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祸不单行
柯南大人2015-10-27 13:102,904

  袁惠新现在的脑子可谓是高速在运转,他现在已能深刻体会到日理万机这个词的含义了,打发走于五,他依然精神昂奋,干脆又召来秦九韶、郑爽和刘元珍,商讨了激励士兵的方法。按照袁惠新的意思,是让所有士兵进行力量、跑、跳、掷、马术,箭术,翻越、地上搏斗以及马上搏斗九项进行比赛,并进行单项奖励,下级军官从综合成绩优越者中选取。

  谈到细节问题时,袁惠新又重新把孟拱、马钰等唤将上来,重新讨论商议。现在虽然是夜深了,但众将心里记挂着那条条杠杠,精神都是高度亢奋,热烈地参与着,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补充修改……

  和孟拱、刘元珍说了一下新军中分帮结派纪律懒散的情况,强调了思想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了新军建设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强调了新军的纪律,是建立在政治自觉基础上的严格的纪律,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和完成一切任务的保证。

  当下袁惠新便和这几个人讲叙他大概的构想:“今我大宋有十六路。三十六府。一百三十四州。三十七军。一监。七百三十县。一监。一侨州。四侨县。二百六十三羁縻州,我辈议立武学,若事事求全,务求武学如儒学一般分布到七百三十县,则非国家之利,实为国家之害也。更何况本朝崇文抑武,风气日滋,倘若以武学与儒学等齐,必受朝野非议,事反而不可行。所以我想若立武学,则除临安府、绍兴府之外,仅及十四路,以免扰动国家。于临安府、绍兴府分别置临安讲武学院、绍兴精忠学院,其下则十四路各设一武学,为明上下之别,各路武学仅以‘学校’名之,而十四路武学学校之名,我欲奏请皇上以大宋建国以来功勋卓著的大臣名讳或封号赐名之……”

  袁惠新看了看孟拱和马钰,二人眼中皆有赞同之意,秦九韶和郑爽则有倾慕之色了。

  “……凡两学院,武生当在一千人以下,而各路武学,更当在三百人以内……”

  “袁兄,这生员只怕太少……”秦九韶一听到这学生招得太少,心里便急了,连忙置疑。便是郑爽,也有附和之意。

  袁惠新笑道:“九韶,凡事不可*之过急。各处武学倘人数过多,以今日本朝重文轻武之习气,则难免于鱼龙混杂,且易遭非议。总之本朝之例,则武臣不能胜过文臣,这各路三百人,只怕还有人不答应呢。”

  “不错,袁兄所虑极是,贫道更以为,本朝兵员五十余万,实则有不少空饷及老弱残兵,这临安府加各路武学则可有生员近九千名,执政断难答应。这中间还须得稍作更张才是……”说话的却是马钰。

  “兄长,为解眼前之困,惟有加紧征募兵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秦九韶沉声劝荐道。

  “不可!”马钰举步出列,并不赞同秦九韶地提议,“如今绍兴诸地民心尚不不稳固,内部暗流涌动,若再不顾百姓意愿,胡乱征募兵员,只会更加激起民变,明匪之乱便是前车之鉴!在如今情势之下,若再有民变发生,局势将无法控制!”

  “主公!马道长所言甚是,史弥远、杨安国必有大量细作潜入主公治下,一旦稍有异动,这些细作必会煽风点火,挑惹民变。”孟拱附和马钰的话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孟将军,你倒是想出办法一解眼前的燃眉之急!”秦九韶面色一沉,不豫地说道。

  “以拱之见,而今欲求兵员,可行之法也只有一策……”孟拱沉吟了片刻说道。

  “璞玉明言!”袁惠新精神一振,急声询问道。

  “可向诸宗族大户借调私兵相助。就以雷、胡、王、余四大宗族为例,每族借调千人当不成问题。加上其余大小宗族,便可有过万军力。然而,以眼前之势,诸宗族恐怕都会有所顾忌,未必便肯全力支持主公!”

