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移跸,向大前方迈进
尚古散人2015-10-27 13:025,564

  上节末尾处我们有一个疑惑,即魏兵在卢氏的进攻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也实在不算啥疑惑,因为马岱的解释已经足够合理了:声东击西,故布疑阵,这是兵家的一贯伎俩,于情于理都说得通。

  如果你非要问真实原因——也大致跟这差不多,只不过比马岱阐述的那个版本更复杂了一点罢了:原来,司马懿瞅见宝贝儿子司马昭把士兵都躲进了少室山里,但这些汉军竟放弃了在伊阙山下的寨栅,开始凭山据险;很明显,马超的真实目的决意不在少室山上。因此,司马懿作出布防,将司马昭那部分人又调回弘农(今河南灵宝)以前的防地,协助徐晃一起防守。

  而司马昭到了函谷一带以后,视察完地形,便跑去跟徐晃商量,自告奋勇表示愿意带人去袭击汉军的卢氏(今河南卢氏),来分扰汉兵的声势。——感情攻打卢氏是司马昭的主意!

  对于攻打卢氏这一方略,徐晃本人是赞成的。因此,司马昭这才带了八千人,偷偷越过崤山,前来偷袭卢氏;并派副手贾充带三千人埋伏在崤山,准备接应后路军;让牙将成济充任先锋官之职,带人向卢氏发起进攻。

  成济果然够生猛。一声喊起,他的人就已经将卢氏城团团围住。城里的马骧,眼瞅见魏兵势力太大,不敢硬碰硬地开城迎战,只能闭关自守,另一面飞报湖县的汉军大营求援。湖县的诸葛亮接到急报,不敢迟疑,马上传令张翼带五千人赶过来救援。

  就这样,司马昭一连围攻城池好几天,城里早已伤痕累累、积尸如山了;但是,坚韧顽强的汉军士气一点没倒下,魏兵的攻势还是没往前推进一步。司马昭有点不耐烦了。正当他志在必得,下令继续猛攻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探报:“大……大事不好,敌人在湖县的援兵已经越过辘轳山,马上快到卢氏了!”

  对司马昭而言,这声喊叫不啻一声惊雷。他清楚地知道,汉军的救兵一来,自己的先机就失了,凭他这点人手,攻城压根就是妄想!——没办法,事到临头,也只能走为上了,他气急败坏地发令:全军火速退兵到崤山,免得内外受敌!(妈了个巴子的,都给老子撤!)

  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它已经真真切切地来临了!正在魏兵手忙脚乱地进行移兵的时候,汉军的救兵却早已大面积杀了过来——确切地说,是马岱和诸葛瞻的两支救兵,马岱在前,诸葛瞻在后。

  绝路相逢,唯有亮剑。成济倒是挺有种的,一看马岱冲来,他手提着巨斧就迎了上去,两人就这样厮杀开了。表面看两人是平手,但其实马岱的武备技能比成济高了不知多少倍;一直打到三十多个回合,马岱故意卖个破绽,一刀便将这位绝命大汉斜劈了下来!

  砍掉成济后,诸葛瞻趁机挥军大进。魏兵大乱,纷纷四散跑路,二人也就乘势追击。但没料到的是,到了崤山脚下,突然一声鼓响,贾充的伏兵突然冲了出来。马岱、诸葛瞻猝不及防,倒让司马昭顺利进了崤山。司马昭脱险了。

  敌人开溜后,马岱、诸葛瞻因为带领的是骑兵,不便进山追击,只能收兵回城,马骧接着;经过几天保卫战,城里已经狼藉一片了。两位大功臣提议要及时抚慰城里的居民。

  ——围绕卢氏展开的战斗就这样匆匆偃旗息鼓了。总结起来,司马昭本来想趁黑摸鸡的,可等马超派过来的救兵一到,自己反而弄了个灰头土脸,并且差点都进不了崤山了;卢氏被魏兵围了好几天,到头来所幸是虚惊一场。更有甚者,直至战斗结束,诸葛亮派过来的救兵张翼老兄还不见人影呢!

