等,你适才说什么?地雷?”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唐枫便好奇地打断了这个军需官的回话。那人很是奇怪地看了唐枫一眼,不明白他为何会如此大惊小怪的,便点头道:“是的,有三百余地雷。不知大人为何过问?”
“去将这地雷取几个来我一看。”唐枫立刻就来了精神,吩咐道。不一会工夫,就有人取了“地雷”来了。不过这个地雷和唐枫看战争片时所认识的地雷的模样却全不相同,它们不过是一根根中空的竹子,在里面灌上了火药,外面有根引信罢了。“此物有多少杀伤能力?”唐枫拿起地雷仔细地看了半晌后,便有些不解地问道。
“这个下官便不得而知了。”那个军需官也很是老实,摇头道:“不过听说此物在当年成祖扫北时却是立了大功的。”
“不错,这地雷若是真能炸响的话,对那骑兵的杀伤应该不小。”唐枫满意地一点头,已经决定将这些地雷都用上了。然后又让那军需官继续将未报完的火器再报出来。其他的火器也就没什么希奇的了,除了火箭外就只有数量庞大的火药,那是用来供给火炮和火铳的。
现在看来,苏州城虽然是座小城,但是火器的储备却也不少,这让唐枫的信心增大了不少。只要能对这些东西善加利用,说不定能让金兵吃上一个大亏。
正当唐枫信心满满的时候,乐小风却是一脸严肃地来了:“逸之,我们只想着在此对付倭寇,可你想过没有,若是他们并不攻城,而是派一支人马对我们进行牵制,而其他人马挺进山海关的话,我们的过错便大了。高第有了一个十足的理由来向朝廷弹劾我们,而朝廷甚至会怀疑我们与建虏勾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便百口莫辩了。”
唐枫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一点,现在想来金兵的确不用将全部心思花在一座宁远小城之上。如果他们一攻不下的话,大可从苏州的边上绕行,虽然路程远了些,却也没有什么问题。这可真成了一个麻烦了。
在思忖了良久之后,唐枫突然双眉一振,道:“不错,倭寇很有可能如你所说的这样用兵,但是我们却可以迫使他们来对我苏州城发起进攻。如果我们能使来犯的倭寇损兵折将,大大地削了他们的颜面,以激起他们的仇恨之心。在发现我苏州城只有这点人马时,他们必不肯就此甘休,到时我们便可将他们拖在城下了。”
乐小风先是一愣,但随后却不得不承认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他试探着问道:“逸之以你之意,可是要我们在倭寇杀来时主动出城与敌一战,折了他们的威风吗?”
唐枫却皱眉道:“虽然元素兄和祖将军善于用兵,那王将军也是不可多得的勇将,可真想凭着这点兵力与敌重创却是很难的。只怕到时候不但不能伤敌,我们反而会被建虏所败。我的意思是这样的……”唐枫说着放低了声音,向乐小风说出了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