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主攻方向
东琦先生2015-10-27 15:524,565

  “启禀萧侯,昨夜和今天整个白天,敌军突然向我四城七寨十三堡同时发动攻击,而经过我军将士力战击退之后,就毫无动静了。”在黎县的大军帅帐内,陆浩将当前的军情如实会报。

  这里现在成为了太平军第二防线的中心,从这里援救安、麓、庆、府四城的距离相差无几。因为摸不清敌军主攻方向的萧元,就只好将这里设为兵力的集结点。

  由于萧元在晋州实行的是府兵制,所有的青壮都必须参加军事训练,随时被征召入伍,在如今大敌当前的关头,很快就征集了十多万预备役。

  再加上耶律荣光的捷豹军、韩邦的青龙军和拓跋家族的私兵,总共二十五万人马全部集结于此。

  这是目前萧元所能够调动的一切兵力了,然而仅仅是数字上的,拓跋家族的私兵和那些预备役的战斗力还得大打折扣。

  关键时刻真正能够靠得住的,还是玄武、青龙、朱雀、捷豹这四支在战火中经历了千锤百炼的太平军正规军团。

  “军师,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形势?”萧元皱眉问道。

  在兵力上的太过悬殊,使得萧元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原本精心设计的战略方案,在现实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由于即使王猛进行佯攻的兵力,也可以做到足够的强大,所以增加了对敌情判断的难度,而如果自己一旦对敌人主攻方向判断失误,后果又确实是不堪设想。

  肩负着如此重压的萧元,不仅也产生了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

  大军不知如何调动,单纯的成为了兵员补给站和救火队,为前线填充着生命。指挥上的如此被动,在他整个军事生涯中,可以说是极其罕见的。

  “北狄军虽然兵力庞大,但是在我军实施坚壁清野的战略措施下,也存在着补给艰难的致命弱点——毕竟北狄军有着因地就食、以战养战的传统,所以他们一定会速战速决,一举攻破我军防线,深入我军的腹地,以解决补给的困难。

  可是由于地形的限制,北狄人即使攻破了设置在崎岖地形上的七寨十三堡中的某一处,也只能是缓慢的通过那些狭窄的山道,不利于大军的迅速突入,反而会给我军以各个击破的机会。所以在下以为北狄军一定会主攻安、麓、庆、府四城中的一到两个,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敌军迅速且大规模穿越堑壕地带,在开阔地区发挥大军作战的优势,这一战的关键也就成了是否能够守住这四座城池了。”陆浩认真地分析道。

  战争的推进,使得他不再抱有原先的过分乐观,不过依然对于最终的胜利抱有强烈的信心。

  萧元点了点头,陆浩的信心让他心情为之舒畅,同时陆浩一针见血的分析,也有助于他摆脱目前紊乱的思绪。

  整个战事确实是如此,此战的关键就是极力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堑壕和堡寨间拖住北狄大军,使敌人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无从发挥,最终使得敌军因为战事的不利,而导致内部的混乱,无功而返。

  不过王猛当然不会如此听话的按着自己的思路去走,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他,如今一定已经有所行动了。

  凭着对战争超乎寻常的直觉,萧元感到昨夜和今天白天北狄军的进攻,绝对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预兆。

  北狄军一定是借助这一天一夜的激战来掩饰自己的兵力调动,而如今更是在夜幕的掩护下做最后的军事调整,恐怕要不了多久,一旦等到天空露出曙光,惨烈的总攻也将随之而来。但是,总攻的方向究竟会在哪里呢?

  萧元的目光落在了军用地图上。

  麓、安、庆、府四城的位置分别是由西向东呈扇形展开,安平是四城中最大、最坚固的城市,同时由于它的背后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带,距离晋城也最近,因而一旦攻破,也是最有利于北狄军大军快速移动、直*晋城的地点。

  在安平的攻防战是这段时间最激烈、最残酷的,不过在名将治国器的防守之下,北狄军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

  麓城在安平的西面,是四座城池中防御最薄弱的地段,而且位置也相对孤立。

  此外北狄军从敦煌赶来,大部分就集结在这里,缩短了总攻前调整的时间。

  不过这座城池依傍着山坡而筑,背后有一段狭窄而泥泞的山路,并且距离晋城也较远,所以即使攻破此城,也不利于如此庞大的大军迅速运动,太平军依然有时间调整其部署,争取在晋城作最后的决战。

