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各位书友请见谅,本人最近工作实在忙的不可开交,终于找到一点时间码了一章,本书保证完本,绝对不会太监,虽然速度慢了点,但是大家一定坚持哦,多多给予贼天支持。
听到我问及北伐军事,燕王心中一喜,至少这位督军并不会像其他督军一样只是对自己指手画脚,还要关心北伐的战事。
“是这样的,元直,西汉大军虽然只有四十万大军,但是根据情报这四十万大军都是精兵,可以说这是一场恶战,因为这四十万大军都是在北方不断的与东汉大军交战过留下来的精英,所以本王心中苦恼该如何对付这群从死人堆里活出来精兵。”燕王听到我问及局势,便将自己手中的情报告诉了我。
“朝堂之上确实没有办法弄清楚具体的情况,西汉陆灿精英多年,李庆又是当世名将,而且还是带了四十万精兵的名将,这一战确实难打了,北方山地较多,西汉军又长期生活于此,而我军初到,且在平原和高原生活为主,现在到了这山区,实在有些难以施展手脚。”我也明白对方四十万精兵意味着什么,燕王如此谨慎也是正常。
“不错,谭忌这几年在北方也已训练了一只精兵,但是只有区区五万人马,而且还都是新兵,与西汉的精兵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想要取胜,简直是难如登天。”燕王听了我的话之后回道。
“我们也有五万这样的精兵?”我微微一惊,谭忌在短短的三年之内训练处一支针对北方的五万精兵,这说起来实在有些难以让人相信,毕竟精兵可不是一般的兵,能够被称为精兵的大都是在浴血奋战中体味过生死的士兵,通过训练出来的精兵,我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不错,谭忌是这么说的。”燕王听闻语气中带着怀疑,心中也打起了鼓,他是征战多年的名将,对于精兵自然很了解,听到我的话之后便说道。不过这个时候车驾已经开始缓缓的向着大都行去,我们也就没有再去找谭忌将军说了。
用了整整三个时辰的时间,车驾终于到了大都城中,来到这里我完全感觉不到大战来临的紧张感,所有的百姓都是一副自得的神色,似乎即将发生的大战根本与他们没有关系一般,而我伸出头去的时候,发现城中的百姓都在和谭忌打招呼,想不到此人在大都的威望是如此之高。
由于一路上的颠簸,我孱弱的身子实在有些熬不住了,而燕王也深知我身体差,便直接先安排我休息,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派人来请我到了帅府军机处。
师兄陪同我到了军机处的时候,燕王等人早早的就已经在此等候,一眼扫去,我发现这里居然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将领,可见这一次的战事有多大了,燕王含笑的将我迎入了房中,并给我安排了座椅,就连师兄也有座椅,就在我的身后。
“好了,监军大人已经到了,现在大家就各自出策如何与西汉一战。”燕王身上的红袍无风自动,身上散发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这些年的养尊处优虽然让这位王爷不可一世的倨傲脾气改变了,但是其身上的霸气依然存在。
“王爷,末将曾经研究过西汉大将李庆的用兵,此人用兵也算是中规中矩,对于奇兵突出这样的攻略基本没有采用过,王爷大可在正面与之交战之时,派出一支奇兵四处骚扰,打乱李庆的视听,让其难以判断我军动向。”这个时候,在我脑海中都快要忘记的一个人的名字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眼前说话的人,曾经我在去西域的路上招揽的一员武将,名字就做傅顺。
听到傅顺的话,我心中有些惊讶,这人之前曾经做了山贼,想不到自从跟随了武帝之后就一直表现得稳重无比,这一次北伐大战本来是没有安排他的,但是他主动请缨,武帝念起忠义,便答应了下来,跟随燕王征战西汉。
“王爷,末将这些年来在京城实在是憋得慌,鲁某认为,我大周齐聚超过六十万兵马,并且有王爷、谭忌将军、徐侯还有末将,区区四十万兵马想要抵挡我大周铁骑,完全是螳臂当车。”这个时候,被武帝派来协助燕王的鲁闼狮子吼般的声音传来。
“看来鲁将军是胸有成竹咯?李庆不过是区区小儿?”傅顺虽然深知鲁闼在武帝心中的地位,但是明显存在自高自大的鲁闼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忍不住的发出了一阵蔑视的语气说道。
