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大学士
涧松2016-03-03 07:262,646

  又是一年深秋,无边落木萧萧下,大地呈现出一派萧索的景象。但是在从双龙城北上的道路上,却是一派兴旺繁忙。

  虽然是有些崎岖不平的山路,但却是一路人流如织。一队看是精明强干的武士,不下1000多人,簇拥着一顶青色的小轿子一路急行。

  布帘不时被掀开,一个人探出头来,露出白了大半的头发,焦急的催促道:“李统领,告诉大家,抓紧时间,行动快一点,辛苦大家了。”

  一个中年模样的将军向他拱手行礼,非常恭敬地回答道:“谨遵林大人命令。”本来已经走得很快的队伍就更加迅速起来,士兵们简直是一路跑步前进。

  坐在轿子里的真是刚刚被灵武任命为文华殿大学士的林智,这时候他是一脸的焦急。林智绝对是一个非同一般的聪明人,陛下这个时候的任命看似顺理成章,其实意义重大无比,其中的奥妙很多,耐人寻味。

  林智虽然一下子就明白了灵武的意图,但他还是震惊无比,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时代,武士的地位天然的高人一等,贵族和奴隶那是天壤之别。吸纳天地灵气,身强体壮,千军万马之中攻城略地的勇士,才是人人仰慕的对象。

  像他这种替人出谋划策、打点杂务的人,不过是贵族老爷家里面地位稍微高一点的家奴。以及贵族们瞧不起他们,就是他们自己也瞧不起自己低贱的身份。

  在他的眼里,文华殿的设立如同是晴天里的一道霹雳,如同是滚滚乌云的一道曙光。让他听到传达的这道圣谕的时候,他是不敢相信的。

  但是传令的灵士在他追问之后,很明确的告诉他:“这是灵武大帝陛下亲自向我下达的命令,准确无误!陛下要求大人立刻进京!”

  皇帝陛下要重用他,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林智并不觉得奇怪;但是居然把他们这种家奴的地位定得这样高,实在是他这样有七巧玲珑心的人也不敢相信。

  文华殿、武英殿,这是要把他们这样的人与战功卓著武功绝顶的将帅们放到相同高度的地位上啊!

  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消息,读过之后还不算什么,灵武说的很清楚,文华殿及以下各级官吏由他自行选择优秀人员担任。这是对自己莫大的信任,帝国的政务大权全部好无保留的交给了自己。

  这就是说,整个帝国的文官系统自己一个人全都可以做主,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不需要多问,林智自己就能理解陛下为什么催促得这样紧。

  大战过后满目疮痍,尤其是这一次,与以前各次的蛮兽入侵不一样。举全国之力,最后还是落得帝都失陷、大周帝国灭亡的悲惨结果。可以想象战斗的惨烈,破坏之大,只怕是西京以北都是荒无人烟,白骨累累。

  摆在面前最紧迫也最棘手的事情,便是恢复这些地方生产。皇帝陛下虽然是英武盖世,武功高深莫测,但是这管理人口土地,发展生产这些政务琐事非他所长。

  这么些年来,陛下从来都把精力放在了研究兵法战策和修炼上面,其他杂务都是交给他打理。遇到现在这种大规模的问题,陛下心中的焦急可想而知。

  主人焦急的事情便是自己最高使命,林智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在这之前就作了一些准备。只不过没有想到陛下会这样完全的将权力下放给他一人,而且对帝国的政体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很多人暂时还想不到这一点,但是他们今后自然会明白这其中的变化。只怕陛下今后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动作,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陛下对我林智这样的文人如此器重,我等岂敢不效死命以报!

  既然陛下如此信任,林智也就当仁不让地行使起文华殿大学士的权力来。他安排了自己信任的人留守双龙城,同时选拔了一批精明的人员带在身边,马上踏上了北去京城的路途。

  几份奏折早已通过灵士呈报了上去,一份是关于文华殿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的框架,以及初步的人员名单。说是向皇帝陛下举荐,其实他心里清楚,灵武只怕是不会改动什么的。

  第二份是关于人口迁移的,北方因为战乱,人口十不存一,大量荒芜的土地需要人耕作。光是靠北边幸存的那些人,几十年也发展不起来的。必须从梁州向这些地方迁移人口,这是一项大事情,不比调动千军万马容易。

  批三份是建议设立御前会议制度的。林智太了解灵武了,陛下这是要想当甩手掌柜,把治理国家交给文华殿、武英殿和御史台,自己好在一边去读书修炼,落得清静。

  当然这在林智看来绝无可能,帝王哪里有得清闲?皇帝威权旁落历来是国家败亡的根源,林智建议设立一个由各位大佬参加,最后由皇帝最后拍板的决策机构,将权力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手中。

  说白了,大臣只能是跑腿的。哪怕你有天大的本事,拿出再了不起的方案,你得等皇帝点下头才行。

  你文华殿也好,武英殿也罢,御史台也可以,有事情到皇帝哪里去商量。陛下哪怕是打瞌睡都行,反正听完你唠叨之后,点个头或者摇个头就一切万事大吉。

  林智想的很美,灵武也没有提出任何不同意见。可是不久之后,林智才发现,他所谓的御前会议简直哪里是御前,纯粹只是在皇帝的宝座前。因为这位陛下就没几天坐在这里,就是他、贺剑和皇后他们几个人带着一帮下属在那里打嘴仗。

  皇后轻易不开口,新任的神策军元帅扎西云刚从西边回来也是从来只管京城防务,其余概不多言。陈辉元帅和吕安元帅被调到西北方指挥军队收拾残局,他们甚至一度深入到了极北要塞以西,一时半会是回不来的。

  若大的京城就他们这几个人带着一帮高级官吏和将领在这里统筹,不过林智和贺剑确实是政务和军事的好手,没有用多长时间,全国的形势迅速的稳定了下来。

  林智以奖赏战争中立功将士为名,将北方的大量土地分给作战勇敢的士兵,无论是贵族还是奴隶,都论功行赏。上上下下自然是高兴万分,纷纷歌颂皇帝的圣德。

  贺剑和一帮军队大佬们也是欣喜的,称赞道:“文华殿的那些呆子们也还是知道咱们前方浴血奋战的不易,哪里是他们耍弄嘴皮子就抵得了的?”

  一般的士兵有了自己的土地,又远天远地的来到了北方,自然不再是贵族老爷的奴隶了。这个变化顺理成章,还留在原来或者也分到远方土地的贵族也是鞭长莫及了,只好默认了这个结果。

  本来就是人少土地多,武英殿的将军们在上报军功是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有没有功劳的多少也得报一点。哪个将军不想自己的军队多弄点好处?

  这样一下来,不光是南方的奴隶来了个大迁徙,连军人都来了个大变动。

  林智这一招,让他的人口迁移战略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特别是军队。那些留在原地的一些贵族还有点怨言的,光是军队杀人的眼光就让他们完全闭了嘴。

  开什么玩笑,谁敢断了他们这些杀人不眨眼的军官的前途和财路?这些人可不给你说什么道理,他们除了挥着长刀乱砍,其他什么技能都不会。

继续阅读:第355章 机缘巧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灵武奇迹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