  再过了一天,张翼才总算到了。所谓机不可失,马岱、诸葛瞻、张翼聚集在一块商议,最终决定:由张翼带上步兵进崤山进行追击,马岱和诸葛瞻带着骑兵随后接应。想法不错,但已经迟了——司马昭脱险后见汉兵没追,万分庆幸,赶忙收兵撤回弘农去了。回去仔细一数,光这趟折腾,就损失了自己属下两千多人!(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有木有!)不过,即便如此,司马昭这一趟,也弄得汉兵东西牵动、来往奔波了,总算不是一点效用没有。

  再说那位张翼老兄进入崤山内部,带着人搜寻了有好多天,没发现魏兵的半根汗毛。回来后,三位哥们重新商定决议,拟联合步兵、骑兵,依靠崤山扎下营盘,随时抢夺魏兵的军粮;并派人飞报诸葛亮、马超两处。不久,两处都传来回令,都是吩咐三位小心办理的。(看来,以后咱也要当拦路打劫的土匪了!)

  说起来,以后的日子,还真跟土匪差不多。自从这哥仨的计划被批准以后,他们便正式以崤山作为根据地,往来飘忽,周游不定,正式打起游击战术,且作战任务非常简单:专一抢夺敌人从洛阳运送过来,接济函谷魏兵的粮食;有时候甚至放火乱烧。

  此外,他们还当真联络当地的土匪地痞,诱之以利,让他们辅助汉军,做一些通风报信、趁机打劫的活计。总而言之,搞好“统一战线”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做的效果也很明显:一连几次,魏兵几乎全部成了惊弓之鸟;函谷关上的徐晃、司马昭大为困窘,关上仅有的那点士兵,压根没法再分一部分出来保卫粮道了!

  本来嘛。从洛阳到函谷一带,乃至黑石关等地,原本地形就十分恶劣险要(万山重叠,道路回环),十分适合打游击战;汉军的机动性也发挥的非常之强,他们来无影去无踪,此出彼入,杳无定所。这种无休止的骚扰抢掠,折腾得魏兵不叫苦连天,大声骂娘才怪!

  最后甚至连洛阳的司马懿也坐不住了。这老滑头十分机警,他知道函谷一旦没有粮食,百分百会失守于敌;而现在的情形,函谷关一旦失守,洛阳就愈加陷入危急之中了!——也就是说,函谷已经决计不能再失守了,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它!

  因此,司马懿急忙调拨钟毓、钟会、胡奋、胡坚四位将领,每人带三千人,主要职责便是沿着新安、弘农一带,专一保护前军的军粮运输。(其实就是成立了四组“军粮运输安全保障队”。)

  这样一来,情况很快就有了大的变化。马岱三人一看,魏兵的粮运线上突然增加了好多防守力量,且其保守相当严密——得,以前的战略行不通了,只好再度改变策略:单留下张翼防守崤山,马岱、诸葛瞻回转宜阳去报告马超。

  出乎两人意料的是,等他们把最近毁损魏兵粮运的战况,以及魏兵用重兵分防的情形汇报完,马超反而喜不自禁:“好!函谷一带粮运艰难,敌人的军心肯定会受到干扰;现在他们动用重兵来护送军粮,所消耗的元气一定不少。我料定敌军在洛阳守备一定十分完整,军力也必相当雄厚,我们要想打洛阳,一时半会儿肯定打不下来;因此,不妨把眼光就盯着函谷!”

  稍微顿了顿,马超开始发令:“诸葛贤侄呵,你就跟马龙一起严格把守宜阳吧。我打算跟马岱老弟、文鸯将军一道兵出崤山,然后乃与丞相那边一起会攻函谷。只要我们打下函谷,三路军队都可以随时联合起来;而洛阳也就无险可凭了,想拿下它还不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事!”诸葛瞻恭敬领命。

  临走前,马超仍不放心,又对诸葛瞻殷殷交代:“司马懿那个老狐狸一向机警有智谋,一旦我们兵出崤山,他肯定又会来打我们宜阳。我这次只带八千骑兵前往,留下两万步兵留守宜阳。你一定要枕戈待旦、大修守备,时时刻刻防止敌人来攻……”

  “要是他们真的打来,你就凭借着洛河抗拒敌兵;再说,宜阳城高池深,里面的粮食也足可以吃上三年。你要是真给我防守好了,司马懿就算带着大部队来攻,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顺利打下来的事。你只要跟伊阙那边互相策应着坚守一个月,函谷就能彻底成为我们的地盘了!”

