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夜,凛烈的北风在窗外“呼呼”地刮着,满天的白雪如群魔乱舞一般在天空中肆虐着,如漆一样黑夜张开着它那狰狞的面孔笼罩着整个大地。
在东京开封府尹的官衙的卧室的窗户内,不时地传来忽明忽暗的烛火,作为开封府尹的赵光义在批复了最后一件公文之后,这他从公文案上站了起来,他伸了一下懒腰,打了哈欠,他端起火烛,打开窗户抬头望了望了那满天飞舞的白雪,低头叹了声气便又关上了窗户整整衣裳便躺了下来,不一会他便鼾声如雷了。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赵光义从睡梦中惊醒,他猛地一下睁开眼睛,他心里想到:不好!这一定是出什么大事了!你想谁深更半夜的会在一个大雪天敲门!
赵光义慌忙地随便地抓到一件衣服披在身上,跑到大门口把大门打开一看,原来是王继恩手提着灯笼哆哆嗦嗦地站在雪地里!
赵光义慌忙把他让进屋里来。
“晋王殿下,皇上他•••皇上他•••”王继恩哆嗦地已口不能言。
“快说皇上他怎么了?”
“皇上他•••他•••驾崩了!”
“你别胡说,皇上••他还不到五十岁,春秋鼎盛怎么会说驾崩就驾崩,你如果胡说八道,这事陪上你全家人的性命也不够!”
“这事老臣怎敢胡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今天天色已晚,我明天再进宫如何?”
“国不可•••一日无主,皇上刚驾崩,宋皇后就让我去把德芳叫来,我心里说这如果谁去这皇位就是谁的了,德芳年纪还小,他如果继承了皇位怎能服众,以前不是有个‘金匮之盟’吗,说如果皇上•••驾崩,就把皇位传给您晋王,这件事情我是知道的,因而我就转道来到你这里来了。”
“好我这就随你入宫!”赵光义也感到问题严重性。
赵光义心中想到,这时入宫正好是抢班的大好时机,如果这时不入宫,那么皇帝之位无异是拱手让与别人。
赵光义立即召来他的心腹程玄德命令他率领开封麻的卫队立即封锁京师九门,没有他的命令不许任何人入宫。同时命令派贾谚前住京郊驿站严禁州郡长史以上人员进京,并且封锁宫内和宫外的一切消息。
赵光义作好安排便和王继恩一起脚踏白雪直奔皇宫而去。
第一回夺宫此时宋皇后正在焦急的等待之中,她猛抬头望见看见王继恩满身雪花走进宫内:“德芳来到没有?”
“娘娘,小王爷没来,晋王到了!”
赵光义随即从王继恩身后闪现而出,宋皇后看到晋王赵光义直怔怔地站在那里,不知说啥是好这时她感到了死亡的恐惧,可是事至此也没有任何办法了,宋皇后这时想到只能是如何存身自保!这时只见宋皇后突然走上前去,抓住赵光义的衣襟:“我们母子的性命皆托付给官家了!”
“皇嫂你放心,我与大哥乃一母同袍,让们共保富贵!”
“皇后娘娘,皇上已经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王继恩说道。
“笔墨伺候!”赵光义咬咬牙无奈地说道。
第二天,大臣们照例都踏雪上朝,而他们得到的消息只能是皇上驾崩的消息,而取而代之的只能是赵光义,而众大臣得到除了满身的寒气之外还有的只是满脸的雪花。
关于赵光义的登基,历史对他颇有议论,有的人认为赵匡胤的死就是瞎编乱造出来的,更有甚者有的人认为赵匡胤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亲手害死,这就是所谓的“烛影斧声”。但是撇开这些疑问不言,赵光义登基继位是历史的事实,而且在以后的对外几次战争中他还吃了几次大败仗,尽管历史对他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但是他在军事理论上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参谋本部制度、阵图制度和军事学院体系这也是现代化军队的起源。他同时还确立了文官掌兵的军队国有化体制,而且他先后消灭了南平和吴越和北汉完成了赵匡胤末竟的事业,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也是历史的事实,这些历史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
赵光义的帝位乃是篡位得来的,朝堂之上必然引起众人心中不服,接下来向事惰如何安抚众人使,使众人诚心归服便是摆在赵光义面前的头等大事。
他是如何安抚众人的,一人字——封!
