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年五月五日午时,后宫传出消息,皇帝妃子容妃被皇后娘娘杖杀,具体罪名没有说明,只说是败坏皇家名声,皇后娘娘看不下去所以下令杖杀。
本来正怒火中烧的德王听到这个消息脸色都变青了,皇后是他的生母,向来都是和蔼可亲,并且从未得罪于人,但是这一次居然会杖杀容妃,若非是自己与容妃之事暴露,母后绝对不会如此做法。
“兰芷,消息可确切?”德王铁青着脸问向下方正埋着头的兰芷问道。
“王爷恕罪,王爷饶命,兰芷绝无害王爷之心,兰芷没有想到会东窗事发,王爷恕罪。”兰芷听了德王的话,一下子跪在地上带着哭腔求饶道。
“哎,本王又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容妃之事也是本王授意你去做的,况且本王这段时间很开心,容妃让本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情趣。”德王叹了一口气,虽然是兰芷给自己出主意,但最后决定这么做的始终还是自己,怪罪兰芷只是自己逃避责任。
“多谢王爷不杀之恩,多谢王爷不杀之恩,消息千真万确,后宫中的太监宫女都已经传开了,就连容妃的婢女也一样被杖杀当场。”兰芷依然跪在地上说道。
“你起来吧。此事有些蹊跷,今日早朝父皇才说道营党结私,明显是在针对本王,如今又杖杀容妃,明显是在警告本王,父皇心思果然深沉。”德王让兰芷站起来,一边淡淡的说道。
“不过本王可是嫡长子,母后又是皇后,父皇就算不看僧面也看佛面,不可能对本王如何,只不过可惜了容妃,那女子可是不错的。”德王脸上路出了哀伤之色,容妃让他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情趣,如今没有了容妃,他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当然,德王也并不难过,父皇明显是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只是这样提醒自己,却没有真正对自己做些什么,可见在父皇心中还是没有放弃自己,只要自己以后不再出错,那么成为储君的机会还是很大。
“王爷,大司马求见。”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婢女小跑步进来道。
“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杨舒的身影出现在德王伸出的偏殿之中。
“臣杨舒参见王爷。”
“大司马不必多礼。”
“王爷,听说早朝之时皇上对付尚书言辞犀利,可有此事?”杨舒走到德王面前不远处问道。
“确有此事,父皇说朝堂上有人营党结私,责备了付尚书,说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情况就让付尚书和刑部尚书提着头去见他。”德王稍稍的变换了脸色说道。
“王爷,皇上既然如此说,那么自然针对是王爷您,这段时间朝堂上面对王爷的称颂一片,皇上乃是一代明君,自然能够察觉到朝堂上的变化,此事并不奇怪。”杨舒听了德王的话之后分析道。
“不错,父皇此举针对就是本王,付尚书和金太尉这段时间对本王推崇备至,并且数次劝谏父皇立储,虽然没有明说立本王为储君,但是却有所暗示,父皇相信就是从这些暗示中瞧出了端倪,否则不会如此。”德王也点头道。
“既然王爷深知其中关键,那么王爷是否想过如何处置这次的事情?”杨舒问道。
“父皇虽然知道了部分大臣归依本王,但是却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甚至将本王揪出来,可见在父皇的心中还是希望息事宁人,而且对本王也没有失去信心,毕竟一个王朝出现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德王分析道。
“话虽如此,皇上心如明镜,虽然没有时刻跟随在众臣和王爷身边,但是对朝中之事甚是了解,前段时间臣发现瑞王行事低调,想来就是那徐殇想到今日之事,所以出策让瑞王深居简出。可惜当时臣认为王爷为储君乃是天经地义,没有过分在意这件事情,不想今日却成为了一个苦局。”
“大司马不必自责,此事并不怪你,朝中大臣心中都倾向于本王,虽然这一次父皇有意打压本王拉拢百官,但是百官也不会随便投靠周武,毕竟嫡长子可是本王。”德王劝慰杨舒说道。
“多谢王爷体谅,不过王爷也不可大意,虽然皇上没有完全怪罪王爷的意思,不过既然他这样做了分明就是在警告王爷,这段时间还请王爷深居简出,不要随便与朝中重臣相见,就算是太尉金杜义金大人,王爷最好少见。”杨舒谏言道。
