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行宫之变(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
贼天2015-10-27 15:523,160

  太和三年七月二十日,大周帝都燕京城外,禁卫军早早就已经等在那里,皇帝御驾在辰时三刻才缓缓的从西城门出来,在皇帝御驾之后,还有一个车驾,上面一个大大的雪字,所有人都清楚那就是瑞王母妃雪妃的座驾。

  随着景帝的出现,乐声响起,德王紧随雪妃座驾之后出现,瑞王紧随德王出现,燕王则在瑞王之后,最后出现的是朝中一些大臣,嘉郡王的大婚居然有如此大的响应,大周上下可谓是一片轰动。

  自然,在大臣后面,是瑞王的五万本部人马和燕王的三万本部人马,浩浩荡荡的向着福州出发了。

  燕京离福州的距离并不近,这样的大队人马至少也要七八天的时间才能够到达,所以一路上都有人大殿行宫做好迎接景帝的准备,而所有的行宫也都很清楚这件事情的重要性,没有一个人敢马马虎虎。

  第一日,无事,众人一夜安睡之后继续启程。

  第二日,依然宁静,众人一如往常的前进。

  第三日,众人在赶了一天的路之后,也是相当劳累,来到绵州一处叫做绵阳的行宫,用过晚膳之后,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住所。

  “皇上,德王求见。”景帝寝宫之中,曹化淳尖着声音对景帝说道。

  “宣。”

  随着曹化淳宣德王觐见之后,德王很快就出现在了景帝的寝宫门口,不过在其身后有着五十名禁卫军,气势汹汹的手中举着弩箭正对景帝。

  “安儿这是要做什么?”景帝毕竟是征战多年的沙场将军,虽然形势不妙,但是气势却完全不输给德王。

  “父皇,儿臣不孝,儿臣作为嫡长子,但是父皇居然要将皇位传给庶出的瑞王,无奈之下,只能出此下策,还望父皇见谅。”德王意气风发的说道。

  “你就不怕武儿和阳儿城外的八万大军?”景帝有些不快的问道。

  “哈哈,父皇,儿臣这些年来一直没有掌握军权,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德王踱步进入了寝宫,“儿臣深知自己军事不如瑞王和燕王,索性让他们在外征战,只要儿臣执掌大权,大周军神又如何,父皇手中众将可并不偏袒瑞王。”

  “你认为你挟持了朕就能威胁将军们就范?”景帝脸色非常的难看,这小子一直装作只会寻花问柳和玩玩鸟笼,没有想到心思居然是如此深沉,景帝不得不感叹自己是看走眼了。

  “父皇何必说这些,你也明白,只要父皇在儿臣手上,那些将军都不敢轻举妄动,况且如今父皇寝宫尽在儿臣掌握之中,有任何的风吹草动禁卫军就会冲进来,到时候他们可不愿意和儿臣拼个鱼死网破的。”德王语气平淡的说道,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有些胆寒。

  “皇后可是你的母后,你难道连你的母后都要控制?”景帝想着打一张亲情牌。

  “父皇何必这样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况且儿臣这样做,将来母后还是堂堂的皇太后,母后不会记恨儿臣的,只是父皇如今大权在握,只要儿臣灭了瑞王,将来父皇传位于儿臣就够了。”德王缓缓的说道。

  “罢了,罢了,成王败寇,要是武儿败给了你,也是他能力不够,儿臣无话可说。”景帝深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索性接受了这个现实,“不过儿臣确实没有想到你居然能够调动朕身边的太监总管,朝中太尉,可真是难得的人才,不知道你还有多少后招?”

  “父皇谬赞了,儿臣也是韬光养晦这么多年,苦心经营这么久,总算是有所成效,金太尉和儿臣向来关系良好,其实父皇早就有所警觉,只是没有想到儿臣会借用禁卫军罢了,至于曹化淳,他从来就是儿臣的人,只不过儿臣基本上从来不与他联系,只有等到最后关头才会动用,所以父皇从未发现过蛛丝马迹。”德王含笑着说道。

  “从来只看到武儿和阳儿英勇无比,想不到这朝堂之争却是你占尽优势,不知道你准备如何对待武儿还有阳儿?”景帝既然放开了,神情也就放松了很多,只可惜瑞王和燕王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个不孝子的手中。

  “父皇看来还是偏袒瑞王啊,放心吧,父皇,瑞王与儿臣夺嫡也不是一天两天,给儿臣带来的困扰也不是一星半点,这三年来有瑞王在朝儿臣可谓是如坐针毡,既然如今有机会除掉他,儿臣绝不留守。”德王得意的道。

