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各怀心思
东线战事完胜,司马元显的目光投向了西线。
打?以北府军之威势,取胜应该没有问题,但同时必将产生另外一个大问题。
刘牢之坐大。
这是绝对不行的。
一个王恭就能闹得天翻地覆,如果刘牢之要造反,谁治得了他?
可是不打,他们实力尚在,对朝廷终究是个威胁。
正当司马元显苦苦思索之时,桓玄的堂兄、桓冲之子、当朝左卫将军桓修献上一计。
“小王爷,你能成功策反刘牢之,何不试着离间西线叛军呢?”
司马元显眼前一亮。
“嗯,有道理!你继续说。”
桓修侃侃而谈:“桓玄早有异志,苦于没有机会;杨铨期屡受歧视,急于证明自己。因此,他们才极力撺掇殷仲堪出兵。殷仲堪本事不大,胆量又小,他所依仗的并不是桓玄杨铨期,而是王恭的北府军。现在王恭身死,北府军反正,他自然心胆俱裂,退兵是必然的。桓杨二人没有达到目的,肯定心有不甘。我们只需扬桓杨而抑殷仲堪,三人之间必然产生龌龊,西线叛军岂非不攻自破?”
是啊,根据探报,殷仲堪桓玄杨铨期三人也不是铁板一块。桓玄和杨铨期能力都在殷仲堪之上,却还得听从殷仲堪指挥,心里早就不服。而且,他们起兵的真正目的,无非就是想往上爬。何不给他们下点药,让他们窝里反?
司马元显连声称妙。
于是,他以朝廷名义下诏:“任命桓玄为江州刺史,王愉另有任用;任命杨铨期为雍州刺史,司马休之再任石头城统领;任命桓修为荆州刺史,殷仲堪改任广州刺史。”
这个人事安排就有点意思了。
有任的也有免的,而且免的另有安排。但此时的广州刺史是刁逵,殷仲堪去了,刁逵怎么办?
没说。
那时候的广州可不像现在富得流油,简直就是穷得冒泡。地域很大但人烟稀少,是个还没进化完全的——稀毛之地。
与鱼米之乡荆州比起来,广州不值一提。
行政级别上,广州刺史也比荆州刺史低半格,殷仲堪之广州,就是降级了,贬谪了。
这是什么意思?两个副手都成了大州刺史,怎么我领头的反而降了贬了?你诏令里也没免去刁逵的职务,我就算去了广州,人家刁逵凭什么让位子,这不是拿我开涮吗?
好你个司马元显,你存心和我过不去啊!
殷仲堪独眼都要成喷火枪了。
“南郡公,杨司马,司马元显黄口小儿,竟然想出这么个计策离间我等,你们万勿上当受骗。本将决定,继续进攻,打下建康再说!你们看怎么样?”
沉默。
桓玄饮口茶,慢悠悠道:“殷使君,北府军的实力你是知道的,真要与之对抗,我们有几分胜算?就算我们胜了北府军,还有能力迎战司马元显的朝廷军吗?”
杨铨期撇撇嘴道:“使君说得轻巧!我们远道而来,兵锋已疲。北府军本就强悍,又是以逸待劳,我们赶上去打,岂不是鸡蛋碰石头?再说,现在的雍州兵可不比往日,那可是宋珺将军训练出来的兵。他们要是猛攻襄阳,抄了我们老窝怎么办?”
二人说话有水平,就是不说进攻。
殷仲堪气得直翻白眼。
我不知道你们心里的小算盘吗?你们不就是眼馋那刺史之位吗?哦,你们走马上任,就不管我是降级还是贬谪了?你们有点同情心好不好?
自己不懂军事,懂军事的又指挥失灵,殷仲堪又急又怒。
二人要是真的不管他,他确实不知如何用兵。
好在自己手上有兵,有兵就是草头王。
我还就不信了,我堂堂荆州刺史还奈何不了你们。
殷仲堪强压住心头怒火,对桓玄和杨铨期道:“既然进攻无望,那就撤回荆州吧。”
桓玄淡淡道:“殷使君,朝廷已诏封本公为江州刺史,本公就不陪你回荆州了。”
杨铨期也表示要去雍州上任。
是可忍孰不可忍。
殷仲堪终于按捺不住,怒声道:“你们……你们只为自己考虑,可曾想过我的感受?你们受了朝廷诏封,置我于何地?你们如此见利忘义,实在令人不齿。既然如此,我们就分道扬镳好了!”
老实人一旦发起脾气来,绝对是火山爆发。
殷仲堪说完扬长而去,将面面相觑的二位合伙人晾下了。
不一会儿,外面响起起寨拔营的喧闹声,二人连忙奔出。
殷仲堪阴沉着脸高骑马上,也不理会桓杨二人,只顾带着自己的直属部队开拔。
走就走了,桓杨二人也没觉得有什么,正准备回营。但是,走出好远的殷仲堪说了一句话,让二人大惊失色。
“荆州儿郎们,你们赶紧随我回荆州。如若不然,等我回去,我就挖了你们的祖坟,杀光你们的亲属,一个不留!”
