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悬梁罪恶
马二屁2015-10-27 13:594,208

  遥成树抬眼望着苦竹真人,苦竹真人也望着遥成树。两人对视半晌后,苦竹真人才说道:“今天的事,遥员外……

  “真人放心,晚生绝不会向外透露半句。”遥成树又自称晚生,想必是又更进一分的膜拜苦竹真人。

  苦竹真人点点头道:“贫道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你虽是功德无量,但这件事还没有完。不过员外请放心,将来自会有人平息一切。”

  遥成树道:“其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晚生都还不知道,为何刚才晚生会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人走在茫茫的大地,好像是周围都没有任何事物,只有他一个人。”

  “员外刚不是说那人就是沐王的使节吗?”

  “隐约看见好像是,结果下起了雨,人影就消失了,晚生这才发现真人往纸上泼了一碗水。”

  苦竹真人道:“什么都不用说了,你功德无量。想启明他们了吧,过会儿去看看吧。”

  遥成树道:“说实在的,晚生有何功德连自己都不知道。好吧,去看看我那两个儿子,哈哈。”

  京都方面,自从天启皇帝驾崩后,人人自危。因为很多人都巴结过九千岁,而即将继承大统的信王却是九千岁的死敌。昔日朝堂之上,满朝文武乃至诸王无一敢与九千岁抗衡,只有信王。信王虽是年纪轻轻,却一直顶在风尖浪口。奈何信王是皇上的弟弟,九千岁也拿着没法。现在皇上驾崩了,更想不到的是皇上在驾崩之前诏见了信王,要信王继承大统,这是九千岁所没想到的。不过有一点算是宁他有一点点欣慰,那就是天启皇帝诏见信王的时候,对信王说道:“魏进忠恪谨忠贞,能计大事。”这是皇上身边的小太监告诉九千岁的。

  虽然有这么一点欣慰,但九千岁还是坐卧不安,逐召自己的心腹议论,天元法师也在其中。九千岁先是假装嚎哭天启帝一番,尔后才说道:“信王继承大统后,也不知我等还能否为皇上,为大明尽忠。”

  天元法师说道:“九千岁这是说哪里的话,如今大明半壁疆土的守将,各封疆大吏,唯九千岁能撼动。信王不要九千岁效命,那才真是无先见之明。”

  九千岁叹了一口气,说道:“信王从来都与咱家说不到一块,但有些事咱家也是为大明为皇上着想呀,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皆不得安身。”

  众人都一怔,天元法师也假装没听见九千岁的这句话。九千岁这才一下反省过来。热锅上的蚂蚁,那是三国瓜分大汉时期,魏武曹*用来形容皇帝的一句话。在这个时候九千岁用来形容自己,确有不妥。还好九千岁向来都狡猾,假装笑了一下,说道:“我等奴才就是蝼蚁,皇上若用得着咱,咱就算是力尽绵薄,也要辅佐皇上不是。”

  席中有一人说道:“信王老在朝堂上顶撞九千岁,那是年轻气盛嘛。九千岁又何必放在心上。”

  谈了一夜,像是几乎都在向着九千岁说话。这反而更宁九千岁担忧,因为他现在想听的不是顺着自己的马屁言,而是想听听这些爪牙们的意见,倘若信王真要除了自己,那该咋办。

  信王这边一样也是坐卧不安,招来几个亲信商议。有人说魏进忠丧尽天良,大明有今日的垂危,全耐他所赐。也有人说九千岁尚还羽翼丰盛,若是动他恐引来大乱,毕竟多少封疆大吏都为他立过生祠,就连袁崇焕也不列外。倒是有些老臣谨慎,问信王道:“先帝诏见皇上时,到底是怎么说的?”

  信王道:“恪守谨忠,能计大事。朕真的难以相信,皇兄在临终时居然还惦记着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阉人。”

  “先帝也许也有他的道理,魏进忠贪厌,谋权,但他总还不至于敢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换句话说,没有大明,哪有他魏进忠的好日子。先帝也许是想着魏进忠控制在手的东西不少,皇上若是动他,恐怕真会招来非议。”

  信王微微发怒道:“尔等不会是得了魏进忠什么好处吧?霍维华乃是魏进忠的心腹,何以皇兄吃了他进献的丹药后,病情反而恶化?朕还没给他算这一账呢。”信王突然大吼道:“弑君之罪,尔等也想包庇。”

  众臣见这个新皇上脾气暴躁,一下子都低着头不敢说话了。

  信王起身随意走了两步,又说道:“皇兄说此话必定有道理,可道理不在诸位说的这些。他魏进忠聪明一世,至于犯这一时之糊涂让霍维华去加害皇兄吗?”

