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县失守,徐晃逃逸,事实上,汉军东进的第一道关口已经被打开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汉军将步步进*,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最终将汉家红旗回插到故都雒阳(曹魏改“洛阳”)的热土上!这是一个开始。
当然,失败者当然不甘心局势就此底定,总要费尽心机挣扎一番;虽然徐晃、郭淮等逃逸了,但还有奉命防守崤函关隘的钟会、邓艾两位小将。与前者不同,后者算是整个曹魏集团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他们还想力挽狂澜一把——
就在湖县被围的时候,驻守崤山的钟会、邓艾便已经得到了消息,两人赶紧商量,讨论决定让钟会继续在这边据险以防马超,邓艾分一部分人前去救援徐晃。他们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可是,诸葛亮早有防备:邓艾的人刚出山口,预先埋伏好的冯习、张南两路汉军伏兵顿时万箭齐发,一时间箭如飞蝗。敌人火力太猛,邓艾只能挥兵退回。就这样,一连折腾了两次,总是出不去,更别说救援了。
不过,即便如此,邓艾不亏是邓艾,他突然想出一个好办法,让五百多士兵乘夜从山侧一带蛇行出山,到了林子里,却故意将魏兵的旗号全部扯起来,以迷惑汉军。这一招果然奏效:冯习、张南两个不知过了多久,猛然发现林子里居然有魏兵的旗号!两人都大吃一惊。
趁着这股慌乱,邓艾却带人从山中奋勇杀了出来,冯习、张南根本没办法抵抗,只好往后撤退。邓艾出了樊笼,乘势追击,可他突然发现,远处湖县的城墙上已经全部都是汉军的旗号,知道已经出事了,再去只能是送死,便马上掉头就走。
可这个时候,邓艾要走,汉军队伍却不愿意了!见他撤了,后面得胜过来接应的郑绰、张翼两路军队已经追了上来,前面冯习、张南也带人拦住了去路。(前有强敌(不算很强),后有追兵有木有!)
狭路相逢,邓艾顿时激励士兵:“我们的后路已经断了,要咋办,全看你们的了!我只强调一句,要是我们不能早点跟钟会将军会合,我们全都要死无葬身之地!”实践证明,士气还真是激励出来的;邓艾如此,底下的魏兵一起高呼:“要死一起死!”(还挺慷慨激昂的。只是立场不对罢了。)
就这样,邓艾纵马上前,挥兵直冲,冯习、张南两个都打不过人家一个,结果被邓艾冲出了包围,魏兵一齐呐喊着进了山口,挡住汉军,汉军阵营反倒损失了不少人手。——邓艾脱险了。
逃脱危境以后,邓艾一面占据着山口,一面派人加紧联络老搭档钟会。钟会在听说湖县已经丢失,归路已经断了的消息后,也赶紧带人出面救应邓艾;两个总算一路虚设旗帜,带着部队沿崤山山麓一步步退回到洛阳去了。
钟会、邓艾跑路了,湖县、崤函一带最后一颗钉子也被拔除了,汉军才算正式拿下了湖县。诸葛亮传令点一下人数,汉军损伤了三千多人。本着有功赏、有过罚的原则,诸葛亮传令记下英勇无敌的张翼首功。
这时候,打了败仗的冯习、张南也跑来向他们的大丞相请罪,诸葛亮大度地说:“快别这样!俗话说‘穷寇莫追’,邓艾的水准比你们强多了,你们被他玩败,也算情有可原!”两人的罪也免了。
干完这些惯例工作,诸葛亮传令郑绰,马上带兵去搜捕崤山里面的余兵。半天工夫,郑绰回来回报,山里面压根就没有一个人,全是旗帜!诸葛亮很快就想明白了:“嗯……对对对,湖县被我们占了,他们的后路也断了,肯定放弃阵营撤了!”
想通了这一点,诸葛亮传下命令:冯习带三千人去替张翼守卫宣武(今山西河曲),调张翼过来随军东进(差的去守后方,强的调来上阵;这其实也算是对冯习能力的一种侧面界定吧);张南在此守卫湖县,黄忠继续作为总先锋,带着大军朝函谷关继续开进。——潘多拉盒子打开了。
这边我们暂时把诸葛亮那路先搁下,再回头看看魏延那一路,也就是诸葛亮事先安排的左方面军(左翼军团)。话说魏延在平阳(今山西临汾)接到诸葛亮的钧命,让他渡过黄河去打敌人的渑池;当下魏延便把李严、姜维等将官集结起来召开前敌军事委员会,讨论出兵的方略问题。
魏延先提出自己的疑虑:“魏兵在河防方面,搞得相当严密;现在我们大伙儿要奉命渡河,你们有啥好办法?”说完,魏延直愣愣看着大家。
这时候,姜维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关于这个问题,我事先想过了;我觉得,有一套办法可行:毫无疑问,魏兵防止我军渡河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不妨将计就计,让我军在大阳(今山西平陆)的防军故意虚张声势,摆出要渡河的样子,来麻痹敌人;然后,我再跟几位将军分成五部,在黑夜同时渡河——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魏兵顾此失彼,防不胜防,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您看咋样?”
