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孝灵皇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后宫发生了一件大事。皇后何氏毒死了孝灵皇帝刘宏极为宠爱的王美人,而这王美人就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孝献皇帝刘协的生母。何皇后毒杀了王美人刘宏自然很生气,按照常理,这样恶毒的妇人,不杀了,也该废了(不是没有先例,刘宏的第一任皇后宋氏就是被他废后忧郁而死的),但事实是何氏不但没事,而且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在刘宏死后还成为了太后(不过后来也不得好死,报应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就得听我慢慢道来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何氏毒杀王美人后“帝大怒,欲废后;诸中官固请,得止。”中官就是宦官,何氏毒杀了刘宏极为宠爱的王美人,为何在诸多宦官求情后竟使他竟没敢处罚她?这就要从刘宏的成长历程与性格说起了。
刘宏能登上皇帝位,是幸运的。
孝桓皇帝刘志虽然三十六岁而终,但身后并无子嗣,年轻的窦皇后(桓帝死后被尊为太后)及其父亲窦武,把继承人的年龄设定在少年段。刘宏的曾祖父是河间王刘开,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桓帝刘志是堂兄弟,刘宏是桓帝的亲堂侄,当时只有十二岁。
刘宏能登上皇帝位,又是不幸的。
桓帝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外戚跃跃欲试地准备统理朝政,宦官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皇权,士人的不平之鸣,遍野的饥民之声,合奏成一曲悲哀的末世之歌。
桓帝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刘儵以光禄大夫身份与中常侍曹节带领中黄门、虎贲、羽林军一千多人,前往河间迎接刘宏。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夏门亭,窦武亲自持节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元为“建宁”。
这样,刘宏便懵懵懂懂地由一个皇族旁支已经落魄了的亭侯子弟,摇身一变而为万乘之尊。
就在刘宏登基的同年(公元168年),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便不可阻遏地爆发了!在窦武眼前,最大的绊脚石,就是那些该死的宦官们,自从第一次党锢之祸(桓帝时)后,宦官擅权的局面愈加强烈,现在窦武掌了实权,当然容不得那些死宦官与他争权,于是他启用了第一次党锢之祸后被罢官的名士陈蕃等,密谋诛杀宦官,结果保密工作没搞好,反而被宦官所杀。这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
说起陈蕃,世之名士,当时官居太傅录尚书事(东汉时太傅称为上公,位在三公之上),掌管国家政事。据说宦官政变时,陈蕃闻讯,老爷子(年过八旬)带着自己的属官和几十个太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拔了刀剑就冲入承明门,到尚书门因寡不敌众被擒(老爷子有廉颇之勇,血气方刚啊),当日遇害。你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一个八十的小老头,带着一帮小秀才,跟一帮五大三粗的士兵干仗(秀才遇到兵啊),那就跟鸡蛋碰石头一样嘛,更何况还是几十个鸡蛋碰几千块石头!焉能不碎啊!
第二次党锢之祸后宦官集团消灭了外戚,禁锢了党人,由此宦官一家独大,宦官专权达到了顶峰。由于没人可以节制他们(刘宏已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和他们因生理缺陷而产生的变态性格,宦官们开始胡作非为!
在政治上,他们挟主专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宦官集团的独裁统治。只要对他们稍有不满,他们就诬告陷害,或流放禁锢,或罢官下狱,或杀身灭族,无所不用其极;在经济上,兼并土地,恨不得天下所有的良田美地、山林湖泽都占为己有,杀人越货,巧取豪夺,与强盗无异;在生活上,腐化糜烂,挥金如土。
面对宦官的恣意妄行,刘宏感到无能为力。自然也不能对因宦官扶植而上台的何皇后怎么样了。(他对王美人的情意从他追忆王美人而写的《追德赋》、《令仪颂》来看应该不会是假的,而且他临死前,把立刘协的愿望嘱托给大权在握的蹇硕,也说明他对王美人还没忘情!)
