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等人以锥形阵冲入敌阵,一路上遇佛杀佛,遇神杀神。敢有阻拦者,立即就被砍飞。
冲过了一群散乱步兵,呈现在眼前的是宋军枪阵。方盾立前,长枪立后。郑爽立即拉着马缰,长枪朝右一挥,马队即刻分为两队绕开宋军枪阵。
‘嗖嗖~~~’铺天盖地的箭矢飞来,只见郑爽双腿紧夹马肚,双手抓紧枪身,左右摆动,挡开飞来的箭矢。而跟随他一起的数十骑,却就没那么幸运了,手稍微慢点的立即被箭矢射成马蜂窝。
郑爽催动战马左右摆动,手中一杆亮银枪,舞得虎虎生风。
“呀。”
终于杀进了弓箭手的阵营,郑爽将长枪单握,左右挑刺。与此同时,刘元珍率领的另一队也遭遇了同等待遇。
刘元珍使得是一柄长把马刀,这种兵刃刀背尤其宽厚。而刘元珍却不知利用这一点,反而是驱动着战马左右穿插躲避着飞来的箭矢,疾速冲往宋军弓箭手阵营。
骑兵接近,弓箭手疾速后退或左右散开,随之而来的是由枪盾组成的枪阵,这玩意是骑兵的天敌。
刘元珍看到自己的骑兵被这长枪兵搞得急速锐减,当下忍不住说道:“弓弩手,放箭,步兵上去冲……”
南面宋兵枪阵也正朝这挪动,在枪兵后面是大队的弓箭手,就算他们箭术再差,也能射翻几个帝国军吧。
现在是能保存一份力量,就保存一份,因为刘元珍相信后面绝对有骑兵,如果没骑兵的话,他都怀疑这是不是宋军。
当下刘元珍未做任何犹豫,纵马直奔面前的枪阵,由于他所使用的马刀加上刀柄,几乎可以和长枪相比了。
只见刘元珍快速的舞动着马刀,接连砍断几支涌出的枪头,猛抖马缰,马蹄前仰,踢翻几名手持方盾的宋兵。
在连连砍翻几名宋兵后,终于让他从骑兵的天敌中杀出一条血路,回首望眼,却发现身边已不足十人。
刘元珍猛踢马肚,大吼着继续杀向宋兵。
郑爽所在位置,由于宋军枪盾尚未集结成形,就已被帝国军击溃。厢军组成的军队始终是无法和禁军相比。
在郑爽冲乱他们的阵形后,无论官长怎么呼喊,都无法再组织起有效防御,只能放眼任由帝国军逃脱。
郑爽率部杀出宋军包围圈后,发现刘元珍尚在宋军包围中,忙又调转马头,杀向敌阵。
刘元珍面对的这伙宋军,战斗力相比郑爽所面对的要强悍的多,估计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番兵。
但再怎么强悍,却也无法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禁军相比。只几下的功夫,在郑爽等人杀死几名官长人物后。
番兵就已显怯战之意,趁此机会,刘元珍发出一阵怒吼,疯狂砍杀。帝国军的肆无忌惮,尤其是刘元珍竟然以几骑闯枪阵,并且大破枪阵。
这就已使其震惊不已,加上郑爽从后杀出,宋军队形开始进入混乱状态。趁着这个间当,郑爽大呼一声:“走。”
策马边走边杀,这几名帝国军的强悍,已经震惊了宋军的士气,他们开始有人不愿听从军令,脚步只在原步踏动。
忽然,宋军后方狼烟滚滚,郑爽回首时,刚好看到这一幕。
“不要恋战,速速撤离此地。”
当下一手握枪,一手执缰,不再挑刺,而是疾速奔往外围。好不容易有了生还的希望,众人还不都鼓起最后一口气,拼力厮杀。
终于在宋军骑兵出现在视线内时,他们也已杀出重围。
一口气奔出离金陵城十多里外的帝国军大营,几人这才敢拉住马儿,喘口大气。
一点人数,加上郑爽本人,三十二骑,只剩下现在的八骑。且众人都已伤痕累累,就连马儿也是呼呼喘着大气。
还有那么几匹马儿,身上也是伤痕累累,不堪入目。
与此同时,袁惠新从袁弘的海军中率领的二万五的大军刚好来到了金陵城下。
鉴于帝国军虽暂时失利,但其众势大,焦思忠命各部先退回城内再做计较。
金陵城虽然称不上坚不可摧,但每个箭楼、城门、城墙等各个城防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因此若要依靠人海战术强行攻城的话,结果必然是损失惨重,得不偿失,或者以围城战术的话,又因军队每日消耗庞大而难以执行。
江万里便在这种时候,提出了此战策略,应由宋军内部着手。
袁惠新疑惑地看向江万里说道:“先生要招降焦思忠?”