姜维这番话刚说完,旁边魏延、李严马上叫好鼓掌;很显然,这无疑是他们渡河的最佳方案!——这件事马上就被落实了。事情发生后,魏兵方面守卫渑池的曹真果真把重点防御方向定在了大阳对岸那边,可他一点没有想到,平阳这边,魏延、姜维等人竟趁此机会连夜渡过了黄河!(被忽悠了的节奏啊。)
没办法,只好临时组织防御:魏兵在仓促间凭着河岸挡住魏延、姜维等人,可敌人实在太多,后面李严、马忠、廖立等,早已纷纷近岸了!
李严首先爬上了岸,他一看自己手下的士兵才上来了四五百人,而岸上的魏兵却已经大面积聚拢了上来,赶紧回过头对士兵们鼓劲:“你们一定要奋勇上前,有谁敢左顾右盼,砍头!”说完,李严自己率先挡住魏兵,后面的军队受到他的鼓舞,也陆续攀上了岸。
再往后,马忠、廖立也上来了。三路汉军在英雄的鼓舞和感召下,不顾生死杀进了魏兵的营寨,魏兵纷纷退后。在这种有利局面下,魏延、姜维也乘势杀了上来,汉军阵营中五位将领并马当先,底下士兵无不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最后的结果是,魏兵大败跑路,放弃河防退守渑池城中。
魏延方面的作战任务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魏延按照诸葛亮的钧命,靠着邙山扎下五个营盘,前面临着的就是渑水。魏延自当前敌,后面姜维、李严、马忠、廖立分别领属其他四个营盘。此外,魏延还专门吩咐张嶷负责接济大军的军粮,在垣县专门搭起一座浮桥来;让马忠专门防守这座浮桥,以保证军粮的安全。
邙山脚下好扎营,魏延等确确实实做到了!而城里败退回来的曹真,慌忙把败兵收聚起来,一面登城防御,一面火速派人往许都求援。结果,伪魏皇帝曹*,在许都刚接到徐晃失守湖县的消息,这边曹真又发来了敌魏延部已经在邙山脚下扎营的警报!
各种紧急状况接连发生,使得这位曾经高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奸雄皇帝也不由得手忙脚乱了。一番镇定之后,他马上作出补救:
敕命军都督司马懿派虎侯许褚带一万人去增防渑池,并移守卫合淝的大将张辽带兵,来迎击昆阳这边的张飞部;移司马懿前往函谷一带去抗击诸葛亮,令自己的另一位儿子弋阳王曹彪去接替他哥哥曹彰守卫高都(今山西晋城),移任城王曹彰带铁骑八千人驻扎在荥阳,负责策应各路!
从上述各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军事安排来看,曹*的确已经手忙脚乱了。——合淝方面,张辽在接到曹*的诏旨以后,马上服从安排,将防地交给搭档李典;他知道这阵子魏、吴处于结盟联好状态,因此不用在这边布置过多兵力,便从合淝地界抽调防军一万人,带着回许都去见过曹*,然后赶来接防昆阳。
昆阳方面,司马懿同样接到了曹*的圣旨,一番交接之后,司马懿也开始动身,带着三万青州兵赶赴洛阳,派许褚赴渑池,儿子司马昭往弘农(今河南灵宝),两处协防。大敌当前,两人都分头行动了。
而驻扎高都的曹彰在得到老爹的诏命之后,也果断利索地将防地交接给弟弟曹彪,自己带着八千铁骑,昼夜兼程赶往荥阳去接防。到荥阳之后,曹彰吩咐将军队先扎住,自己却返回首都许都来见皇帝老爹。
曹*见到儿子很高兴,在工作上对儿子进行充分支持:他特批调拨两万兖州兵,交给曹彰进行统管,让他驻扎在荥阳,对各方将领进行接应,来达到厚实自己一方兵力的目的。
——就这样,在曹*的各方面安排调度下,虽然是拆东墙补西墙,可魏兵的声势也的确为之一振,焕然一新了。
可以说,诸葛亮东征以来的接连胜利(拿下湖县、大败钟邓、兵进邙山)已经使得曹*乃至整个大魏国的神经都处于一种高度紧绷的状态了,而魏延的兵进邙山则恰恰成了压垮曹*的最一根稻草。徐晃、曹真等人接连败北,而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东吴那边又根本指望不上,于是乎,他只好倾尽气力,全盘打乱旧的人事安排,企图通过新的调整和策划来为他们争取一点最后的契机。——曹*也确实够烦的。
可有啥办法呢?篡位的道路是他当初自己选下的,怨不得别人。既然他当初能做到,现在就必须承担由之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包括他大魏集团的最终垮台。大的宿命谁也改变不了,除了垂死挣扎。
希望张辽能给他带来一丁点儿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