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其实就是大脑、骨髓和神经系统中的“生物信息能”,确切的说,灵、魂即“生物信息能”;
躯体机能被破坏都会导致“生物信息能——灵魂”信息源缺失甚至于衰减能量直至脱离躯体。这种“生物信息能”与宇宙信息能相辅相成——这是一种“天物合一”信息量场理论。
根据宇宙信息能平衡和平行对称可以推导出,死亡后灵魂即生物信息能会被复元再次被受躯体所征求。但它不会记忆原来躯体细胞记录的信息源内容。这种生物信息能具备六元性即物质本元性——“感光性——视觉、感震性——即听觉、感气性——即嗅觉、感液性——即味觉、感压性——触觉、感距性——知觉”;人死后六感“六元性(物质本元性)”全然丧失,躯体不具有承载“六感”的能力,将此生物信息能释放给大自然(宇宙)。注:人体穴位就是这种“生物信息能——灵魂”节点信息的呈现、它具有引场、能场(而不是引力和电磁波),它是一种不能被现代仪器测到的信息场,它是一种“能”,这种“能”只具有“六元性”,在物质基础上才能体现出这“六元性”。例如*形成时会征收这种“能”的生物信息,让自身具备“六元性”,六元性所呈现出的引场量和能场量,它会寻求爱所,那就是卵子,否则它会承载物质基础释放到不定的环境中去,最终找到自己的归宿,否则将永远地游离于不平衡、不对称的宇宙信息能间,只要找到有条件的物质,它就让这个物质承载着相关信息能即生物信息能,这就是动物或者植物的多样性,这里说的六元性实指的是灵魂中的魂。
灵魂的形态宏观上来看,是如阴阳鱼的概念,生生不息,轮转不灭,之间紧密结合,却又永不相触,灵与魂统称生物信息能,有阴与阳的共通性,体称为物质本源体(既肉体),物质体的行为必须依靠灵的介入和魂的驱动,宏观上来讲灵魂是没有特定形态的,如果必须要有,那就是跟体的大脑形态一模一样。人死后,灵魂将会脱离肉身,灵魂这时候就会表现出形态,表现形态是点点暗淡的星光,繁如星海,看上去有点宇宙星辰的运转规律,这暗淡的星光就是灵魂中的灵,这种光三维宇宙中不能观,这种光是灵的内在表现,这种光终将消散,灵会归于自然,而魂将永远存在,并且其具备的‘六元性’信息能将自主归元。
阴阳概念中,魂属于阴性,呈惰性,灵魂中的灵属阳性,呈活性,一个生命体态的物质体准确来说是惰性生物(包括三维空间所有的可见物质,不管有没有能量,运动不运动,它的属性还是属于惰性),不活泼的,它需要灵的介入,虽然魂包含了情感,情感里包含了好奇,欲望,但是如果没有灵的介入,相互规律运转,产生活泼的能,人将堕落,也就没有进步。
魂寂寞的飘荡天地,游离于不平衡、不对称的宇宙信息能间,这种飘荡游离不是单独性的,而是与宇宙自然相融的,像水里的鱼,空间中的微生物一样。它会自主寻找寄生之所,这种寄生之所就是符合其‘六元性’呈现出的引能量,场能量条件的物质体,如前面所述。这里必须说明,飘荡并不代表魂会运动,它是没有能量存在的所以不会运动(前面谈到这种能不能称为能量,模糊来讲称呼为感知能,感知能就是‘六元性’,飘荡的魂携带的‘六元性’已经归元但会释放出引能量和场能量,即不会陷入沉睡),这种能在三维空间是不可见的。几乎所有的魂都存在于生命星球,受到生命星球中多样化物质中信息能的吸引,魂的数量与母星存在的灵和生命体内的灵对称,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
在这里有一个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魂是怎么准确寻找到体的?在前面已经说明,魂是拥有六元性的,但是在物质基础才能体现出来,自然宇宙中,生命是多样性的,有植物、动物、灵智生物,而魂是根据自身的携带的六元性进行择优。因为它没有能量的存在,只有‘六元性’呈现出来的引场量和能场量被物质体所征求吸引,这种择优是被动性的,只有新的物质基础的生命体诞生,它才会去容纳和选择。
魂怎么会去选择呢?前面说了,它拥有六元性,六元性中蕴含的是有本能外在表现的,这个概论可以从植物身上看到。
魂进入到了物质基础的生命体内后,会像病毒一样陷入制伏状态,指的是魂中的六元属性归元后陷入沉睡,游离不规则、不对称宇宙信息能中的魂是有本能的,找到寄生物质体前不会沉睡,生命体之间结合或者分裂诞生新的生命之时,它的‘六元性’就会被「携带生命体的灵」所刺激,而后激活,最后诞生出灵。这里必须说明,魂之间不能相互激活的,按照同行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和三位一体的运转规则,只能是它对立面的灵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