“陛下,莫要多问,事后我会让陛下知晓的。”江万里笑着说道。
袁惠新当下有些明白江万里的计划了,这个江万里果然不是省油的灯。
即日江万里向城内投书招降,诱以高官厚禄,被焦思忠严词拒绝。
金陵城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了,若不是城中之人仍旧有着顽强的不屈意志,恐怕此时此城早就在如此大势之下沦入了帝国之手中。
次日,攻城。
“杀——”帝国军将士们满怀热血,向金陵城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然而城上飞箭如蝗,礌石如雹,他们大多尚未摸到城砖便魂断荒野——但是他们最终看到了金陵城的全貌——半空中——他们升天了——随后去了地府。
“杀——”全军披荆斩棘,持战不退,冒死登城,简陋的云梯一条条地靠上去,又一条条跌落。
“最先攻上敌楼者!赏千金!官升三级!”指战小校嘶声力竭地反复呐喊,很快对方弓箭手发现了他,数梭子从不同方向而来的利箭同时射中了他……轰然倒地,嘴巴依旧做着呐喊的模样。
袁惠新:刘元珍,你带领攻城队,分三个梯队,轮番攻城!
刘元珍:末将遵令!
袁惠新:袁弘听令!
袁弘:臣在!(袁弘站了起来)。
袁惠新:你带领弓箭手作掩护!
袁弘:遵令!
金陵城外日。
刘元珍带领攻城队来到城下。
攻城队分三个梯队排列。
袁弘带领弓箭手来到城下。
城上焦思忠对众人:弟兄们,叛军前来攻城,他们有弓箭队作掩护,是军人的,睢准他们的弓箭队射击,不是军人的,用石头、用木头砸登城的叛军!
众人:是!……
城下,帝国军攻城队已排三队。
刘元珍:听我命令,第一纵队,预备!
刘元珍把手中红旗往空中一举刘元珍:开始攻城!
刘元珍手中红旗向下一摆。
帝国军架着云梯,叫喊着冲向城墙。
袁弘:弓箭手分三个梯队,准备掩护。
弓箭手迅速分为三队。
袁弘:第一队射完箭,第二队跟上,第三队准备,不给宋军留一点反应时间。
袁弘把手中红旗往下一摆。
弓箭队紧跟着登城队冲到城下。
帝国军这边:一些把云梯靠在城墙上,帝国军中箭倒地!一些未到城下,中箭倒地;一些爬上云梯被石头、木头砸中,跌落下来;一些被木头、石头砸倒地;一些弓箭手中箭倒下。
宋军这边:一些刚举起石头或木头,中箭倒下,一些弓箭手倒下。
刘元珍手中的红旗不停的向下摆动。
帝国军不停的叫喊着冲了过去,宋军不停的反击……
帝国军大营,夜。
大帐内。
袁惠新坐在大帐中央,两边坐着各个将领。
袁惠新:今日一场恶战,我军有不少伤亡,看来,我们是小瞧这个焦思忠了。
刘元珍:将军,今日一战,我发现金陵城内兵力不只七千多人,远远超过这个数。
袁弘:今日一战,微臣发现有不少老百姓都投入了战斗!
袁惠新:这个焦思忠厉害啊!他动员了城中的百姓,看来他们是全民皆兵啊!我们要改变战术了,不能强攻,只可智取。
刘元珍:请陛下明示。
袁惠新:我们首先查明城内兵力到底还有多少,先围而不攻,派人偷偷潜入城中,在井中下毒,先断其水源,然后再断其粮草,朕就不信他焦思忠不投降!
众人:好计!
刘元珍:他们防守那么严密,我们如何能派人进入城中呢?
袁惠新:我们派几路人马,白天攻城,夜晚也攻城,大家注意,我们这是佯攻,攻城时要注意安全,减少伤亡,我们的目的是让城中的守军没有时间休息,趁他们不备,混入城中,在井水中下毒。
众人:好!
袁惠新:刘元珍将军听令!
刘元珍站了起来。
刘元珍:末将在!
袁惠新:你带一支人马,随时阻击前来增援的宋军,另外多派些探马,探听消息!
刘元珍:未将遵令!(双手一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