  听完马超这番慷慨陈词的嘱咐及勉励,诸葛瞻很快热血沸腾起来。他的答应方式很干脆,“再拜”着接受了命令。一直到此,马超才放心地跟马岱、文鸯一起,带着那八千骑兵,直出崤山,会合张翼那部分军队,并飞报湖县的诸葛亮,约定夹攻函谷的大事去了。

  夹攻函谷,这是一件真真切切的大事;这么大的动作,何况利益相牵、命运相属,汉、魏双方肯定要有相当惨烈的一场血战围绕着它展开不可。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至少不是现在立马就能打起来的。

  现在,我们不妨把镜头拉往大汉国的政治权力中枢,去关注一下那位一直以来便坐镇成都、密切关注着前线战况的大汉皇帝刘备,看看他老兄的近况如何。——事实上,这节的主要内容也正是围绕着他来展开的。

  话说刘备自登基续统以来,由于许靖、法正等一班重臣的努力,加上丞相诸葛亮临出征前对各部门重要人事的一系列调整,直搞得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文武同心、谦卑有礼,举国上下都透着一种美好的和谐。

  这是文政方面。可对于密切关注着的前线战事,刘备也时有忧愁。为什么呢?很简单——以前的就不说了,自章武三年春天,诸葛亮统率的大军再度出师东征起,所谓“两方合围,六路出击”,虽然时有小胜,但站在全局利益考虑,总体还是成效不大。

  尤其最近以来,堵阳差点被魏兵攻陷,张辽的反攻计划差点成功;汉军虽然得到了郏县,可随之而后,关兴、张苞部又遭遇大败。所幸有西凉锦马超那一路军东西往来,相互驰援,抢夺下伊阙天险,但却因为敌人在洛阳的兵力布置得太厚,诸葛亮一直被挡在函谷外面,马超又不敢深入——显然敌我攻势已经陷入胶着了;而这样一味拖着,又到什么时候才是个了!

  就这样,矢志统一全国、中兴大汉的有位皇帝刘备,因为心里想着这些问题,经常彻夜无眠。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了,便传诏把许靖、法正两位大佬召进内宫,向他们商议,自己可否移跸荆州前沿——这样既有利于统辖新得到的土地,也方便于策应前敌军事(国不可偏安于一隅)。

  刘备没想到,这件事远比他想象中的要顺利得多。等他的金口一开,底下的许靖、法正两人便不约而同地奏报:“可以!陛下您移跸荆州,真乃是上善之策。想当年高祖(刘邦)、世祖(刘秀),也都曾亲自在大前线督阵过呢!”

  “何况皇统大业这种东西,一向不能偏安于一个地方;荆州那片地方,正是四战之地,形势之区。您要是回还荆州驻跸,从内可以断绝江东方面的觊觎,从外也可以壮大我军在关辅、河洛一带的声威。综上所述,您关于移跸的圣意,是十分正确且有必要的!”

  ——跸:泛指帝王的车驾。说移跸就是说自己要搬到荆州去(当然实际上也就差不多相当于迁都了,只是比迁都的规模要小得多而已)。

  当下刘备见两位国家元老都赞成他的这一想法,心里顿时安稳了许多。接下来一切都水到渠成了——很快,刘备便颁下诏旨:从即日起,由太傅许靖、太尉法正辅佐太子刘禅留守成都,一切国家文武大政,都暂交皇太子摄行;皇帝本人近日将亲率新练好的西川汉军五万人,外加偏裨将校三十多位,顺流东下,移跸荆州!