“傅顺,你有本事你去和李庆一战,鲁某不才,愿领军令状做先锋。”鲁闼被傅顺这么一说,气得就要领军令状作战。
“好了,鲁闼,傅将军也是为了大军着想,这几天你们都比我先到军营,各方信息也是灵通顺畅,西汉不是当年的梁成也不是连幕,这两人一个懦弱无能,另外一个天性多疑并且根基不稳。
但是西汉陆灿却是一个雄才伟略之人,西汉政权也算是固若金汤,虽然没有如燕王、谭忌将军这样的旷世奇才,但李庆也不是易于之辈,不是常人能比,北伐之战绝度不是鲁闼你所说的那么简单,而傅顺也不要将李庆看得太高。”我不偏不倚的说道。
“是,侯爷。”傅顺对我可算是非常尊重的,能够进入大周军营以及得到武帝赏识,都是经过我推荐的。
而鲁闼就更不用说了,他可是我的弟子,虽然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成为了我的弟子,和他的鲁莽不相称的,他却是一个尊师重道之人,对我也一直执以师礼,所以在我说话之后低头小声说道:“弟子知错。”
“哈哈哈哈,想不到五大三粗的鲁将军时至今日还是这么的惧怕徐侯你,不过今日乃是商议军机,无论是何意见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互相商讨也就是了,北伐之战本来就事关重大,多一个多一份成功机率。”燕王看着鲁闼的样子,哈哈大笑道。
“王爷,末将这几年在大都认真研究过李庆的用兵,此人用兵正如傅将军所说的是中规中矩,奇兵突出的事情未曾听过,就算是当年落凤岭一战战败之后,他在节节败退之时也是有条不絮,对付李庆,我支持傅将军的意见。只不过李庆手上的兵士都是些骁勇善战的勇士,曾经在北方与东汉交手过,所以这些士兵不但个人武艺精纯,而且擅长骑射,而我军的骑兵比起对方来就要弱上一些,所以末将认为稳打稳扎的要好一些。”这个时候,被谭忌提拔起来曾经是其亲卫步凌站出来说道。
我暗自点了点头,不愧是谭忌亲自调教出来的人,对于战事的把握确实高人一等,对于李庆的战法研究也算是透彻,其实这三年来我也曾抽时间研究过秘营交给我的关于李庆的情报,他的作战上确实是这样,而西汉的兵士情报也确实如此人所说,这一战有这样的将领在,我心中也放心了一些,至少这一战不会出现大败的情况了。
而步凌说完自后,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都在思考着步凌所说的话的关键之处,毕竟这一战虽然不说关乎大周命运,但是却也是至关重要的,胜则能快速的一统天下,成就不世功业,败则有可能令大周一统天下的步伐缓慢很多,出现长期三足鼎立的局面。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之后,燕王才缓缓的抬起头来,“各位还有其他意见吗?”燕王环视众人问道。
“王爷,末将认为西汉不过是外强中干,虽然传言都说聚集在廊坊的四十万大军乃是精兵,更说是与东汉征战过的精兵,但是末将却并不认为西汉军有多可怕,陆灿如今全力备军,手中兵马已经有了五十余万,如今将四十万兵马聚集在廊坊,末将认为这只是西汉的一个幌子,真正的兵马绝对不到四十万。”这个时候,一直没有说话的陈覃说道。
此人乃是燕王本部将军,多年跟随燕王南征北战,多次为燕王打头阵,是燕王手中的第一武将,这人不但勇猛过人,并且还洞悉军机,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年瑞王曾在我面前提及此人,只是一直没有真正的交谈过,就算是见面也不过是匆匆一瞥。
如今听到此人分析战局,想想他所说的话非常有理,我不得不对此人刮目相看,燕王也算是福分匪浅,都是皇室子孙,他在夺嫡之争中憋得慌却不动神色,处于中立,而武帝乃是爱才之人,对燕王曾经的态度既往不咎,而他手中又有陈覃这样的人,上天其实也很眷顾这位羁傲不逊的王爷。
就在我心中惊讶于燕王身边的陈覃的时候,步凌却再一次说话了,“各位,西汉军擅长骑射已经是众所周知,我大周军以步兵见长,骑兵除了如今的圣上当年的瑞王手中的神箭营,其他的骑兵比起西汉来估计要弱上半筹,所以冒进绝非良策。”
我微微一惊,今日的军机处成为两位新提拔将领的唇枪舌战,两人虽然意见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但是两人都在极力的表现自己,希望能够在北伐之战中能够得到燕王赏识,上前线去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