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新州城,街道两旁到处张灯结彩,到处是一份喜气洋洋的样子,一点没有大战中的悲凉,这倒是大大出乎了袁惠新的意料,街道上有小孩子出来乱跑,放着烟花,袁惠新的随从上去让他们让道,袁惠新制止了,看着自己治下的土地如何安泰,心中不免有些飘飘然了。大街上不远处来了一群衣着艳丽,穿着高跷的人,哼唱着在大街上走来走去。
“秧歌!”袁惠新有点吃惊的喊道。
“什么?”江万里有点吃惊的问袁惠新,“这些是当年女真人用来演当初靖康二帝被俘的情景的!”
“汉人自己嘲笑自己的皇帝,自己的王?”袁惠新有些吃惊,这不事明目张胆的汉奸行为吗?
“皇上还真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啊,我小时候经常和姐姐到处走,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吃上饭,会不会来掠夺他们的财产,会不会有人来抓丁,会不会有人来抓劳力,会不会有人来强迫他们养马,至于到底是谁当皇帝他们是不管的。”江万里带有一点取笑的语气说。
“唉。”不知不觉中,袁惠新叹了一口气。
新州经过袁惠新的整理,已经开始恢复一丝生气。街上越民,女真人(主要是先前被俘或归顺的金军),汉人,客家人,以及其他一些种族的人,三三两两的出现在街上。他们交流用的都是汉语,彼此热络,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出现什么不友好。
袁惠新又来在营中巡视一周,将士们都在忙着准备。佩刀显然不够,马匹也不足。热血马极少,亦不健壮,无法组建重骑兵团。若要迎战金军,铁马连环锁应该很实用。哎~!既然上苍给我逐鹿中原的机会,为何不给我展现才华的平台!四下转转,思考着是否得作第二手准备?此时天色已经渐黑。
“那边天空亮的是什么星?”袁惠新问道。
“紫微星!”江万里马上回答说,接着就是惯用的溜须拍马的语句,“今天晚上原本是乌云密布,没想到圣上这从大帐一出来紫微星就如此万丈光芒,看来皇上是要入主天下了。”
这话正中了袁惠新的下怀,袁惠新不禁背起来金国的海陵王完颜亮曾经写过的诗词。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皇上果然文采飞扬,微臣佩服佩服!”江万里本来想说皇上的诗词比那大宋的狗皇帝还好,还有气魄,但是觉得这首诗貌似之前在哪里听过,于是又马上改口,说出了这样的话来。不过细细想来,一个皇帝如果对诗词歌赋擅长,那他的皇帝做的就一定有些问题,江万里心里这样盘算着,却没有说出来。
袁惠新也只是微微一笑。没当回事。天晓得这汉家天下将来会如何,如今中原大金国的形式不容乐观,蒙古人的攻势十分凌厉,官府派兵剿讨居然是连饷银都凑不齐。只得让各地官府自行招兵镇守,这北地数州,依然形成军阀割据之状,可金廷也只得装聋作哑,不闻不问,没办法,如果把这些个军阀都办了,谁来守这北地屏障?
~~~~~~~~~~~~~~~~~~~~~~~~~~~~~~~~~~~~~~~~~~~~~~~~~~~~~~~~~~~~~~~~~~~~~~~~~数日后,袁惠新大军准备停当,与新州城北校场誓师出征。文武官员以及城内豪族介来相送,宣读完圣旨,大军开拔。
帝国军在新州胜利之后,休整补充完毕,兵分两路。刘元珍一路直扑嘉兴,马钰一路往宣城而去。他们的速度依然很慢,简直就是给宋军足够的准备时间。对于这个问题,赵范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则情报传来,才解决了他的疑惑。
袁惠新的这次北伐,出新州的时候是六千人马,到达临安的时候只有五千四百人了。可在临安休整之后,却变成了七千人,现在一路上更是滚雪球一般继续发展壮大。到目前所得到的情报,马钰一路之上又收编了各地的武装力量上万人,刘元珍也收编了三千多人。
帝国军不是不想快,是根本快不起来。在每个地方都要整编新兵,进行一定的训练,而后在开拔。这样下去,敌人会越打越多的,这可不是好现象。尤其是现在无数起义军队伍是翘首以待,等着帝国军的到来。
次日,袁惠新只带于五出营而去,留众将在营中训练士卒。
时已近秋,袁惠新、于五两人一路疾驰,看见两旁草木枯黄,便认为火攻之计必可实施。很快,二人来到一山岗处,远远望去,帝国军和宋军相对扎营。其中帝国军靠近水源,沿江下寨;而宋军背靠山谷,依草结营。见此情形袁惠新心中大定,于是对于五道:“小五,今日宋军背靠山谷,依草结营,如我军用火攻之,宋军必败。”
于五也是上将之才,听闻袁惠新之言,仔细观察一翻,肯定的对袁惠新说道:“主子爷,属下也认为火攻之计可成,必破敌军。”
“既如此,我等当顺速返回告之两位将军。”袁惠新对于五言道。言罢,二人挥鞭打马回营,带起一路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