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实验室建立后,诸葛斌除了增加实验安排,其他的日常活动如往常一样。
有一天,诸葛斌一大早就进入地下实验室,除了吃饭时间,在里面做了整整一天的实验,出来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期间刘宝珠有点担心孙子的状况,经常下去看望,见到孙子聚精会神地做着各种实验,神色状态也正常,如是几次后,她就安心上去做着自己的事情。
第二天一早,诸葛斌有些资料需要去图书馆查阅,就跟着妈妈一起出门了。出门时,天空略显阴沉。
由于过于投入实验的事情,诸葛斌时刻思索着实验中碰到难题,并试图寻找解决方法。这两天,他都没有像往常一样观察天气。因此,平时很是依赖儿子预测天气的张小萌,没有听到儿子关于恶劣天气的通告,也只带着随身女包。
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公交车由于机械故障,在半路上抛锚了。抛锚的地点也非常不巧,处于两站中间的位置,恰好这一段路人烟相对稀疏,周围建筑物非常少,离马路也有点距离。
由于汽车抛锚,乘客的情绪都有点激烈,车内纷纷叫嚷起来。公交车司机下车检查一番后,发现车子故障一时半会解决不了,于是将实情告知大家,让他们前往下一站候车,并致以真诚的抱歉。车内的吵闹声,把诸葛斌从沉思中惊醒过来。
车上乘客见状,只好纷纷下车,往下站走去,张小萌母子也在其中。
下车后,冬天的冷风一吹,让诸葛斌身体一振,他感觉空气中的湿度有点不对劲,不禁抬头望向空中,发现远处西北角的天空已是挂满乌云,极目望去,乌云正朝自己的方向快速飘来。
于是诸葛斌小声地告诉妈妈,说马上就要下大雨了,离下一站还有点距离,让她走快点,好赶到站台避雨。
张小萌闻言,赶紧拉着儿子往前奔。其他人只以为是她们母子二人在玩耍,不以为意,仍是慢慢走着。个别眼尖之人虽然看到西北角天空中的乌云,但是觉得尚远,一时半会过不来,也没放在心上。
张小萌母子全力奔跑着,中间诸葛斌还不时抬头望天观察。由于乌云飘来的速度过快,在离站台还有二百多米的时候,雨点不期而至,随后越来越大。
张小萌母子二人淋到不少雨,很是狼狈,还好站台上只有一两个人在等车,避雨的地方够宽敞。进入站台后,张小萌怕儿子冷着,用纸帮他身上擦干净后,就解下自己身上的围巾,给儿子戴上,诸葛斌当然用不着了,连忙表示不用,说自己不冷,让妈妈自己戴着。他现在基本上是寒暑不侵,穿着正常的衣服是为了家人放心,也是避人耳目。充满母爱的张小萌就说虽然你身体好,但是冬天的雨太难受了,要他听话,别感冒了。
诸葛斌只好将围巾围上,运转生生诀,拉着妈妈的手,给她送去纯净的内气能量。感受到儿子手中传来的丝丝暖意,张小萌就明白了,儿子在朝自己输送能量呢。母子俩相视一笑,就在那静静地等车。
过了五分钟,后面的人才纷纷赶到,把不大的候车亭挤得慢慢当当。还好部分人带了雨伞,才没有人站在路中淋雨的情况,不过亭中仍不时响起打喷嚏的声音。这场雨让不少人措手不及,体质稍弱的人很快就有反应,有点感冒的症状了。
十来分钟后,下一辆公交车才从雨幕中缓缓而来。候车亭中的人们,蜂拥而上,张小萌母子是最后才上的。
一路上,雨一直下着。
待到图书馆那一站,雨势已经稍弱,张小萌母子下车后,就冲向图书馆。还好路途较近,母子二人淋得雨不是很多。
到办公室后,母子俩稍作清理,相互叮嘱要多喝开水,就分开了,一如既往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由于今天图书馆人特别多,待下班后张小萌母子俩赶到公交站的时候,平时比较空的候车亭已站满了人。说来也怪,来了几趟公交车,车内满满当当都是人,整个一个超级沙丁鱼罐头,一些人好不容易才硬挤上去。
剩下的人不停的伸头张望,期待公车快点赶来。张小萌见状,就准备打车回家。此时正值下班高峰,出租车也是满负荷运营,路过的好几辆的士都有了。就这样干等了半个多小时,最终还是上了一辆相对宽松的公交车,才辗转到家。
由于淋了雨,衣服也没换,张小萌当晚就有点咳嗽,发起低烧来,喝过刘宝珠特意熬制的姜汤,早早睡下。
今天一系列的遭遇,再加上妈妈的生病,让诸葛斌萌发了自己动手制作交通工具的念头。
随后两天,诸葛斌就在思考交通工具制作的方案。他之前就知道,妈妈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时候,狠狠地摔了一跤,产生了心理阴影,以后再也不敢骑自行车了。所以,新的交通工具必须简单、易于控制。
经过几天的思索以及理论验证后,诸葛斌将新交通工具的制作方案完整地写出来,并画出设计图。这个新交通工具是诸葛斌受到摩托车的启发,在其基础上改造而成的。
首先,摩托车的动力系统由发动机改成电机,由蓄电池进行驱动。其次,诸葛斌把摩托车过于复杂的控制系统简化,把离合器与油门联合控制速度改成油门单一控制,控制方式是左手刹车、右手油门,这样,驾驶人只需轻轻转动油门手把,就可以自如地控制车速,再也不需要手脚联动了。最后,他把上车方式也改了,摩托车现在都是需要驾驶人抬腿从后面跨过车身,才能坐上去,现在改成座位与驾驶把手分离,驾驶人可以轻便地抬脚从中间宽阔的空隙部分坐上去,而且双脚可舒适地放在底座的踏板上,最是适合张小萌的情况。