赵光义加封宋后为开宝皇后!
接着又加封弟弟光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封齐王!宋朝有个规矩,如果皇子要继承大位当皇帝,必然要先封王再为开封府尹,现在自己的弟弟已经是齐王而且又是开封府尹,这意味着自己当过皇帝之后那么下一个接班就是光美了!这很符合“金匮之盟”的原则,“全匮之盟”的原则由杜太后制定,内容就是赵匡胤做过皇帝之后,皇帝的位子不是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而是传给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做过皇帝后,帝位也不是传给赵光义的儿子,而是传给自己的弟弟赵光美。现在自己的皇帝哥哥死了,帝位到了弟弟手中,这符合“金匮之盟”的原则,你们看这又把光美封为齐王又兼开府府尹,这意味着光美在自己死后帝位又传给他了,这又符合了“金匮之盟”的原则——这一下子便堵住了悠悠众人之口,就从这一次加封的事件上我们就看出来赵光义是多么的善于权术!赵光美因为要避讳赵光义的名子,改名赵廷美,赵廷美心里却实是“挺美”美的,因为自己以后能继承皇位!
接下来,赵光义便封长子赵德昭为永兴军节度使兼侍中、加封武功郡王;次子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宋后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没有话说了,因为当初我答应给你们的富贵我给了!
朝中的大臣如何处理呢?还是一个字——封!
参知政事薛居正加封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户部侍郎、枢密副使沈伦加封在仆射;翰林学士卢多逊加封为中书侍郎;曹彬封为枢密使,并加封为同平章事;楚昭辅加封为枢密使,潘美加封为宣徽南院使。并且每个人都赏赐了他们大量的金银财宝。
这些勋旧故臣本来要牢骚满腹,要准备说几句话,可是看也他们们赏赐也就二话不说回家闷头发大财去了!
接下来赵光义又做了一件另大家出乎所料的事情,他要给大家洗脑,怎样给大家洗脑呢------改元!他要“开宝”的年号为“太平兴国”!改了元就能让大家把“开宝”年号忘掉,而记住他“太平兴国”的年号,在古代社会皇帝的每次改元-般都在本年刚刚开始的元月,而这次赵光义在即承皇位当上皇帝的时候是当年的十月份,离下一年还有两个月呢!可是赵光义也不再管那么多了,他下令改元!
诏令-下,众大臣自然不愿意,丞相薛居正代表众大臣首先发言:“皇上,改元是件大事,这历朝历代皇帝改元都是在次年元月立春之时,而现在已经十月份过二个月改元也不迟啊!”
众大臣随声附和表示同意。
赵光义却道:“薛爱卿您有所不知,我的皇兄南佂北战历尽艰辛终于开创下这大宋基业,他的目的就是要让这大宋王朝千秋万代的传下去,我改的年号是‘太平兴国’,我就是要让这太平盛世延长下去,这正符合皇兄的初衷!”
“在怎么着等到来年改元也不迟啊!”沈伦也附议道。
“沈爱卿您没看到吗,历代的年号都是两个字,而我却要用‘太平兴国’四个字,我的目的很明确,一我要天下太平,二我要兴我大宋,我还要在东京汴粱城建一座‘太平兴国寺’!”
众大臣看新皇帝态度坚决,也就不好在说什么了,改元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改元的事确定下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要进-步削弱石守信、张永德、张美、刘廷让等这些武将们的兵权了!
