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的一天,袁惠新和秦蓉及于五等一行五十余人都换了便装,驾着车马便出了袁家堡南门,第一站便是临安南方屏障绍兴府。
由于并没有什么急事,所以车马基本上并不快,只保持了一般的速度向绍兴府赶去。一路之上,袁惠新骑着骏马,路旁阡陌相通、鸡犬相闻的平和景象心中也是十分的高兴。江南已经多年未经战乱,百姓们的生活真是日渐富裕了,但愿这美好的景象能够永远的持续下去。
就这样走走看看,百余里的路程不用一天,天色还只是傍晚时分就已经赶到了绍兴城内。
车队找了个比较宽敞华丽的酒楼打了尖,店小二对袁惠新等这行衣衫光鲜的豪客自然是服待得无微不至。至后院客房安顿好以后,袁惠新便和众人去了前院酒楼进食晚膳。
为了熟悉民情,一行人并没有要雅间,只是分散开来进了大厅,袁惠新与秦蓉及于五一座,其它人分坐四周护卫。酒菜上及以后,袁惠新便一边吃菜一边开始聆听周围食客们的谈话。
酒楼、茶馆、青楼这三个地方一向是中国古代消息流通最为便捷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知道不少的信息。
便听得右边的食客甲道:“听说现在新来的袁知府颁布了很多新法,对盐、铁、茶等业管得可严了,你们知道不?”食客乙道:“如何不知道,这样也好。官卖的话价格还挺便宜,我们一般百姓也用得起。哪像以前,今天一文钱,明天就是两文!那些黑心商贩治得好!”食客丙道:“是啊,袁大人的法令对百姓都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好处。只是那些想再贪图暴利的商人们以后就苦啦!”众人一阵大笑。
袁惠新听着心中点点头道:“这改革难免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只要能够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也是顾不得啦!”听了一会话,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褒奖之义,并没有痛骂官府之言,倒也让他心中颇为安慰。毕竟这么多年来为百姓殚精竭虑,如果还得不到一个‘好’字,那也真是太亏了。
过了一会,基本上已经酒足饭饱了,便不再停留,当下便回歇息,准备次日赶住江南西路的首府南昌城。这可是江南重镇,袁惠新要多呆两日。
这一日车马速度加快,终赶在天黑之前进了南昌城。南昌城那古老的城墙和充满江南气息的民谷无不透露着历史的沧桑与变幻。
当下找了个酒楼,让诸镇远军入内歇息。自只与秦蓉、于五来到了南昌城内著名的‘望江楼’品尝一下此楼的名酒名菜。
此时华灯初上,南昌城炎灯火点点,颇有一番古韵。‘望江楼’内食客盈门,人来人往的颇为热闹。他们一行人便在小二指引下在二楼大奇里找了个大桌坐下,于五随便点了一桌菜众人便细细品尝起来。
这个时代的食品就是好啊,不承认都不行。虽然没有现代的那么多花样,但是质地却是现在不能比的,可是一阵肆无忌惮喧哗之声却主动闯入他的耳朵之中。
这个时代的面粉一般都是弄成面条煮着吃的,可光是煮面也太单一了。袁惠新在教会了厨子学会做油条和一些炒菜后,这才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着美食。豆浆搭配油条几乎成了镇远军每一个人的营养早餐,秦蓉这个小贪吃鬼自然也喜欢上了油条这种食物。不过油条虽然营养丰富,却不能多吃,毕竟是油炸食品嘛!
