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使是在这种人数远远多于对手并且士气也高出不少的情况之下,慕容浩的军队仍旧不占太大的优势。拼到最后,白军一方也只剩下二三十人而已。
“看来新兵还是远敌不过精锐之师啊!”慕容浩见到面前的这副场景,几乎使劲浑身解数的他心中不由得暗暗地叹了一口气。要不是之前钱将军过于轻敌没怎么讲这次比试的结果看得太重,准备略有不足,即使是他之后耍了些小伎俩仍是不肯能战生对手的。
不过慕容浩现在所取得的胜果,击败了在蓝城如同神话一般存在的钱将军,这也足以傲视军中了。毕竟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不论你用什么办法也是不可能让这些新军在本质上得到提高的,但是胜在慕容浩将这些人整合为一个整体。
这些新兵个人的力量虽然占时还并不十分可观,但若是能够凝聚起来,成为一个团结的整体,这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这时,场外的观众们不由得目瞪口呆起来,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居然能够以弱胜强,战胜了他们心目中的军神。
不过,钱将军这会儿却没有丝毫战败的沮丧神情,反而用一种捡到宝贝的眼光直直地盯着慕容浩,嘴巴似乎因为过于惊讶而一下子合不上。
钱将军的这种神情自然逃不过慕容浩的双眼,这让他内心一阵发毛,嘴角更是不停地抽搐。随后,他便不由分说地开溜起来。他心里可看不准这位钱将军正在打着什么如意算盘,要是对方因为这次事情一个不开心之下,把自己拿去狂殴一顿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毕竟一位威望甚高的主将,被他这么个毛头小子给击败了,说不丢脸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慕容浩想象那般情况发展下去。事后,这位钱大将军居然丝毫都没有提到这件事,反而时不时召慕容浩过来一起讨论军情和兵法。慕容浩有时甚至在钱将军帐中,一逗留便是数天之久。
在与慕容浩细细相处一段时间之后,钱将军不由得不被面前这小子的军事才能所深深折服,他甚至不由的得出“难道面前这小子在娘胎里便开始研究兵法?”这种可笑至极的想法。
慕容浩若是知道钱将军内心的想法,必然是会哭笑不得的。
数十天之后,钱将军作出了一个令人大吃一惊的举动,那便是将军中的部队都交由慕容浩来训练。这令军中许许多多的将领都心生不满,不过碍于钱将军的威望,他们自然不敢当面说什么,但背后骂慕容浩的声音却几乎从未间断,毕竟又有谁会对一名没有什么战功的小将心悦诚服。甚至有一种“慕容浩是钱将军私生子”的可笑之极的说法在军中流传开来。
不过慕容浩自然没工夫和这些人认真计较,但内心却是冷笑不已。
数十天之后,在慕容浩一番魔鬼般地训练之后,这些原本心生不满的士兵渐渐地发觉自己本身的实力在渐渐地增长,虽然并非十分迅速,但这将士们都是有不小的收获的。而且这一群将领在慕容浩的耐心指导之下,对天文地理、战技、阵法都有不小的提升。
于是军中暗骂慕容浩的声音渐渐少了,大家敬意对慕容浩的敬意逐渐增加,毕竟有才之人在任一个岗位都是颇受欢迎的。因此,慕容浩的威望在军中也不断地极速攀升起来。
不过,让慕容浩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声望的却是另一件大事。
中州大陆的版图被四个最为强大的国家划分。北部是越雪国统治,中部则是中宇国一家独大,而南部和东部却有灵犀国和怒涛国与此抗衡,而剩下的一些小国家则是大多依附这四国而存活。四国基本处于国力、军事大致持平的状态之下,时常在相互牵制、相互争斗之中。
虽然边境摩擦不断,但这些年来却没有出现过什么太大的战争,因此也算得上是一副颇为和平的时代。
正当钱将军不知何事进京面圣之时,意外发生了。
越雪国南部与中宇国交境的地方,有一小国名为尘梦国,此国是越雪国的附属国之一。但此刻,尘梦国却处于兵荒马乱的时刻。
叛军得到中宇国的支持,已经占领国中大部分的主要城池、要塞,尘梦国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
叛军似乎早就得到钱将军进京的这个消息,于是选择了在蓝城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情况之下,发动叛乱。
在他们看来,洪武郡在得知尘梦国发生叛乱之后,由于其最高统帅并未在营,定然不会有谁敢轻易处理此事。到时候上报越雪国京城,这样一来一往,圣旨下来之后尘梦国内之事,大局已定,有着中宇国的支持,想必越雪国也不敢有所动作,也只能暗暗吃瘪罢了。
而蓝城一众首领在知道尘梦国叛乱这件事情,并受到尘梦国君主发来的求救信函之后,自然是纷纷大吃了一惊。
众将意见不一,有的认为主将不在,因该上报朝廷的同时整军以待,到圣旨来临之时再做处理;有的却认为尘梦国本就一小国而已,战略地位并不十分重要,丢失之后越雪国并无实际损失,因此只需上报军情静等朝廷圣旨即可••••••慕容浩当然也在讨论军士的营寨之中,不过当他听完这些将军的建议之后,他内心不由得暗骂这一帮将军的无知。
梦尘国虽小,但若是越雪国此次没能及时发兵营救,日后还有谁敢依附于越雪国。再者兵贵神速,等上报朝廷之后,已经不需要出兵了,因为那时候尘梦国肯定已经被划入中宇国的版图之内,到时候越雪国自然不可能为了这么一个小国和中宇国开战,也只能暗暗吃瘪而已。不过,圣上大失颜面却是必然的事情,到时候谁又能承受陛下的怒火?
于是慕容浩便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并建议此刻暂时统领军队的孙参军立即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一举击溃叛军,到时候中宇国自然不可能还有机会耍什么鬼主意了。
不料此参军却是一个优柔寡断、胆小怕事之人,他自然不敢听取慕容浩的意见,只是作出了一种比较中庸的决定。那就是在上报朝廷的同时,另一边整军待发,随时准备作战。
这位孙参军的做法,在一般人看来其实也并不算是错误的,这也是保住自己乌纱帽的最好的方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过在慕容浩这种人看来,孙参军却是愚蠢至极。于是,他作决定出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