此外,诸葛斌认为现在的摩托车过于庞大,外形上也不适合女性,于是,他将摩托车的结构大加改造。在保证安全性、稳定性的基础上,他把一些不必要的部件去掉,并对摩托车的组件布局进行优化整合,将摩托车硬朗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考虑实用性,他还在驾驶人坐垫下掏空,设计成一个工具箱,可以摆放一些小工具、雨衣、充电器什么的。
他连名字都想好了,鉴于这个新型摩托车的定位是给女性用的,就命名为木兰轻骑,它就是日后传遍大江南北、远销国外的木兰牌轻便电动车的最早版本。
待所有准备工作做好后,诸葛斌把图纸偷偷地给爸爸看,并说明自己的想法。诸葛民听后,仔细看过,很是赞同儿子的创意,表示自己也有兴趣,希望能帮上忙,并表示一定保密,到时给张小萌一个惊喜。表态过后,他就问儿子需要购买哪些材料以及相应的规格。
诸葛斌早料到爸爸会有此一问,随即递给他一张清单,上面写得密密麻麻,将工具和材料名称、数量、规格列的非常详细,让人一看便知。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两父子就在地下实验室捣腾起来,诸葛民负责力气活,诸葛斌负责技术公关以及技术调试,配合得很有默契。他们有条不紊地逐个改造零部件,市场上买不到的部件,就自己加工,每天都有新进展。
三个星期后的休息日,诸葛民父子俩把所有零部件搬倒院子里,花了一个上午时间才组装完毕。家里人对前段时间他们父子俩神神秘秘的行动早就感到很好奇,诸多打听之下,诸葛民二人硬是没说,只说以后便知,尤其是张小萌在床上惩罚老公,痛并快乐着的诸葛民还是顶住了敌人的酷刑。
看到诸葛民父子俩搬上来一堆零件,大家都很是好奇地在一旁观看,随着车子逐渐组装成型,才明白了过来。
木兰轻骑组装完成后,让家里人眼睛一亮,对它优美小巧的车身、流水性的外形、明亮的色调以及人性化的设计赞叹不已,尤其是张小萌,对这辆充满女性色彩的车子喜欢不已。
看到妈妈的表现,诸葛斌才揭开谜底,说是看到妈妈上班搭公交车过于辛苦,便特地用自己的所学,为妈妈特制一辆这个车子,希望妈妈能够喜欢。当然,他不忘对爸爸的功劳大加说明。
张小萌一听儿子是特意给自己做的,感到非常幸福,别人的孩子还在调皮捣蛋,自己就开始亨起儿子的福来。不待诸葛斌说完,她满心欢喜地跑儿子身边,抱着他使劲地亲了几口,表示非常喜欢这个车子,一定骑着它去上班。
听到儿子表述老公的功劳,她不由得娇媚地看了老公一眼,走到他身边,笑颜如花,动情地说:“谢谢老公。”然后在他耳边低语:“老公,晚上再犒赏你。完后,她便忘了自己不敢骑车的事实,迫不及待地走向车子,跃跃欲试。
诸葛民听到平时温柔娴熟的老婆那充满挑逗暗示的话语,顿时血气上涌,呆立当场,满脸傻笑。
见到妈妈欲上车试试,诸葛斌连忙阻止,说车子还没完成最终的调试,只是组装好了,还不能骑。张小萌听后,有点小郁闷。
午饭过后,诸葛民两父子就对车子进行各项调试,待调试的差不多后,最后由诸葛民在院子里骑了起来。几圈下来后,诸葛民觉得效果非常不错,认为控制简单、骑起来异常轻快,各项*作都很容易上手,只是刹车、转向方面感觉有点涩,需要调整一下。
待车子停稳,诸葛斌就根据爸爸的意见再次调试了一下。不多时,调试完毕。两人将车重新组装好后,诸葛民再次开动,跑了几圈,先前感到不适的地方都已消失。
看到老公骑车的样子,张小萌再也忍不住,示意老公赶紧停下,让自己试试。诸葛民闻言,心想在院子里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就遂她意了。他停下车子,招呼老婆过来,手把手地教了起来,由于控制简单,一两分钟就教会了。
张小萌兴奋地踏上车,按照老公的指导,小心翼翼地点火,缓缓地加油。诸葛民为了防止她摔跤,在车后左侧紧紧相随,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老婆的一举一动。
经过一番练习,张小萌已能够自如地骑起来,她非常兴奋,骑了好一会。下车后,她表示这个车*控太简单了,比自行车都好骑,最后还不忘撒娇说让老公赶紧弄好,回头就骑着上班,羡慕死那帮姐妹们。
诸葛民闻言,暗自苦笑,心说老婆,这个能不能拿出去,还得儿子说了算。当然为了大男人的尊严,他没有说出来,只是腆着脸走到儿子身边,问车子是否可以上路了。
诸葛斌也没想那么多,作为一个发明家,他对自己的创新成果深有信心,但是作为一个享有盛名的蜀国军师,多年的政经经历告诉他,小心驶得万年船。于是他开口告诉爸爸,为了安全起见,还要进行多次路测,彻底检验下车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随后,诸葛民将这些话如实转告了老婆,张小萌也就安下心来,盼着自己可以快速骑着它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