  “皇上的意思是?”

  “代罪羔羊尔。不管是何人下此毒手,他必须有一条管道,那就是能将毒药安全的送到皇兄嘴里的这条管道。”

  众臣惊呼一下,小声疑问:“侍候先帝的太监?”

  信王一罢手,低声说道:“想必皇兄在临终前已然知道身边有鬼,所以故意说了一句反话,目的是想要此人把话传到魏进忠耳里,让他有所不备,待朕一切准备妥当后,一举除之。”

  “先帝真是高明,谁都没想到一个临终的人会说了一句假话。”众臣都点头赞叹不已。

  “但皇兄看错了一点,”信王继续说道:“那就是他以为毒害他的是魏进忠。”

  “那依皇上看,会是何人?”

  “你?或者是他,又或许是朕,都有可能。”信王话还没说完,端起了茶杯,说完后喝了一口茶又狠狠的说道:“不管是谁,朕偏说就是魏进忠。”

  众臣面面相觑,在心里都知道了一件事,看来信王是非除去九千岁不可了。

  几个月过去了,宫里风平浪静,不像是有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垂危。突然有一日,有臣子向信王奏了一本弹劾九千岁的十大罪,信王觉得一下子拿下魏进忠还真不好办,狗急还要跳墙呢。深思熟虑后,决定先试探一下,便要九千岁去为先帝们守陵。九千岁想不去吧,那就是抗皇命,去吧,这实则是在卸了自己的权职。但又怎能不去,如今的信王已经不是那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他是万万人之上的九五至尊,九千岁能不听命吗?

  在去皇陵的路上,九千岁就想,若是就这样守陵一辈子,怕是无法翻身了,何不趁守陵之际联络自己的亲信爪牙,另立储君。平着自己多年来建立的权力网,这并不是办不到。好吧,你信王既然要一意孤行,那咱家也得让你看看,咱家可不是你想除就除的。事不宜迟,九千岁还在路上就开始召集自己的爪牙。

  此事传到信王的耳里后,便命锦衣卫前去把魏进忠抓回宫里审判。可万万没想到有一个人也在暗中行动。

  这一夜,九千岁正在饮酒,突然进来一个人。九千岁看了一下来人,惊道:“国师!国师怎么来了?”来人正是天元法师。

  “千岁爷,本座当然不是来陪你喝酒的。是给你带来两个消息。”

  “何消息?”九千岁看见天元法师后还稍稍有些悦色。

  “皇上得知千岁爷守陵之际,还在召集过去的鹰犬,甚是大怒,特令锦衣卫前来缉拿千岁爷回宫受审。”

  九千岁把酒杯一摔:“哼,黄毛小儿,真想*咱家走上绝路。”说着又问天元法师道:“还有一个消息呢。”

  天元法师左右望望。九千岁说道:“这里都是亲信,但说无妨。”

  天元法师笑道:“九千岁误解本座了,本座是点一下这里有多少人。”

  “现在还有兴致点人,”九千岁道:“说另一个消息是什么?”

  天元法师向九千岁鞠了一躬后,说道:“第二个消息就是九千岁不用回宫了。”

  九千岁一怔,说道:“什么意思,难道国师已经有了安排。”

  “不不,锦衣卫已经在路上了,本座哪会有什么安排。”

  “那是?”

  天元法师抬眼望着九千岁,说道:“难道九千岁还没听见地狱的呼唤吗?”