赵匡胤时代,这些武将虽然从中央撵到了地方,中央的核心权力是解除了,但是他们在地方上仍然担当着节度使,今天赵光义就要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赵光义于是便下诏让石守信、张永德等这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全部以新皇登基为由,让他们进京面圣。
等到这些节度使来到京城后,赵光义人人给他们加封上将军让他留守京师,而罢黜了他们的节度使的职位。石守信另外任命为守中书令,为西京留守派往洛阳。
还有-个重要人物-----赵普怎么办呢?
赵光义把他诏进京城后加封为太子太保留京朝奉。太子太保就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太保很显然是个虚职因为赵光义这个时候还没有立太子那!但是作为太子太保的老师赵普心里确实很满意,因为他能脱离了地方来到了中央!
接下来的事情赵匡义做了一件大事,一件影响历史的大事——大量开科取士!文人的春天到来了!
新皇赵匡义认为抑武重文的力度仍然不够,他又为文人做了两件大事!
第一赵匡义决定修书。
他命令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徐铉等十几个编纂《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
《太平广记》记录的是汉魏到宋初的小说野史之类的杂书,共500卷。
《太平御览》更厉害,它初名叫《太平总类》,分55部,4558类,共1000卷。这本书可谓是包罗古今万象。书中一共引用古书1700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已丢失,更使得这本书显得弥足珍贵。至于这本书为什么从《太平总类》改为《太平御览》,因为编写此书时,太宗赵光义对它非常重视,他自己规定每天看完卷,一年后看完,因而改名《太平御览》。
修书的事情安排好之后,第二件重文的事情就是修崇文馆。
在没新修崇文馆之前,宋朝是有国家图书馆的——“三馆”他的名字叫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但是三馆都是五代时期遗留下来的,它们建在右长庆门东北,仅小屋数十间,而且低小潮湿,仅仅能避避风雨而已,里边的书也只有一万多卷,新皇赵匡义亲自到三馆看看之后,摇摇头走了,没过三天,他立即下令在左龙门东北为三馆选定新址,即日起昼夜施工,不惜成本,又好又快的建了一个新的三馆,这新三馆建的精美壮观,可以和皇宫比美!而且这新三馆的设计图纸都是赵匡义亲自设计的!
一年之后,新馆落成,赵匡义一声令下,把旧三馆中一万二千卷得书籍全部转入新三馆,连同平蜀的一万三千卷,平江南的两万卷,以及下令在民间征集的正副本一共八万卷。赵匡义有为新三馆赐名为“崇文院”,借以表达“抑武扬文”的决心。
这已不是文人春天,而是文人的夏天。文人的夏天就意味着武人的冬天,新皇赵光义的“抑武扬文”的政策,很快在全国收到很大的成效,文人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而武人的地位却一落千丈,下面举-个实际的例子就能说明很大的问题。
话说这日在宋国的边境秦州清水县地区,有-个屯兵的兵营发生-件事情真正令人啼笑皆非!
因为秦州的清水县处于边境地带,这里有迁入内地的戎人经常作乱,所以宋朝廷在这里布置了大量军队以防止戎人。
在这里为首的是都巡检使周承瑨、田仁朗、刘文裕、王侁、梁崇赞、韦韬、马知节。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这-日忽然有-位朝廷使者,只这位使者衣着光鲜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十几个跟班——非常正规表面上看不出一丝破绽,周承瑨一听说朝廷来了“钦差”,见“钦差”如见皇上,周承瑨那敢怠慢,慌忙带领着田仁朗、刘文裕、王侁等全体兵营领导班子出门跪地相迎,可是等“钦差”使者立马站定后,下令把周承瑨等人全部捉拿捆绑。
周承瑨看是钦差命令也不反抗,可是田仁朗有些怀疑问:“能不能让我们看看圣旨?”