“哦,知道了!”秦蓉一向对袁惠新言听计从,袁惠新叫她少吃她就决定忍住诱惑少吃油条,就算油条再好吃也比不上袁惠新的一句话。
袁惠新见秦蓉乖巧不禁微微的笑了笑,对于萝莉养成计划的成果也越发的期待了。第二天和秦蓉一起用过了早餐,袁惠新便让秦蓉自己去修炼,自己则是前去找于五练剑。
一天辛苦的练习下来,累的袁惠新像条死狗一般趴在地上喘着粗气,心中暗下决心,在心里充足后学学其他门派的剑术,这样就不用每天辛苦的练习全真剑法了。虽然袁惠新现在的真气足够充分发挥全真剑法的极致,可是真如此出招,真气也就空了!到时候如果有什么急需用真气的地方就不好办了。
为了将来的危难,他必须把自己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中。
在这战争的年代里,智计剑术,缺一不可。
这未来十年,将会是非常难熬的悠久岁月。
十一月初二,袁惠新等人搭乘宋军水军战船抵达襄阳。
十一月初三,襄阳校场
已是初冬,寒意倍生。校场中,新兵*练如火如荼,孟宗政、扈世达、扈再兴(在招安达成之后,扈再兴被袁惠新送回枣阳军,但孟拱却被袁惠新保举担任忠顺军指挥使)等人躬亲入手,与士卒整日练在一处。
虽同样是新兵,但扈再兴的“神劲军”进步速度明显要快上一筹。这些新兵,身体精壮,格杀技巧更胜常人多矣。近战用刀、远战弓弩,无一不通。而且他们所用箭支还喜欢涂抹土制毒药,毒性颇强。对这支“神劲军”,基本的格斗*练已可省去,所需要进行的就是战阵训练。扈再兴年龄虽少,但在孟宗政麾下的战阵经验却已相当丰富,而且这小子没有架子,善于向他人请教。练起兵来倒也是颇有一套了。
行走于校场中,孟宗政不时对各部曲*练中的问题指点一二。
就在这时,府中亲兵忽然派人来报,道有一狂士在郡守府外,直言要见他。
“狂士??”虽然惊异,但略一思索后,孟宗政还是急步匆匆地离开校场,赶回府衙。
府衙门口,孟宗政颇为惊讶地看着神态倨傲的青年,急声说道:“袁公子,原来是你来要见我?”
“原来此处统兵的是孟将军!”青年微微一笑说道,“临安袁惠新,想叨扰一下孟将军,不知可否!”
“……袁公子亲至襄阳,不知所为何事?”宾主之间见过礼后,孟宗政和声向袁惠新询问道。
“惠新乃是奉孟拱小将军之托,有一事相求孟将军……”袁惠新微微一笑,从容自若地回道。
孟宗政摆了摆手,客气地笑道,“袁公子有事但讲无妨……”
“我朝士兵多不经过实战的训练,无法形成战斗力,以后的训练,必须要以训练与实兵对抗相结合,这是在下设定的训练计划,请孟将军审阅”袁惠新把稍后几个月的实战训练方案交给孟宗政,并详细讲解,要孟宗政上呈给皇上。
“唔,袁公子,这事老夫会告知皇上,还得照会枢密使,”孟宗政看了训练计划后,脸上满是惊讶地说道,“你在计划里提的也太大胆了,不过,我想皇上会同意的,”
“惠新想,没有经过如此演练,不可能很快形成战斗力的。”
“老夫明白,我也觉得可行,只是会惹恼军中那些领兵将领…待老夫先禀报皇上,由皇上来定夺吧。”
“惠新明白!”
“惠新,此训练有何称谓?老夫看这方式是训练体力的好办法,”孟宗政赞许地看着袁惠新和于五说道!
“孟将军,这负重跑是惠新自己想出来的锻炼体力方法”,袁惠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加大运动量,达到更好的效果…惠新还有一些其他锻炼身体的方法呢。”
孟宗政疑惑的眼神似乎想说什么,却也忍住了。
袁惠新豁然明白,站起身道,“孟将军是想让惠新去训练一营军士?”