  庆城和府城位于安平的东面,防御虽然强于麓城,但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整个地段也比较开阔、防御面分散,正好方便北狄军大规模骑兵战术的运用和兵力优势的发挥,同时这个方面的经济比较发达、物质也相对富饶,有利于北狄军的因地补给。

  不过也有对太平军有利的方面:北狄军主要集结在西面,调动过来不方便,因而这段日子这儿的战斗反而并不激烈;同时两城距离很近,可以互相策应,那七寨十三堡和大量的堑壕也多半分散在这一段,也比较容易获得朝廷兵马支援。

  毕竟如今负责西面的最高军政长官是萧元曾经以德报怨、解救了辽州之围的赵裴,而目前担任辽州太守的更是太平军出身的廖勇。

  萧元沉思了良久,笑容慢慢浮现在脸上,他感到自己把握住了王猛进攻的脉络,困扰多时的迷雾彻底从心中散去。

  “我想我明白北狄军的主攻点在哪里了!”全神贯注盯着军用地图的萧元,突然喃喃自语道。

  眼前的战线虽然非常广阔,而且曲折不平、地形复杂,但实际上不过是一道粗粗的弧形防御工事抵挡着优势的敌军罢了。

  所以抛开防守工事和城池不提,实际上不过是占据了外线和拥有兵力优势的北狄军准备从中间、左翼还是右侧进攻的问题,而占据了内线的太平军则必须依靠地理上的有利位置,尽最大的努力来消除北狄军兵力上的强大。

  如今,安平无疑是整个防线的中心地带,西线(太平军的左翼、北狄军的右翼)以麓城为中心,东线(太平军的右翼、北狄军的左翼)关键点是府城和庆城。

  萧元准备赌北狄军会打东线,两支大军将在府城和庆城之间展开激烈的攻防战。

  看着将领们迷惑的眼神,心情大好的萧元微笑着解释道:“北狄人尽管拥有了压倒性的优势,但是他们同时也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其国内的政局及其大军的补给能力,促使他们一定要速战速决,而这一个弱点如今也就成为了他们暴露自己战役目标的关键。

  我之所以认为北狄人会打东线,除了西线地理上的限制和中路安平的坚固、治将军的辉煌战绩之外,还有两点原因。

  首先,北狄人是从敦煌赶来的,所以先前的兵力当然集中在西线,这才是他们为什么会花费一天一夜的时间佯攻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为了把兵力调动到位置较远的东线,是绝对没必要花费这么长时间的,浪费时间对他们可是大大的不利。”

  萧元说到这里,挥手阻止了准备发言提出反对意见的陆浩,继续说道:“当然如果只是这一点原因的话,那就有点太牵强了,也可以说他们存心是在玩迷惑战或者是总攻前的试探,但是如果再联系第二个原因来看的话,那这一仗如何打就太清楚了。

  各位请看,东线除了在地形上有利于北狄军大军运动和骑兵作战,以及一旦突破后将迅速兵临晋城,迫使我军中路和西线全线溃退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战略要素:那就是切断了我军与朝廷间的联系,将这场战争控制在争夺晋州的局部范围内,而不是扩大成北狄和大夏两大帝国之间的全面战争,而这绝对是王猛所优先考虑的因素。毕竟他如今在国内的权力还不是十分的稳固,所以对他而言,首要的目标并不是打败我军、拿下晋城,而是巩固他的权势。

  他攻打敦煌和如今进犯晋州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建立足够的战绩,震慑住那些尚武斗狠的北狄人。此人绝对是超一流的政略家,所以绝对不可能本末倒置,将他最根本的战略目标抛诸脑后。

  现在我下令!”

