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节 李老算的算计
四十八顷村2015-10-27 12:363,297

  “快嘴儿”三婶儿见火候已到了,该揭锅盖儿了,就趴在白老大的耳朵边上说了一个人的名字。

  “是他呀,这个,这个……”

  一时间,白老大真的有点儿为难了。

  “这个人儿就是李老算的儿子!”

  “啊,是他的儿子呀,那可是一个……”

  李老算,四十八顷村的名人一个,高草一棵,光头,大高个儿,眯糊眼儿。

  有关李老算的大名,现在已不为人所知,过去或许有人知道吧,那也只能是或许。

  李老算能说会算,得名“李老算”,是挑着货郎担从山东过来的。

  关于李老算的传说,据说还是很多的,至今还被村人们偶尔提起。

  其中,最著名的有三个。

  第一个是李老算的婚事儿。

  据说,李老算家里的是跟一只大公鸡拜的天地。

  那一年,李老算依据“媒妁之言”,与邻村的一个姑娘订了婚,说妥了“圆房”的喜日子,就挑着货郎担子出远门做小买卖去了。

  可是,眼瞅着这大喜的日子越来越近,李老算却没能及时回家来。

  吉时已到,新郞倌儿还是没能赶回家,咋也不能让新娘子一个人拜天地吧。

  “这可咋整呀!”

  “用公鸡替吧,找一只没‘踩过蛋儿’的大红公鸡来呀,老一辈儿上有过这样的,是有据可依的!”

  正当老李家上上下下乱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村上的一个老私塾先生出了一个道道儿。

  “对对对,赶紧找个‘没踩过蛋儿’的公*!”

  有此一说,老李家的心里算是有了底儿,至于在老一辈子上是否有此说法,是否有此依据,那是次要的了,先过了眼下的难关再说吧。

  于是乎,新娘子跟一只“没踩过蛋儿”的红公鸡拜了天地,入了洞房,真正践行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精神,体会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路线。

  第二个是李老算的能事儿。

  度娘说了,袖里吞金就是一种民间速算的方法,是我国古代秦晋商人发明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古代人的衣服袖子肥大,计算时只见两手在袖中进行,故叫“袖里吞金”。

  费凡告诉费目,他就曾见过李老算的真功夫,挺神呀。

  那一年的那一天,马上就要傍年根儿了,费凡跟着父亲费璋去河北的“核桃社”购买点儿年货。

  杂七杂八地买了一大堆的东西,大概有十七八样,零零碎碎,其中还有几块有整有零的布料。

  “十七块八毛零三分!”

  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刚刚拿齐,李老算就把账算完了,有整有零的,分毫不差。

  李老算不仅有“袖里吞金”的功夫,还非常的“说了算”,在家里当家,说一不二。

  这还得从他挑着货郎担从山东出来说起。

  某一年,李老算“发送”了父母,带着怀孕的媳妇儿从家乡山东某县出来,再也没有了牵挂,就走得更远了,直奔关外,来到了叶柏寿住了下来,生了一儿一女。

  几年的时间,凭借着那份精明,李老算就把家折腾起来,有了骡子有了马,还套了一挂四匹马拉的大胶轱辘车。

  那年月,谁家要是有一挂四匹马拉的大胶轱辘车,就相当于现在的“宝马”之家了,甚或比“宝马”还要牛气几分。

  “快,收拾收拾,明天就搬家!”

  那一天,出门两三个月的李老算进了家门,货郎担儿放在地上,连汗也没有擦上一把,就朝着家里的喊了一嗓子。

  “他大呀,出了啥急事儿,就这么急三火四地要搬家呀,咋也得容我们娘仨儿收拾两天吧,破家也值万贯的哟!”

  “还收拾什么呀,这都什么年代了,赶紧走,我是当家的,我说了算!”

  二话没说,该卖的卖了,该送人的送人了,那挂四匹马拉的大胶轱辘车不能快速出手,就拆开来卖,东家一匹马,西家一个马套地半卖半送人了……挺大的一份家业,没了,李老算家里的心疼得直咬牙,就是没有办法,连个说话的空儿都不容。

  李老算又整整地忙活了一天,带上家里的和两个孩子就走了,没有人知道这一家子要去哪里,不告诉,问也不说。

  李老算带着孩子和家里的走了几千里,在王家湾子定居下来,盖了一个马架子,租种了两亩的薄田,过起了穷日子。

  “你说你这是图个啥子呀,放着好日子不过,非得过穷日子!”

  “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我说了算,我是当家的!“家里的埋怨与不解,李老算说得也是没好气没好话的。

  李老算千算万算,百般妙算,就是没能给自己的儿子算上一盘“好卦象”。

  李老算的独子叫李东山,人送外号“李小算”。

  外号叫“李小算”,却是一个既不会算也不会计的人,憨厚人儿一个。

  打小儿,李小算就是那种受气的软蛋,不但天生胆小,还是一个走路不怎么利索的瘸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长到二十七八了,还没说上媳妇儿。

  “唉,我李老算算计了一辈子,便宜没少占,到了就报应在了儿子身上了。老人们的话太对了,吃亏才是占便宜,人太聪明了不好,要在后代身上找补儿的呀!”

  算计了一辈子的李老算,到老了,只总结出了这样一句话。

  眼瞅着惟一的儿子就要打光棍儿了,眼瞅着自己的这一枝就要断香火了,秉承了一辈子的“求人不如求自己”为人处事之道的李老算再也坐不住了,厚着脸皮子走进了“快嘴儿”三婶儿的家。

  “哎哟妈呀,什么风儿把老李大哥吹进我家来了呀,快上炕,快上炕。”

  正在炕头上抽闲烟儿的“快嘴儿”三婶儿见李老算来家了,稀客哟,贵客哟,连忙下炕,拿着条帚在炕头上划拉了两下子。

  “不上炕咧,不上炕咧,他三叔怎么没在家呀?”

  “他呀,上山干活了,除了蔫巴机地干笨活,啥都不会哟,要不咋都管他叫‘慢屁’呀!咯咯咯……”

  “快嘴儿”三婶儿说笑的这个“慢屁”就是她的男人,是个老实巴交的男人,有一把死活计。

  “啊啊,还是人老实好呀,你看我这不是来求你了嘛!”

  “老李大哥,我知道你是无事不来,有啥事儿,你就跟妹子我说吧。”

  “大妹子呀,我来呀,唉,都不好意思说了呀,说不出口哟!”

  “哟哟哟,邻邻居居地这么多年了,妹子我还没见过大哥这么不爽快哟!”

  李老算见“快嘴儿”三婶儿是真心想帮自己,也就不再客气啥了,一五一十地说了来意。

  “唉唉唉,这事儿,可是不好办呀!”

  “啊啊啊,大妹子呀,等事儿办成了,大哥我亏不了你的!”

  李老算一听三婶儿的口风,这事有门儿。

  “可是吧,就是吧,咯咯咯,这个……真的,挺难的。”

  “啊呀,大妹子呀,谁还不知道你是这方圆百里的能人哟,好说好说,只要办成了事儿,什么都好说,这十块钱儿你先拿着,瓜子不饱是哥的一份心吧。”

  李老算是何等聪明之人,马上就从三婶儿那支支吾吾的语气里品出了其中之味,连忙从口袋里掏出嘎嘎新的十元大票,放到了炕上。

继续阅读:第八十节 李小算娶媳妇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废目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