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南下
戴定发2015-10-27 13:216,262

  歼灭俺答主力军团后,两大明军军团合兵一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压向了蒙军图拓拉格步兵军团。

  蒙军图拉格步兵军团此时仍然与明军骑兵“对峙着”,当北方如现黑云卷席般和骑兵压上,图拉格指挥步兵团排成严密的防守阵型向俺答主力方向退却,当他们迎头与明军步兵军团撞上,深陷重围,当他们从少数漏网的俺答骑兵口中,得知俺答主力骑兵兵团全军覆没、俺答被俘的消息后,图拓拉格步兵军团立刻军无战心,全线崩溃,图拉格在几次突围失败后不得不下令全军投降。

  此役,明军以约伤亡四万人的代价,全歼蒙古实力最强的鞑靼部落俺答本部骑兵军团八万人、步军两万,俘获从属军团步军约六万,缴获军马等物资无数……此役,大明重新夺回河套地区,史称“河套大捷”!经此一役,大明北方威胁基本解除,大明对蒙古各部由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进攻,无数蒙古部落,在明军优势军团的持续打击下,被迫向西北迁移。

  清晨的北京,是那样的宁静,仿佛一切都没睡醒的样子,偶尔两声小贩叫卖,更为这座帝都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随着沉重的城门打开,宣告着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几个守门的禁军军士还在洒扫,远处,一骑飞驰而来,看那帽子上长长的黑色羽毛,竟是八百里驿传军令信使,几个禁军士兵不敢阻拦,略带一丝慌乱的连忙闪身让开。

  “西北大捷!”

  那信使通过城门,咋然喊了一嗓子。

  不仅那几个禁军士兵被这一嗓子给吓了一跳,甚至城楼上的军官都探出身子来,半晌才回过味来:“西北大捷?”。

  “西北大捷!”风中再次飘扬起信使远远的声音。

  这下听清了,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走上街头,加额以庆,甚至燃起了鞭炮,无论对朝廷还是百姓,大明太需要这场胜利了。

  那信使一溜烟飞马直奔皇城而去,轻脆的马蹄伴随着他的报捷声一路飘扬,穿过北大街、承天门,直到午门,才有一个羽林军官上前拦下他,信使翻身下马,将背缚在身上的信筒高举过头跪下道:“八百里加急,西北大捷!”

  那军官不敢怠慢,接过信筒转身便向内城飞奔而去……

  朝堂之上,乐小风同志饶有兴趣的看着几个大臣为一此鸡毛蒜皮的事扯皮,“报!”一个羽林军官忽然闯进大殿以标准军礼单膝跪下,如果不是紧急军情来了,擅闯大殿,这可是大不敬之罪!

  那军官不管众大臣有些恼怒的目光,大声道:“启禀圣上,西北八百里军情!”双手呈上那火漆封好的信筒。

  “呈上来!”乐小风同志精神一振。

  乐小风同志以自认为最潇洒的动作将信筒打开,手一抖,便打开了那帛绢书写的军报。

  众大臣盯着乐小风的脸,乐小风同志先是喜,让众人心情一松,而紧接着竟然皱起了眉头,不由让众大臣又是心里一紧。

  “娘西皮的,一场仗竟然伤亡了老子四万人……”小开的嘴吐出一串串让人听不懂的词句,众大臣别的没听清,但一仗伤亡近四万人可是听清了,这蒙古俺答紧接着只怕又要乘势进攻北京了吧?几个老臣心中盘算着,还有一些大臣面色奇怪,不知想着什么。

  乐小风同志看完,将那军报递给海九公道:“给大家伙念念吧!”

  海九公忙收起麈尾,双手接过,朗声念道:“臣镇远大将军肖云飞开率麾下诸将启奏吾皇陛下:我羽林卫骑兵军团、禁军步兵军团、后卫兵团奉旨援救大同,与蒙古鞑靼部落俺答部大战于大同及长城一线,经我各军将士浴血奋战,历时二十余日,生擒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全歼俺答部主力骑兵军团八万人、步兵两万余众,俘其步军六万,缴获战马三万余匹,其他物资无数;经此一役,我大明重新夺回河套地区,并向北追击两千余里,鞑靼部全境已基本处在我军威慑之中,但我军亦伤亡高达近四万,其中阵亡将士更是达二万五千多人……”

  朝臣们这下听清了,这小皇帝鼓捣的新军竟然取得了如此大捷,这可是自大明立国以来对蒙古作战从未有过之胜利,众臣纷纷跪下向皇上贺喜。

  乐小风挥挥手,让众臣都归位,然后道:“我大明将士为保卫家园,有两万多将士长眠异乡,朕有何可喜?请张大人与户部、礼部迅速拟定阵亡将士抚恤章程,着工部于承天门外建立大明英烈祠,朕要让每一个为大明牺牲者的牌位入祠永享后世香火,世受纪念!烈士归祠之日,在京四品以上官员随朕前往祭祀!”