这是一向温文尔雅以君子自居的刺史大人说的话吗?
站着没动的桓杨部众全都吓呆了。
挖祖坟?杀亲人?真的吗?
瞧殷使君那架势,不像是开玩笑啊!
那还等什么,跟着走啊!
眼看部众纷纷跟着殷仲堪走,桓杨二人相视苦笑。
殷仲堪闷着头,直到寻阳才停下来。
三人重新坐下却相顾无言。
桓玄打破沉默,轻声道:“殷使君,本公考虑不周,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朝廷这一计,确实是想离间我们,然后各个击破。我们是团结则生,分裂则死。”
杨铨期瓮声瓮气道:“我们就是系在一条线上的蚂蚱,朝廷追究下来,谁也跑不了。”
殷仲堪黑着脸,心里冷笑,呵呵,你们才知道啊。若不是我放出狠话,你们能赶上来吗?
“耽误了二位的锦绣前程,本官可过意不去。你们不用管我了,各自前去赴任吧!”
这话也太酸人了吧。
二人尴尬地笑笑。
殷仲堪正色道:“本官说的是实话。朝廷诏封,名正言顺,为何不要?难道让给相王一党吗?”
二人对视一眼,杨铨期抢着道:“那你怎么办?”
桓玄也露出疑惑的神色。
殷仲堪黑着脸道:“朝廷不是让桓修任荆州刺史吗?本官就在荆州不动,看他如何上任。有你们二位照应着,司马元显还能吃了本官不成?”
桓玄大笑道:“如此甚好!殷使君,杨将军,我们有三州在手,足以和朝廷抗衡。我们三位本是一体,万万不能离心离德。殷使君德高望重,还是你领着我们干吧!”
“对对,还是使君领头。”
殷仲堪摇摇头道:“二位高才都在本官之上,这点自知之明本官还是有的。依本官之见,还是南郡公领头吧!”
三人互相谦让半天,桓玄郑重道:“好,既然你们看得起本公,本公就勉为其难。我们这就上书,要求朝廷为王恭平反昭雪,惩办战争罪犯刘牢之和司马尚之,在本公和杨将军刺江州和雍州的同时,继续由殷使君刺荆州。”
司马元显很快收到上奏,很是沉思了半天。
仗打到这份上,藩镇对朝廷的威胁应该说解除了不少。虽然隐患还在,但短时期内是翻不起浪来的。更何况,完全消灭了荆州之敌,谁来制衡刘牢之?
给王恭平凡?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
呵呵,惩办刘牢之?你们有这本事你们来啊?说来说去,你们不就是不想让出荆州吗?
罢了,还是徐徐图之吧。
紧接着,桓玄同盟接到朝廷诏书:桓杨任职不变,殷仲堪继续任荆州刺史。
没了?
没了。
没了就没了,王恭平不平反关我们什么事?刘牢之也不是谁想惩办就能惩办的。
桓杨二人高高兴兴走马上任。
但殷仲堪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桓杨二人,他一个也对付不了。
而且荆州是桓玄老巢,人心都向着桓家呢。
桓玄若想对付他,易于反掌。
虽然三人彼此以子侄为人质,但自古以来,为了争权夺利,谁还顾得了子侄?
相对而言,杨铨期实力较弱,只有和他联合,才能抗衡桓玄。
殷仲堪有这想法,与杨铨期不谋而合。
呵呵,桓玄是傻子吗?
我现在不动你们,那是为了和朝廷有一个平衡。等有了机会,看我怎么整死你们。
一记糖衣炮弹,让三个合伙人彼此起了嫌隙,天才少年司马元显这一手确实玩得漂亮。
如果司马元显继续以刘牢之和桓杨殷相互制衡,等宋珺还朝再行媾和,以宋珺的能力,相信大晋朝短时间内必定相安无事。
但司马元显似乎有些急不可耐。
一个只有15岁的少年,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心态起点反应,也完全是正常的。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他。
成功平息动乱后,司马元显身边立马多了不少人。
都是天才的马屁高手。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王爷胆略过人,英明睿智,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小王爷神机妙算,堪比诸葛武侯!”
“小王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真是天才军事家啊!”
“小王爷不战而屈人之兵,兵法之精通,小人叹为观止!”
……
好话谁不爱听?成天被这么一群人簇拥着,要是不骄傲点,岂不是有点对不起人家?
司马元显终于飘飘然起来。
大家都这么说,看来自己确实是天才了。
上一次退却*宫之兵,依靠的是宋珺;这一次反败为胜,是自己策反了刘牢之。如果自己实力够强,还用得着依靠宋珺策反这个赤脸的土包子吗?现在虽然没什么事了,但年长日久,谁能肯定宋珺不是第二个王恭?谁能肯定刘牢之不会再行反叛?唯一的办法,还得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这一回,天才终于做出了蠢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