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厅日。
赵润欢坐在议事厅中央,两边坐着各位将领。
赵润欢:这个袁惠新真厉害,粮车我们没有劫成,三江口也久攻不下。
一个士兵匆匆进来,单腿跪倒报:报!袁惠新带一队人马在城外叫阵。
赵润欢:有多少人马?
士兵:大约有五、六千人。
赵润欢:知道了,再探再报!
士兵站起:是!
士兵转身离开赵润欢:袁惠新竟敢在城下挑战,李立节将军听令!
李立节站起:末将在!
赵润欢:你带领五千人袭击叛军左翼。
李立节:遵令!
崔晓东将军听令!
崔晓东站起说:末将在!
赵润欢:崔将军!你带领五千人袭击叛军右翼。
崔晓东:末将遵令。
赵润欢:其余将军随我一同正面迎击袁惠新!
众人站起说:是!
城外日。
赵润欢手握长枪纵马在前,后面跟着万余名宋军。
袁惠新手握长枪迎上前来。二人你来我往战在一起。
李立节带领一支人马杀奔帝国军左翼,崔晓东带领一支人马杀奔帝国军右翼。
帝国军与宋军战在一起,突然三声炮响。
众人惊。
刘字大旗迎风飘扬。
中郎将赵善带人马杀奔李立节。
李立节刚要拨转马头。
赵善拈弓搭箭对准李立节。
箭射出去,正中李立节咽喉,李立节中箭落马。
宋军大乱。
赵善飞马而来,大刀一挥砍下李立节的首级。
刘铭带一支人马冲向崔晓东,崔晓东举刀相迎,刀被碰飞。
崔晓东拔马就走。
刘元珍带领大军直奔赵润欢。
赵润欢正与袁惠新杀得难解难分,赵润欢见刘元珍带领大军而来,虚晃一枪。
袁惠新用枪去挡,赵润欢拨马就走……
黄州日。
城门口“黄州”两个大字在太阳光照射下格外醒目。
赵润欢带领一支人马从城内冲出,赵润欢骑在马上,一挥手:快!去鄂州,鄂州城坚濠广易固守,弟兄们,快……
宋军们跑步离开。
帝国军进入黄州。
大战结束之后,袁惠新等人迅速整理了战场,不管是自己等人,还是宋军,只要是断气翘辫子,都没有抛至野外,而是整理起来,放在不远处乱葬岗之地,全部以火葬仪式解决,虽在这年代火葬还不是经常见到,特别是一次烧死如此多人,少说有四五百,但不得不如此做,死亡的人多了,迟早会成瘟疫祸害百姓,这是袁惠新不想见到之事。
大战三个时辰之后,天色也慢慢进入黄昏,黄州城之中,居然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之事,袁惠新居然将四百多完好无损的宋军给放了,就这样将他们关在校场几个时辰之后,眼睁睁放对方走。
这一战,共歼灭敌军2000余人,伤无数,其多是在混乱之中被自己人误杀或被战马踩死的……
共缴获粮草60余车,约300石,品种众多,其能做为种子的约有10车许……兵器数千,战马500余。
我方伤1300余人,死300余人,其多是乱战而死,重伤700余人,短时间内不能投入战斗,可以说我军这场仗打的是险胜。
袁惠新每听到杜范多报一个数字,他的心就跳那么一下,直到杜范说完,袁惠新的心才放了下来,心说:这可都是自己起家的根本啊,这每少一个都够我心疼上个大半天的,还好死亡的不算太多,但这受伤的怎么会这么多?
很快的,三天过去了,这三天多以来,袁惠新每天都是在分派物资以及备战中过去的……
第二日,袁惠新带着刘铭到了军营,士卒们居然早早的都起来了,已经在昨晚,他们自行在军营前分配的大营上踢起球来。看他们一身大汗的样子,袁惠新就知道,踢了已经有一会了。
见到袁惠新到来,士卒们纷纷停下球来,向袁惠新靠拢。按照昨天站军姿的要求集合完毕后。袁惠新立刻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士卒竟然也毫不客气的回答到:“加紧*练,保家卫国!”
袁惠新心中暗笑道要*练怎么不去练军姿,嘴上却说道:“很好,你们壮志可嘉,为了表彰你们的热情,今天的午睡时间,全部用来站军姿!”
士卒们顿时拉着个脸。
袁惠新这才正色道:“兄弟们,朕让你们在娱乐中锻炼的初衷,是希望*练不要过于枯燥无味,听说你们热爱踢蹴鞠,很不错,可是记得一句话,过犹不及!现在你们自问还有体能坚持下昨天那一个早上的军姿吗?”
士卒们拉着的脸更长了。
袁惠新接着说道:“不用害怕,今天是你们首犯,朕从轻处理,军姿时间缩短一半,下午的蹴鞠*练取消。换个方式!现在在训练前,请你们推选出百名身手好的弟兄!”
很快,百名士卒便被推了出来,袁惠新示意他们站到一边,对着其余士卒说道:“好了,你们继续*练。如果谁敢偷懒,下午就自个继续站着吧!”
于是军营里枯燥的一个早上又开始了。
袁惠新则让刘铭带领着那百名兄弟,来到了另一处地方,袁惠新说道:“兄弟们,朕把你们选出来,是要让你们成为精锐中的精锐,远远超过风骑营的精锐,你们要来去如风,还凶猛如虎,我把你们命名为飞虎队!你们有没有信心,让飞虎队的名号,响彻中华大地!?”
百名士兵虽然听不懂飞虎队是什么意思,但袁惠新形容的那个来去如风,凶猛如虎的情形还是让他们很向往的,于是纷纷点头,眼中也有了一些狂热。
而自袁惠新同意了杜范的“征预备役”一策之后,黄州城的兵员持续上升,预备役不等同于帝国军,平日不需要像常驻军士那样每日两次训练,只是登记在册后,每日出*一次,耗时两个时辰,熟悉一下军器的使用和战阵的演练,剩下的时间自是该干啥干啥去……不过每次出*郡府管饭,这也是那些百姓们打心底里乐意参军的原因之一。
而黄州城这段时间以来,全民都参与了重新组建家园的建设大潮,其间更是涌入了大批的难民,俗话说有人好办事,这点是一点也不假,在袁惠新等人发布招募令没有几天的工夫便已经招募了将近4000多的轻壮士兵,还为袁惠新带来了将近6000余的预备役战士。和大批的生产力,劳动力,而这些也正是袁惠新所缺少的。
宋朝招募士兵有严格的条件,朝廷定下了各军身材体格标准,招兵时还会派出“兵样”,或表示各军标准身高的标尺“木梃”来衡量应募者。一般禁军的士兵要求5尺5寸左右(1.71米);大部分厢军只要求超过5尺2寸(1.61米)就可以了。招募时都要当场测试“阅驰跃、试瞻视”,即测试应募者跑跳动作以及视力。测试通过后就在士兵脸上刺上“指挥”(宋代军队基层编制)两个字,在具体分配后再刺上部队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