  众臣心中一凛,这皇上的思维可真是不一般啊,面对如此泼天之功,其竟然没有一丝得意忘形,相反还如此冷静,怪不得一众军人对其佩服的五体投地!其深知军心啊!

  二十日后,北京西郊,肖云飞开等将领护送着出征阵亡将士的灵位和骨灰,携带着伤兵归来了,乐小风同志率文武百官出城前往迎接。

  来了,来了,猎猎飘扬的黑龙军旗引导着长龙般的黑色军旅从灰蒙蒙天边显现,所有人都默默的注视着……近了,回来了,远征的军人们带着征尘回来了!军旅的最前面,是长长的一路阵亡将士灵牌,紧接着的便是伤兵队,伤兵们相互搀扶或者躺在担架上,最后才是风尘仆仆的步兵和骑兵,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在向人们诉说着那场大战是何等的惨烈,胜利的光环下军人的伤痛有多么巨大……看着眼前将士们黑色军服上那刺眼的白纱,乐小风同志的眼睛湿润了……

  肖云飞等一众将领没有料到竟然是皇上亲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待看清了,几步上前,纷纷滚鞍下马,跪倒在道旁,当乐小风一一扶起众将时,肖云飞等一干人心细,忽然看到皇上眼角的泪珠,都不由再次心中一震,想起曾经朝夕相处的弟兄,如今已是阴阳两隔,纷纷落下泪来,军中和在场诸人也受了传染,一时间众人都唏嘘起来!一行人就这样慢慢的走着,进了城,最后走到了新建起的英烈祠,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那些阵亡将士的灵位被移进了祭台。

  乐小风走到队伍最前,向着那些灵位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这时全城钟鼓齐鸣,远方的军号也发出“呜、呜”的长鸣!远方城楼上竟然传来了“轰、轰、轰……”大炮声!接着,礼部官员则开始念公祭文……乐小风礼毕,文武百官及随征将领也随后向那些阵亡将士灵位行大礼。

  乐小风同志今天带给所有人的,除了震惊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震憾,特别是普通士兵、平民百姓,自古以来,有哪一个朝廷将普通士兵当人看?一将功成万骨枯,君王们记得那一将便算不错了,又有哪个君王向这数以万记的阵亡将士的灵位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又有哪个朝代专门建立祭祀阵亡将士的英烈祠?还有很多很多……乐小风看到阵亡将士时心疼的流泪更是被广为传诵……

  虽然,普通民众面对如此大捷,还是忍不住弹冠相庆,但这欢乐之中,有更多的人想起了那些为了胜利而牺牲的人们……

  在英烈祠进行了祭拜度阵亡将士仪式后,更大规模的献捷太庙仪式如期举行。

  太庙前的街市上,清早便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们,禁军内卫手持长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拼命的维持着秩序,随着城门缓缓打开,传来几声拖长了声调的“进——”号令声,紧接着便传来了“通、通、通……”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一队队身穿黑色军服的军士,如同一道道黑色的怒潮滚滚而来,以一种仿佛这世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的气势缓缓而来……

  虽然,有的军士的军服破了,有的甚至还沾染着凝似的点点血痕,但这根本无损于这支军队的形象,这是一支战胜了草原狼的王者之师,那漫天而来的肃杀之气,再一次的震慑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安静下来,只有大军前进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步兵之后,便是骑兵,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骑兵出现时,更给了现场所有人一种无比的骄傲,他们的国家,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军队。

  当所有参阅军队在太庙前集合完毕时,随着礼部官员一声:“献捷仪式开始,鼓乐起!”

  随着一声号令,一首美妙激扬的《凯旋归来》让每一个出征将士的脸上漾起无比骄傲的神情。

  “宣镇远大将军、羽林卫少将肖云飞开觐见!”