既然宦官们喜欢专权用事,只要这些奴才们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好了,刘宏也便乐得个恬然自得;既然宦官们能够放手做事,只要这些奴才们变着法让自己玩好了,刘宏也便只想着敛财玩乐。
于是,在孝灵皇帝刘宏的时代,一些在历史上罕见的龌龊之事在这里都出现了。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刘宏在西园修建了千间裸游馆。灵帝与众多的姬妾在这里裸体游玩,他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将它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环流过整个裸游馆。他选择玉色肌肤、身体轻盈的宫女执篙划船,有时刘宏也同她们一同裸游。
刘宏与宫女在裸游馆的凉殿里饮酒作乐,经常通宵达旦。西域进献了茵犀香,灵帝命人煮成汤让宫女沐浴,把沐浴完的漂着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人称“流香渠”。他感叹说:“假如一万年都这样的话,那真就是天上的神仙了。”
刘宏整夜饮酒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天亮了还不知道。宫廷的内侍把一个大蜡烛扔在殿下,才把刘宏从梦中惊醒。刘宏又让宫内的内监学鸡叫,在裸游馆北侧修建了一座鸡鸣堂,里面放养许多只鸡。每当灵帝在醉梦中醒不过来时,内监们便争相学鸡叫,以假乱真来唤醒灵帝。
刘宏在后宫仿造街市、市场、各种商店、摊贩,让宫女嫔妃一部分扮成各种商人在叫卖,另一部分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等。而他自己则穿上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在这人造的集市上走来走去,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相互吵嘴、打架、厮斗,好不热闹。灵帝混迹于此,玩得不亦乐乎。肆中的货物都是搜刮来的珍奇异宝,被贪心的宫女嫔妃们陆续偷窃而去,甚至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而暗地里争斗不休,灵帝却一点也不知道。灵帝还用驴驾车,亲自*辔执鞭,驱驰于苑中。这件事被京城的百姓知道了,争相仿效,一时本来低廉的驴价骤然上涨,与马的价格相同。
另有一说,刘宏命令宫中所有的嫔妃和宫女都必须穿着开裆裤,而且里面什么都不穿,为的就是临幸起来方便,直接按倒就成,否则还要宽衣解带,岂不是扫了龙兴?灵帝同时的大儒郑玄,就曾就在《周礼》注中为皇帝精心制出过一份*日程表:“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十五日而偏。”也就是说,皇帝要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和这一百二十一个女子颠鸾倒凤。不过这种说法在正史中是不可能记载的,我们看过也只能一笑了之。
以上种种荒唐之事,虽然说明其荒*(与设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有一拼),但还没到无道的地步,对政局没太大影响[老实说,有多少皇帝不荒*,只不过做得明点暗点罢了!(朱祐樘:“俺可是充分贯彻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呵呵,可能你例外!)],但下面这事却充分体现其无道,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刘宏在西园开办了一个官吏交易所,明码标价,公开卖官。
刘宏以前也曾有过类似现象,但只是通过这一手段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征富人之钱,偶尔为之,而且所得钱款一般都是“佐国之急用”。而到灵帝之时,卖官鬻爵却呈现出扩大化、持续化和制度化的特点。公开卖官从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一直持续到中平六年(公元184年),卖官所得钱款都流入了刘宏自己的腰包。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求官的人可以估价投标,出价最高的人就可中标上任。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段颎、张温等人虽然功劳很大,声望也很高,却也都是先交足了钱,才登上公位的。及至后来更变本加厉,以后官吏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也就是说,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许多官吏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走。
崔烈买官的例子更能发人深省。崔烈出身于北方的名门望族,历任郡守及朝廷卿职。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三月,崔烈想当司徒,便通过关系,花了五百万钱买了个司徒。到册拜之日,宫廷举行隆重的封拜仪式,灵帝亲临殿前,百官肃立阶下。望着崔烈春风得意的样子,灵帝突然觉得崔烈的司徒一职来得太便宜了,忍不住满怀惋惜地对随从亲信说:“悔不少靳,可至千万!”旁边的中常侍插嘴说:“他能出五百万,已经很不错了。像崔公这样的冀州名士,岂肯轻易买官?陛下您不知道我从中做了多少工作!”事后,崔烈的儿子对崔烈说:“大人实在不该当这个三公了。外面议论纷纷,都嫌这个官有铜臭味。”“铜臭”这个典故就是从这儿产生的。卖官已卖到朝廷的最高官职——三公,堂堂皇帝竟然贪婪地像买卖货物那样讨论着三公的价格,让人一方面感受到灵帝的贪婪,另一方面也看出当时政治的黑暗。
皇帝都是如此,那些贪官酷吏更是变本加厉地搜刮、盘剥百姓,榨取更多的“礼金”来给刘宏送礼,博取更大的官职然后利用手中更大的权力来捞取更多的财富。灵帝曾在西园游乐场与一班无赖子弟玩狗,并给狗带上了进贤冠和绶带。东汉的进贤冠为文官所用,前高7寸,后高8寸,长8寸。给狗戴上文官的帽子,实际上是对官吏的一种侮辱,而当时有些官吏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简直像恶狗一样凶残。刘宏的卖官鬻爵无疑是饮鸩止渴,将东汉王朝推向死亡的深渊。
刘宏荒*无道,宦官弄权朝廷,文武大臣也多为非作歹。上行下效,全国一片奢华浮糜之风。就这样,刘宏在声色犬马中,享受这短暂的人生和末世大厦将倾的悲凉,流连于聚敛财富的快乐和香艳女色的诱惑中,忘却了身为帝王的职责和尊严,在身边权宦的怂恿和引领下,在玩乐和贪婪的享受中,把东汉两百年的宏伟基业置之脑后了。
刘宏死后谥号虽为孝灵,但灵明显有偏中等的意思(乱而不损曰灵),按我说应该给他个荒(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昏乱纪度曰荒;),至于孝桓皇帝刘志那就更离谱了,桓在谥法中是辟土服远、克敬勤民、辟土兼国、武定四方等的意思,刘志他当得起嘛!不过,他比刘宏好多了,他用灵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