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天变化及快,短短时日,太子少傅、兵部侍郎、判户部事等均以走马观花般换了人。史弥远非但朝内以强硬手段排除异己,同时更开始大肆印造新会子(宋朝的一种纸币)。表面上集市虽繁华依旧,但相比袁惠新离开之时却物价上涨,甚至有通货膨胀的趋势。
随即将禁军分为四队,派史嵩之、宣增等四人分领,犒赏军士,费除袁惠新在绍兴府先前的新政。回临安后上奏禀报,最后说:丁勇是大将,不是袁惠新有权可以擅自诛杀的。袁惠新犯了死罪,谨候皇上圣旨。
宋宁宗得讯,大吃一惊,非常不以为然。但想袁惠新已经逃了,目前又正倚赖史弥远尽力,只得下旨嘉奖他一番,又下旨公布袁惠新的罪状,逮捕袁惠新的驻京办事处人员,以安史弥远之心。史弥远担心部下生变,奏请增加饷银。但查核部队实数,兵员比先时少得多了。宋宁宗见兵员少了,饷银反增,颇为怀疑,但都一一批准。以宋宁宗这样刚强的性格,这时迫于形势而不敢得罪史弥远,实已深深伏下了杀机。
新州议事厅次日清晨,袁惠新召集众位大臣,在大殿上商议军国大事。于五道:“现下真相未明,咱们须得对两造详加询问,当务之急是查实丁勇的生死。”袁弘却道:“咱们既已奉立少主,岂能任意更改?我袁家列祖列宗相传的大业,少主不可忘却。”几人争执不休。袁弘与袁渊互相打个手势,走到袁惠新身旁。袁弘高声说道:“咱们只信少主的说话。”袁惠新似乎不为所动,摇头说道:“不可造次,本官起兵靖难只为诛讨奸臣,并无他意,待奸臣伏法,本官就归隐山林。”
秦九韶见他推辞,暗使眼色,一干文臣武将齐刷刷跪在殿前,大声道:“臣等请袁公子以天下苍生为念!”
秦蓉手捧一个金漆托盘,当中放置着一件金光灿灿的龙袍和一顶旒珠垂挂的冠冕,出列说道:“袁公子乃是名门之后,此正是天命所归,切莫辜负臣等和天下黎民的心愿!”
在群臣数次劝进后,袁惠新终于不再推辞,穿上了那套象征最高权力的礼服,那礼服十分合身,显然是早定制好了的,他修长挺拔的身姿在华服的衬托下更加威仪赫赫,俊朗的仪容在冠冕后若隐若现,深不可测。
“叮,隐藏剧情“惠新の野望”,任务完成,主角身份变为君主,与南宋朝廷关系变为险恶、与宋宁宗关系变为险恶,威名大幅度上升。”
“主角建国称帝,奖励:威望大幅度上升、全武将忠诚度大幅度上升。但要担心今后各势力的讨伐,望请珍重。”
宫中笙歌阵阵,大殿内外张灯结彩、锦旗林立,今天午时大殿将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
袁惠新缓缓登上金阶,注目殿内外,说道:“诸位爱卿上章奏表,朕无可推辞,定当勤勉政事。朕决定建国号为大中华帝国(借用一下我们可爱的主角的祖先袁世凯的国号,另外笔者也觉得中华帝国这个国号听着也很气派啊!O(∩_∩)O~)以明年为中华帝国元年,今后以中华帝国为年号进行纪年,望诸将众卿协力同心,辅助朕统一天下,共建帝国盛世!”
“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片的跪地上,然后高呼万岁,又叩头,袁惠新才按照规矩让大臣们起来。
袁弘道:“启奏皇上:史弥远这厮党羽甚多,须得一网成擒,以防另有他变。让马道长在这里护驾,不可有半步离开圣驾。圣意以为如何?”袁惠新点头道:“很好!”袁弘退了出去。
马钰听后失声道:“果真如此,他们便要出兵北上?”
袁惠新道:“不错!”他转过身来走到窗边,喃喃说道:“我帝国兵精粮足,士气如虹,何惧南宋?”
马钰打断他道:“陛下,你对国事认识尚浅,我们帝国有先天的缺陷。那就是不断寇边的明匪残余,使我们为了应付他们,国力长期损耗。所以天下各国中,惟我大中华帝国人丁最是单薄,虽是名将辈出,但此时只有守成的份儿,没有扩张的能力。”
其实最初袁惠新本意是要南下,毕竟江南风光无限,传说中的烟花之地也YY了好久,即便是逃命,也要逃出情调。但转念一想,明教那个叫做徐扬的新任教主估计也会料到像他这种享受惯了的人,一般都无法忍受穷山恶水的袭击,多数都会选择南下,捎带脚还可利用他的身份作威作福一番。所以明教之人也一定会向南追。既然如此,他不妨就反其道而行,北上!
袁惠新道:“今次我们是一不做二不休,现在宣增陈兵绍兴府的山阴城,离新州城只有八十里。我们索性在宋军对新州形成合围之前,到山阴去攻打宣增,把他的十三万军队消灭。”
于五狠狠道:“最好顺便把宣增斩了。”
秦九韶道:“那等于要迫史弥远立即倾国之兵讨伐新州,别忘了宣增现在是史弥远的心腹哩。”
宋军兵权都在史弥远和他的心腹手中,兵部比聋子的耳朵强不了多少,可袁惠新正是要利用这种局面,像史弥远这样能够足以制衡朝野的权臣,也是不会得到赵扩真正的信任的,这正是他目前最需要。
袁惠新很明了,史弥远能出任‘讨贼总司令’,全是赵扩因为形势所迫,如果局势稍有好转,或者出现其他的变故,有可能就要对史弥远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