  “你认为武儿那么好对付?”景帝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屑。

  “哈哈,父皇看来还是小看了儿臣,不知道父皇是否想过要是儿臣让曹化淳拿着父皇手谕去召集瑞王前来,瑞王会不会听话呢?”德王眯着眼睛道。

  “你敢……”说道一半,景帝又不再说话了,如今的情势,德王还真有办法。

  “曹化淳,将东西拿出来父皇看看。”德王看向站在一边的曹化淳,吩咐道。

  “是,王爷。”曹化淳尖声道,从宽袖中拿出一张绵纸。

  “武儿,有要事相询,密见朕。”景帝看着绵纸上的字迹,心中震惊,虽然仅仅只是聊聊数个字,但是不知道临摹了多久,就算是自己看到,都怀疑是自己曾经亲手执笔所书,有了这张绵纸,瑞王必然中计。

  就在这时,一阵混乱的声音传来。

  “你们敢如此大胆,本宫可是皇后,小心我下令诛你们九族。”随着一道愤怒的夫人声音传来,皇后被几个禁卫军推进了寝宫。

  “儿臣参见母后,母后勿怪,儿臣也是无奈,瑞王咄咄相*,儿臣储位不保,父皇居然要传位给瑞王,这也是将儿臣*到绝境。”德王见皇后进来,毕恭毕敬的说道。

  “皇儿说什么?传位瑞王?皇上,此事可是事实?”皇后一脸的惊慌,这么多年来,她执掌后宫,一直以来为周公瑾管好那些嫔妃,自己的儿子虽然没有出众的才干,但至少是嫡长子,况且也没有太多的过错,就算是容妃和诗妃之事,在皇后看来不过是两个妃子,也不至于否定德王的储君之位。

  景帝脸上露出愧疚之色,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减少了景帝很多的负担,这些年来之所以没有放弃德王,其实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皇后的贤惠,但是德王不但没有才干,还两次勾引后宫妃子,在朝堂上更是结党营私,景帝做出那样的决定也是为了大周的将来不要落入一个这样的人手中。

  “皇后,对于安儿所做之事,你我都很清楚,朕有这样的决定相信你也能理解。”景帝缓缓的说道。

  “理解?皇上,本宫这些年来不辞辛苦的为你管理后宫,安儿这些年来也除了那两件事情之外也没有犯过大错,皇上,他可是你的嫡长子,古礼有言,立嫡以长,你居然做出废长立幼之事,臣妾实在是痛心。”皇后脸上露出了悲痛之色。

  “父皇,母后在后宫为你协调所有妃嫔,儿臣也曾帮你辅政,就算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而你的眼中只看到了杀人如麻的瑞王,却完全忽视儿臣母子,父皇,你这公平吗?”德王悠闲的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逆子,你敢与朕说公平?武儿这么多年来为我大周征战沙场,多少次的面临生死,而你呢,一直都是在家中享受,如今大周有了气候,你就来窃取武儿打下的江山,你还给我说公平,要说,武儿才是最不公平。

  武儿功勋盖世,但是朕一直都在犹豫,并未立其为储君,就是因为你是嫡长子,又是皇后之子,朕于心不忍,但是武儿从来无怨无悔,就算是朕当初让你辅政,武儿都没有过激的表现,要知道,辅政就是立储征兆,然而你不但不思进取,还徇私情,你以为朕不清楚,谭忌的三十万军粮有十万入了你的口袋。

  再说武儿,他虽然有夺嫡之意,但一直深居简出,甚至和朝中大臣都故意保持距离,而你却不断的和朝中大臣结党营私,你以为朕都不清楚?朕能够建立大周,岂是昏君,你的这些东西你认为朕都不清楚,你还好意思说公平?”

  景帝几乎是吼出来的,对德王说道的公平问题连续提出了数个问题。

  “哈哈哈哈,父皇真是言辞犀利,儿臣自愧不如,不过儿臣只知古礼都是立嫡以长,父皇去要废长立幼,儿臣不孝,受不了这样的事情,还请父皇见谅。”德王哈哈大笑着道。

  “安儿,此事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朕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如果你胜了,朕也是无奈,要是你败了,休怪朕也不替你求情。”景帝看着德王,眼神中带着坚毅。

  “多谢父皇关心,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要是瑞王在儿臣这样的安排中还能逃出生天,儿臣也认了,只能说上天不眷顾儿臣,死而无怨,至少儿臣曾经奋斗过。”德王看着景帝,眼神坚定的说道。

继续阅读:第114章 围困瑞王(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意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