“我奉的是皇上的口头密旨,就是因为你们剿匪不力,临阵脱逃皇上才命我将尔等捉拿。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封州的李鹤事件吗,诏书岂是你等能见的东西!”“钦差”厉声喝道。
是的大家都知道“李鹤事件”,李鹤是封州的知州,他统治封州的时候却很黒暗,他公报私仇诬告手下的军吏谋反,也不问怎么回事就把他们杀掉了!朝廷派经常派人下去巡视,结果这事被巡视的官员知道了,便把这事上奏朝廷,皇上知道后二话不说也不审问也不下圣旨就把李鹤就地正法了,这件事情地球人都知道,周承瑨焉有不知道的道理。等到“钦差”一提到“李鹤事仵”,周承瑨一干人等全部都傻了,他们都绝望了,他们只有被捆起来带走的份了。
可是这时刘文裕说了-句话又让钦差傻脸了:“我是以前晋王府中的旧臣,上差难道不看看晋王的面子救救我吗?”
赵光义在没做皇上之前就是晋王兼开封府尹,他是赵光义开封府的老部下,这岂能小瞧!这可是个前途无量的关系!
“钦差”当时就摒退左右,等到他确认距离足够近,周围确实没有一个人能听到的时候他对刘文裕说:“你附耳过来!”
等刘文裕靠近后“钦差”小声悄悄地说道:“你能和我共保富贵吗?”
刘文裕望着“钦差”火辣辣的目光朩然地点了点头。
“钦差”当时就给刘文裕松绑了,刘文裕此时心里边已经明白了——这个“钦差”是假的!
刘文裕-子便成了座上客,刘文裕心里虽然明白了这是个假钦差,但是他嘴中确没有道破。
第二天,“钦差”便押着周承瑨等人策马前行,由刘文裕的关系,周承瑨等几个“罪犯”也得了宽大处理,他每个人都不在是捆着前行,“钦差大人”也每人赏他们一匹马,让他骑马前行。
等走-段路程,刘文裕走近了田仁郎,对他耳语了-翻,这个时候只见田仁郎突然翻身落马,倒在地上不能动弹。
“钦差”看见是这个情况,慌忙下马,俯下来准备看看是怎么回事,可是还没等“钦差”靠近,田仁郎突然又起身翻起趁“钦差”不备一下便生擒了“钦差”。
“快来人呢!田仁朗谋反,杀钦差使者!”“钦差”大喊。
可是没用!
刘文裕、周承瑨等人早已上前把“钦差”的跟班的武装全部解除!
按下来的事情便是对“钦差大人”-顿毒打,这下“钦差大人”全部交待——他是假的!
他的真名叫李飞雄,父亲叫李若愚是秦州节度使判官,岳父叫张季英是凤翔盩厔县县尉。
李飞雄这小子从小就胸怀大志,但是他却异想天开要做别人不敢敢干的事情,他遍翻父亲的书籍资料,从书籍资料中,他把秦州官员的所有底细都查个清清楚楚,这其中就包括秦州府各州县的府库兵甲的具体数字他也搞地明明白白,等封州的“李鹤事件”发生后,他认为时机成熟了,别人就能不费-刀-枪空手套白狼杀死一任知府,他自己也要“依葫芦画瓢”拿下清水县都巡检使。
说干就干,他只身一人偷来父亲的官马之后连夜出发以探望岳父张季英为名,便从京师出发直奔秦州而来,路上他看到驿站之后,便口称是“钦差使者”,驿站的官员一看这人,骑着官马。依着华丽,便不辨真假,相信了他,李雄飞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就这样,李雄飞一路边走边骗,没等来到来到秦州,他已经汇集了一个几十个人的队伍。
以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他来到秦州本以为计划天衣无缝,谁不知“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刘文裕——晋王府的旧班底把他的计划全部搞黄!
这是很快就上报了朝廷,处理的结果依然很惨,涉案的人员全部腰斩,这其中包括李飞熊还有驿站的那些不长脑筋的管事的以及驿卒,还有李飞熊的老丈人张季英一家也被夷灭三族。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我们从李飞熊事件中我们看到这武人的地位下降到了何种地步,你看一个人——李飞熊如果不是刘文裕出现,那么清水县的这一般戍边人员就会被一个手里什么也不拿纨绔子弟给要了命“篡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