“放心吧,大司马,本王不是傻子,这个时候还密切的与金大人联系却不是害了金大人,特别是害了我掌控的这么多的禁军,他们可是我最重要的筹码。”德王眼神坚毅的说道。
“如此甚好,不过王爷,听说后宫也出事了,容妃被皇后娘娘杖杀了。”杨舒说道。
“这个消息朕也是刚刚收到,据说连婢女也一起杖杀了。”德王脸色不变的道。
“臣斗胆,请王爷不要隐瞒,这段时间王爷经常都没有再府中,皇上刚刚说道营党结私,紧接着后宫杖杀容妃,这两件事情必然有联系,王爷与容妃是否有……”杨舒不知道如何说,要说奸情这是对德王的不敬。
“哈哈,大司马想说的是不是有奸情吧。父皇数月不临幸容妃一次,容妃空虚难耐,本王才会略减其饥渴。”德王哈哈笑道。
“王爷为何发笑?”杨舒不知道为何德王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不是紧张,相反却是发笑。
“大司马看来是关心则乱,父皇既然明明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却如此处理,可见父皇并没有对我失望,希望通过在这样的方式让本王自己去改,你说这种消息对本王来说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德王回道。
“王爷言之有理,皇上虽然知道了这件事情,但是却用这种方式处理,自然是不希望朝中文武都知道这件事情,而且确实也说明了皇上心中还是关心王爷的。”杨舒想了想之后也明白过来。
“不过虽然本王清楚父皇心意,却并不清楚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让父皇对本王的印象改变,毕竟如今本王在父皇心目中的印象肯定不好,这样的事情可是与犯上作乱无二,父皇又是一代皇者,对这种事情虽然因为本王是嫡长子的缘故而隐忍,但是必然不会高兴。”德王也不是傻子,深知此事对自己立储之事影响极大。
杨舒在偏殿中来回踱步,紧蹙着眉头想了整整一刻钟有余的时间,突然眼睛一亮,快步走到德王的面前。
“王爷,臣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必然能够让王爷在皇上心目中的印象缓缓转好,不过需要王爷好好表现。”杨舒兴奋的说道。
“快说快说,只要是对本王将来立储有利,就算再难本王也会去做的。”德王见有转机催促道。
“王爷如今虽然不是储君,但皇上曾下令让王爷辅政,而且就算是如今出现这样的事情,皇上也没有取笑王爷辅政,可见皇上希望王爷能够有所表现,况且王爷是嫡长子,皇上也明白古之礼仪,所以在皇上心中虽然有些怪罪王爷,但是还是有些偏向王爷,辅政之事就是王爷打开缺口的最好办法。”杨舒缓缓的说道。
“对呀,本王怎么没想到,大司马果然睿智,既然如此,本王从明日起就专心辅政,等到父皇看到本王的能力,自然会以能力立本王为储君。”德王也兴奋的道。
“不过王爷切忌急功近利,否则物极必反事与愿违。”杨舒见德王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却出言提醒道。
德王微微一怔,但是却没有想出其中关键,“本王不大明白,请大司马明示。”
“王爷,俗话说物极必反,王爷之前辅政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能力只能算是中上水平,如果再这个时候突然间表现出卓越的才能必然引起皇上疑心,所以臣建议王爷在短时间内不要过分表现出来,平平淡淡的顺其自然,缓缓的表现出自己的才能,这样皇上的心中也更能够接受。”杨舒说道。
“原来大司马说的是这个意思,本王也明白,父皇此举可真是绝啊,本王因为这件事情失去了朝中大臣表面上的支持,但是暗地里却还是可以支持本王。但是真正受灾最重的相信是周武吧,他本来已经开始有大臣支持了,但是被父亲这么一闹,那些大臣可能都要退缩回来了。”德王说着想到了瑞王的处境,面带微笑的说道。
“王爷所言不错,不过瑞王也不是傻子,这次的事情并非针对瑞王,而且瑞王一直深居简出,他只要将皇上的心里好好的把握,将来立储之时也不是全无机会,只不过因为不是嫡长子的关系,瑞王相较王爷您来说艰难了很多。”杨舒劝谏道。
“嗯,不错,周武确实是一个人才,如果不是他有不臣之心,本王也不会与他敌对,要是本王登基,重用于他,必然是国泰民安,可惜这个希望是永远都无法实现的。”德王虽然心中恨周武与自己争夺储君之位,但却也从心里赏识周武的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