  “臣宣镇远大将军、羽林卫少将肖云飞开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肖云飞急忙出列,走上前拜伏在小开面前的台阶下。

  “大将军为我朝扫平边患,居功至伟,平身!”乐小风道。

  “谢陛下,臣奉旨率二十余万大军,幸得列祖列宗护佑、将士用命,击破蒙古俺答部的进犯,收复河套失地,现向陛下缴旨!”肖云飞开说完,将腰间的尚方宝剑与镇远大将军印高举过头。

  乐小风身旁的太监过去接过来,呈给小风,小风点点头再次道:“肖将军快快请起!将军赤胆忠心,将士用命,朕心甚慰!”

  接下来就是献俘和献捷的仪式,这两项仪式本来是要在太庙,太社、宗庙之中进行的普通民众不能前去观礼,不过这么多百姓都在城外迎接凯旋回师的军队,天子当然不能过这样一个宣扬大明朝廷浩荡天威的机会,命肖云飞将缴获的旌旗、鼓角、衣甲、仪仗展示给围观的百姓,当然还有几万只硝制过后的左耳,以及从俺答降兵中挑选出的五百俘军。

  俘虏的几万军士自然是不可能全部带的,否则光是一路看管他们都是个大问题,所以文远只是从数万降卒中挑拣了几百个看上去彪悍精壮的而已这些人用白练系着,一个挨着一个从高台下走过,接受天子的检视,之后才是到太庙、太社开始正式的献俘。

  古时候大军凯旋献上俘虏还是有讲究的,俘虏必须是长相够凶悍,孔武有力的人,太瘦弱太矮小就不能昭示国家的威严献上的俘虏到太庙后,俯首乞命,经有天子审讯,如果天子下令处以极刑,就由廷尉带往法场;如果天子下令开释,侍臣便传旨先释缚,随即宣布释放被俘者三跪九叩,拜谢天恩。

  当然这些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这些人跟随大军前来,已经知道朝廷不会处死他们,从而向天下昭示天恩。

  一整套的献俘献捷仪式结束,已经是深夜,不要以为凯旋的仪式就这样结束了,献捷之后,天子还要大宴有功之臣三日,之后便是论功行赏的典礼总之还有许多的繁文缛节等着小开同志,饶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多年,这些琐碎礼仪还是让他头疼不已。

  好不容易,小风才躺在了他那张宽敞但不舒服的龙床之上,虽然他令人铺了厚厚的被褥,但仍然让他十分想念后世的床铺。

  喝了点酒的小风,脸色通红,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不觉弄出了声响。

  “不舒服吗,皇上?”小云过来摸摸小风的头,她是随着苏小姐一起过来的,现在来伺候皇上的。然后吩咐值班丫头端来碗醒酒汤,她接过碗顺势坐在床边,轻轻扶起乐小风斜靠在床头的靠垫上,然后就样侧着身子一勺勺的喂他,也许是半夜临时起来的缘故,也许是和乐小风从小就不大注意这个了的缘故,总之,乐小风不知怎的眼光一落竟然就看到了她的……*,虽然乐小风这一世才不过十七、八岁,但其心理年龄早就是二十大几的人了,从穿越而来,天天想着的便是如何生存下去,如何避免国家民族历史上的悲剧,虽然一直身处脂粉堆中,但他又哪里在意过?此时,人一松懈下来,夜深人静的,孤男寡女,咋一看到……小风同志只觉心忽然间怦怦直跳,某处竟然立刻便有了反应,好在被子多少掩盖了一些尴尬……

  小云初不觉得,待她将那碗醒酒汤喂乐小风喝完,忽然发觉了乐小风同志异样的目光,心里不由一阵慌乱,还没等她逃跑,乐小风竟然将她一把抱住,“流氓啊!唔……”乐小风同志的魔爪,她哪里逃的掉?当然,也许是根本没想逃,从小她就是天生的侍寝丫头,这一天,其实早就有心理准备,相比别人来说,也许应当说来的还是迟些了的……

  “陛下是个流氓皇帝……唔,轻点,您把奴家弄疼了……”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洒向古老的帝都时,那召唤百官早朝的钟声竟然没有响起,早已准备好上朝的官员们纳闷了,纷纷派出小厮前去打探,难道皇上又要和前几朝的皇帝那样有了点功绩便开始偷懒?

