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世间安得双法全 (第三更!)
岁月尽头2015-10-27 13:031,708

  隔壁的厢房烛火明亮,站在门外,我一阵踟蹰,神色复杂间,慢慢地走了进去,视线中,两旁燃烧着未烬的烛台,蒲团前,澹台梦正紧紧地握着那张带血的手绢,身段朦胧,扇动着毛茸茸的尾巴,背对着我,站在一座佛像面前,沉默不语。

  眼前的那座佛像,坐在金色的佛台之上,披着黄色的袈裟,两只捏莲,状若卧蚕。

  仓央嘉措?

  我凝神望去,那座佛像塑的是六世大赖喇嘛仓央嘉措,有人说他是情圣,但在一些人的眼里,他是一位向往世俗,背经叛道的情僧,他的一生颇具才华,又饱受争议,关于仓央嘉措,世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在历代大赖喇嘛中,六世大赖喇嘛仓央嘉措是一位非常独特而神秘的人物。他是一代大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是以情诗闻名于世。僧人中也有情种,六世大赖就是一个,他的爱情故事,使他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大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情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

  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被人们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仓央嘉措就被关闭起来。

  于是,仓央嘉措那纯洁的爱情嘎然而止。

  宫殿的高墙,森严的教规阻隔了他和姑娘相会。但仓央嘉措情思难断,唯有情歌使他的无尽思念得以宣泄。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没有淡化仓央嘉措的爱情,他无时不在怀念他的恋人。

  当仓央嘉措一行艰难跋涉从风雪高原走到黄沙直上白云间的青海湖畔时,当时的他年仅24岁,才华横溢,风华正茂,在藏民心中与日月同辉的神,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的记载中说他是舍弃名位、决然遁去,周游蒙藏印等地,后来在阿拉善去世,有的说他被康熙帝软囚并圆寂于五台山观音洞内。关于他的经历和去世的情况,还有种种传说,至今未有定论。就这样,仓央嘉措宛若佛前未及吐露芳华的莲花,在狂风骤雨的摧残下凋谢。他留下一个给人以无限遐想的千古之谜。

  他带着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带着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带着对森严的宗教戒律和黄教禁欲主义的背叛,在青海湖畔神秘地遁去了。他去了天国?他去了地狱?不管人们对作为大赖喇嘛的他如何评说,但他的情歌却在青藏高原万古流传,伴随着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大河的涛声,永远在辽阔的天宇间回响……

  “有一口气,第一盏灯……”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昏暗的光线下,澹台梦转过身来,她那依稀无暇的容颜,此刻显得有些憔悴,我看着她,看似平静,却神色复杂,嘴角露出一丝难明的苦涩,回应道。

  “可最终我等来的,却是这张染血的手绢……”

  澹台梦右手无力的握着那张被乌黑的血液染红的手绢,散乱的头发在窸窸窣窣的风中飘荡,看着四周一盏盏闪烁着微光下蜡黄的烛台,红颜心碎,凝咽低语。

  “哥哥……”

  世间安得双法全,不佛如来不负卿?

  她抬头,再次看向那仓央嘉措的佛像,美目沉沉。

  “当初他们将捡来,并没有将我丢弃,而是细心的照料,他们一家都是信佛之人,哥哥对我最好,我被嘲笑,被奚落的时候,他总是挡在最前面,他经常喜欢翻出仓央嘉措的诗来念给我听,他告诉我,世人有情,佛亦有情,结庐人境,自在一生,何处不胜仙……”

  “他总说我有一天会踏上与他不同的道路,既不在红尘,又何必思念……”

  她将手绢一挥,送到了我的手中,仔细一看,其上赫然用暗红的鲜血刻着几行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我叹了口气,望着澹台梦,蹙息间,心绪复杂……

  “他是我杀的……”

  轰!

  九道长虹化成的白光刺向我的身体,却又在刹那间停住,顿在了半空中。

  两人相顾,仅一息之隔,凝望间,却化作了沉默。

  “为什么?”

  许久后,澹台梦开口,她神色悲戚,却声音沙哑,浑身无法控制的颤抖。

  “对不起,当时我救不了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葬天录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