  “若谁胆敢推委,就派兵抄了他!”秦九韶面上现过一丝戾气,厉声说道。

  “九韶,休得胡言!”袁惠新眉头微蹙,沉声喝止道。袁惠新知今时不同往日,对诸宗族只可拉拢,断不可轻易*吓,否则只会将他们推向敌对一方。“此法可行,而且必须速行。若有必要,我可亲往游说诸宗族相助!”

  袁惠新正待说话,忽见于五急忙忙走过来,叩首禀道:“主子,绍兴府库失火,火势蔓延不止。”

  袁惠新与秦九韶齐齐大吃一惊,绍兴府库是江南财富的重要储存地,是朝廷财政的要害之地,此地失火,发生任何损失,都会造成极大的混乱!这让袁惠新与秦九韶如何不惊?

  袁惠新这才反应过来。再顾不上斯文。大声命令亲兵前去救火。几百人乱哄哄的和绍兴百姓,又扑又打又拆房子。几个虞侯在那里对着转圈子,都是愁眉苦脸。孟拱更是神色深沉,眉头紧锁,一句话都说不出口,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

  绍兴府库之中,也有人在提水灭火,秦蓉也赶过去帮忙,大家一起努力抢救,外面的火势虽已得到控制,里面却仍在燃烧不止。

  袁惠新闻讯赶来时,她们已将大火扑灭了。

  大火已经扑灭了,但因受到火势的波及,整整一条街的房舍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

  死伤的人数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据州衙的人初步估计,当在一千人之上。

  无家可归的百姓流落在街头上,更有不少因失去了亲人而悲伤哭泣的人在废墟片流泪。

  “唉…”袁惠新头叹息了一声,眸中忧郁之色更重,“…今年恐怕境内的流民又要增加了,这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马钰犹豫了一下,“袁公子,贫道觉得此事有蹊跷。那绍兴府库,如何是能够随便失火的地界。更何况绍兴府库附近,还有一支重兵把守,府库怎么就会失火了?”

  “难道道长以为……”秦九韶虽然猜到了马钰的意思,但却感到有些无法置信。

  “不错!以贫道之见,恐怕这次绍兴府库失火并不是以外,甚至有可能有人故意纵火!”马钰点头沉声说道。

  “什么?”在场众人包括与袁惠新在内皆惊呼出声,一脸不置信的神色。

  *******当天晚上,绍兴城袁惠新府邸,烛火通明。

  “究竟是什么原因起火?是无意失火,还是故意纵火?”袁惠新铁青着脸,恶狠狠的盯着杜范,厉声问道。

  杜范腿都吓软了,这天降祸事,他又如何料得到?还想着趁着春天将逝的时光,去城外垂钓,不料发生这样塌天的事故。这时他根本无法面对袁惠新的质问,嚅嚅答道:“属下,属下有罪、属下有罪……”

  “本官知道你有罪!”袁惠新愤怒的站起身来,指着杜范,高声吼道。“本官要问的,是怎么起火的?”

  “属下、属下不知。”杜范的声音更加小了。

  “好。你先退下,叫秦九韶、马钰进来。”

  马钰坐下后对袁惠新说道:“袁公子你可要劳累一阵子了,绍兴城中的难民能不能管,就全指望你的银子了!”

  就在袁惠新犹豫的时候,只见于五跑了进来“少爷……少爷……。不好了……。不好了…。好多…。。又好多………………。”

  “好多什么,你小子别吞吞吐吐,慢慢说。”见于五大气喘个不停,还真以为发生什么大事。

  “难民,好多难民从北面走了过来。少说有上千多。”

  自从明匪之乱,很多百姓是流离失所。难民就没什么大惊小怪,可皖城中本就有两千多难民在城中,每天都不但增加,没想到此次又有上千。

  “那还愣着干什么,城中难民过多,你先将他们安置在城北城外,让孟拱、刘元珍等人在城北外造粥棚,在去城中购买些大饼,尽量先解决这些难民的饥饿。还有准备些干草和棉被等,一到晚上还是比较寒冷。”袁惠新一点也不含糊,忙下达命令。

  (写了这么多,还请大家多多收藏,多多给点票票。谢谢了。)

继续阅读:第64章 恢复生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中華改造者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