  消息很快传过来了,小风同志正如同群臣所料,开始偷懒了,太监传出的旨意是:“朕偶感不适,停早朝一次,百官辰时入朝,由内阁大学士们主持廷议。”

  众官员忽然间有了种深深的无奈,看昨天皇上的精神气,哪里是要生病的样子啊,真不带这样玩的啊,哪有将众臣都鼓动起来,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忽然间自己却偷懒的?几个沉不住气的官员甚至准备联名上书直谏。

  肖云飞这个时候进宫去献出了个宝物,原来是修炼的秘籍,是蒙古人特有的修炼秘籍,这个对自己修炼大有好处,所以乐小风高兴的都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得了此书,妙静说,南边有修炼的绝佳之所,问他愿意去否,乐小风自然答应,马上叫海九公去办了此事。

  虽然,这大明帝国在乐小风同志的锐意改革之下,已经初步按照后世的经验建立起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三权分立制度,并根据运行中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正,大明帝国也如同涅槃重生一般,暴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国力也蒸蒸日上,但这繁华之下,是否存在隐忧?是否存在可能危及皇权的因子,这都是从奏折中无法看到的,乐小风同志在对京中之事作出一系列安排之后,在早朝时,正式宣布了南巡的决定。

  大明皇帝南巡是大明开国不久的几代皇帝的惯例,但后来的几任皇帝,甚至终身都未踏出京城一步,所以乐小风同志的南巡决定,还是引起了不少大臣的震动,当然,他们的反对意见也只能从皇帝的安全角度出发,毕竟,这是本朝惯例,再说,乐小风同志虽然也讲民主,但他正式的决定向来是乾纲独断,反对无效,玩阴的、使绊子那可是与自己吃饭的家伙过不去。

  内阁首辅想了想出班道:“敢问皇上,皇上出巡期间,京中如何安排?何人随驾?”

  乐小风想了想,道:“两套班子朕一并说了吧,按皇帝出行例,首辅大人坐镇京城,各部依职行事,海九公,小柱子已经淑妃,丽妃等随驾,肖云飞留守军机处,张建忠负责京城防务,各方按制度重要情况及时报朕……”

  所谓“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还真是一点也不虚,乐小风南巡旨意下达后,相关各条线竟然连轴转了近半个月,乐小风同志期盼已久的南巡才得以成行!

  当浩浩荡荡的出巡队伍辞别文武百官,走上去往南方官道时,乐小风同志的心一下子便激动起来了,南方,江苏,偶的故乡,偶就要回来啦!甚至他忽然想到,自己要是径直回到家乡,是不是会看到自己的先祖?如果见到了自己该怎么办?不过想想还是罢了,自己要是真的回到那个小县城,自己可当不起自己的先祖一拜,那遭雷打的事还是不干为好!

  一个半月的行程下来,乐小风终于搞明白,在这个时代,皇上驾临地方,对地方官来说,那可是比天还大的事,如果照这样一路走下去,只能是劳民伤财,看不到任何真实情况。

  乐小风同志很快便在车驾即将进入江苏境内时,在他那宽敞的龙车上召来了李小光等一干随驾人员,乐小风的意思很明白,自己带着李小光、文纪涛丢下车驾,便装先行进入南京城!

  这李小光等人本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立刻两眼放光,只恼得老成持重王小明松一肚子怨气,这虚张声势的事,他可是真有点干不来,不过,看皇上那样,他也只能是赶驴上架了……

  潞简王朱翊喜一直身体不太好,此时随驾,也是乐小风体晾,让他出来散散心,但因其病势沉重,乐小风本拟也带上他的,看看他那样子,乐小风甚至都有点后悔带他出来了,心中暗叹一声,也只得让他随车驾而行。

  乐小风同志与李小光等人丢下车驾,一路飞马前行,竟然比预定行程快了近一周到达了南京城。

  这南京,乐小风同志不由又想起了小时候的事,不由魂游九天:俺可是半个南京人,谁让人家打小便长在这里呢?小时候,父亲便在南京工作,便随父亲在这里长大,,只到去了少林,他才离开这里……

  不过,当他真的走在大明南都南京的街头时,他才发现,这南京可不是他记忆中的南京,除了那古老的城墙、巍峨的皇宫……他的记忆,竟然那么多的错误,当然,大致的方位感还是有的。

  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小开不由的又想起了那个他穿越前的那些人和事……

  这南京的街头,真不愧是大明帝国的南都,人流如梭,显得异常繁华热闹。

  此时的乐小风,穿一件宝蓝色丝绸长衫,手拿执扇,加之皇室无数代美女基因沉淀而生的俊朗容貌,显得格外的风流倜傥。

     

继续阅读:第101章快乐时光(改动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子修仙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