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强攻空桑徒落败
吴门清秋2015-10-27 12:592,610

  却说柱下史风鸣与炎帝连日扯皮,炎帝早已经不耐烦,几次交谈下来,他明显感觉柱下史不过是拖延时间,炎帝知道,一旦蚩尤大军卷入,只怕胜负就难以预料,现在当务之急是快速攻下城,这样就算蚩尤授军赶到,也只能望城兴叹了。

  城上大旗飘飘,城下旌旗招扬,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城战就此展开。

  城下神农弓箭手万箭齐射,势如雨点,压制着城上敌军,在弓箭兵的掩护下,一队队盾牌兵一只手高举大盾,阻挡着敌人的飞箭,将壕桥推进壕沟内,架起壕沟两岸通道,见壕桥架成,神农大军十人一组越过壕桥,架起钩援(即云梯,此时的云梯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车轮,仅有车身与挂钩,鲁班在此基础之上后加以改进)试图攀上城墙。可钩援的上部挂钩刚挂上城垛,已被城上敌人用戈推开,勾援上的神农士兵纷纷坠地。城上的的风清守军见敌人攻近,弓箭又被敌人大盾所挡,遂放弃弓箭,举起石头朝下砸去。任你如何坚韧的盾牌也是无法抵挡飞石的下冲力量,盾牌纷纷破碎,石块还是如蟥虫般飞下,直砸得神农士兵脑浆崩裂,血肉模糊,只能蜷缩在壕沟之中,无法动弹。靠近壕沟的神农大军见势不妙,刚想往后退却,但后军角号齐鸣,督战大旗左右摇晃,一排提着鬼头刀的督战队排在阵前,杀气腾腾,进也是死,不进也是死,神农的士兵豁出去了,以血肉之躯奋力搏杀。但这次却不同于前两次战役,如果说前两次是与敌人面对面的厮杀,还能激发出神农大军的士气,这次却是一边倒的杀戮,与他们对阵的不是血肉之躯,而是无情的弓弩和飞石。

  城头上的东夷大军飞飞石越投越欢,砸得神农士兵鬼哭狼嚎,这是他们自开战以来最惨重的记忆,完全只有招架之功,而没有了还手之手。

  炎帝见势不妙,鸣角收兵,神农大军于空桑城下丢下一具具尸体,仓惶而逃,一战下来,清点死伤,已达八百,可谓是攻城不利,全军不由有些心浮气躁。

  连攻三日,神农大军亦没有进展,见如此强攻没有进展,炎帝一筹莫展。

  这日招集众将问计,大火姜秀(宗室官员)起而奏报:“大帝,攻城之计不一定非要以强力去破他的城池,或者我们可以改用火攻才好!”

  “大火所言火攻却是什么意思呢?”炎帝剑眉上挑,双峰皱起。

  “空桑城墙是由土石砌成,高且厚,易守难攻,且敌人在城市墙上又备有滚木擂石,我们如果硬功,只怕损兵折将。但是空桑城内建筑却是由木构建,如果我们将箭上裹上蒿茅、薪刍、膏油等易燃物,然后引燃再射入城内,那么城内火势必然连绵成片,万一焚了敌方粮草,那时不等我们攻城,城内已经乱成了一片!”大火姜秀得意道。

  “此计好是好,只是如此一来,城中百姓也跟着遭殃啊!”炎帝皱起眉头,一脸犹豫。

  “大帝,两军对阵,岂可存妇人之仁,打仗哪里有不死人的啊!”祝融起身大声道。

  “可这玉石俱焚的打法,只怕失了民心啊!”炎帝仍然下不了决心。

  “大帝心存仁爱,但是风清并没有领情,城中百姓依附于他,原就该杀,俗话说,斩草还需要除根,这城中百姓就是风清的立身之根,我们将他的根断了,他又如何能立身呢?”逢伯手捋长须道。

