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陈树腰伤完全好的时候已经是一周以后的事情了,郑家志也拆了线,终于不用在大热天带个帽子了,拆完线后第一件事情便是痛快得洗了个头,告别了恶臭男的日子。
生活又进入了单调枯燥的节奏,每天早上坚持起来跑步,洗完再去上班,期间再也没有遇到孙甜甜,不知是2个人的生活节奏太过规律,还是由于彼此心里都有点小尴尬,总之住在一起上班也在一起的2个人彷佛又形同陌路,没有刻意的去留意对方,也没有为了对方改变自己的生活节奏。开始陈树心里还有点忐忑和期待,过了几天这点心思也就慢慢的淡了。
由于是月初,公司的节奏一下子变慢了许多,像一个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一样,大家不约而同的放松了下来,如同一个刚睡完懒觉的慵懒妹子,妩媚动人。
好吧,懒惰是可耻的,外国人来中国做企业肯定不会是来做慈善的,老客户要维持,新客户要开发,经销商要积极管理。直接合作的客户管理起来还好说,毕竟有直接的联系,能第一时间掌握客户的情况,适时做出调整。经销商这边就不受控了,毕竟大家还是2个单位,很多现场的信息经过一次中转,难免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失真。
为了更好的对接,陈树不得不经常往经销商这边跑,没事过来刺探点军情,期望双方都能精诚团结,一致对外,创造更好的业绩。
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这就使得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变得很微妙。经销商选择和厂家合作,无非是看中产品能带来利益,当然,还需要有持续性盈利的能力,这样才能有轻松愉快的合作。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经销商说白了就是一个贸易公司,没有自己的产品,他们有的只是市场上的客户,说白了就是能卖什么就卖什么,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什么更赚钱选择卖什么。站在厂家的立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经销商对品牌没有足够的忠诚度,这就需要经过长期的沟通,逐步建立起信任,有了这个基础再尽可能的提高市场份额,赚更多的钱。
有人会说,既然这么麻烦干嘛还要找经销商合作。这个问题说起来就比较复杂,原因有很多,首先,目前外资企业卖出东西的时候,一般会选择给完钱了再发货,或者货到验收合格或安装调试完毕后付清全款,但是国内的很多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作为一个硬性的要求,都需要留出5%-10%作为质保金,过了质保期才能清算,而这一批客户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还不能放弃,于是就由经销商出面,先和厂家执行合同,再把东西转卖给用户,出现质保或者承兑汇票由经销商承去解决。
其次,用户的开发和维护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完成的,因此想把每个地方的市场都充分开发的话,就需要庞大的营销团队和管理团队来支持。而在很多的市场,客户潜力有限分布也不集中,厂家直接参与的话势必会造成效率低下后果。因此为了减少运营费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选择和当地有实力的经销商合作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再次,目前的市场还不是很规范,在很多人眼里公家的买卖势必会造成相关人员的违规操作,带来灰色收益。实际上也确实如此,游戏的规则就是这样的,积重难返,厂家在不放弃这类客户的情况下,只能把风险转嫁给其它人,经销商就应运而生,游走在厂家和用户中间,总之一切为了生意,一切为了安全。
最后,每一个行业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圈子,圈里面的人有着很微妙的联系,一个地区里面的这部分从业人员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会有较强的流动性,加上会有业界里面的展会、产品发布会、参观考察、供应商组织的活动等等,加深了用户彼此之间的了解。厂家作为一个外来人员,熟悉并融入到这个圈子里面其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要打开局面还是需要一个合适的引路人,这样才有可能快速的全面开花。并且在很多时候需要借助当地的经销商持有的准入商资格才能在用户那边参与竞争,意思就是有很多的用户在采购产品的时候,只有他认可的供应商才有资格去投标,而不在客户供应商目录里面的商家,即便是你的产品再好,价格再有优势,也没用,偏偏这个供应商资格还不是大白菜,想拿到的话还需要大费周章。
因此经销商是厂家一个很好的销售渠道,能有效地管理好市场上的用户。其实这种思路我们都不陌生,早在抗战的时候侵略者就采用过类似的管理模式,侵略军和伪军交叉管理,让国人苦不堪言。当然,现在外企不是侵略者,经销商更不上汉奸,生意毕竟只是一门生意,事实证明,从思路上来说,只有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真正的强大。在和经销商接触的时候更多的是要考虑经销商的利益,用他们的兴趣点想办法为公司创造价值,在坚持公司原则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经销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同时关注他们遇到的问题,给予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双方合作愉快,在必要的时候经销商才能站在厂家这边,对于陈树来讲,和经销商关系融洽了,在非常时期还能帮他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业绩遇到压力的时候,适当的进货等。
陈树想变得强大,于是月初的工作主要以寻找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主,由于分管着食品和医药2大板块,现在只有在医药行业有2家经销商在合作,而食品饮料这边一直都是靠天吃饭。之前好容易拿到汇源的一个项目信息,做足了准备工作,屁颠屁颠的跑过想大干一场的时候,发现别人都是总部集采,成为陈树心中的伤痛。有感于自己行业经验匮乏,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没见成效,去过设计院,找过整线厂家和配套商,结果很悲剧的发现都不在自己的辖区范围内,因此只能是自己直接去用户现场学习,在安顿好医药市场以后,武汉这边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统一食品、康师傅食品、乐百氏、顶津等工厂都能看到陈树忙碌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听起来好像用心就能做成事情,不管是不是心理暗示或者是自我催眠,反正陈树是这么想的,因此就斗志昂扬的去做了,在他看来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做事,那么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毕竟还年轻,还想趁现在好好做点事情。
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第二周的时候居然顺利的打开了缺口,虽然只是做了个无关痛痒的小改造,几万块的项目小到真的不值得一提,即便是没赚钱,陈树内心还是非常激动的,毕竟是零突破了,有了敲门砖就好办了,上帝给根杠杆就能撬动地球,客户给个小窗就能推开他家大门。
果然找对方向就好办事,之前杀猪捅屁眼那是不得要领,接下来陈树跟打了鸡血一样,硬是骑着自己的小绵羊接二连三的做下几个小改造,即便是不挣钱,起码在几个用户那边插了一脚,星星之火总会燎原。到月中的时候,陈树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感觉每天的时间总是不够用,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满脑子都是生意,总觉得没有自己攻不下的城,拔不下的寨,现在做了些许成绩,相信啃下了硬骨头也是迟早的事情,之前是为了生活而工作,现在看来中间还是有很多乐趣的,冷静下了后重新规划了自己日后工作,自己希望就在那田野上。
做了这些事情,自然不能在单位得意忘形,毕竟又快到月底了,业绩的压力犹如大山一样悬在头顶。前途虽然光明,道路依然曲折,调整好心态,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就这样心平气稳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知不觉就到了月底。
虽然还没有到出报表的时间,但是陈树肯定,自己终于可以甩掉伴随自己半年多的“千年老二”的帽子了,虽然并不在意同事们调侃自己是“二师兄”,但是总被人压一头的感觉毕竟还是不好的,长长舒了口气,长时间压抑的情绪一扫而空,躲在洗手间看着镜子里面的自己,陈树快乐得像个孩子。
寂寞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品味的,但是喜悦就忍不住要找人分享了,于是事隔一个月以后,陈树再次给对面的孙甜甜打了个电话“哈喽,晚上请你吃饭,花钱的那种。”
对方也不矫情,痛快的回到:“下班了老地方见!”