  九千岁皱着眉头,咬着牙,倒是旁边一个侍卫说道:“你想干嘛。”

  那侍卫话刚说完,天元法师手一伸,硬是把那侍卫吸了过来活活的掐死。“真是不懂事,向来都是九千岁发言后,别人才可以发言的,怎么今日会冒出来这么一个不懂事的人。”

  九千岁厉声道:“天元老贼,你敢动咱家,这里可全是高手,就算是锦衣卫来了,咱家一样是来去自如。”

  “九千岁,千岁爷。当初你已经错得离谱,如今你还是错。本座想要动你,那是随时随地的事,你真以为本座是全赖你走到今天的?告诉你吧,你在本座的眼里,一直都是一个踏脚石而已。”

  九千岁哪还忍得,呼一声:“给我拿下。”

  顿时十几个侍卫便向着天元法师杀过来。天元法师不慌不忙的就这样站着,待那些侍卫杀到后,突然一个遁身,来到了九千岁的身后,手搭在九千岁的肩上说道:“以为你能蒙得了天启皇帝会有多狡猾呢,也不过如此。本座现在要杀了你还不容易吗?”

  九千岁已经是全身发抖,急忙说道:“国师,国师手下留情,咱家什么都没有,金山银山有的是,只要国师高抬贵手,留下咱家这条命,以你的法力,咱家的权力,我们再联手捧出一个新皇帝不是不可能的事。”

  “金山银山?”天元法师道:“你要吗?本座也可以给你。”天元法师说着,一伸手吸过来一个侍卫的宝剑,往地上一扔,铁宝剑已成了金宝剑。“还要吗?”又一吸,又是一柄金宝剑。

  “国师,你到底想怎么样?”

  “想怎么样?”天元法师狠声道:“当初若是你启用本座,你还会有今日的下场吗?”

  九千岁恍惚了一下,扭过头来,慢慢的说道:“你不是国师?你是哪一个身相?”

  “哈哈哈,”天元法师笑道:“终于变聪明了,本座也不陪你玩了,这地方里里外外的少说也有一百颗人头吧,献祭了吧。”天元法师说着又瞬间不见了身影。接着门外一声狂啸,侍卫们赶紧跑出去看,原来是一只大虎,那大虎见人就咬。一旁则站着一个大和尚,津津有味的观赏着这无聊的屠杀。

  “九千岁,九千岁,不好了,我们怕是出不去了。”侍卫们吓得魂飞魄散。

  九千岁闭上眼睛,说道:“问世和尚都来了,想必是那开元相吧。”

  “哈哈哈,真是越发聪明了,”天元法师又突然出现在九千岁面前说道:“你亲手扶植起来的国师现在正在法师府修炼呢。而你遗弃的开元相却来提你的头献祭给冥界,真是够讽刺的。”

  原来,来者并非天元法师,而是天元法师的身相,名开元相,镇风城的督军。自打天启帝驾崩后,他就知道九千岁必有今日。守了几个月,还真让守着了。

  “开元相,咱家有过对不起你吗?你又何必置咱家于死地。皇上要缉捕咱家回宫受审,若是今日咱家有个三长两短,你怎么向国师交代?”

  “有谁知道几千里以外的开元相会跑来杀你这个阉人?你还想着这里会有一个人活着出去吗?”

  根本都没怎么厮杀,九千岁的侍卫全都被花斑虎和问世和尚杀死。唯一剩下九千岁一人,抖索着还指望锦衣卫快快到来,可锦衣卫却是迟迟未来。只见开元相往楼顶上系上一条白布后,对九千岁道:“上去吧。”

  九千岁看着那恐怖的白布条,平生还没这样恐惧过。生,有可能吗?死,兴许还能早早结束这种恐惧的煎熬。九千岁慢慢的搬来一条凳子,站上去后,把白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眼里居然流出一滴泪。开元相手指一弹,一粒透明的寒冰打在凳子上,凳子滑向了一边。这个不可一世的九千九百岁就这样走了,他留下的金山银山没有谁知道在哪,唯一留下的就是那最后一滴泪,都被开元相一把火烧得荡然无存。

  锦衣卫赶到时,只得到了一具烧焦了的尸体。九千岁死了,信王并没有高兴起来,反而是更加茫然,他心里知道,真正的大老虎还未现。

  天元法师这些天也一直未出门,信王诏见他,他也称病未去。

  金面人在外地得知皇上驾崩后,马不停蹄的往京都赶。他不相信皇上就这么轻易驾崩了。离开京都的时候,皇上还好好的。凭皇上的法力,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被谁迫害的,这其中定有无人知道的缘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匠门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