  “再则,攻城宜早不宜迟啊,大帝,如果一味拖了时间,只怕蚩尤大军一到,我军腹背受敌!”连一向温和的柱下史和玉也坚持火攻。

  和玉的一番话正中炎帝心槛,如果蚩尤大军到了,只怕自己想悔都来不及了!想到这,炎帝下定了决心,道:“既然如此,那祝融速去准备蒿茅、薪刍、膏油,五日内再行火烧空桑。”

  五日后,一应物件准备妥当,炎帝一声令下,弓箭兵举弓斧仰射,只见火箭如流星一样划过天空,射向城中,城中茅草房中火即燃,火借风势顿时燃成一片。风清见敌人采用火攻计,忙命令城中百姓一面救火,一面严令将水和着泥涂抹于屋顶之上,这样就算火箭射中,却无法再引燃房屋。此战,虽然打了风清措手不及,但却没有伤到元气,只是损失了些茅草房。

  次日风清以牙还牙,突然派出一支骑兵,风旋而出,骑兵直驱大营外,手势火箭,射入营内,炎帝忙下令整军备战,而骑兵却已飞旋而回。火箭引燃了数座帐蓬,也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见火攻也无成效,炎帝心里越发着急,这攻城讲得就是短期培、平、快,凭得是战士的无畏赴死的勇气,如果陷入了旷日之战,对自己这方士气必然会有影响。

  现在已是四月,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炎帝骑马立于山顶之上,放眼远望,空桑城近在咫尺,却始终没有办法突破,心内不由气。只是从草丛中突然窜出一只土拔鼠,那土拔鼠晃着小脑袋东张西望,忽然钻入身边的一个小洞,不见了踪影。炎帝心内好奇,下马查看,只见那鼠洞宽约三指,自洞口往下看,似遥不见底。他心内不由一动,哈哈大笑道:“天助我也,火攻奈何你不得,这土攻却又如何呢?”

  想到这炎帝策马回帐,传令众将到帐听令,众人落坐罢,炎帝笑道:“今天我受上天感应,得一计,大家以为土攻之计如何啊?”

  “什么是土攻啊?”祝融闷声问道,连日失利,他的心情自然也好不了。

  “土攻之计就如鼠钻洞,而敌全然不察,无声无息间就潜入城中,破城又指日可待。”炎帝笑道。

  “大帝的意思是挖洞?”祝融一拍几案,跃了起来。

  “正是,我们强行攻城却无法抵挡敌人的弓弩、滚石、擂木,火攻也非良策,而地下,却是我们说了算,我们可以命令兵士带着农具,发掘地道,这样就可以直接攻入城中了啊!”炎帝露出些许得意。

  “此计很好,只是如何能躲开城头上敌军的观察呢?”姜秀手捋长须思忖道。

  “我们可以将帐蓬连结在一起,这样帐蓬就组成了一个通道,在通道内施工,再将挖出的土偷运到敌军无法观察到的死角,一旦通道挖成,我们就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攻入城中!”炎帝此言一出,连祝融在内也是频频点头。

  “祝融,命你即刻从军中挑选些精干士卒,分六路,连日施工,不得有误!”

  “姜喻为听令!”

  “在!”姜喻为躬身施礼。

  “令你每日白天攻北城,不得有误!”

  “诺!”姜喻为又施一礼。

  “大帝此计高啊,故布疑阵,却又将土攻计掩藏于内,好,实在高!”大火姜秀抚掌大笑。

  在接下来的整整五十日时间里,姜喻为全力攻击北城,而风清也以为神农大军要从北城寻找突破口,更是调集精兵悍将死守北城。这正好着了炎帝的道,这样他才可以放手大挖地道。

  可是洞没挖十天,很快就出现了问题,祝融来报,一路挖洞的兵卒竟然将坑道挖到了东边的河边,结果十余人不及逃脱,尽数被淹死在坑道之内。如何确保所挖的地道不产生偏差,或者南辕北辙呢?这下子难着了众人,工匠们也是一筹莫展。

继续阅读:第78章 土攻城下出奇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返九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