白废了自己刚才那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原来孟宗政已经有这打算了,怪不得…
“唔,能明白老夫的心意,不错,”孟宗政面露赞色,“但之前,你必须要做出点成绩来,让皇上对你刮目相看,也让老夫知道底细,“过些日子我会选一些府中亲卫,先让你训练,看看成果如何,那些都是经过实战磨练的死士,以后都跟着你,待看了成绩,老夫心里就有数了,”孟宗政一脸正色。
“惠新明白,”袁惠新大喜,进一步明白孟宗政的意思,先训练一部分亲卫出来,一则可以让赵扩和其他人看看成果,二则自己身边可以有一些身手不错的死士。
-------------------------------------“立正,稍息,向左转,起步走…”孟府后园偌大的练武场内,袁惠新指挥着府里的十八名亲卫在练习队列。袁惠新也好奇地加入了训练行列,跟在一旁练着,暂时住在府里的扈再兴也在一旁观看着。
这十八名亲卫包括袁惠新麾下的于五和秦蓉,还有另外十六名是袁惠新亲自从孟宗政的卫队里挑选出来的。体能、反应能力都是非常出众,唯一遗憾的是有大半不识字。
袁惠新再次找到带兵的感觉。
第一天队列教习,这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把死当回事的死士怎么也搞不清起步走、左右转,老是抬错腿,或者转向时撞到一起,袁惠新有些生气。
三天过后,这些亲卫的队列动作才算规范队列训练间隙,袁惠新又带着他们进行负重跑,指导他们博击训练。这些左转右转分不太清楚的汉子们对于负重跑和格斗训练等重体力训练项目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很快适应并找到感觉。
想着不久后就要开始的训练,袁惠新要把后世在军训中学到的一些训练方式,及自己的带兵心得,还有他所知道的特种训练营的训练内容都整理出来,写成大纲。
时间久了,经历过这样时空的转换,袁惠新感觉对这些东西都有些陌生了,得先把他们粗粗地写出来,再慢慢地整理…
-------------------------------------这天午后,孟宗政使人传唤袁惠新。
袁惠新来到孟宗政房中,扈再兴也在一边。
孟宗政手上把玩着马刀,桌上还有匕首和短刀,各两套,正是袁惠新设计的东西。
这军器监的工作效率还真高,设计图纸刚刚拿去几天,样品就出来了。
看到袁惠新进来,孟宗政笑呵呵道,“惠新,你过来,看看此刀打造的如何?”
袁惠新接过马刀,仔细看了起来。刀身有一米多长,刀刃锋利,虽然锻造工艺上有些粗糙,钢的成色也不是上好,但总体来讲也还不错,重量也和自己当初想的差不多,握在刀柄上手感挺好,挥舞了几下,虎虎生威,很有气势。
“孟将军,这刀打造的还可以!”袁惠新赞道,“只是这锻造工艺上不算太好,也不够锋利…”
“唔,是有一些,这不是大问题,是老夫让他们尽快制作出来,这些在以后可以改进,惠新,你怎么想出这种稍弯的刀来?目前我大宋军中使用的横刀都是直的,”孟宗政满脸喜色,像似随口问问,“我试过了,砍起来确实比横刀顺手,更有利于力量发挥,相比较也不易折,且这个环柄,手握着更牢固,非常利于骑兵快速冲杀时使用,对手掌也有保护作用。哈哈,利器也,再兴,你也瞧瞧!”
“是!大帅,”扈再兴从孟宗政手上接过另一把马刀也仔细研究起来。
“还有这匕首、短刀,和我大宋军队将士所用的短刀类又有不同,这个…还有马刀和短刀上的槽有何用处?”孟宗政拿起桌上的一把匕首问道。
“这叫血槽,作用有三,一是刺入敌人体内时方便空气进入,平衡身体内外压力,从而利于放血,加快敌人死亡,二是减轻本身重量,平衡重心,三是利于拨出…”
“唔,说得挺有道理,只是设计理念还是挺狠毒的,”孟宗政凌厉的目光看了看袁惠新,还想说什么,又停下了。
-------------------------------------又来到兵器房,打开厚实的门口,里面都是兵器和装备,带血槽的三棱刺、匕首、短刀,还有特制的弩弓、小型易随身携带的小弩弓,攀登索等等。
小弩弓的弓身是用最好的十里香木制作的,而弦则是用牛皮,每次可以装两只箭,小巧结实,有瞄准槽,射程约二三十米,是中近距离杀敌的利器。袁惠新拿起小弩弓,装上两支箭,稍瞄准,一扣扳机,两只箭射在十米开外的一颗树上,嗡嗡作响,落点相距不到一公分,射击精度很高。
袁惠新给队员们讲了各种武器装备的设计原理、作用及如何使用,队员们脸上都是惊异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