  临走那天,旌旗飘飘,甲戈环簇。法正、许靖等文武官员一齐出送到城外。刘备又将法正、许靖召到近前嘱咐:“这里的事就交给你们了!当年高皇帝打天下的时候,有萧何留守关中,贮蓄军队,囤积粮食;光武皇帝之时,又有寇恂坐镇河内,剿捕盗贼,安抚民众。你们俩好好干,争取跟他们齐名并肩!”

  两位大佬再拜叩首:“放心,这里就交给臣等了!只愿陛下您能够上承高祖、世祖的宏业,再度兴复汉室;臣等一定竭尽全力、死而后已,也要保陛下进有所资,后无反顾(不会因放心不下后方而徘徊失措)。”

  随后,刘备又交代其他文武官员务必要同心协力,安靖地方。所有官员齐声答应,一齐叩拜。一切都交代完备后,刘备这才告别众官,登上御辇开始启程;而太子刘禅也便跟法正、许靖等人一道返回成都,遵诏处理所有事务。

  其实刘备的嘱托是没错的:法正、许靖都是西川的名士,是国家大佬;他们在很多问题上的都颇有见地,干事情也都很得方法,让他们处理后方事务正所得宜。刘备移跸后,法正、许靖一道联合,办了好多有益国计民生的大事,如反腐惩贪(澄清吏治)、改善民生、储备军需物资、周转前线运输等等。

  有贤臣辅佐,那位监理国政的皇太子刘禅只需要点个头签个字就行了;西川这片乐土照样文武同心,军民安乐,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还得看刘备移跸的事。话说刘备自从下定决心搬家,告辞众人启程以来,几万大军一路疾驰,很快便到了白水关上;而关下也早已备好了几丈高的龙船等候。(也就是说,从这里起,便可以走水路通往荆州了!)

  刘备昂然下船,往正中坐定;周围遍插龙凤日月五色旌旗,仪銮簇拥,光耀射目,满衬着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那颗不老的凌云壮志。有主如是,这是大汉的福气,也将是全天下人的福气;因为他将很快督率所有汉军统一全国,还分裂割据的天下于安宁祥和,再造一个强盛繁荣的大汉王朝。

  话扯多了。话说刘备一行坐着龙舟、战船,顺流东下,所谓“千里江陵一日还”,没几天便到达了目的地荆州(江陵)。皇帝驾临,荆州牧刘琦、副署马良早已搭建好临时行宫,并率一班荆州的文武僚属,出城跪迎。刘备满面春风,宣诏平身回城。

  进城后没几天,皇帝刘备又接连派遣使者,带着御赐的羊、酒、金帛,分头前往,去犒赏各处的前敌将士;并诏谕前敌将官,不用专门前来上表答谢,也不许派专人前来拜谒,一切军务照常进行。

  至于刘备从成都带过来的那方面新军,旨意安排是让他们暂时分块驻扎在城外,先休息几天,等候出发开往前线的命令。——到现在为止,刘备的移跸计划也就完全实施成功了;荆州迎来了新的光彩,这座四战之城也顿时成了大汉帝国新的战时陪都。

  这是在大汉章武三年(伪魏始康四年,伪吴黄龙二年)冬十二月。

  这次移跸,对刘备而言,其实也就是迁都;因为他此后根本再没回过成都。而自建安十五年开始离开荆州打西川,到现在再度回驻这座城池,刘备跟荆州的别离,也已足足隔了28年!

  当初他踌躇壮志地离开,是为了打下西川开辟更大的根据地;现在他满面春风地回来,又是为了坐镇中枢,督率前线以早日完成统一大业。一切似乎都没有变。

  唯一不同的,那时候他还是乱世大汉、孝愍皇帝刘协手下的臣子,顶多挂个“皇叔、大司马、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荆州牧”的头衔,再回首,他已经成了新生帝国的主宰,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那时的他眉宇间还透露着些许年轻,现在他已进入暮年。——物是人非,何可言尽!

  不过幸好,岁月增添,韶华逝去,那颗永恒的英雄心不老。这,也就足够了。

继续阅读:一 叛变,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反三国那些事儿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