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光目光灼灼,终于等到这一刻了,遂单手合十谢过。
沈峰擎起五脊龙纹枪一跃而起,在空中化作一道弧形,跃上几百米远的龙柱之上。
这根龙柱的来历,明理说起来是政府杰作,暗理实际上是圣德禅师杰作。
德隆寺居江沪市已经几百年,其实在德隆寺建寺之前的无数代圣德禅师先辈们都在寻找骊龙虚界之眼。
他们知道,务必在天运交合之前找到,这是他们历代不言而喻的使命,到了圣德禅师师祖这一代。
便在芦苇丛生浣江滩找到虚界之眼。
找到的时候,当地人已经再次建了一座寺庙叫青龙庙,寺庙后面是一块两人高的青石,是为何故呢?
原来虚界之眼周围方圆数十里时不时受到此处结界扭曲的影响,每隔几年便有大批人畜无故死亡,也不知道附近村民在那里请了稍微有些道行的术士来此做法,才发现这个青石杀气太重,需要建寺庙镇守。
此后那颗青石便叫青龙石,常常有信男信女不知死活来此烧香祭拜,拜也拜了,寺庙也建了,还和以前一般,事情该发生还是发生。
此后当地政府便将此处设为禁地,连渔民船只都不敢从这里经过,远远绕道到几十里外的支流里去营生。
圣德师祖找到虚界之眼后,便找到当地官员允诺可做法消灾,化解禁地杀气。
果然,经过圣德师祖在青龙石附近布下符咒后才将虚界之眼散发出的灵气镇住,当地官员大喜,便捐钱建了德隆寺,一来是感激圣德师祖大恩大德,而来是想留住高僧,万一以后又出现之前同样的状况那又找谁去?
其实,师祖也明白,自己用符咒镇住此地灵气也是一时权宜之计,天运交合灵力四泻也是迟早之事,到时整个江沪市怕都会笼罩在虚间灵力影响之下,江沪市民众不知要遭何种劫难了!
十年前,这里要建设高架桥,政府幕僚来德隆寺询问圣德禅师希望他能够给些建议。
不建吧,对他来讲这绝对不可能的,毕竟万业废兴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阻止的,毕竟也是政府行为。
建吧,他也是怕到时候高架桥受虚界之眼的影响发生事故,到时候还是会麻烦到他。
思索半天,便决定和师弟圣印以及小徒沈峰三人在此联合做法近半个月,这在当时轰动整个江沪市。
随后圣德便建议建设了这根骊龙柱,这根龙柱看起来用钢筋水泥浇筑,表面刻满古纹龙饰和普通城市标志建筑没有什么区别。
实则不然,因为在这根钢铁水泥柱下还有一只妖兽镇守,说起这只妖兽的来历,还要归功于沈峰。
圣德禅师当时告诉沈峰,此地单纯布置法咒结印已经无法防止虚界灵力外泄对人界的影响,还有一阵饮鸩止渴的做法,便是以毒攻毒,圣德便让沈峰去东瀛寻找蒲牢。
那次去东瀛寻找蒲牢的经历现在沈峰仍旧记忆犹新。
十年前的五月的一天,沈峰按照圣德嘱咐来到东瀛襟裳岬。
师傅告诉沈峰在襟裳岬海雾最浓的时候那蒲牢容易出现,沈峰第一次登上襟裳岬,便被这里奇特景象所吸引。
这里实际上是一片方圆上百公里的黑色山崖,弯弯曲曲直插太平洋,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加上此处海域风力极强,海浪滔天,是一处极为奇特的地带。
圣德当时只是告诉沈峰在此处可以遇到蒲牢,并没有告知何时出现如何扑捉等,沈峰来到襟裳岬一连几日不知所措,幸好遇见一人帮了他大忙,那人便是雪霁寺主持—丸山凤吉。
那天。
襟裳岬还如往常一般海风猎猎。
沈峰一大早从襟裳岬居所临风轩走出,从沿着被海风以及海水腐蚀成坑坑洼洼黑色玄武岩上漫无目的的行走着,偶尔有海蟹、沙蚕之类从脚下爬过,四处海雾迷蒙,除了滔天的海浪声别无长物。
他跃到临海峭崖顶上四处张望,巨浪一阵又一阵向他所处的位置拍来,在脚下碎成万滴水花,经过海雾中的阳光照射,显得绚丽多彩。
此时,在他来的方向传来叮铃铃有节奏的响声。
他觉得有些诧异,因为,现在才早晨六点多钟,很少有游客像他这么早起来的,而且听声音似乎是一个人。
沈峰转过身循着声音望去,浓雾中显出一圈五彩霞光缓缓向他所处位置移动,五彩霞光将周围海雾*至方圆几丈外。
他感觉一股阴柔的灵气向他压迫而来,这让他有些吃惊,竟然在此地碰见灵力如此强的人物!
便有些警觉,待那人走近时,他方才看清是一名身着网纹海青头戴斗笠,手持法杖的东瀛僧人。
方才发出的五彩玄光便是从那僧人手中法杖所发出,那人似乎感觉到沈峰的存在,停了下来,斗笠下的表情微微惊愕。
沈峰也暗中催动灵力和那僧人身上发出的阴柔之气相抗,两人僵持半晌,那僧人说道:“今日际遇非凡,竟能在此地遇见能和贫僧抗衡上下的人物,贫僧雪霁寺主持丸山凤吉,请教尊下姓名师承何处?”
沈峰对语言相当精通,听得对方是雪霁寺主持,心中也是一阵惊骇。
当年圣德在传授沈峰法咒时曾经提到过东瀛雪霁寺,告诉雪霁寺乃是风间派分支,以炼魂术闻名江湖,因此他也不敢怠慢,便答道:“德隆寺俗家弟子沈峰。”
“德隆寺?久仰!”丸山风吉语气中也是带着一丝惊讶,显然丸山风吉也知晓德隆寺底细。
两位身份特殊的人物在这地理位置特殊的地方相遇,必然会发生一些特殊的事情。
此时两人沉默半晌,彼此心中都在猜测对方意图。
沈峰有些大意了,他有所不知的是丸山凤吉的读心术的厉害。
当下,丸山便将沈峰来此目的摸得一清二楚,心中便有了主意。
丸山凤吉徒步走到沈峰所处峭崖之下,沈峰觉得自己站立位置有些无礼。
便跳下峭崖落在丸山凤吉几米远的地方,丸山才将斗笠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