  萧元对战局的预测使得将军们信心百倍,如今他们个个神采奕奕的等待着统帅做着最后部署的决定,准备在这块西北的热土上,再次建立名垂青史的功勋。

  “祖狄的朱雀军在安平集结,治国器的玄武军留下两个团协助朱雀军巩固中线,其余人马立刻调往东线,两军在西线留下的防御阵地则由八个团的预备役和拓跋家族的私兵来代替,所有行动必须在天亮前完成。

  捷豹军除留下两个团协助防守西线外,剩余兵马全部集结东线,作为东线的第二防御梯队;剩下的各预备役军团也全部向东线调动,作为东线的第三防御梯队;青龙军集结在中路和东线之间战略总预备队。”

  “是!”各位将领们纷纷遵令,在夜幕中开始了自己部队的运动。

  而萧元却完全背离一般正规作战时军事保密的原则,他下令将自己对敌情的战略预测和己方的战略部署传达给每一位战士,这篇激情洋溢的战斗檄文因此而流传永久:“将士们,你们即将面对的就是那些曾经被你们在虎牢关,在辽州,在晋、冀诸州打得屁滚尿流、狼狈逃窜的敌人,现在他们却忘记了当初的疼痛,再次发挥强盗的本性,跑到了你们神圣的家园门口,垂涎着你们的财富、你们的妻子、你们的田地。

  但是你们放心,我们的阵地是坚不可摧的!如果敌人妄图迂回我军右翼,从东线突破的话,那么他们恰恰将自己的屁股和侧身留给了我们痛击……这次的胜利将结束我们的战役,使得我们的西北前线获得安宁,我们就可以回去建设自己的家园,我们就可以建立更多身经百战的军团,到时候,我们将赢得和平、赢得荣誉、赢得财富、赢得明天……“

  做为一个统帅,这种推心置腹的行为让士兵们感动不已,他们感觉到了统帅正与他们心连着心、面对着面。统帅对于他们有着无限的信任,这使得他们个个激动万分,发誓效命沙场。

  当萧元在夜色中视察着自己的部队时,士兵们都用异乎寻常的火光欢迎着他。

  他们一时冲动,不约而同的从周围粗陋的茅棚中扯下麦秆,绑在长杆上点燃起来,高高举起,一面向眼前温文尔雅的统帅跳舞致敬,一面高呼着“太平军万岁!萧元万岁!”的口号。

  伟大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军队崇拜英雄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天空,成千上万人欢呼,响彻整个九天云霄。

  这个时候,北狄人正在推进着他们的左翼,许多人心里揣测着太平军应该还是会坚守一下他们的阵地,但是也有不少人把这个火光看作是太平军畏惧退却的信号而加以耻笑。

  在士兵们狂热情绪的感化下,萧元身披着白色的风衣,在火光下进行着战前的动员:“太平军的将士们,以前的战斗已经证实了你们是无与伦比的勇士,你们是大夏永远的骄傲。你们勇敢,你们无畏,你们让大夏的子民无比自豪!你们今天面对的敌人骄横而贪婪,他们小看了你们勇往直前的气魄和保卫家园的决心,他们一定会尝到你们闪电的速度和雷霆的威力,大家说是不是?”

  “是!”

  “大夏万岁!”

  “坚决打败敌人!”

  一时间,士兵们欢呼雷动,他们此时此刻已经将萧元当作了战神来看待,只觉得自己的统帅绝对是不可战胜的。

  这个时候,一名跟随过萧元参加了虎牢关和辽州战役的老兵,激动地走出队列,虔诚的犹如面对着圣人般地说道:“萧侯,请您坐在营帐里等候我们胜利的消息吧!您将高兴的看到,这次胜利将是我们对您恩赐于我们土地、荣誉和财富的最好回报!”

  萧元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他走到了老兵面前,替他整了整战袍,不无感慨地说道:“知道吗?你们是我生命的支撑,你们的每一个胜利都带给了我极大的欢乐,带给了神州无限的荣誉。”

  说着,他拍了拍老兵的肩膀,真诚地说道:“仔细进攻,小心保护自己,我把你们看作了我的兄弟、我的手足,无论损失到谁,我都会感到痛心!”

  萧元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使无数将士们屏息凝神,胸膛在激情中起伏。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心中默默的念着:能为如此伟大的统帅而奋战,死又何憾!

  就这样,在充满了英雄崇拜的狂热中,太平军度过了战争前夕的黑夜,迎来的是一场近百万大军会战的壮丽画卷。

继续阅读:第121章 恶战弥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雨江山之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